竞品分析无论作为产品经理、运营岗位还是UE交互体验设计师,都是其必备技能和工作范畴之一。但是如何通过竞品分析提炼出有效信息,为业务或是设计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仍然值得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在本文中 我整理了竞品分析的全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一、明确概念
竞品分析是指对: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从产品或市场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找到竞品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个知此知彼的过程。在不同的产品阶段、根据调研的使用场景和目的不同,竞品分析文档有不同的侧重点。
竞品分析存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从确定产品定位、版本迭代规划、功能设计,到上线后的产品运营,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竞品分析,可以了解行业、了解对手,了解别人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什么,为自身产品的发展提供思路。
在不同的产品阶段、根据调研的使用场景和目的不同,竞品分析文档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仍可通过关键节点的抓取,梳理出较底层的可复用的框架。
在互联网公司的面试过程中,竞品分析是一个高频问题。对实习生和0-1岁的产品新人来说,也会更频繁的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竞品分析,因为它能很好地培养产品思维,练习分析能力。
工作中,每次接到做竞品调研的任务,一开始的我们是不是都没有清晰的方法和路径。要用的网站没有做系统的收藏或分类,导致每次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查到的资料不全面且良莠不齐,整个分析过程不清晰,收集到的资料潦草整理,导致最终完成的文档缺乏广度和深度,最终得到的结论也缺乏信服力。
二、如何做。
为了保证能产出一份有质量的分析报告,在进行竞品的分析的时候需要我们带着思考、带着评判的思维看待竞品,比如产品形态是否符合最基本的设计规范如“iOS、MD”等基本的设计规范,是否符合最基本的设计准则呢,如“尼尔森、对齐、一致”等等。
在做竞品分析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竞品分析并不是货比三家。
老生常谈,在本文中,依然从《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通过对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的拆解,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竞品。
三、明确分析的目的
在竞品分析前,我们需要明确竞品分析的目的,即设立目标。没有目的得出发,就像在大海中漂流的帆船,没有终点也就到达不了终点。竞品分析在不同的阶段目标也不同,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产品所处什么阶段和用户特征,做到知己才能知彼。
产品从立项到上线的一整个过程中,存在不同目的的竞品分析。大到项目立项时商业需求文档、行业分析中的竞品分析,小到产品设计时具体的某个功能,你都要去借鉴,去对比,去耐心仔细地围绕分析目的去体验竞品。
起步期:产品刚进入市场。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属于以业务为导向,通过竞品分析主要研究产品是否可行或当前制定的商业模式是否靠谱。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产品是否可行,在市场上可挖掘的机会还有多少与对手的威胁。借鉴市面上产品的商业模式,总结优点与缺点,打造差异化产品。
成长期: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由业务导向往打造体验的过渡。该阶段的产品基本已成熟。主要研究当前产品中用户的期望属性、魅力属性、爽点、痒点等信息。获得能够创新的亮点与思路,寻求的更好的解决方式,突破现有产品模式。
成熟期:通过功能创新与内容优化以达到满足用户体验和商业变现的目的。通过结合业务、商业的诉求,持续关注对手的功能迭代与产品设计,不断打磨现有产品的细节与体验。
四、收集与选择
明确分析目的后,就需要选择并确定分析对象。竞品分析的第二个关键任务就是确定谁是竞争对手,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目标用户群、产品解决的问题 / 产品方向。
1、收集竞品信息。
1.1 按公开信息进行收集:官网:关于我们、帮助中心、规则内容。产品历史版本。产品广告、产品发布会、展览会、推广活动、招聘信息,各大应用市场。
1.2 第三方渠道: 行业媒体,如36氪、IT桔子、艾瑞数据、易观千帆、艾媒数据。
1.3 模拟用户去咨询。这是最常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包括:
套话。假装成客户,打电话向竞品的客服套话,以了解竞品新功能的推出时间。
假招聘。利⽤招聘⼿段,约竞品公司的技术⻣⼲⾯聊,以此了解到竞品的技术⽅案。
假合作。利⽤假合作的⼿段拿到竞品的所有产品设计⽂档。
假招标。借助关系好的客户发起假招标,成功拿到竞品的产品样机与⽂档。
2、选择竞品
竞品可分为问题同、方案异;问题同、方案同;问题异、方案异;问题异、方案同。
问题同,方案同:就是我们常说的直接竞品。
问题同,方案异:就是我们常说的间接竞品。
问题异,方案同:这个可能比较难理解。比如京东健康和在行,解决不同行业的咨询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在线付费咨询。
问题异,方案异。这个可能更难理解:借用苏杰老师的话:在全域竞品的概念下,只要你们服务的用户是同一拨人,你们都有可能形成竞争关系。上班族在上下班路上,有1-2小时的注意力。他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嘉宾大学App来学习知识,也可以使用网易云音乐听歌。这两个App解决的问题和提供方案都不同,却在这个场景下成为了竞争对手。
3、确定竞品
选择竞品时,先发散再收敛,最后聚焦到3个左右的竞品做重点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用户的需求,获得更多被市场验证的用户需求。确定的步骤:
- 应用市场:关键词搜索(找市场相关产品),确定范围
- 已知竞品的相似搜索、相似推荐
- 罗列收集的竞品,将竞品分类,根据分析目的,做二次筛选
五、确立分析的维度
选择好竞品后,先收集并分析竞品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包括:选择该竞品的原因,名称、版本、产品形态,产品slogan,数据下载量、搜索指数、访问量、活跃度、流水、收入等。接着,按照一定的逻辑展开竞品分析。每个产品至少包含三个层次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由浅入深可以分为:设计层、功能层、技术层。
用户体验=有用+易用+好用=功能价值+情绪价值。从战略层到范围层和结构层再到框架层和表现层,从抽象到具体,一步步拆解,挖掘可行的解决方案。
5.1 战略层
战略层主要是了解产品目前处于什么阶段。目前产品的商业模式以及产品当前定位的核心是什么,讲清楚用户可以从产品中获得什么、讲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公司可以从产品中获得什么。
产品定位:即帮助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些问题。核心是找到差异化的竞争机会:用户的差异,场景的差异,解决问题的差异等
目标用户群(满足哪类用户):核心用户、主流用户、用户画像
用户需求 / 痛点: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不同的用户群对应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5.2 范围层
范围层主要研究产品的基础元素以及具备的核心能力,推导出产品的主要核心功能、基础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思维导图(XMind)的形式表示,即产品框架。
1. 产品功能结构图:看到一个前端功能就能联想到背后一系列的系统支撑,看到一个功能大概能知道其背后的用户心理、满足的需求(痛点、爽点、痒点),初步竞品分析,只需全面地记录功能即可,不必深究功能背后的规则。进而推出,为满足自身目标产品的用户需求,你要做什么功能、怎么做。
2.功能迭代路径:可用“迭代时间轴”的形式表示。用时间轴梳理迭代内容,包含版本、更新时间、更新内容,哪些功能做了、哪些没做,哪些功能先做、哪些后做,从迭代记录中了解功能变迁,进而获取有用信息,可以对比同一竞品历年的发版次数、同一模块下功能的更新频率等。先做数据罗列,再去深挖方向和重点。
3.内容、数据流转:竞品中的共性帮助我们找到基础和核心内容,竞品中的个性帮助我们识别可能的创新,竞品中都未涉及到的内容大概率是坑,小概率是创新。如果是创新,你需要思考:可行吗?谁会认同,用户是否能接受(一般都需要市场培养),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4.业务流程设计:分析竞品业务的逻辑和实现流程,可用流程图梳理。
5.3 结构层
结构层主要包括信息架构与分类,在此层面主要梳理信息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和功能结构的关系疏离,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信息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设计产品信息架构图,将分散的功能和内容组成一个整体。包括主要功能、核心功能、特色功能、常规功能。
包括: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流程分析用户路径、关键流程、信息架构、功能列表。了解功能全貌,并在过程中发现不同竞品的缺陷或亮点。
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即怎样搭建功能结构。
5.4 框架层
框架层则是将页面模块及页面元素进行拆解。我们可以根据组件设计理论将页面拆解为「模块--组件--元素--原子」,将抽象的架构图转化为详细的线框图,确定界面外观、导航信息以及信息要素的布局。
5.5 表现层
表现层主要是视觉层面中设计细节的分析,是产品给用户留下的初次印象,更多能带给用户情绪价值。
包括:主题色彩、配色、UI、元素、字体、图表、界面布局、排版、动效、音效(视听)、视觉表现/设计、对比和一致性、风格、品牌感、设计亮点
六、写在最后
做好竞品不一定就能做好产品,但竞品是产品设计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开始分析之前还是要明确自身产品的特点、了解产品的使用场景,从用户角度出发、当前产品阶段出发、提出合理的策略方案,才能更好的占据一席之地。
有了结论还要再进行深化,针对要改进的方向整理出差异化竞争策略。比如把这些优化点记录到需求池中,根据优先级安排到某一期迭代中,这样也能够提高产品规划能力。
对产品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要结合自身产品形成具体可落地的行动计划,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解决方案应与公司背景、产品特点、当前的产品规划等结合,做调整和改变,同时要具体、具备可操作性。
标签:分析,项目经理,用户,信息,转岗,功能,产品,竞品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493174/80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