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 A = {p > 0: p ∈ Q, p2 < 2},则 A 中没有最大的数.
这个命题节选自 Walter Rudin 在他的 《数学分析原理》一书开篇的例子. 证明思路就是任取 p ∈ A,总能找到 q ∈ A 满足 q > p.
Rudin 的证明是直接给出 q = p + (2 - p2) / (p + 2),显然 q > p. 进一步验证可知 q2 < 2. 这样就证完了.
今天看 Ayumu 讲数学分析(I) 的第一个视频:无理数的历史,很巧合他也讲到了这一块,而且他坦言证明是照搬自 Rudin 的书. 但是就有人问起的 q 是如何构造出来的问题,他回答说在后面学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就知道怎么构造了.
关于 q 的构造,我以前看 Rudin 的书的时候也思考过,用初等方法也可以很自然地构造出来,记到了一个本子里,翻出来放在这里:
简单复述一下:
对任意 p ∈ A,试图找一个足够小的正有理数 r,使得 (p + r)2 < 2. 那么 q = p + r 就满足 q > p 以及 q ∈ A. 显然 (p + r)2 < 2 等价于
① 2pr + r2 < 2 - p2.
r 是正有理数,所有存在两个正有理数 w, x 使得 r = w / x. 在 ① 中,2 - p2 是正有理数,为方便起见,令 w = 2 - p2(但只要 x 取值够大,依然可以确保 r 足够小),这样 ① 的两端可以同除以 2 - p2,继而等价于 2px + 2 - p2 < x2,进一步整理即有
② 2 < (x - p)2.
显然取 x = p + 2,就有 2 < (p + 2 - p)2 = 4.
标签:p2,Rudin,有理数,开篇,构造,数学分析 From: https://www.cnblogs.com/readalps/p/1719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