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ummary}\)
怎么都没想到这次题目那么有新意:把这样的题 \(T2\) 放 \(T2\)......
策略出现很大问题,赛后也意识到很多选手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死磕 \(T2\)
毕竟稳妥的做法是切掉 \(T1,T2\) 然后 \(T3,T4\) 拿够暴力分
而在与 \(T2\) 的战斗无果后心里嫉妒慌张地开 \(T3\)
发现 \(T3\) 思路怎么这么顺?!犹豫许久后开打,从没想过考场能做出 \(\text{NOIP}\) 的 \(T3\),所以抱着试试的心态
然后 \(dp\) 写错了两个地方没过样例三,一看数据那么大没过,压根不敢调,以为是 \(dp\) 完全错了,正解转移应该比较复杂或者比较巧妙,这才适合 \(T3\) 的难度,所以放弃了 \(T3\) 的调试,开打暴力
赛后听说很多人切 \(T3\) 了,冷静下来就想到了那两个错误的地方,太遗憾了
\(T4\) 也是没有冷静思考,赛后想到离线扫描线每个 \(r\) 暴力扫一遍所有询问就可以 \(52pts\) 了
正解的话就是维护历史版本和,标记挺复杂的,讨论标记下放的影响却也是不难的
清楚自己的计数和构造能力很差,平时也很少打复杂数据结构题,没想到这次全中了
不过考场还是要勇于尝试的,不要被平时对赛题难度的刻板印象阻碍冷静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