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计算机视觉:原理、算法及应用
简介
3D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从2D图像中获取三维信息的学科。它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的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虚拟现实、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原理、算法和应用,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理解。
1. 基本原理
3D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2D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中推断出物体的三维结构和属性。这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如摄像机模型、立体几何和深度估计等。
1.1 摄像机模型
摄像机模型是3D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摄像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以及它们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摄像机模型有针孔相机模型和透视相机模型。
1.1.1 针孔相机模型
针孔相机模型假设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相机中,然后投影到成像平面上。它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
x = f * X / Z
y = f * Y / Z
其中,x和y是图像平面上的坐标,f是摄像机的焦距,X、Y和Z是物体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
1.1.2 透视相机模型
透视相机模型考虑了透视投影的效果。它将物体的三维坐标映射到图像平面上,并引入了透视畸变。透视相机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x = f * X / (Z + d)
y = f * Y / (Z + d)
其中,d是透视畸变系数。
1.2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关系的学科。在3D计算机视觉中,立体几何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视差、视线、视线束和立体匹配等。
1.2.1 视差
视差是指物体在左右两幅图像中的像素差异。通过计算视差,可以推断出物体的深度信息。常用的计算视差的方法有基于区域的匹配和基于特征的匹配。
1.2.2 视线和视线束
视线是从摄像机中心通过像素点的光线。视线束是一组从摄像机中心通过像素点的光线。通过计算视线或视线束的交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1.3 深度估计
深度估计是指通过分析图像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来推断物体的距离。常用的方法有三角测量、视差和结构光等。下面将介绍一个简单的深度估计算法:视差法。
2. 算法示例
视差法是一种常用的深度估计算法,它通过计算左右两幅图像中像素的视差,来推断物体的深度信息。下面是一个用Python实现的简单视差法算法示例:
import cv2
# 读取左右两幅图像
left_img = cv2.imread('left.jpg')
right_img = cv2.imread('right.jpg')
# 转换为灰度图像
left_gray = cv2.cvtColor(left_img, cv2.COLOR_BGR2GRAY)
right_gray = cv2.cvtColor(right_img, cv2.COLOR_BGR2GRAY
标签:相机,模型,cv2,摄像机,章毓晋,算法,图像,视差,3D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6175434/682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