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被广泛认为诞生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其核心理论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初 Adrien-Marie Legendre 发明的最小二乘法,而在今天,经过了半个世纪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片耕耘良久的沃土重新掀起了机器学习的研究热潮。
本文主要介绍感知器算法、多层神经网络及其后向传播算法,推导过程主要参考自胡浩基教授的机器学习公开课程。
文章面向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至少要对二分类问题和线性分类有一定了解,如果是零基础的读者,建议先阅读上一篇关于支持向量机的文章。
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大量的神经元构成了我们的大脑,电化学信号在这些神经元之间传递,赋予了我们思考的能力。人类为了在计算机上重现生物神经元的功能,对其进行数学建模,然后这些 人工神经元(Artificial neuron)被组合起来,形成人工神经网络,用以处理复杂问题。
和上一篇文章介绍的支持向量机一样,我们将大量的训练样本输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每个人工神经元中的权重值将在训练过程中被不断修正,最终使人工神经网络具备对样本的判别能力。这就像是人类的学习过程,先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答案,再参考正确答案,对比差异,调整解题思路,经过大量训练后,解题能力将得到提升。
人工神经元
下图展示的是生物多极神经元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多个信号从树突(Dendrite)输入,在胞体(Soma)进行汇总处理,经由轴突(Axon),最后在轴突末梢输出信号。
1943年,Warren McCulloch 和 Walter Pitts 基于生物神经元的生理特征,建立了单个生物神经元的数学模型,如下图:
多个信号 $x$ 乘以其相应的权重 $\omega$ 之后进行求和,最后传入激活函数 $\varphi$ 得到输出结果。激活函数是一个非线性函数,这是模拟了胞体处理电化学信号的过程,也即当胞体的电势达到一定阈值时,才会向轴突传递信号脉冲。这个过程记作:
$y_{k}=\varphi\left(\sum \limits ^{m}_{i=0} \omega_{ki}x_{i}+b_{k}\right)$
事实上,这个数学模型并没有太多生物方面的依据,是否准确描述了生物神经元的工作过程,我们无从知晓。
但从数学角度来分析,非线性的特点让激活函数能更好地拟合训练样本。在上一篇文章介绍 SVM 处理非线性样本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线性函数的局限性。ANN 虽然不如 SVM 那么优雅,但非线性函数的优势让它可以应对更复杂的场景。
初识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接下来简称为 ANN)由多个人工神经元组成,下图是一个简单的三层 ANN:
ANN 的结构可以划分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根据不同的任务场景,需要适当调整隐藏层的层数以及各层的神经元个数,如上图展示的就是一个 3 层 ANN,输入层一般不计入层数。
ANN 的训练过程与 SVM 异曲同工,区别是 SVM 每次需要输入所有样本,而 ANN 则是将训练样本逐一输入,通过优化调整隐藏层中的 $\omega$ 和 $b$,使输出结果和训练样本标签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
如果你了解过 SVM 的话,应该知道 SVM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性函数来区分两种样本,那 ANN 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一个应用例子
这是吴恩达在公开课上举的一个例子,它非常通俗易懂地展现了 ANN 的工作原理。
网购衣服时会发现,只要输入身高和体重,就可以得到推荐尺码。假设某服装厂即将推出一款新品,现需知道 M 码适合哪种身高体重的消费者,在经过试验性地投放和调研后,得到了一批 M 码购买者的数据,绘制到一个二维特征空间中如下图:
我们仍然使用上一小节的三层 ANN 来解决厂家的需求,为了帮助理解,我们暂时忽略激活函数 $\varphi$。假设该 ANN 经过这些样本的训练,得到模型如下图:
可以看到,上图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切割”出了一个三角形区域。显然,这三条直线分别代表着该 ANN 第一层中三个神经元各自的决策边界,决策边界是不同样本之间的分界线,如果顾客输入的身高体重落在三角形区域内,那么该 ANN 模型将会认为这个顾客适合购买 M 码,反之亦然。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出,如果我们增加神经元的数量,最终将“切割”出一个更加精细、更加拟合训练样本的区域。
在这个例子中,ANN 的工作过程可以总结为:顾客输入身高体重后,第一层的三个神经元各自判断数据落在自身决策边界的哪一侧,然后三个判断结果传递给第二层,第二层的神经元再进一步判断数据是否落在三角区域内,如果在三角区域内则推荐顾客购买 M 码,否则输出不推荐。
感知机
在正式介绍多层神经网络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感知机(Perceptron)。
感知机由 Frank Rosenblatt 在 1957 年提出,这是最早尝试用线性函数解决二分类问题的算法,后来出现的 SVM 可以看作是它的加强版。
感知机使用的线性函数如下:
$f\left(X\right)=\omega^{T}X+b$
$X$ 是输入的特征向量;$\omega$ 是权重,它的维度和 $X$ 相同;$b$ 是偏置。PLA 和 SVM 一样,通常定义 $f\left(X\right)=0$ 作为决策边界(暂且认为是一条直线),被这条直线分割开的两侧,分别代表不同的类别。
对于二分类问题,样本标签还是设为 $y_{i} \in \left\{+1,-1\right\}$,$N$ 个训练样本集合记作:
$\left\{ \left( X_{i},y_{i}\right)\right\} _{i=1}^{N}$
训练目标是使所有训练样本被正确分类,可以用不等式表示:
$y_{i}f\left(X_{i}\right)\ge 0\ \left(i=1,2,\cdots,N\right)$
训练算法
感知机的训练算法被称为 感知机学习算法(Perceptron Learning Algorithm,PLA)。
训练过程很简单,其实就是不断调整这条直线的斜率(调整 $\omega$)以及对直线进行平移(调整 $b$),直到直线准确分隔开两种训练样本,具体过程如下:
PLA 与 SVM 最大的区别是,PLA 每轮迭代只输入一个 $X_{i}$,而 SVM 每轮迭代所有 $X_{i}$ 都会参与运算。
收敛证明
在证明算法收敛前,为了方便推导,我们重新对 $\omega$ 和 $X$ 进行定义,改用增广向量的形式来表示:
$\vec{X}_{i}=\begin{bmatrix}y_{i}X_{i}\\ y_{i}\end{bmatrix}$
$\vec{\omega}=\begin{bmatrix}\omega \\ b \end{bmatrix}$
训练过程的书写方式可以简化为:
在上一篇文章推导 SVM 时就已经提到,对线性方程进行缩放并不会改变它的性质:
$\vec{\omega}^{T}\vec{X}_{i} = 0$
$\Updownarrow$
$\alpha\vec{\omega}^{T}\vec{X}_{i} = 0$
当然,这里的 $\alpha$ 要取大于零的实数($\alpha \in R^{+}$),如果小于零会违背前面定义的优化目标 $\vec{\omega}^{T}\vec{X}_{i} \ge 0$。
了解了以上前提后,接下来开始证明收敛,当然,以下推导的前提是训练样本线性可分。
假设存在 $\vec{\omega}_{opt}$,使 $\vec{\omega}_{opt}^{T}\vec{X}_{i} \ge 0\ \left(i=1,2,\cdots,N\right)$ 成立,那么 $\vec{\omega}_{opt}$ 同样可以进行 $\alpha$ 倍的缩放:
$\vec{\omega}_{opt}^{T}\vec{X}_{i} = 0$
$\Updownarrow$
$\alpha\vec{\omega}_{opt}^{T}\vec{X}_{i} = 0$
假设在第 $k$ 轮迭代,仍然有 $X_{i}$ 使 $\vec{\omega}_{k}^{T}\vec{X}_{i} < 0$。又根据前面训练过程可知,两次相邻迭代存在如下关系:
可以进一步推出,当 $\alpha$ 足够大时,存在:
$\left\|\vec{X}_{i}\right\|^{2}+2\vec{\omega}_{k}^{T}\vec{X}_{i}-2\alpha\vec{\omega}_{opt}\vec{X}_{i}<0$
于是可以得到:
$\left \| \vec{\omega}_{k+1}-\alpha\vec{\omega}_{opt} \right \|^{2}<\left \| \vec{\omega}_{k}-\alpha\vec{\omega}_{opt} \right \|^{2}$
上面的不等式可以看出,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omega_{k}$ 逐渐趋近于 $\alpha\omega_{opt}$。但这不足以证明 $\omega_{k}$ 收敛,因为在逼近 $\alpha\omega_{opt}$ 的过程中,收敛速度也可能逐渐变小直到忽略不计,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去定量分析其收敛速度。
设:
$\beta=\max \limits_{i=1,2,\cdots,N} \left\{\|\vec{X}_{i}\|\right\}$
$\gamma=\min \limits_{i=1,2,\cdots,N} \left\{\vec{\omega}_{opt}^{T}\vec{X}_{i}\right\}$
取:
$\alpha=\frac{\beta^{2}+1}{2\gamma}$
可得:
则:
$\left \| \vec{\omega}_{k+1}-\alpha\vec{\omega}_{opt} \right \|^{2}<\left \| \vec{\omega}_{k}-\alpha\vec{\omega}_{opt} \right \|^{2} - 1$
设 $D=\left \| \vec{\omega}_{0}-\alpha\vec{\omega}_{opt} \right \|$,根据上面的不等式可知,当 $\alpha=\frac{\beta^{2}+1}{2\gamma}$ 时,最多经过 $D^{2}$ 轮迭代,$\vec{\omega}$ 收敛至 $\alpha\vec{\omega}_{opt}$。
另一种收敛证明
这个证明思路参考自康奈尔大学的公开课程,原文见链接。
与上一种证明方法取指定的 $\alpha$ 值类似,首先是取:
$\left \| \vec{\omega}_{opt} \right \|=1$
$0<\left \| \vec{X}_{i} \right \| \le 1$
$\vec{\omega}_{opt}$ 和 $\vec{X}_{i}$ 是向量,所以他们的模可以随意取值。
然后,我们在所有样本向量中,选一个到决策边界距离最小的样本,该样本向量到决策边界的距离使用 $\gamma$ 来表示:
接下来分别分析 $\vec{\omega}^{T}\vec{\omega}_{opt}$、$\vec{\omega}^{T}\vec{\omega}$ 与 $\gamma$ 的关系。
先来分析 $\vec{\omega}^{T}\vec{\omega}_{opt}$:
显然,在经过 $M$ 轮迭代后,有:
$\vec{\omega}_{M+1}^{T}\vec{\omega}_{opt} \ge M\gamma$
接着来分析 $\vec{\omega}^{T}\vec{\omega}$:
同理,在经过 $M$ 轮迭代后,有:
$\vec{\omega}_{M+1}^{T}\vec{\omega}_{M+1} \le M$
再来看一下 $\vec{\omega}^{T}\vec{\omega}_{opt}$ 和 $\vec{\omega}^{T}\vec{\omega}$ 之间的关系:
$\vec{\omega}_{M+1}^{T}\vec{\omega}_{opt}=\|\vec{\omega}_{M+1}\|\cos \theta\le\|\vec{\omega}_{M+1}\|=\sqrt{\vec{\omega}_{M+1}^{T}\vec{\omega}_{M+1}}$
这里的 $\theta$ 是 $\vec{\omega}_{M+1}$ 和 $\vec{\omega}_{opt}$ 之间的角度。
联立以上所有条件可以得到结论:
由上面不等式可知,当 $\left \| \vec{\omega}_{opt} \right \|=1$ 且 $0<\left \| \vec{X}_{i} \right \| \le 1$ 时,最多经过 $\frac{1}{\gamma^{2}}$ 轮迭代,$\vec{\omega}$ 收敛至 $\vec{\omega}_{opt}$。
多层感知机
前面我们仅分析了单层感知机,顾名思义,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由多层神经元的叠加组成,上一层神经元的输出做为输入传递给下一层神经元,MLP 一般是指拥有至少一个隐藏层的全连接 ANN 模型,且各层使用的激活函数都相同。
前面我们浅析了 ANN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信各位读者已经有了基本的概念,MLP 在严格定义上属于 ANN 的一种,但通常认为两者是等同的。下面借助一个简单的 3 层 MLP 来理解其工作原理:
训练目标是使 MLP 模型尽可能地拟合训练样本,可以量化为下面的目标函数:
最小化:$E=\frac{1}{2}\left\|y-Y\right\|^{2}$
$y$ 代表输出层输出的向量;$Y$ 代表训练样本的标签。显然,MLP 的输出 $y$ 和样本标签 $Y$ 越接近越好,所以我们将两者相减,最终是要使 $E$ 取得最小值。科学家们构造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函数,但为减少计算难度,一般都是易于求导的函数。
训练算法
接下来介绍的训练算法,将解答 ANN 如何调整 $\omega$ 和 $b$ 来使 $E$ 的值达到最小。
反向传播算法
我们常用 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BP)训练 ANN,它也是一种启发式算法,顾名思义,该算法从输出层开始,将计算结果一层层地由后往前反向传递。
不同于 PLA 算法简单粗暴地进行加减操作,BP 算法的本质是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梯度下降法用于求函数的极值点。例如求某函数 $f\left(\omega\right)$ 的极小值点,首先是赋予 $\omega$ 一个初始值,然后通过下面的计算得到新的 $\omega$,重复此过程,直到 $\omega$ 不再变化或变化极小为止,此时的 $\omega$ 即可认为是极小值点,迭代过程记作:
$\omega_{k+1}=\omega_{k}-\left.\eta\ \frac{\mathrm{d} f\left(\omega\right)}{\mathrm{d} \omega}\right|_{\omega_{k}}$
这里的 $\eta$ 是一个大于零的自定义值,称为 学习率(Learning Rate),代表梯度下降的步长,其取值将影响收敛的效率,它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但如果取值太大可能会导致无法收敛,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 $\eta$ 的值。
接着来分析梯度下降的收敛原理。
我们知道,从微分角度分析一个函数可以得到如下关系:
将 $\omega_{k+1}$ 代入上面的公式可得:
可以看到,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f\left(\cdot\right)$ 的值将越来越小,如果函数连续可导且存在极值点,理论上经过有限次迭代后可求得极值点。
让我们重新回归本节的重点,BP 算法。
确切来说,BP 算法分为两个阶段,初始化 $\omega$ 和 $b$ 后,第一阶段是前向传递,先计算出最后的输出值,第二阶段才是反向传递,从输出层开始往反方向计算调整各层的权重 $\omega$ 和偏置 $b$,这两个阶段重复多次后,$\omega$ 和 $b$ 将收敛至一个合适的区间。
第二阶段,梯度下降法对 MLP 各个节点进行求导时,在链式法则的作用下,我们不得不从后往前计算各层的节点,并且计算产生的值在层与层之间传递,所以被称为“反向传播”或“后向传播”。
下面拆解 MLP 网络的一部分来做分析,以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现在只关注图中深色的节点。
结合上图,BP 算法使用梯度下降对每个 $b$ 和 $\omega$ 进行更新的过程,可以记作:
根据链式法则,分别对 $b^{(m)}_{i}$ 和 $\omega^{(m)}_{ij}$ 进行求偏导:
令:
综上所述,可得:
最终,BP 算法每轮迭代的每个分量更新过程可以记作:
可以看到,求任意一个权重时,都需要依赖后一层的计算结果,这就导致了 BP 算法需要从输出层开始,由后往前进行计算。
前向前向传播算法
深度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 Geoffrey Hinton,于 2022 年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前向前向传播算法(Forward-Forward Algorithm),详细见此论文,相关实现参考该git项目。
标签:opt,right,入门,感知机,算法,vec,omega,left From: https://www.cnblogs.com/CookMyCode/p/1690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