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个人管理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个人管理

时间:2022-11-02 13:33:26浏览次数:64  
标签:分析 需要 个人 管理者 管理学 决策 观点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个人管理

前言

今天早上背政治的时候,脑袋里突然将​​ 分析组织的分析框架(第一版)​​和背诵的内容​​【考研政治】毛中特(思维导图)​​结合起来。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个人管理_高效率

文章目录

  •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个人管理​​
  • ​​前言​​
  • ​​笔记​​
  •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考研政治​​
  • ​​内在逻辑​​
  • ​​用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人管理​​
  • ​​总结​​

笔记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考研政治

我从中找到了联系点。史纲和时政给我们提供问题,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分析框架,毛中特是参考答案。现在正值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分析过去五年的成就,然后在接下来的十四五做出预判。

内在逻辑

在管理学中,现实问题给我们提供问题,管理学分析框架帮我们分析,最终我们可以根据分析框架的分析逻辑给出分析结果。这个分析结果可以用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在我看来,管理学的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做出高质量选择,这是最重要的,方向不能错,方向错了就南辕北辙,本末倒置;另一个的高质量执行,这也十分重要,不落实就落空,效率低就难以执行,使得效果差强人意。

原本想用正确选择和高效率执行,但是想到有时候正确的选择其实得具体情况分析。

在打篮球的时候,变化瞬息万变,不可能为了应对变化,就停赛讨论,这时候就需要个人判断,但是这个个人判断的正确不好定论,但是可以用质量来衡量。这种情况下的判断通常质量不好,但是总比没有强,属于牺牲正确性,增强效率。

但是不可能总是个人判断,有些五年计划,就不能个人去判断了,这时候就需要集体决策。这种情况下的决策通常质量好,但是做出决策的时间很长,属于牺牲效率,增强正确性。

所以正确性和高效率不能准确的描述的时候,我选择用高质量来描述选择和执行。

决策就体现了高质量的选择,要做出高质量的选择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如果是外部环境变化快,就需要个人决策,这样速度快,效率高。如果外部环境稳定,就需要整体决策,这样决策更准确,更有可行性。

从管理者层级的角度,高层管理者重选择,中层管理者重上通下达的效率,基层管理者重选择。从职权上也可以看到分工,各层级管理者也有各自的分工。高层管理者需要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所以他们需要将时间与精力用在宏观的判断上,基层管理者同样也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所以他们也需要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判断上,细节判断上。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目的都是做出更正确的判断,更好的效果。中层管理者负责联络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负责激励、沟通、控制。因为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做出非程序化决策上面,所以面对程序化决策的事情就分工给中层管理者负责,他们需要更多精力和时间处理非程序化决策。

组织恰好帮助组织的人安排好分工,横向分部门,纵向划职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做好领导和决策的职权,中层管理者做好激励、沟通、控制的职权。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处理非结构问题,中层管理者处理结果问题。

分工其实体现了效率的提高,展示了它的好处,其实透过表面,其实质也是一种决策,精力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或者说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达到最终最好效果,合理配置资源十分必要。微观经济学就是一种决策,让决策者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作出合理资源配置

对于组织的每个人都有分工,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做好沟通才能更好完成共同目标。

对于各层级管理者,他们的决策、激励、沟通、控制的有侧重的。不过计划和创新则是他们的共性。组织需要做好决策、激励、沟通、控制。同时用计划确保落实,用创新来调试组织。组织放大可以是国家,缩小可以是个人。个人就是组织。我既是国家。

古语云: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用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人管理

用管理学的观点看个人管理_结构化_02

群体其实就是个体的集群,个体是群体的体现。管理学适用在群体的理论其实同样适用在个体。

管理的目的就是分工安排人员有效率的完成目标。在个人上就是分工安排精力有效率地解决问题。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在程序员的角度就是解决bug,完成产品。

个人是有计划的,计划其实就是一种保险,牺牲一部分效率,增强可行性。计划的过程就是需求分析(明确目的)、可行性分析(判断可行性)、详细设计(制定计划)。

个人是有决策是,面对结构化问题有程序化决策处理,面对非结构化问题有非程序化决策处理。在信息来源少的情况下,作出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对于时间紧迫的情况要做出个人决策,对于只要一次机会的情况下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做出集体决策。

个人也是有组织的,自己的知识就可以按部门划分。比如完成一个项目需要业务组提出需求、策划组制定计划、开发组执行计划;我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是用我各部分的知识处理各部门需要做的事情。

个人也是有领导的,我面对我自己的思维冲突的时候也需要协调我的两种想法,比如我有时候追求完美,但是有时候迫于现实,只能最求完成,这其中就需要做出一个判断。

个人也是有激励的,激励需要看需求,激励恰当的话,可以让个人有自驱力,不断投入。方法有设置期望,然后不断达成目标,产生成就感,让成就感推动自己。

个人也是有沟通的,沟通其实在组织中会比较复杂,但是在个体中其实就很简单,就是内部协调,外部争取。内部协调就是让各部门的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达成协作意愿,做好沟通;外部争取就是将自己展示给外界,面对谈判的时候,不能苦了自己人,该争取就要争取。

个人也需要控制,控制其实有两种一种是风险控制,一种是质量保证。计划其实就是控制的一部分,是牺牲效率来提高效果。

个人也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让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与时俱进,配合当前时代的环境做出有利改变。

总结

本来还想展开分析用管理学的角度看软件工程,用管理学的角度看代码设计,用管理学的角度看微观经济学、用管理学的角度看会计学,用管理学的角度看金融体系,用管理学的角度看互联网生态。但是写一个多小时,好像不在状态了。我需要做点其他事情。

暂时写到这

更新地址:​​GitHub​

更多内容请关注:​​GitHub​


标签:分析,需要,个人,管理者,管理学,决策,观点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847108/581624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