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经常跟第三方平台打交道,可能会对接第三方平台 Controller 接口,或者提供 Controller 接口给第三方平台调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设计一个优雅的 Controller 接口,能够满足:安全性、可重复调用、稳定性、好定位问题等多方面需求?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设计 Controller 接口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 签名
为了防止 Controller 接口中的数据被篡改,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 Controller 接口做签名。
接口请求方将请求参数 + 时间戳 + 密钥拼接成一个字符串,然后通过md5等 hash 算法,生成一个前面 sign。
然后在请求参数或者请求头中,增加 sign 参数,传递给 API 接口。
API 接口的网关服务,获取到该 sign 值,然后用相同的请求参数 + 时间戳 + 密钥拼接成一个字符串,用相同的 m5 算法生成另外一个 sign,对比两个 sign 值是否相等。
如果两个 sign 相等,则认为是有效请求,API 接口的网关服务会将给请求转发给相应的业务系统。
如果两个 sign 不相等,则 API 接口的网关服务会直接返回签名错误。
问题来了:签名中为什么要加时间戳?
答:为了安全性考虑,防止同一次请求被反复利用,增加了密钥没破解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对每次请求都设置一个合理的过期时间,比如:15 分钟。
这样一次请求,在 15 分钟之内是有效的,超过 15 分钟,API 接口的网关服务会返回超过有效期的异常提示。
目前生成签名中的密钥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双方约定一个固定值 privateKey。
另一种是 API 接口提供方给出 AK/SK 两个值,双方约定用 SK 作为签名中的密钥。AK 接口调用方作为 header 中的 accessKey 传递给 API 接口提供方,这样 API 接口提供方可以根据 AK 获取到 SK,而生成新的 sgin。
- 加密
有些时候,我们的 Controller 接口直接传递的非常重要的数据,比如:用户的登录密码、银行卡号、转账金额、用户身份证等,如果将这些参数,直接明文,暴露到公网上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由此,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用RSA。
RSA 包含了一对:公钥和私钥。
我们以用户登录密码为例。
在用户输入密码之后,在前端需要对密码使用公钥做加密处理。
公钥是保留在前端代码中的,即使泄露给别人了,也没关系。
因为使用公钥加密后的密码,只能使用后端服务中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
而我们私钥保存在后端服务的配置中,别人无法获取到。
因此,使用 RSA 加密和解密是安全的。
我们可以使用在线工具生成密钥对:https://tools.ytdevops.com/rsa-key-pair-generator
- ip 白名单
为了进一步加强 API 接口的安全性,防止接口的签名或者加密被破解了,攻击者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请求该接口。
需求限制请求ip,增加ip白名单。
只有在白名单中的 ip 地址,才能成功请求 API 接口,否则直接返回无访问权限。
ip 白名单也可以加在 API 网关服务上。
但也要防止公司的内部应用服务器被攻破,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内部服务器上发起 API 接口的请求。
这时候就需要增加 web 防火墙了,比如:ModSecurity 等。
- 限流
如果你的 API 接口被第三方平台调用了,这就意味着着,调用频率是没法控制的。
第三方平台调用你的 API 接口时,如果并发量一下子太高,可能会导致你的 API 服务不可用,接口直接挂掉。
由此,必须要对 API 接口做限流。
限流方法有三种:
对请求 ip 做限流:比如同一个 ip,在一分钟内,对API接口总的请求次数,不能超过 10000 次。
对请求接口做限流:比如同一个 ip,在一分钟内,对指定的API接口,请求次数不能超过 2000 次。
对请求用户做限流:比如同一个AK/SK用户,在一分钟内,对 API 接口总的请求次数,不能超过 10000 次。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nginx,redis或者gateway实现限流的功能。
- 参数校验
我们需要对 API 接口做参数校验,比如:校验必填字段是否为空,校验字段类型,校验字段长度,校验枚举值等等。
这样做可以拦截一些无效的请求。
比如在新增数据时,字段长度超过了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数据库会直接报错。
但这种异常的请求,我们完全可以在 API 接口的前期进行识别,没有必要走到数据库保存数据那一步,浪费系统资源。
有些金额字段,本来是正数,但如果用户传入了负数,万一接口没做校验,可能会导致一些没必要的损失。
还有些状态字段,如果不做校验,用户如果传入了系统中不存在的枚举值,就会导致保存的数据异常。
由此可见,做参数校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 Java 中校验数据使用最多的是hiberate的Validator框架,它里面包含了 @Null、@NotEmpty、@Size、@Max、@Min 等注解。
用它们校验数据非常方便。
当然有些日期字段和枚举字段,可能需要通过自定义注解的方式实现参数校验。
- 统一返回值
我之前调用过别人的 API 接口,正常返回数据是一种 json 格式,比如:
{
"code":0,
"message":null,
"data":[{"id":123,"name":"abc"}]
},
签名错误返回的 json 格式:
{
"code":1001,
"message":"签名错误",
"data":null
}
没有数据权限返回的 json 格式:
{
"rt":10,
"errorMgt":"没有权限",
"result":null
}
这种是比较坑的做法,返回值中有多种不同格式的返回数据,这样会导致对接方很难理解。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 API 网关定义了一直返回值结构,业务系统定义了另外一种返回值结构。如果是网关异常,则返回网关定义的返回值结构,如果是业务系统异常,则返回业务系统的返回值结构。
但这样会导致 API 接口出现不同的异常时,返回不同的返回值结构,非常不利于接口的维护。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API网关时解决。
业务系统在出现异常时,抛出业务异常的 RuntimeException,其中有个 message 字段定义异常信息。
所有的 API 接口都必须经过 API 网关,API 网关捕获该业务异常,然后转换成统一的异常结构返回,这样能统一返回值结构。
- 统一封装异常
我们的 API 接口需要对异常进行统一处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有时候在 API 接口中,需要访问数据库,但表不存在,或者 sql 语句异常,就会直接把 sql 信息在 API 接口中直接返回。
返回值中包含了异常堆栈信息、数据库信息、错误代码和行数等信息。
如果直接把这些内容暴露给第三方平台,是很危险的事情。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接口返回值中的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进行 sql 注入或者直接脱库,而对我们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 API 接口中的异常做统一处理,把异常转换成这样:
{
"code":500,
"message":"服务器内部错误",
"data":null
}
返回码code是500,返回信息message是服务器内部异常。
这样第三方平台就知道是 API 接口出现了内部问题,但不知道具体原因,他们可以找我们排查问题。
我们可以在内部的日志文件中,把堆栈信息、数据库信息、错误代码行数等信息,打印出来。
我们可以在gateway中对异常进行拦截,做统一封装,然后给第三方平台的是处理后没有敏感信息的错误信息。
- 请求日志
在第三方平台请求你的 API 接口时,接口的请求日志非常重要,通过它可以快速的分析和定位问题。
我们需要把 API 接口的请求 url、请求参数、请求头、请求方式、响应数据和响应时间等,记录到日志文件中。
最好有traceId,可以通过它串联整个请求的日志,过滤多余的日志。
当然有些时候,请求日志不光是你们公司开发人员需要查看,第三方平台的用户也需要能查看接口的请求日志。
这时就需要把日志落地到数据库,比如:mongodb或者elastic search,然后做一个 UI 页面,给第三方平台的用户开通查看权限。这样他们就能在外网查看请求日志了,他们自己也能定位一部分问题。
- 幂等设计
第三方平台极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请求我们接口多次,比如:在 1 秒内请求两次。有可能是他们业务系统有 bug,或者在做接口调用失败重试,因此我们的 API 接口需要做幂等设计。
也就是说要支持在极短的时间内,第三方平台用相同的参数请求 API 接口多次,第一次请求数据库会新增数据,但第二次请求以后就不会新增数据,但也会返回成功。
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会产生错误数据。
cegf.mxy998.com,cegf.gjkds.com,cegf.mbslzp.com
cegf.sh-soyun.com,cegf.clzyfc.com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在数据库中增加唯一索引,或者在redis保存requestId和请求参来保证接口幂等性。
- 限制记录条数
对于对我提供的批量接口,一定要限制请求的记录条数。
如果请求的数据太多,很容易造成 API接口超时等问题,让 API 接口变得不稳定。
通常情况下,建议一次请求中的参数,最多支持传入 500 条记录。
如果用户传入多余 500 条记录,则接口直接给出提示。
建议这个参数做成可配置的,并且要事先跟第三方平台协商好,避免上线后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 压测
上线前我们务必要对 API 接口做一下压力测试,知道各个接口的qps情况。
以便于我们能够更好的预估,需要部署多少服务器节点,对于 API 接口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之前虽说对 API 接口做了限流,但是实际上 API 接口是否能够达到限制的阀值,这是一个问号,如果不做压力测试,是有很大风险的。
比如:你 API 接口限流 1 秒只允许 50 次请求,但实际 API 接口只能处理 30 次请求,这样你的 API 接口也会处理不过来。
我们在工作中可以用jmeter或者apache benc对 API 接口做压力测试。
- 异步处理
一般的 API 接口的逻辑都是同步处理的,请求完之后立刻返回结果。
但有时候,我们的 API 接口里面的业务逻辑非常复杂,特别是有些批量接口,如果同步处理业务,耗时会非常长。
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 API 接口的性能,我们可以改成异步处理。
在 API 接口中可以发送一条mq消息,然后直接返回成功。之后,有个专门的mq消费者去异步消费该消息,做业务逻辑处理。
直接异步处理的接口,第三方平台有两种方式获取到。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回调第三方平台的接口,告知他们 API 接口的处理结果,很多支付接口就是这么玩的。
第二种方式是:第三方平台通过轮询调用我们另外一个查询状态的 API 接口,每隔一段时间查询一次状态,传入的参数是之前的那个 API 接口中的 id 集合。
- 数据脱敏
有时候第三方平台调用我们 API 接口时,获取的数据中有一部分是敏感数据,比如:用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等。
这样信息如果通过 API 接口直接保留到外网,是非常不安全的,很容易造成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问题。
这就需要对部分数据做数据脱敏了。
我们可以在返回的数据中,部分内容用星号代替。
已用户手机号为例:182****887。
这样即使数据被泄露了,也只泄露了一部分,不法分子拿到这份数据也没啥用。
- 完整的接口文档
说实话,一份完整的 API 接口文档,在双方做接口对接时,可以减少很多沟通成本,让对方少走很多弯路。
接口文档中需要包含如下信息:
接口地址
请求方式,比如:post 或 get
请求参数和字段介绍
返回值和字段介绍
返回码和错误信息
加密或签名示例
完整的请求 demo
额外的说明,比如:开通 ip 白名单。
cegf.ousnled.com,cegf.syshuangyihe.com,cegf.eyeql.com
cegf.xyfhm.com,cegf.nc-lh.com
接口文档中最好能够统一接口和字段名称的命名风格,比如都用驼峰标识命名。
接口地址中可以加一个版本号 v1,比如:v1/query/getCategory,这样以后接口有很大的变动,可以非常方便升级版本。
统一字段的类型和长度,比如:id 字段用 Long 类型,长度规定 20。status 字段用 int 类型,长度固定 2 等。
统一时间格式字段,比如:time 用 String 类型,格式为:yyyy-MM-dd HH:mm:ss。
接口文档中写明 AK/SK 和域名,找某某单独提供等。
文章转载自:苏三说技术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12lisu/p/18541375
体验地址:http://www.jnpfsoft.com/?from=infoq
标签:请求,校验,接口,优雅,瞧瞧,Controller,API,com,第三方 From: https://www.cnblogs.com/bkbk1234/p/1854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