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IPD体系涉及到公司战略、组织、决策、执行的各个方面,内容庞大复杂,细致严谨,学习周期较长;
本文对IPD体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大家能迅速了解IPD的核心思想和做法。
1、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
进行投资组合分析(成本与收益),设置检查点,决定是否继续、暂停、中止其过程。
2、基于市场的开发
产品开发是基于市场真实需求的开发,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
3、跨部门、跨系统的协作
采用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协作,尽快推向市场。
4、并行开发模式
通过严谨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顺序进行的工作调整为并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5、IPD是一套结构化流程
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需要在非结构化流程和过度结构化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6、重用性
通过公共模块的构建和重用,提升系统开发效率。
IPD的流程体系涉及非常多的部门、岗位,最核心的3个跨部门非实体组织定义说明如下:
IRB:investment review board 投资评审委员会,公司级,管理投资方向。
关注重点是公司收入、投资回报、客户满意度、市场分额等。
委员会成员构成包括:市场、销售、研发、制造、财经、服务各部门主管。
PMT:Iintegrated portfolio management team集成组合管理团队,BU级,管理产品组合。
关注重点是产品线收入、产品路标、客户满意度等。
团队成员构成包括:市场、销售、研发、制造、财经、服务各部门代表。
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产品开发团队,部门级,具体落实产品开发任务。
重点关注项目成本、质量、进度。
团队成员包括:设计、开发、测试、文档、集成、质量等。
MM流程主要由PMT团队执行(PMT是IPMT的参谋),核心产出物是charter(开发任务书)。
Charter包含的内容:环境分析、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用户需求分析、价值特性陈述、产品定位和包需求、销售预测、盈利计划、人力计划、资源投入、版本路标、风险分析。
Charter经IPMT评审通过后,组建PDT团队,启动IPD开发流程。
1、流程总览
描述IPD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6个阶段)不同角色(IPMT、PDT、开发、市场、销售、采购、制造、财经、服务等)的主要工作任务。
2、6个阶段流程
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生命周期阶段。
3、10个支持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需求管理流程、决策评审流程、硬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流程、技术评审流程、文档控制流程、对外协作流程、质量管理制度。
4、文档模板
为了衡量IPD执行效果,推动产品研发体系持续改进优化,针对IPMT和PDT两个核心组织,设计如下指标体系。
IPMT指标体系:
● 客户类(客户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满意度、反馈的产品缺陷、缺陷解决及时率、逾期解决比重、保修费用比重、短中长期需求比例、承诺兑现及时率。
● 财务类(我们如何面对投资人)
市场份额、毛利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新产品销售比重、研发费用比重、废弃项目比重。
● 业务管理类(我们必须在哪些地方有所突破?)
决策评审点评审效率、项目进度偏差、市场响应速度、公共模块比率、供应链存货周转率、发货及时率。
● 变革类
IPD推进进度比率
PDT指标体系:
● 进度类:项目进度偏差比率
● 质量类:客户反馈缺陷、问题解决及时率、缺陷密度、累计问题解决率、IPD流程符合度
● 范围类:需求变更比率
● 效率类:技术评审点准备度、公共模块使用比率、人员生产率
● 财务类:研发预算执行偏差率、目标完成比率、销售收入、毛利率
IPD产品研发体系不是唯一有效的研发体系,到底是否合适一家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判断。
从目前实施IPD体系的企业反馈来看:
如果不是从骨子里认同IPD的理念,那就不要赶时髦去实施IPD体系。
企业规模太小,不太适合全量的IPD体系,IPD变革成本会变成小企业的沉重负担。
IPD是企业级战略,实施IPD是一项长期的变革,一定要有战略定力。
初期肯定会面临挑战和困难,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华为的做法是“削足适履”,3年内不谈优化,不积极执行IPD就下岗)
IPD更适合那些产品生命周期比较长、市场空间巨大的为B端、G端提供产品的企业。
如果企业已经有优秀的产品研发体系,可以吸收IPD体系的优秀理念,未必要打破原来的框架换成IPD。
市场管理流程
-
市场管理(MM)流程是确保华为“做正确的事”的核心方法论和流程,是IPD产品开发流程的上游流程。
-
MM流程的输入是:市场信息、客户反馈、竞争对手信息、技术趋势、现有产品组合等,通过理解市场、市场细分、组合分析、制定/融合业务战略和计划,形成组合策略和路标规划
在管理业务计划和评估绩效阶段,通过项目任务书(charter)启动IPD流程。
MM为公司战略规划(SP)、业务计划(BP)、产品路标规划、技术和平台规划、项目任务书开发、职能部门规划等提供了一致的方法论。
在华为流程体系发展过程中,曾把战略规划、产品规划和技术规划 并列作为IPD体系的“6大模块”之三,可见其重要性。
需求管理流程
需求管理流程(RM)作为支撑流程为MM和IPD提供输入,让市场管理流程、产品路标规划和产品开发“瞄准靶心”。
需求管理流程分为收集、分析、分配、实现和验证5个阶段。
其中需求收集、分析、分配主要在产品规划、项目任务书 (charter)开发(很多企业也叫产品定义)、IPD流程的概念阶段进行,实现和验证阶段流程主要在IPD产品开发流程中实现。
所以,需求管理流程和MM流程、IPD产品开发流程是并行的。
实际上,无论是否有公司层面的独立需求管理流程,MM和IPD流程都需要进行需求的收集、分析等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管理流程 是MM和IPD的支撑流程。
把来自各方面的需求 汇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让它们“无处可逃”,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IPD产品开发流程
微观的IPD指的就是IPD产品开发流程,简称“IPD流程”,在华为也叫“小IPD”。
IPD流程的起点是项目任务书(charter),终点是产品上市结束(GA)。
相对MM流程,IPD流程结构化程度更高。华为的IPD流 程分为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和生命周期管理6个阶段。
IPD流程强调按投资决策标准对产品开发进行分阶段评审。
IPD流程共设置了5个决策评审点(DCP)。
(1) 项目任务书(charter)DCP,简称charter DCP。
(2) 概念(concept)DCP,简称CDCP。
(3) 计划(plan)DCP,简称PDCP。
(4) 可获得性(available)DCP,简称ADCP。
(5) 生命周期终止(life end)DCP,简称LDCP。
DCP是基于投资的决策,DCP的评审材料准备由PDT准备,IPMT做决策。
为了确保产品交付质量符合客户需求,华为设置了7个TR,TR是由PDT内部组织的针对产品包成熟度的评审。
IPMT和PDT两个团队是产品开发流程的“主角”,IPMT负责对产品投资进行决策,PDT负责具体的产品开发。
在IPD体系推行过程中,已把IPD抽象提炼为一种创新方法论,不仅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还拓展到技术研发、变革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中。
标签:产品开发,IPD,MM,流程,PDT,DCP From: https://www.cnblogs.com/HondaHsu/p/1854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