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win11,薛定谔版本是12.9。
官网:https://www.schrodinger.com/
本篇文章的示例大分子蛋白PDB ID
为4KNN
,小分子配体的MOL ID
为MOL004004
。
打开软件,最原始的界面如下:
我个人将其分为几个板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分别是:
- 常见软件导航栏,包括基础的导入导出文件,操作撤回等。
- 操作区,可以看到最右侧有三个最常见的操作,分别是表格,作业,和任务。
- 操作收藏夹,这个如果是第一次打开该软件,可能没有这行或者和我不一样,可见1.1.Tasks。
- 工作区
- 层级结构
- 主界面
- 分子相关信息,譬如含有几个原子几个残基,是否含有电荷等。
- 可视化操作,包括改变背景颜色,键的颜色等。
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
1.常见软件导航栏
1.1.File(导入蛋白)
更改工作路径:change working directory
,
导入蛋白:Get PDB
当然也可以直接
import structure
,但是因为本人会用薛定谔直接进行大分子蛋白的前置处理,所以直接get pdb
输入PDB ID
即可连网下载。
注意,这一步是支持多个PDB ID
输入的,用英文逗号或者空格间隔即可。
1.2.Select
一般用于更改选择的层级。Set pick level
可以更改选中时是选择原子,残基,还是整个蛋白质等。
还有就是反选操作,invert
进行反选。
2.主界面操作
导入后,如下,主界面显示了蛋白的2D结构:
该软件的操作和pymol
是差不多的,滚轮中键滑动可以放大缩小,滚轮中键按住可以旋转蛋白查看,右键按住可以平移查看蛋白,左键用来勾选蛋白的部分结构。
可以看到红色✳就是水分子,左下角显示了该蛋白蕴含的内源性小分子配体的结构,是E1F
,默认内源性配体是绿色的。
3.工作区
可以看到工作区也显示了一个条目。
其中Title
支持双击后修改。
按住滚轮中键后再点击In
,就可以取消勾选该蛋白条目,同时主界面也不再显示该蛋白。
In
就是Included
的意思。
4.层级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工作区没有选中In
的条目,那么层级结构也不会显示相关的信息。
层级结构这里可以看到薛定谔自动识别了蛋白的结构。将蛋白整体分为四层:
- 配体
- 蛋白
- 溶剂
- 其他
这里我们展开配体
,可以看到除了刚刚提到的E1F
,还有一个PEG
,并且都显示了在蛋白质的哪条链上,叫什么,以及序列号是多少。
双击后主界面那里则会自动定位到该配体的位置,并且将左下角切换成该配体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种方式之外,我们将鼠标悬停到左下角配体的结构,其实还可以看到薛定谔也提供了放大缩小的按钮,以及切换的按钮,左下角则是该配体是该蛋白的第几个配体。并且告诉我们,双击该结构也可以在主界面定位到这个配体。
是吧,我就说薛定谔的软件操作和可视化做得很好吧呜呜呜。
我们继续展开,可以看到溶剂
这里还有EDO
,其他
这里会包含金属或者离子,以及其他非标准残基。
跟我们在PDB
数据库的是一致的结果。而且自动分层并归类了。
4.1.单独更改配体的样式
如果我们想要单独更改配体为棒状结构,那么可以点击配体层,同时也会看到主界面配体相关的部分都会加上蓝色圆球,代表被选中的状态
然后点击配体层后面的➕,选择你要显示的样式,譬如这里我改为棒状结构,也就是第二排的第三个图标。
在更改为棒状结构之后,蓝色小方框则代表着选中状态。
同时我们也可以单独更改颜色,譬如这里我将配体改回成线状,并在color Atoms
将其改为红色(注意只能改碳骨架的颜色,其他原子,譬如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依旧保持原来cpk染色的颜色)
5.操作区
5.1.Styles:
如果我们想要调整全局的样式,那么可以在操作区的Styles进行操作,具体和4.1.差不多。
5.2.Presets:
5.2.1:默认样式
这个和pymol的presets差不多,是薛定谔内置的一些预设样式。一般不想过多调整蛋白的样式的话,就直接双击即可。
双击后,会只留下和小分子配体有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即保守水分子),并且只关注于配体或者说结合口袋部位(只呈现小分子和蛋白口袋的氨基酸残基)。
如果你想要具体查看,可以选择presets/edit custom preset
打开面板,如下:
可以看到,这里我们展示:
- 所有配体
- 距离配体8埃以内的氨基酸残基(薛定谔默认这些为蛋白口袋内的活性残基)
- 距离配体3埃以内的水分子(薛定谔默认这些为保守水分子)
- 距离配体3埃以内的离子
- 进行分子对接时,只考虑受体分子中的极性氢原子(即与极性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参与氢键的形成。
- 在进行分子对接时,考虑配体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参与氢键的形成。
譬如你认为距离配体5埃以内的水分子才是保守水分子,那么更改对应设置即可。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默认的显示模式:
这里,我们双击后,显示如下:
点击工作区的配体条目,从而定位到配体:
然后将右下角倒数第三个图标(Ribbons Toggle
)关闭,从而禁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展示,更加关注配体和口袋本身,如下:
其中最上方的红色原子就是我们的保守水分子。
5.2.2:显示模式总结:
图源:B站钰沐菡
以下为本人总结的可视化模型,如有错误,欢迎评论区斧正。
模式 | 主要用途 | 特点 |
---|---|---|
Lines | 初步查看分子结构 | 简洁快速,不显示原子大小。 |
Sticks | 显示键的几何结构 | 清晰直观,适合小分子结构分析。 |
Spheres | 显示原子的空间占据情况 | 注重立体感和空间填充效果。 |
Surface | 分子表面分析 | 显示分子的整体形状和表面特性。 |
Mesh | 可视化分子表面的几何轮廓 | 显示表面形状但保留对内部的可见性。 |
Dots | 表面分析的轻量化模式 | 显示表面的点阵分布,减少遮挡。 |
Ribbon | 蛋白质主链结构的二级结构分析 | 清晰展示二级结构但不包括侧链信息。 |
Cartoon | 高质量的蛋白质主链显示和整体折叠结构分析 | 美观,适合展示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整体形状。 |
标黄的为常用的模式:
预设选项 | 显示特点 | 适用场景 |
---|---|---|
Maestro Default | 默认的模式,蛋白质和配体都以 Lines 模式 显示,显示溶剂分子 | 快速检查整体结构或执行常规任务 |
BioLuminate Default | 专为 BioLuminate (薛定谔另一个用于生物分子设计的软件)设计的默认显示模式,蛋白质以 Cartoon 模式 显示,配体以 sticks 模式显示 | 用于抗体设计、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分析、药效团分析等 |
Simple | 蛋白质以ribbon显示,配体以 sticks 模式显示,显示所有溶剂分子 | 快速检查分子整体结构 |
Simple (No Solvent) | 蛋白质以ribbon显示,配体以 sticks 模式显示,不显示溶剂分子 | 专注于蛋白-配体相互作用 |
B Factor | 按 B 因子值(温度因子)着色 | 分析分子柔性、评估晶体结构质量 |
Technical | 蛋白质和配体都以 Sticks 模式 显示,显示溶剂分子 | 分子动力学或对接结果的详细展示 |
Ligands | 蛋白质以ribbon显示,配体以 Stick 表示,显示保守水分子,隐藏其他溶剂分子 | 专注于分析配体的结构特征,或配体与蛋白质的结合模式。 |
Ligand Sites/Cartoon | 蛋白质以cartoon 显示,配体以 Stick 表示,显示保守水分子,隐藏其他溶剂分子,不显示与配体结合的关键残基 | 专注于分析配体的结构特征,或配体与蛋白质的结合模式。 |
Ligand Sites/Solid Surface | 蛋白质以ribbon显示,配体以 Stick 表示,隐藏溶剂分子。配体结合周围区域以Solid Surface 显示,Ball模式显示以配体结合的关键原子 | 分析配体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的物理空间特征,适用于展示结合位点的封闭性或疏水性。 |
Ligand Sites/Solid Surface (better) | 类似 Ligand Sites/Solid Surface,更高分辨率 | 类似 Ligand Sites/Solid Surface |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 与 Ligand Sites/Solid Surface 类似,但表面以 Transparent(透明表面) 显示, | 分析结合位点内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同时需要显示表面结构和内部分子关系的场景。 |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better) | 与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类似,更高分辨率 | 与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类似 |
Ligand Sites/Dot Surface | 类与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类似,只是配体结合位点表面以 Dot(点状表面) 形式显示 | 与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类似 |
Ligand Sites/Mesh Surface | 与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类似,只是显示配体结合位点表面为 Mesh(网格表面) | 与 Ligand Sites/Transparent Surface 类似 |
Pretty | Cartoon 显示蛋白质,配体以Stick 显示,隐藏溶剂分子 | 展示分子整体的关键特征。 |
Pretty (with solvent) | 与 Pretty 类似,但ball 显示所有溶剂分子 | 分析溶剂的作用或体系的环境依赖性。 |
Publication | 几乎与 Pretty 相同,但分辨率更高 | 几乎与 Pretty 相同 |
Publication (with solvent) | 几乎与 Pretty(with solvent) 相同,但分辨率更高 | 几乎与 Pretty(with solvent) 相同 |
Protein Interface | cartoon显示蛋白二级结构,sticks显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界面 | 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 |
Antibody | 针对抗体的专用显示模式,显示抗体的 重链和轻链(Cartoon 模式),突出显示抗原和结合位点 | 用于抗体-抗原分析,研究抗体结合位点和抗原特征 |
5.3.Tasks:
点开Tasks
,会出现一些任务。如果是第一次打开薛定谔,那么可能这里为空。
像我这里就收藏了分子对接需要的任务,那么就会出现在这里,同时也会作为常用操作,出现在操作收藏夹里。
初次之外,即使没有收藏,但是软件检测到你用该任务较多次数,也会列在这里。
将鼠标悬停在Browse
上,可以看到左侧出现Applications
面板,里面显示了更多的任务。
其中需要关注的就是Glide
和LigPrep
。
如果你对批量分子对接或批量动力学模拟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关注下Desmond
任务。
将鼠标悬停在你感兴趣的任务上,可以看到最下方会出现一段官方对其简单的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任务都是免费的,有些任务可能需要购买License
才能解锁,具体价格请去官网了解。
如果需要了解自己所持有的License
有哪些,可以去到常见软件导航栏的Help/configure licenses/view details
,如下。
点开后会显示各个任务模块下购买的license
有多少,如果全都显示的unlimited
,那么说明你下的是盗版的或者破解版的U•ェ•*U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Glide
模块下任务购买的license
只有500,那么就不可以同时运行500以上的分子对接任务,否则很容易运算失败。
5.4.Build
对导入的分子进行结构编辑,或者直接在空白界面使用,画出结构。
一般网药用不到。
5.5.Jobs:
当出现三个省略号时,说明操作在进行,如下:
当出现√时,说明操作结束,如下:
点击后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任务列表,如下:
选择Monitor
后打开详细的任务监视器,如下:
这个任务监视器可以直接kill
掉进程,类似win
的任务管理器。
譬如某一步骤的参数设置错了,而且该步骤又耗时耗算力,那么直接kill
掉。
或者某一步骤失败,也可以去details
那里查找具体失败原因。
6.可视化操作
这一板块主要是用来看相互作用的。
6.1.interactions toggle:
就是倒数第二个图标,点击可以关闭和开启。
将鼠标悬停在图标上会出现…
,选中后出现interactions
面板,在这可以调节作用力的颜色。
在这里我们将背景颜色改为灰色,以便观察:
可以看到,默认
非共价键:
- 氢键:黄色
- 卤键:深紫色
- 盐键:亮紫色
- 芳香氢键:青色,一般不开启。
pi键:
- pi-pi键:蓝色
- pi-cation键:绿色
接触/冲突
- good:一般不开启。
- bad:橙色(存在的话意味着可能是两个原子间稍微过近,或者配体与蛋白质的某些部分有轻微的冲突,最好进行结构优化或调整)
- ugly:红色(存在的话意味着两个原子几乎重叠,或者配体和受体之间存在极端的几何冲突,可能导致整个结构不稳定,需要结构修复或调整)
Contacts 模式用于显示分子之间的 接触 或 相互作用,通常是指原子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或在一个设定的距离范围内(例如 4 Å以内)可能带来非共价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
Clashes 模式用于检测 空间冲突 或 重叠,即分子内的原子或残基彼此之间距离过近,通常是不可接受的物理状态(例如原子之间的距离小于 1.5 Å)。常用于 分子建模 和 能量优化。
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有3个橙色键,说明需要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
有一个黄色键,即1个氢键。
有一个蓝色键,即1个pi-pi键。
注意,如果你的结构在其他软件打开,检测的氢键和maestro检测的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maestro对于氢键的判断是比较严格的。不像pymol只看距离和角度,就会认为是极性作用。maestro需要蛋白的前置准备(特别是对于在
Get PDB
中直接下载的蛋白),手动加上氢原子并修复化学键,或者说修复带点情况,才会检测为氢键。
譬如这里我们选中和氢键相连的原子,发现最下方确实显示了带正电,所以它才显示为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