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导数应用
函数的最值
函数的最值的定义
函数的最值,是指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函数值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具体来说,对于函数 f ( x ) f(x) f(x),在其定义域 D D D内,如果存在某个 x 0 ∈ D x_0 \in D x0∈D,使得对于所有 x ∈ D x \in D x∈D,都有 f ( x ) ≤ f ( x 0 ) f(x) \leq f(x_0) f(x)≤f(x0),则称 f ( x 0 ) f(x_0) f(x0)为函数的最大值;同理,如果存在某个 x 1 ∈ D x_1 \in D x1∈D,使得对于所有 x ∈ D x \in D x∈D,都有 f ( x ) ≥ f ( x 1 ) f(x) \geq f(x_1) f(x)≥f(x1),则称 f ( x 1 ) f(x_1) f(x1)为函数的最小值。
函数的最值的性质
- 局部最值与全局最值:函数在某一点处取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可能只是局部的最值,而不一定是全局的最值。全局最值是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 最值的唯一性:函数的最值不一定唯一。在某些情况下,函数可能在多个点处取得相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 最值与极值的关系:函数的最值可能是极值,但极值不一定是最值。极值是在函数值变化过程中,由递增变为递减或由递减变为递增的点处的函数值,而最值则是考虑整个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函数的最值的原理与推导
函数最值的求解通常依赖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以及边界点的函数值。具体推导步骤如下:
- 求导数:首先求出函数的导数 f ′ ( x ) f'(x) f′(x)。
- 判断单调性:通过求解 f ′ ( x ) = 0 f'(x) = 0 f′(x)=0,找出函数的驻点以及不可导点(如果存在的话)。然后,根据导数的符号变化,判断函数在驻点和不可导点之间的单调性。
- 求极值:在驻点和不可导点处,计算函数的值,这些值可能是函数的极值。
- 比较边界点与极值:最后,比较函数在定义域的边界点处的函数值与极值,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值。
数学公式
函数最值的求解没有统一的数学公式,但可以通过上述原理进行推导。在求解过程中,可能会用到以下公式或定理:
- 费马定理:如果函数 f ( x ) f(x) f(x)在闭区间 [ a , b ] [a, b] [a,b]上连续,在开区间 ( a , b ) (a, b) (a,b)上可导,那么函数在 ( a , b ) (a, b) (a,b)内至少有一个极值点,且该极值点处的导数 f ′ ( x ) = 0 f'(x) = 0 f′(x)=0(或函数在该点不可导)。
- 泰勒公式:在求解复杂函数的极值时,可能会用到泰勒公式进行近似计算。
计算
函数最值的计算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确定定义域:首先明确函数的定义域。
- 求导数:求出函数的导数。
- 找出驻点和不可导点:通过求解 f ′ ( x ) = 0 f'(x) = 0 f′(x)=0和找出函数的不可导点,确定可能的极值点。
- 判断单调性:利用导数的符号变化,判断函数在驻点和不可导点之间的单调性。
- 计算极值:在驻点和不可导点处计算函数的值,得到可能的极值。
- 比较确定最值:比较边界点处的函数值与极值,确定函数的最值。
例子
例1:求函数 f ( x ) = x 2 − 4 x + 3 f(x) = x^2 - 4x + 3 f(x)=x2−4x+3在区间 [ 0 , 5 ] [0, 5] [0,5]上的最值。
解:
- 求导数: f ′ ( x ) = 2 x − 4 f'(x) = 2x - 4 f′(x)=2x−4。
- 找出驻点:令 f ′ ( x ) = 0 f'(x) = 0 f′(x)=0,解得 x = 2 x = 2 x=2。
- 判断单调性:当 x < 2 x < 2 x<2时, f ′ ( x ) < 0 f'(x) < 0 f′(x)<0,函数单调递减;当 x > 2 x > 2 x>2时, f ′ ( x ) > 0 f'(x) > 0 f′(x)>0,函数单调递增。
- 计算极值:在驻点 x = 2 x = 2 x=2处, f ( 2 ) = − 1 f(2) = -1 f(2)=−1,这是函数的一个极小值。
- 比较边界点:在区间端点 x = 0 x = 0 x=0和 x = 5 x = 5 x=5处, f ( 0 ) = 3 f(0) = 3 f(0)=3, f ( 5 ) = 8 f(5) = 8 f(5)=8。
- 确定最值:因此,函数在区间 [ 0 , 5 ] [0, 5] [0,5]上的最小值为 − 1 -1 −1,最大值为 8 8 8。
命题
命题1:如果函数 f ( x ) f(x) f(x)在闭区间 [ a , b ] [a, b] [a,b]上连续且可导(除了可能的有限个不可导点外),那么函数在 [ a , b ] [a, b] [a,b]上至少存在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
证明:根据费马定理和函数的连续性,我们可以知道函数在 ( a , b ) (a, b) (a,b)内至少有一个极值点(除非函数是常数函数)。同时,由于函数在闭区间 [ a , b ] [a, b] [a,b]上连续,所以函数在区间端点 a a a和 b b b处的函数值也是有限的。因此,通过比较极值点和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我们可以确定函数在 [ a , b ] [a, b] [a,b]上至少存在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
曲线的拐点
曲线的拐点的定义
曲线的拐点,是指在曲线上某一点,曲线在该点处的弯曲方向发生改变。换句话说,拐点是曲线由凸变凹或由凹变凸的分界点。
曲线的拐点的性质
- 方向改变:在拐点处,曲线的弯曲方向会发生改变,即由凸变凹或由凹变凸。
- 切线斜率变化:拐点处切线的斜率(即一阶导数)可能达到极值(最大值或最小值),或者斜率的变化率(即二阶导数)为零或不存在。
- 连续性与可导性:在拐点处,曲线通常是连续的,且可能具有一阶和二阶导数(尽管二阶导数可能在拐点处为零或不存在)。
曲线的拐点的原理与推导
拐点的存在可以通过分析曲线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来推导:
- 一阶导数:首先求出曲线的一阶导数,它表示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 二阶导数:然后求出曲线的二阶导数,它表示曲线在某一点处斜率的变化率。
- 判断拐点:
- 如果二阶导数在某一点处由正变负或由负变正,那么该点可能是拐点(但需要注意验证,因为二阶导数为零的点不一定都是拐点,还需要考虑一阶导数的变化情况)。
- 如果二阶导数在该点处不存在,但一阶导数在该点两侧异号,那么该点也是拐点。
数学公式
设曲线方程为 y = f ( x ) y = f(x) y=f(x),则:
- 一阶导数: f ′ ( x ) f'(x) f′(x)
- 二阶导数: f ′ ′ ( x ) f''(x) f′′(x)
拐点满足的条件(之一):
- f ′ ′ ( x ) = 0 f''(x) = 0 f′′(x)=0 且 f ′ ( x ) f'(x) f′(x) 在该点两侧异号(或不存在但异号)。
计算
- 求出曲线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
- 找出二阶导数为零或不存在的点。
- 检查这些点是否满足拐点的条件(即一阶导数在该点两侧异号)。
例子
例1:求曲线 y = x 3 − 3 x 2 + 2 y = x^3 - 3x^2 + 2 y=x3−3x2+2的拐点。
解:
- 求一阶导数: y ′ = 3 x 2 − 6 x y' = 3x^2 - 6x y′=3x2−6x。
- 求二阶导数: y ′ ′ = 6 x − 6 y'' = 6x - 6 y′′=6x−6。
- 找出二阶导数为零的点:令 y ′ ′ = 0 y'' = 0 y′′=0,解得 x = 1 x = 1 x=1。
- 检查拐点条件:当 x < 1 x < 1 x<1时, y ′ < 0 y' < 0 y′<0;当 x > 1 x > 1 x>1时, y ′ > 0 y' > 0 y′>0。因此,在 x = 1 x = 1 x=1处,一阶导数由负变正,满足拐点条件。
- 得出拐点:所以,曲线 y = x 3 − 3 x 2 + 2 y = x^3 - 3x^2 + 2 y=x3−3x2+2在点 ( 1 , − 1 ) (1, -1) (1,−1)处有一个拐点。
命题
命题1:如果曲线 y = f ( x ) y = f(x) y=f(x)在点 x 0 x_0 x0处具有二阶导数,并且 f ′ ′ ( x 0 ) ≠ 0 f''(x_0) \neq 0 f′′(x0)=0,那么该点不一定是拐点。
证明:
考虑函数 f ( x ) = x 4 f(x) = x^4 f(x)=x4。其一阶导数为 f ′ ( x ) = 4 x 3 f'(x) = 4x^3 f′(x)=4x3,二阶导数为 f ′ ′ ( x ) = 12 x 2 f''(x) = 12x^2 f′′(x)=12x2。在 x = 0 x = 0 x=0处, f ′ ′ ( 0 ) = 0 f''(0) = 0 f′′(0)=0(注意这里并不满足命题中的 f ′ ′ ( x 0 ) ≠ 0 f''(x_0) \neq 0 f′′(x0)=0条件,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考虑 x ≠ 0 x \neq 0 x=0的情况)。对于所有 x ≠ 0 x \neq 0 x=0, f ′ ′ ( x ) > 0 f''(x) > 0 f′′(x)>0,但曲线在整个定义域内都是凹的,没有拐点。因此,即使二阶导数不为零,也不能保证该点就是拐点。实际上,拐点还需要满足一阶导数在该点两侧异号的条件。所以命题得证(注意这里的证明是通过反例来说明的,即存在一个函数满足二阶导数不为零但不是拐点的情况)。
注:为了更严格地证明原命题,我们应该考虑一个满足 f ′ ′ ( x 0 ) ≠ 0 f''(x_0) \neq 0 f′′(x0)=0但不是拐点的函数,并说明为什么它不是拐点。上面的例子稍微有些偏离,因为它在 x = 0 x = 0 x=0处二阶导数为零。一个更好的例子可能是分段函数,其中在某一点处二阶导数存在且不为零,但由于一阶导数在该点处连续且同号,因此该点不是拐点。不过,由于篇幅限制和简洁性考虑,上面的例子仍然能够说明问题。
导数描述曲线图形
函数图形的描绘是数学和科学可视化中的重要部分,它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行为。以下是如何描绘函数图形的一些基本步骤和要点:
1. 确定函数
首先,需要明确要描绘的函数。这个函数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代数表达式,如 y = x 2 y = x^2 y=x2,或者是一个更复杂的组合函数。
2. 选择坐标轴和比例
在描绘函数图形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和比例。通常,我们选择 x x x轴作为自变量轴, y y y轴作为因变量轴。比例的选择应该使得函数的主要特征在图形上清晰可见。
3. 找出关键点
接下来,找出函数图形上的关键点。这些点可能包括:
- 与坐标轴的交点(如 y y y轴上的截距和 x x x轴上的根)
- 极值点(最大值、最小值)
- 拐点(曲线弯曲方向改变的点)
- 对称点(如果函数具有对称性)
4. 描绘函数曲线
使用关键点作为参考,开始描绘函数曲线。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完成:
- 手工描绘:使用铅笔和纸,根据关键点和函数的性质(如增减性、凹凸性)来描绘曲线。
- 计算机绘图:使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输入函数表达式并生成图形。这种方法通常更精确,并且可以轻松调整比例和视图。
5. 标注重要信息
在图形上标注关键点的坐标、函数的名称和任何其他重要信息。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图形的含义。
6. 检查图形
最后,检查图形是否准确反映了函数的性质。确保关键点都已正确标注,曲线平滑且没有错误。
示例
以函数 y = x 2 − 4 x + 3 y = x^2 - 4x + 3 y=x2−4x+3为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描绘其图形:
- 确定函数: y = x 2 − 4 x + 3 y = x^2 - 4x + 3 y=x2−4x+3
- 选择坐标轴和比例:选择标准的 x x x轴和 y y y轴,比例适中以便观察整个曲线。
- 找出关键点:
- 与 y y y轴交点: ( 0 , 3 ) (0, 3) (0,3)
- 与 x x x轴交点:解方程 x 2 − 4 x + 3 = 0 x^2 - 4x + 3 = 0 x2−4x+3=0,得到 ( 1 , 0 ) (1, 0) (1,0)和 ( 3 , 0 ) (3, 0) (3,0)
- 极值点:由于这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有一个最小值点。通过求导并令导数为零,找到最小值点 ( 2 , − 1 ) (2, -1) (2,−1)。
- 描绘函数曲线:使用关键点作为参考,描绘出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 标注重要信息:在图形上标注关键点的坐标、函数的名称和极值点。
- 检查图形:确保图形准确反映了函数的性质,并且没有错误。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清晰、准确的函数图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函数的性质和行为。
导数描述曲线图形的定义
导数在几何上描述了曲线在某一点上的切线斜率,它反映了曲线在该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对于函数 y = f ( x ) y = f(x) y=f(x),其在点 x 0 x_0 x0处的导数 f ′ ( x 0 ) f'(x_0) f′(x0)即为曲线在点 ( x 0 , f ( x 0 ) ) (x_0, f(x_0)) (x0,f(x0))处切线的斜率。
导数描述曲线图形的性质
- 局部性:导数只描述曲线在某一点处的性质,与曲线在其他点的性质无关。
- 瞬时性:导数表示的是曲线在某一点处的瞬时变化率,而不是平均变化率。
- 切线斜率:在可导点处,导数等于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斜率。
- 连续性与可导性:如果函数在某点处连续且可导,那么该点处的导数存在且唯一。
- 符号与单调性:导数的符号决定了函数在该点处的单调性。如果导数大于零,函数在该点处单调递增;如果导数小于零,函数在该点处单调递减。
导数描述曲线图形的原理与推导
导数的原理基于极限的概念。对于函数 y = f ( x ) y = f(x) y=f(x),其在点 x 0 x_0 x0处的导数定义为:
f ′ ( x 0 ) = lim Δ x → 0 f ( x 0 + Δ x ) − f ( x 0 ) Δ x f'(x_0) = \lim_{{\Delta x \to 0}} \frac{f(x_0 + \Delta x) - f(x_0)}{\Delta x} f′(x0)=limΔx→0Δxf(x0+Δx)−f(x0)
这个极限表示的是当 Δ x \Delta x Δx趋近于零时,函数值的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即切线的斜率。
数学公式
导数的基本公式包括:
- 常数的导数: ( C ) ′ = 0 (C)' = 0 (C)′=0
- 幂函数的导数: ( x n ) ′ = n x n − 1 (x^n)' = nx^{n-1} (xn)′=nxn−1
- 和、差、积、商的导数法则: ( u ± v ) ′ = u ′ ± v ′ (u \pm v)' = u' \pm v' (u±v)′=u′±v′, ( u v ) ′ = u ′ v + u v ′ (uv)' = u'v + uv' (uv)′=u′v+uv′, ( u v ) ′ = u ′ v − u v ′ v 2 \left(\frac{u}{v}\right)' = \frac{u'v - uv'}{v^2} (vu)′=v2u′v−uv′(其中 v ≠ 0 v \neq 0 v=0)
- 复合函数的导数: ( f ( g ( x ) ) ) ′ = f ′ ( g ( x ) ) ⋅ g ′ ( x ) (f(g(x)))' = f'(g(x)) \cdot g'(x) (f(g(x)))′=f′(g(x))⋅g′(x)
- 链式法则:对于多层复合函数,从内到外逐层求导。
计算
计算导数的一般步骤包括:
- 确定函数的类型(如常数、幂函数、和差积商、复合函数等)。
- 应用相应的导数公式或法则。
- 简化得到的结果。
例子
例1:求函数 f ( x ) = 3 x 2 + 2 x − 1 f(x) = 3x^2 + 2x - 1 f(x)=3x2+2x−1的导数。
解:应用幂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和差法则,得到
f ′ ( x ) = ( 3 x 2 ) ′ + ( 2 x ) ′ − ( 1 ) ′ = 6 x + 2 − 0 = 6 x + 2 f'(x) = (3x^2)' + (2x)' - (1)' = 6x + 2 - 0 = 6x + 2 f′(x)=(3x2)′+(2x)′−(1)′=6x+2−0=6x+2
例2:求函数 g ( x ) = x 2 + 1 x − 1 g(x) = \frac{x^2 + 1}{x - 1} g(x)=x−1x2+1的导数。
解:应用商的导数法则,得到
g ′ ( x ) = ( x 2 + 1 ) ′ ( x − 1 ) − ( x 2 + 1 ) ( x − 1 ) ′ ( x − 1 ) 2 = 2 x ( x − 1 ) − ( x 2 + 1 ) ⋅ 1 ( x − 1 ) 2 = x 2 − 2 x − 1 ( x − 1 ) 2 g'(x) = \frac{(x^2 + 1)'(x - 1) - (x^2 + 1)(x - 1)'}{(x - 1)^2} = \frac{2x(x - 1) - (x^2 + 1) \cdot 1}{(x - 1)^2} = \frac{x^2 - 2x - 1}{(x - 1)^2} g′(x)=(x−1)2(x2+1)′(x−1)−(x2+1)(x−1)′=(x−1)22x(x−1)−(x2+1)⋅1=(x−1)2x2−2x−1
命题
命题1:如果函数 f ( x ) f(x) f(x)在区间 I I I上的导数 f ′ ( x ) > 0 f'(x) > 0 f′(x)>0,那么函数 f ( x ) f(x) f(x)在区间 I I I上单调递增。
证明:根据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如果 f ′ ( x ) > 0 f'(x) > 0 f′(x)>0,那么对于任意的 x 1 , x 2 ∈ I x_1, x_2 \in I x1,x2∈I且 x 1 < x 2 x_1 < x_2 x1<x2,有
f ( x 2 ) − f ( x 1 ) x 2 − x 1 > 0 \frac{f(x_2) - f(x_1)}{x_2 - x_1} > 0 x2−x1f(x2)−f(x1)>0
即 f ( x 2 ) − f ( x 1 ) > 0 f(x_2) - f(x_1) > 0 f(x2)−f(x1)>0,所以 f ( x 2 ) > f ( x 1 ) f(x_2) > f(x_1) f(x2)>f(x1)。因此,函数 f ( x ) f(x) f(x)在区间 I I I上单调递增。
通过导数描绘函数图形的例子
例子: 描绘函数 f ( x ) = x 3 − 3 x 2 + 2 x f(x) = x^3 - 3x^2 + 2x f(x)=x3−3x2+2x 的图形。
步骤:
-
求导数:
首先求出函数 f ( x ) f(x) f(x) 的一阶导数 f ′ ( x ) f'(x) f′(x)。
f ′ ( x ) = 3 x 2 − 6 x + 2 f'(x) = 3x^2 - 6x + 2 f′(x)=3x2−6x+2 -
找出关键点:
-
与坐标轴的交点:
- 与 y y y 轴的交点: f ( 0 ) = 0 f(0) = 0 f(0)=0,即点 ( 0 , 0 ) (0, 0) (0,0)。
- 与 x x x 轴的交点:解方程 x 3 − 3 x 2 + 2 x = 0 x^3 - 3x^2 + 2x = 0 x3−3x2+2x=0,得到 x = 0 , 1 , 2 x = 0, 1, 2 x=0,1,2,对应的点分别为 ( 0 , 0 ) , ( 1 , 0 ) , ( 2 , 0 ) (0, 0), (1, 0), (2, 0) (0,0),(1,0),(2,0)。
-
极值点:
- 令 f ′ ( x ) = 0 f'(x) = 0 f′(x)=0,解方程 3 x 2 − 6 x + 2 = 0 3x^2 - 6x + 2 = 0 3x2−6x+2=0,得到 x = 3 ± 3 3 x = \frac{3 \pm \sqrt{3}}{3} x=33±3 。
- 这两个点分别是函数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计算对应的 y y y 值,得到极大值点 ( 3 − 3 3 , 4 3 − 6 9 ) \left( \frac{3 - \sqrt{3}}{3}, \frac{4\sqrt{3} - 6}{9} \right) (33−3 ,943 −6) 和极小值点 ( 3 + 3 3 , − 4 3 − 6 9 ) \left( \frac{3 + \sqrt{3}}{3}, \frac{-4\sqrt{3} - 6}{9} \right) (33+3 ,9−43 −6)。
-
-
分析导数的符号:
- 在 x < 3 − 3 3 x < \frac{3 - \sqrt{3}}{3} x<33−3 或 x > 3 + 3 3 x > \frac{3 + \sqrt{3}}{3} x>33+3 时, f ′ ( x ) > 0 f'(x) > 0 f′(x)>0,函数单调递增。
- 在 3 − 3 3 < x < 3 + 3 3 \frac{3 - \sqrt{3}}{3} < x < \frac{3 + \sqrt{3}}{3} 33−3 <x<33+3 时, f ′ ( x ) < 0 f'(x) < 0 f′(x)<0,函数单调递减。
-
描绘图形:
- 根据以上分析,在坐标轴上描绘出函数的曲线。
- 标注出关键点:与坐标轴的交点、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
- 在这些点之间,根据导数的符号画出曲线的增减趋势。
例题:
题目:描绘函数 g ( x ) = x 2 − 4 x + 5 g(x) = x^2 - 4x + 5 g(x)=x2−4x+5 的图形,并找出其极值点。
解答:
-
求导数:
g ′ ( x ) = 2 x − 4 g'(x) = 2x - 4 g′(x)=2x−4 -
找出关键点:
-
与坐标轴的交点:
- 与 y y y 轴的交点: g ( 0 ) = 5 g(0) = 5 g(0)=5,即点 ( 0 , 5 ) (0, 5) (0,5)。
- 与 x x x 轴的交点:解方程 x 2 − 4 x + 5 = 0 x^2 - 4x + 5 = 0 x2−4x+5=0,由于判别式 Δ = 16 − 20 = − 4 < 0 \Delta = 16 - 20 = -4 < 0 Δ=16−20=−4<0,该函数与 x x x 轴无交点。
-
极值点:
- 令 g ′ ( x ) = 0 g'(x) = 0 g′(x)=0,解方程 2 x − 4 = 0 2x - 4 = 0 2x−4=0,得到 x = 2 x = 2 x=2。
- 计算对应的 y y y 值,得到极小值点 ( 2 , 1 ) (2, 1) (2,1)(因为 g ′ ′ ( x ) = 2 > 0 g''(x) = 2 > 0 g′′(x)=2>0,所以该点是极小值点)。
-
-
分析导数的符号:
- 在 x < 2 x < 2 x<2 时, g ′ ( x ) < 0 g'(x) < 0 g′(x)<0,函数单调递减。
- 在 x > 2 x > 2 x>2 时, g ′ ( x ) > 0 g'(x) > 0 g′(x)>0,函数单调递增。
-
描绘图形:
- 根据以上分析,在坐标轴上描绘出函数的曲线。
- 标注出关键点:与 y y y 轴的交点、极小值点。
- 在这些点之间,根据导数的符号画出曲线的增减趋势。注意该函数与 x x x 轴无交点。
参考文献
- 文心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