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原理与实践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原理与实践

时间:2024-08-18 19:23:02浏览次数:10  
标签:业务 实践 领域 订单 驱动 上下文 限界 DDD

目录

什么是DDD领域驱动设计?

定义与概念:

核心思想:

核心概念:

核心原则:

优势与应用:

与微服务架构和传统三层架构的关系:

理解领域模型

举例

统一语言(Ubiquitous Language)

实体(Entity)

值对象(Value Object)

聚合(Aggregate)

仓储(Repository)

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

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

充血模型

贫血模型(Anemia Model)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优势

DDD(领域驱动设计)与微服务架构以及传统三层架构之间的关系

DDD与微服务架构的关系

DDD与传统三层架构的关系

DDD实践

DDD的⼏种典型架构

领域驱动设计的四重边界


什么是DDD领域驱动设计?

DDD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简称DD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 它强调将业务领域知识和业务规则作为软件设计和开发的核心。 DDD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系统架构,而是一种设计思维和方法论, 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领域,将复杂的业务逻辑转化为可维护、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以下是DDD领域驱动设计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概念:

定义与概念:

DDD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论,它将业务概念和业务规则转换为软件系统中的概念和规则,以降低或隐藏业务复杂性。 它强调对业务领域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理解映射到软件模型中。

核心思想:

领域模型(Domain Model):DDD的核心是领域模型,它是对业务领域的抽象和概念化,反映了问题领域的核心概念、业务规则和关键流程。

统一语言(Ubiquitous Language):DDD强调使用领域通用语言来沟通和建模,这是一套在整个软件系统中通用的、与业务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核心概念:

实体(Entity):具有唯一标识的对象,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属性。

值对象(Value Object):没有自己的唯一标识,以属性来定义其本质。

聚合(Aggregate):一组相关实体和值对象的集合,有一个根实体作为入口点。

仓储(Repository):负责存储和检索领域对象,实现数据的持久化。

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当某些业务逻辑不适合放在实体或值对象中时,可以使用领域服务来封装这些逻辑。

核心原则:

明确边界:将领域划分为不同的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每个上下文内有自己的模型和业务规则。

聚焦核心领域:将精力集中在解决业务核心问题上,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简化。

充血模型:将领域模型赋予丰富的行为和状态,使其能够自主执行业务操作。

优势与应用:

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业务需求,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统一语言和明确的领域模型,开发人员能够更快地理解和实现业务需求。

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现实业务问题,如电子商务平台、金融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等。

与微服务架构和传统三层架构的关系:

DDD可以与微服务架构相结合,每个微服务可以看作是一个限界上下文,实现业务领域的微服务化。 与传统三层架构相比,DDD更注重业务逻辑的实现和领域模型的构建,而不仅仅是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综上所述,DDD领域驱动设计是一种强调对业务领域深入理解和建模的软件设计方法论, 它通过领域模型、统一语言等核心概念和技术手段,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业务需求, 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领域模型(Domain Model)在DDD(领域驱动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是对业务领域的深入理解和抽象化表示。领域模型不仅仅是数据模型, 它包含了业务领域的核心概念、业务规则和关键流程,以及这些概念和规则之间的关系。

理解领域模型

领域模型的目标是捕捉业务领域的复杂性,并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表达它。

这有助于开发人员、业务分析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业务领域,并基于这种理解来设计和构建软件系统。

领域模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核心概念:业务领域中最重要的实体、值对象、事件等。

业务规则:定义业务如何运作的规则和约束。

关键流程:业务操作的关键步骤和交互。

关系:概念和规则之间的关联、依赖和层次关系。

举例

假设我们正在为一个在线书店构建系统,下面是一个简化的领域模型示例:

核心概念

书籍(Book):书店中的商品,具有ISBN、标题、作者、价格等属性。

用户(User):购买书籍的顾客,具有用户名、密码、地址等属性。

订单(Order):用户购买的书籍列表,以及相关的配送信息和支付状态。

业务规则

库存规则:当一本书籍的库存量降至零时,它不能被添加到新的订单中。

支付规则:订单必须在支付后才能被处理,并且支付金额必须等于或大于订单总金额。

关键流程

购买流程:用户浏览书籍,选择书籍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并支付。

配送流程:当订单支付成功后,系统根据用户的配送地址安排配送。

关系

书籍与用户:用户可以浏览和购买书籍。

书籍与订单:订单包含用户购买的书籍列表。

用户与订单:用户可以提交订单,并查看自己的订单历史。

在这个例子中,领域模型帮助我们清晰地理解了在线书店的核心概念、业务规则和关键流程,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个领域模型,我们可以开始设计和构建软件系统,确保它能够满足业务领域的实际需求。

统一语言(Ubiquitous Language)

在DDD领域驱动设计中是一个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一套在整个软件系统中通用的、与业务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这种语言在开发团队、业务领域专家、利益相关者之间共享,用于精确地描述、分析和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

以下是关于统一语言的详细解释和举例:

1. 统一语言的重要性

消除歧义:通过使用统一的术语和概念,可以消除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差异和沟通障碍。

增强协作:当团队成员使用相同的语言时,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协作,更快地解决问题。

提高质量:使用统一语言可以帮助确保软件系统准确地反映了业务领域的实际需求。

2. 如何建立统一语言

领域专家参与:在DDD中,领域专家(通常是业务领域的专业人士)与开发团队紧密合作,共同确定和定义统一语言。

迭代和演进:统一语言是一个持续迭代和演进的过程,随着对业务领域的深入理解,语言和模型也会不断完善。 质量和可维护性。

3. 举例

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其中有一个业务领域是“订单管理”。 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定义以下统一语言:

订单(Order):一个包含多个商品和配送信息的购买请求。

商品(Product):在系统中出售的物品,具有名称、价格、库存等属性。

库存(Inventory):系统中每种商品的可用数量。

配送(Shipping):将商品从仓库发送到客户的过程,包括配送地址、配送方式等。

这些术语和概念在整个软件系统中都是通用的,无论是开发团队还是业务领域专家, 都会使用这些术语来描述和分析订单管理系统的功能。

4. 总结

统一语言在DDD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帮助开发团队和业务领域专家之间建立清晰、准确的沟通桥梁, 确保软件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业务领域的实际需求。通过迭代和演进统一语言, 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实体(Entity)

在领域驱动设计(DDD)中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表示具有唯一标识的业务对象。 这些对象不仅具有属性来描述它们的特征,而且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在不同的状态和交互中持续存在。

理解实体

唯一标识:实体是通过其唯一标识符(ID)来区分的。即使两个实体的属性值完全相同,只要它们的ID不同,它们就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实体。

生命周期:实体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它们可以在系统中被创建、更新、删除或持久化。

属性:实体具有描述其特征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是简单的数据类型,也可以是复杂的对象或集合。

举例

假设我们正在为一个银行系统构建领域模型,其中一个核心概念是“账户”(Account)。 下面是如何将“账户”视为实体的例子:

账户(Account)实体

唯一标识:每个账户都有一个唯一的账户号(Account Number),这个账户号就是该实体的唯一标识符。即使有两个账户的所有者姓名、地址和余额都相同,只要它们的账户号不同,它们就是两个不同的账户实体。

生命周期:账户的生命周期可能包括创建、存款、取款、转账、冻结、解冻和关闭等操作。例如,当客户在银行开户时,会创建一个新的账户实体;当客户存款或取款时,                   会更新该账户实体的余额属性;当客户关闭账户时,会删除该账户实体。

属性:账户实体具有多个属性来描述其特征,如账户号(ID)、所有者姓名、地址、余额、            账户类型(储蓄账户、支票账户等)、状态(活跃、冻结等)等。

示例交互

创建账户:当客户在银行开户时,银行系统会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如姓名、地址等)创建一个新的账户实体,并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账户号。

存款操作:当客户向账户存款时,银行系统会找到对应的账户实体(通过账户号进行查找),然后更新其余额属性。

转账操作:当客户进行转账时,银行系统会涉及两个账户实体(转出账户和转入账户)。首先,它会从转出账户的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然后,它会将相同金额添加到转入账户的余额中。这两个操作都需要通过各自的账户号来定位对应的账户实体。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实体是如何在DDD中用于表示具有唯一标识和生命周期的业务对象的。

值对象(Value Object)

是领域驱动设计(DDD)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实体(Entity)不同, 值对象没有唯一的标识符,它们的本质和等价性完全由其属性来决定。 换句话说,如果两个值对象的所有属性值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值对象就被认为是相等的。

理解值对象

无唯一标识:与实体不同,值对象没有自己的唯一标识符(如ID)。

属性定义本质:值对象的本质完全由其包含的属性值来决定。

不可变性:值对象通常是不可变的,这意味着一旦创建,其属性值就不应该再改变。这有助于保证值对象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等价性判断:两个值对象如果所有属性都相同,则它们是等价的,即使它们在内存中的位置(引用)不同。

举例

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概念是“地址”(Address)。 在这个上下文中,“地址”可以被视为一个值对象。

地址(Address)值对象

属性:地址可能包含国家、省份/州、城市、街道、邮政编码等属性。

无唯一标识:地址没有唯一的标识符,比如ID。它的唯一性完全由它的属性组合 (国家、省份/州、城市、街道、邮政编码等)来决定。

等价性判断:如果两个地址对象具有完全相同的属性值(比如都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那么这两个地址对象就被认为是等价的,即使它们在内存中的位置(即引用)不同。

示例场景

用户下单:当用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下单时,他们需要提供一个送货地址。这个地址就是一个值对象,因为它没有唯一的ID,而是由它的各个属性(如国家、省份/州、城市等)来定义。

地址比较:在系统中,我们可能需要比较两个地址是否相同。由于地址是值对象,我们只需比较它们的属性值是否完全一致,而不需要考虑它们在内存中的具体引用。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值对象在DDD中是如何用于表示那些没有唯一标识, 而仅仅由它们的属性值来定义其本质和等价性的对象。 值对象通常用于描述业务领域中的度量、描述性数据或短暂的、可替换的对象。

聚合(Aggregate)

在领域驱动设计(DDD)中是一个重要的模式,用于将一组相关的实体(Entities) 和值对象(Value Objects)组织成一个有界的、内聚的对象集合。这个集合有一个明确的边界, 并且有一个根实体(Root Entity)作为与外界交互的入口点。

理解聚合

有界上下文:聚合通常属于某个特定的有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这是一个领域模型中的一部分,负责处理特定的业务域。

内聚性:聚合中的实体和值对象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表示一个完整的业务概念或领域子域。 根实体:聚合有一个根实体,它负责维护聚合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所有的外部请求都需要通过根实体来访问聚合内部的实体和值对象。

业务规则:聚合内部可能包含复杂的业务规则,这些规则由聚合内的实体和值对象共同维护和执行。

举例

假设我们正在为一个在线购物系统构建领域模型,其中一个重要的业务概念是“订单”(Order)。 在这个上下文中,“订单”可以被视为一个聚合。

订单(Order)聚合

根实体:订单(Order)是聚合的根实体。它包含订单的基本信息,如订单号、下单时间、总价等。 同时,它作为聚合的入口点,负责处理与订单相关的所有外部请求。

实体:在订单聚合中,可能还包含其他实体,如订单项(OrderItem)。订单项表示订单中的一个商品及其数量,它与订单是关联关系。但是,订单项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属于某个订单。

值对象:订单聚合中还可能包含值对象,如收货地址(Address)。 收货地址是一个没有唯一标识的对象,它的等价性由属性值决定。它描述了订单的收货信息,如收货人姓名、电话、地址等。

业务规则:订单聚合内部可能包含一些业务规则,如订单总价计算规则、库存检查规则等。这些规则由聚合内的实体和值对象共同维护和执行。

示例场景

创建订单:当用户选择商品并提交订单时,系统会创建一个新的订单聚合。这个聚合包含一个订单根实体和多个订单项实体(每个订单项对应一个选择的商品)。同时,用户还需要提供一个收货地址值对象。

修改订单:在订单创建后,用户可能还需要修改订单信息(如修改收货地址、增加或减少商品数量等)。这些修改操作都需要通过订单根实体来完成,以确保聚合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取消订单:如果用户决定取消订单,系统也需要通过订单根实体来执行这个操作。在取消订单时,系统可能需要执行一些额外的业务逻辑(如释放库存、更新用户积分等)。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聚合是如何将一组相关的实体和值对象组织成一个有界的、 内聚的对象集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根实体在聚合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我们定义一个值对象Address,它表示收货地址:

public class Address {  
    private String street;  
    private String city;  
    private String state;  
    private String zipCode;  
    private String country;  
  
    // 构造函数、getter和setter方法省略...  
  
    // 重写equals和hashCode方法,以便基于属性值比较两个Address对象是否相等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Address address = (Address) o;  
        return Objects.equals(street, address.street) &&  
               Objects.equals(city, address.city) &&  
               Objects.equals(state, address.state) &&  
               Objects.equals(zipCode, address.zipCode) &&  
               Objects.equals(country, address.country);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street, city, state, zipCode, country);  
    }  
  
    // toString方法省略...  
}

接下来,我们定义一个实体OrderItem,它表示订单中的一个商品项:

public class OrderItem {  
    private String productId;  
    private int quantity;  
  
    // 构造函数、getter和setter方法省略...  
  
    // toString方法省略...  
}

然后,我们定义聚合的根实体Order,它包含订单的基本信息和订单项的列表: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String orderId; // 订单的唯一标识符  
    private Address shippingAddress; // 收货地址(值对象)  
    private List<OrderItem> orderItems; // 订单项列表(实体集合)  
  
    // 构造函数、getter和setter方法省略...  
  
    public Order(String orderId, Address shippingAddress) {  
        this.orderId = orderId;  
        this.shippingAddress = shippingAddress;  
        this.orderItems = new ArrayList<>();  
    }  
  
    public void addOrderItem(OrderItem orderItem) {  
        orderItems.add(orderItem);  
    }  
  
    // 其他业务方法,如计算总价、取消订单等...  
  
    // toString方法省略...  
}

在这个示例中,Order是聚合的根实体,它有一个唯一标识符orderId、一个值对象shippingAddress表示收货地址,以及一个包含多个OrderItem实体的列表。所有的外部请求都应该通过Order实体来访问和修改聚合内部的状态。 请注意,这个示例是为了演示聚合的概念而简化的。在实际应用中,聚合可能会包含更多的实体、值对象和复杂的业务逻辑。

仓储(Repository)

是领域驱动设计(DDD, Domain-Driven Design)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主要用于封装数据访问逻辑,使得领域模型与数据访问逻辑解耦。 仓储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对领域对象的集合的访问,使得领域服务或应用服务可以不必直接关心数据如何被存储或检索。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一个简单的例子:

理解仓储 存储和检索领域对象:仓储知道如何将领域对象保存到数据库中,并且也知道如何从数据库中检索出这些对象。它是对领域对象的集合的一个抽象接口。

实现数据的持久化:持久化意味着将数据保存到可以长期存储的介质中(如数据库、文件系统等),使得即使在系统重启或关闭后,数据也不会丢失。仓储是实现数据持久化的一个关键组件。

以一个简单的订单(Order)系统为例来解释这个概念:

1. 定义领域模型(Domain Model)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订单的领域模型。这个模型通常包含了订单的基本属性和业务逻辑。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Customer customer; // 假设有一个Customer类代表顾客  
    private List<OrderItem> orderItems; // 订单项列表,每个订单项包含一个产品和数量  
    private double totalPrice; // 订单总价  
    private OrderStatus status; // 订单状态,如待支付、已支付、已发货等  
    // ... 其他属性和方法(getters, setters, business methods等)  
}  
  
public class OrderItem {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 产品  
    private int quantity; // 数量  
    // ... 其他属性和方法  
}  
  
// 假设还有Customer和Product的类定义,以及其他必要的枚举和工具类

2. 定义仓储接口(Repository Interface)

接下来,我们定义一个仓储接口来负责存储和检索Order对象。这个接口通常只包含基本的CRUD(增删改查)操作。而不需要关心数据是如何被存储或检索的。同时,由于仓储接口是定义在领域层中的, 因此它可以根据需要轻松地与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如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消息队列等)进行集成。

public interface OrderRepository {  
    // 保存订单  
    Order save(Order order);  
  
    // 根据ID检索订单  
    Order findById(Long id);  
  
    // 检索所有订单(实际项目中可能需要分页或其他条件查询)  
    List<Order> findAll();  
  
    // ... 其他可能的方法,如根据状态检索订单、更新订单状态等  
}

3. 实现仓储接口(Repository Implementation)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使用某种技术(如JPA、MyBatis、Hibernate等)来实现仓储接口。 以下是使用Spring Data JPA的一个简单实现示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jpa.repository.JpaRepository;  
  
// Spring Data JPA会自动为我们实现save, findById, findAll等方法  
public interface OrderJpa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Order, Long>, OrderRepository {  
    // 可以在这里添加特定的查询方法,如使用@Query注解的自定义查询  
}

在这个例子中,OrderJpaRepository继承了JpaRepository并实现了OrderRepository接口。
由于JpaRepository已经提供了基本的CRUD操作实现,所以我们不需要再为OrderJpaRepository编写具体的实现代码。

4. 使用仓储(Using the Repository)

在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或应用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中,我们可以使用仓储来存储和检索订单数据。

@Service  
public class OrderService {  
    private final OrderRepository orderRepository;  
    // 构造器注入仓储  
    public OrderService(OrderRepository orderRepository) {  
        this.orderRepository = orderRepository;  
    }  
    // 创建一个新订单并保存  
    public Order createOrder(Customer customer, List<OrderItem> orderItems) {  
        Order order = new Order(customer, orderItems); // 假设Order有这样一个构造函数  
        // ... 计算总价等其他业务逻辑  
        return orderRepository.save(order);  
    }  
    // 根据ID检索订单  
    public Order findOrderById(Long id) {  
        return orderRepository.findById(id);  
    }  
    // ... 其他业务逻辑方法  
}

通过这种方式,OrderService可以专注于订单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关心数据是如何被存储或检索的。 同时,由于仓储接口是定义在领域层中的,因此它可以根据需要轻松地与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 (如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消息队列等)进行集成。

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

在领域驱动设计(DDD)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用于封装那些不属于任何特定实体(Entity)或值对象(Value Object)的业务逻辑。 这些业务逻辑通常涉及多个实体或值对象的交互,或者是一些复杂的、跨多个聚合(Aggregate)的操作。

以下是如何使用领域服务来处理与订单相关的复杂业务逻辑的示例:

1. 定义领域模型 首先,我们定义订单(Order)和订单项(OrderItem)的实体,以及顾客(Customer)和 产品的值对象(或实体,取决于具体设计)。

// 订单实体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Customer customer;  
    private List<OrderItem> orderItems;  
    // ... 其他属性和方法  
} 
// 订单项实体  
public class OrderItem {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private int quantity;  
    // ... 其他属性和方法  
}  
// 顾客值对象(或实体)  
public class Custom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 ... 其他属性和方法  
}  
// 产品值对象(或实体)  
public class Product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double price;  
    // ... 其他属性和方法  
}

2. 定义领域服务接口

当业务逻辑不适合放在订单或订单项实体中时,我们可以定义一个领域服务接口来封装这些逻辑。

public interface OrderDomainService {  
    // 例如:验证订单是否可以提交(可能需要检查库存、顾客信用等)  
    boolean canSubmitOrder(Order order);  
  
    // 例如:处理订单提交后的逻辑(如生成发票、发送通知等)  
    void handleOrderSubmission(Order order);  
  
    // ... 其他与订单相关的复杂业务逻辑方法  
}

3. 实现领域服务

实现领域服务接口,编写具体的业务逻辑。

@Service  
public class OrderDomainServiceImpl implements OrderDomainService {  
  
    // 假设有一个库存服务用于检查产品库存  
    private final InventoryService inventoryService;  
  
    // 假设有一个通知服务用于发送订单相关的通知  
    private final NotificationService notificationService;  
  
    // 构造器注入依赖项  
    public OrderDomainServiceImpl(InventoryService inventoryService, NotificationService notificationService) {  
        this.inventoryService = inventoryService;  
        this.notificationService = notification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anSubmitOrder(Order order) {  
        // 检查订单中的每个订单项是否有足够的库存  
        for (OrderItem item : order.getOrderItems()) {  
            if (!inventoryService.hasEnoughStock(item.getProduct(), item.getQuantity())) {  
                return false;  
            }  
        }  
        // 还可以添加其他验证逻辑,如检查顾客信用等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OrderSubmission(Order order) {  
        // 假设订单提交后需要生成发票并发送通知  
        Invoice invoice = generateInvoice(order); // 假设有一个方法来生成发票  
        notificationService.sendOrderSubmissionNotification(order, invoice);  
        // ... 其他处理逻辑  
    }  
    // ... 其他辅助方法,如generateInvoice()等  
}

4. 使用领域服务

在应用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或控制器(Controller)中,我们可以调用领域服务来处理与订单相关的复杂业务逻辑。

@Service  
public class OrderApplicationService {  
    private final OrderRepository orderRepository;  
    private final OrderDomainService orderDomainService;  
  
    // 构造器注入依赖项  
    public OrderApplicationService(OrderRepository orderRepository, OrderDomainService orderDomainService) {  
        this.orderRepository = orderRepository;  
        this.orderDomainService = orderDomainService;  
    }  

    public Order submitOrder(Order order) {  
        if (!orderDomainService.canSubmitOrder(order)) {  
            throw new BusinessException("Order cannot be submitted due to insufficient stock or other reasons.");  
        }  
        // 假设订单提交前还有其他逻辑处理...  
  
        order = orderRepository.save(order);  
        orderDomainService.handleOrderSubmission(order);  
        return order;  
    }  
  
    // ... 其他与订单相关的应用服务方法  
}

  

在这个例子中,领域服务OrderDomainService封装了与订单提交相关的复杂业务逻辑,如库存检查和订单提交后的处理。应用服务OrderApplicationService则负责协调这些逻辑,并与仓储层(Repository)进行交互来保存订单数据。

这种方式使得代码更加清晰、模块化和可维护。具体来说:

清晰性:通过将复杂的业务逻辑封装在领域服务中,代码变得更加清晰。每个组件(实体、值对象、领域服务、应用服务等)都有其明确的职责,这使得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变得更加容易。

模块化:领域服务提供了一种将业务逻辑与数据访问(通过仓储层)分离的机制。这种分离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测试、维护和扩展。

可维护性:由于业务逻辑被封装在领域服务中,因此当业务规则发生变化时,你只需在相应的服务类中进行修改,而无需更改多个实体或值对象。这种集中的修改点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并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

可测试性:由于领域服务通常是纯Java对象(POJOs),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单元测试。你可以模拟仓储层和其他依赖项,以确保领域服务中的业务逻辑按预期工作。

松耦合:通过将业务逻辑封装在领域服务中,你减少了实体和值对象之间的耦合。这意味着你可以更容易地更改或重构这些对象,而无需担心破坏其他部分的代码。

可重用性:如果多个应用服务或其他领域服务需要执行相同的业务逻辑,你可以直接在它们之间重用现有的领域服务。这减少了重复代码,并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

符合DDD原则:领域服务是DDD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们有助于实现DDD的许多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聚合根模式、领域事件等。通过使用领域服务,你可以更好地遵循这些原则,并创建一个更加健壮和可维护的领域模型。

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

在领域驱动设计(DDD)中,将领域划分为不同的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是一个核心概念。限界上下文是DDD中用来显式定义领域边界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与特定业务域或子域相关的模型、业务规则和通用语言的一个显式边界。每个限界上下文都有自己独特的业务模型和术语,这些模型和术语在上下文内部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之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订单为例,我们可以将订单相关的业务逻辑和模型划分为一个独立的限界上下文。以下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示例:

订单限界上下文

1. 定义限界上下文边界

首先,我们识别出与订单处理直接相关的业务逻辑和模型,并将它们包含在订单限界上下文中。这可能包括订单实体、订单项实体、顾客实体、产品实体、库存服务、订单服务等。

2. 订单模型和业务规则

在订单限界上下文中,我们定义订单相关的模型和业务规则。例如:

订单实体:包含订单的基本信息(如订单ID、顾客信息、订单日期等)和订单项列表。

订单项实体:表示订单中的一个产品项,包含产品信息、数量和单价等。

业务规则:例如,订单的总价是根据订单项中的产品价格和数量计算得出的;在提交订单前,需要验证库存是否充足;只有验证通过的订单才能被保存等。

3. 通用语言

在订单限界上下文中,我们使用一套通用的业务术语来描述订单相关的概念。这些术语在限界上下文内部是一致的,并且被团队成员所理解和使用。

4. 与其他限界上下文的交互

订单限界上下文可能会与其他限界上下文进行交互。例如:

顾客限界上下文:当创建订单时,我们可能需要从顾客限界上下文中获取顾客信息。

产品限界上下文:在添加订单项时,我们需要从产品限界上下文中获取产品信息。

库存限界上下文:在提交订单前,我们需要调用库存限界上下文中的服务来验证库存是否充足。 为了在不同的限界上下文之间进行交互,DDD 引入了上下文映射(Context Mapping)的概念。上下文映射描述了不同限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以及如何在这些上下文之间转换模型和术语。

总结

通过将订单相关的业务逻辑和模型划分为一个独立的限界上下文,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定义订单领域的边界,并确保在该上下文内部使用一致的模型和术语。这有助于减少跨上下文的耦合和复杂性,并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同时,通过与其他限界上下文进行明确的交互和协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跨领域的复杂业务场景。

在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 DDD)中,“明确边界:将领域划分为不同的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了在复杂的业务领域中,为了保持模型的清晰和一致性,需要将整个领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独立的、有边界的上下文。每个限界上下文都有自己的领域模型、业务规则、领域服务以及领域语言(即在该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概念)。

现在,我们以订单为例来解释这个概念:

订单系统

在一个电商系统中,订单是一个核心的业务领域。但是,订单的处理和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用户、库存、支付、物流等。如果我们不将订单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限界上下文,那么整个订单系统的模型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难以维护和理解。

划分限界上下文

订单上下文(Order Bounded Context):

模型:订单、订单项、订单状态等。

业务规则:订单的总价计算、订单状态流转(如待支付、已支付、已发货、已完成等)。

领域服务:订单创建服务、订单状态更新服务等。

库存上下文(Inventory Bounded Context):

模型:库存项、库存数量、库存状态等。

业务规则:库存的扣减和补充规则、库存预警等。

领域服务:库存查询服务、库存扣减服务等。

支付上下文(Payment Bounded Context):

模型:支付方式、支付记录、支付状态等。

业务规则:支付的发起、确认和取消等流程。

领域服务:支付服务、支付状态查询服务等。

物流上下文(Logistics Bounded Context):

模型:物流信息、物流状态、配送地址等。

业务规则:物流信息的更新、配送流程管理等。

领域服务:物流信息查询服务、配送服务等。

上下文之间的交互

虽然每个限界上下文都有自己的模型和规则,但它们之间需要进行交互。在DDD中,这种交互通常通过接口(Interface)、防腐层(Anti-Corruption Layer, ACL)或事件驱动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当订单创建时,订单上下文可能会发送一个“订单已创建”的事件给支付上下文和库存上下文,以便它们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冻结库存、等待支付等)。

总结

通过将订单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限界上下文,我们可以为每个上下文构建清晰、一致和可维护的模型。同时,通过定义明确的接口和交互方式,我们可以确保上下文之间的通信是清晰和可理解的。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

在领域驱动设计(DDD, Domain-Driven Design)中,每个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代表了一个领域模型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业务逻辑、领域模型和规则。然而,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中,这些限界上下文之间经常需要进行交互,以完成复杂的业务逻辑或集成不同的服务。

为了实现这些交互,DDD 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策略,包括接口、防腐层(ACL)和事件驱动的方式。

1. 接口(Interface)

当两个限界上下文需要直接通信时,可以使用接口作为它们之间的契约。一个限界上下文可以定义一些接口,然后另一个限界上下文实现这些接口来与前者交互。

例子:

订单限界上下文 需要从 库存限界上下文 查询库存信息。 库存限界上下文 定义了一个 InventoryService 接口,它有一个 checkStock 方法。 订单限界上下文 实现了这个接口,并调用 checkStock 方法来检查库存。

2. 防腐层(Anti-Corruption Layer, ACL)

当一个限界上下文需要与其他限界上下文交互,但后者的模型、术语或行为与其不兼容时,可以使用 ACL 作为适配器或翻译器。ACL 隐藏了外部限界上下文的复杂性,并提供了一个更友好的接口给内部限界上下文使用。

例子:

客户限界上下文 需要与 外部支付系统 集成。 外部支付系统 使用复杂的术语和流程,这与 客户限界上下文 的模型不匹配。 客户限界上下文 引入了一个 ACL,它将 外部支付系统 的复杂性抽象为更简单的接口,如 PaymentGateway,这样 客户限界上下文 就可以更容易地与它交互。

3. 事件驱动的方式

事件驱动是一种异步的交互方式,其中一个限界上下文发布事件,而另一个限界上下文订阅这些事件并在事件发生时作出响应。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松耦合的限界上下文,因为它们不需要直接通信或知道对方的实现细节。

例子:

订单限界上下文 处理了一个订单并发布了一个 OrderPlaced 事件。 库存限界上下文 订阅了 OrderPlaced 事件,并在收到事件时扣除相应的库存。 同样地,物流限界上下文 也可以订阅这个事件,并在订单创建时开始准备发货。

通过这些策略,DDD 允许限界上下文之间进行交互,同时保持它们之间的清晰边界和松耦合。

“聚焦核心领域:将精力集中在解决业务核心问题上,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简化。”这句话强调了在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时,应该将主要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解决业务的核心问题上,而不是分散在非核心的业务逻辑或技术上。通过将非核心的业务功能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或简化这些功能,组织可以更加高效地聚焦于其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降低成本和风险。

例子:

假设一个在线零售公司(例如电商平台)面临着一系列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其中,核心的业务是确保顾客能够顺畅地浏览商品、下订单、支付以及追踪物流信息。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和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功能。

然而,除了这些核心功能外,还有一些非核心的业务需求,如用户身份验证、支付处理、邮件发送、短信通知等。这些功能虽然也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不是用户选择该平台的主要原因。

为了聚焦核心领域,这个在线零售公司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策略:

外包支付处理:将支付功能外包给专业的支付服务提供商(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这些服务提供商有着丰富的支付处理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支持,能够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支付解决方案。

使用第三方邮件发送服务:使用如SendGrid、Mailgun等第三方邮件发送服务来发送电子邮件,这些服务通常提供更高的送达率和更好的邮件内容管理功能,而且能够节省公司开发和维护自己的邮件发送系统的时间和成本。

集成短信通知服务:通过与Twilio、Nexmo等短信服务提供商集成,实现短信通知功能,而无需自己开发和维护短信发送系统。

通过外包和集成这些非核心的业务功能,在线零售公司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购物流程、提高搜索和推荐算法的准确性等核心业务上。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还能够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加快产品的迭代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充血模型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强调将领域专家的知识和业务规则融入到软件设计中,以构建更具表达力、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程序。其中,“充血模型”是DDD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指导如何构建领域模型。

充血模型的理解

充血模型(也被称为“丰富模型”或“完整模型”)指的是将业务逻辑和状态封装在领域对象(即领域模型中的实体和值对象)内部,使这些对象能够自主执行业务操作。这与传统的“贫血模型”形成对比,在贫血模型中,业务逻辑通常被放置在服务层或数据访问层中,而领域对象仅作为数据的容器存在。

充血模型的特点

行为丰富:领域对象不仅包含数据,还包含与数据相关的业务逻辑和行为。

自主执行:领域对象能够自主执行业务操作,而无需外部服务的干预。

高内聚:业务逻辑被紧密地封装在领域对象中,减少了不同层之间的耦合度。

示例

假设我们正在设计一个电子商务系统的订单管理部分。在DDD的充血模型下,我们可以创建一个Order(订单)领域对象,该对象不仅包含订单的基本信息(如订单号、购买商品、购买数量、总价等),还包含与订单相关的业务逻辑和行为。

例如:

Order对象可以有一个calculateTotalPrice()方法,用于根据商品和数量计算订单的总价。 Order对象可以有一个confirm()方法,用于确认订单并触发一系列后续操作(如库存扣除、生成发票等)。

Order对象还可以包含状态字段(如PENDING、CONFIRMED、SHIPPED等),并定义状态转换的逻辑(如从PENDING状态转换到CONFIRMED状态)。 在这个示例中,Order对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充血模型。它封装了与订单相关的数据和业务逻辑,能够自主执行业务操作,减少了与其他层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贫血模型(Anemia Model)

DDD(领域驱动设计)中的贫血模型(Anemia Model)是一种描述领域模型状态的概念。在贫血模型中,领域模型主要关注数据的存储和基本的数据访问操作,而大部分的业务逻辑则被放置在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或其他组件中。这种模式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持领域模型的纯粹性,使其更加关注于数据的表示和存储,而将复杂的业务逻辑交由其他服务处理。

贫血模型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数据与行为分离:领域模型(如实体、值对象等)主要包含数据的定义(属性、字段等)以及用于访问这些数据的基本方法(如getter、setter等),而很少或几乎不包含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外置:大部分的业务逻辑被放置在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中,这些服务负责协调不同领域模型之间的交互,执行复杂的业务操作。

数据访问:领域模型可能包含一些与数据访问相关的基本方法,但这些方法通常不涉及复杂的业务逻辑。

举个例子来说明贫血模型:

假设我们正在设计一个电商系统的订单模块。在贫血模型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个Order实体,它主要包含订单的属性(如订单号、用户ID、商品列表、总金额等)以及用于访问这些属性的基本方法。但是,这个Order实体本身并不包含太多的业务逻辑。

例如,我们可能不会在Order实体中直接实现“计算订单总金额”这样的业务逻辑。相反,我们可能会将这个逻辑放置在一个名为OrderService的领域服务中。当需要计算订单总金额时,我们会调用OrderService的相应方法,并传入相关的Order对象作为参数。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保持Order实体的简洁和纯粹,使其更加关注于数据的表示和存储。同时,通过将业务逻辑外置到领域服务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这些逻辑,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优势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理解和应对复杂业务领域的软件开发挑战。通过DDD,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业务需求,并设计出更加符合业务实际的软件架构和模型。以下是这句话的详细解释和例子:

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业务需求

DDD强调从领域专家的角度出发,通过领域专家和开发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提炼出业务的核心概念和规则。这种方式有助于开发人员更加深入地理解业务需求,避免因为对业务理解不足而导致的软件设计偏差。

例子:在电子商务平台中,领域专家可能会提到“订单”、“用户”、“商品”等核心概念,以及“下单”、“支付”、“发货”等业务流程。通过DDD,开发人员可以与领域专家一起梳理这些概念和流程,形成明确的领域模型,为后续的软件开发提供清晰的指导。

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DDD通过明确的领域模型和统一的语言,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开发指导。这有助于减少因为沟通不畅或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返工和修改,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例子: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开发人员可以基于DDD建立的领域模型,直接编写与“订单”、“用户”、“商品”等实体相关的代码。由于领域模型已经明确定义了这些实体的属性和行为,因此开发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实现业务需求,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和调试时间。

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现实业务问题

DDD强调领域模型的演进和迭代,能够应对现实业务中复杂多变的问题。通过不断地与领域专家沟通和合作,开发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领域模型,确保软件始终与业务需求保持一致。 例子:在电子商务平台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业务需求或变更。例如,可能需要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增加新的促销活动或优化订单处理流程等。通过DDD,开发人员可以基于现有的领域模型进行扩展和修改,快速响应这些变化,确保软件始终满足业务需求。

总结

DDD通过强调从领域专家的角度出发、明确领域模型和统一语言、以及应对复杂多变的业务问题等方式,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使软件更加符合业务实际,更加易于维护和扩展。在电子商务平台、金融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等复杂多变的现实业务场景中,DDD的应用尤为重要。

DDD(领域驱动设计)与微服务架构以及传统三层架构之间的关系

DDD(领域驱动设计)与微服务架构以及传统三层架构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解释:

DDD与微服务架构的关系

微服务化:DDD可以与微服务架构相结合,每个微服务可以看作是一个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在DDD中,限界上下文是一个显示领域模型适用边界的概念,是模型与真实世界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边界。每个微服务聚焦于特定的业务领域,实现业务逻辑的微服务化。

业务逻辑与领域模型:微服务架构强调服务的独立性和自治性,而DDD则注重业务逻辑的实现和领域模型的构建。通过将DDD应用于微服务架构,每个微服务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领域模型和业务逻辑,从而提高了业务逻辑的内聚性和服务之间的解耦度。

例子:在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中,可以将订单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等不同的业务领域拆分为独立的微服务。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限界上下文和领域模型,例如订单微服务中的“订单”实体、用户微服务中的“用户”实体等。这些微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如REST API、消息队列等)进行交互,共同实现整个平台的业务功能。

DDD与传统三层架构的关系

关注点不同:传统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主要关注数据的处理和传输,而DDD则更注重业务逻辑的实现和领域模型的构建。DDD强调从领域专家的角度出发,深入理解业务领域,通过领域模型来反映业务规则和业务逻辑。

设计原则:DDD遵循一系列设计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聚合根、实体、值对象等,以确保领域模型的清晰和准确。而传统三层架构则更注重层次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互。

例子:在一个传统的三层架构的订单管理系统中,表示层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并展示数据,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并调用数据访问层进行数据操作,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然而,在DDD的视角下,我们会更关注订单的业务规则和逻辑,如订单的状态流转、订单的审批流程等。通过构建订单的领域模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这些业务规则和逻辑,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总结

DDD与微服务架构以及传统三层架构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将DDD应用于微服务架构中,我们可以实现业务领域的微服务化,提高服务的独立性和自治性。而与传统三层架构相比,DDD更注重业务逻辑的实现和领域模型的构建,能够更好地反映业务规则和业务逻辑,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DDD实践

DDD的⼏种典型架构

架构演变

典型的分层架构

洋葱架构

六边形架构

DDD分层架构

领域驱动设计的四重边界

根据上图所⽰,通过四重来进⾏架构设计:

分⽽治之:DDD通过规划四重边界,把领域知识做了合理的固化和分层。业务有核⼼领域和⽀持域、 业务域中⼜拆分成多个限界上下⽂(BC),⼀个BC中⼜根据领域知识核⼼与否进⾏分层,领域层中按 照多个业务(⼦域)的强相关性进⾏聚合成⼀个⼦域。

【第⼀重边界】

确定项⽬的愿景与⽬标,确定问题空间,确定核⼼⼦领域、通⽤⼦领域(多个⼦领域 可以复⽤)、⽀撑⼦领域(额外功能,如数据统计、导出报表)

【第⼆重边界】

解决⽅案空间⾥的限界上下⽂就是⼀道进程隔离层⾯的物理边界

【第三重边界】

每个限界上下⽂内,使⽤分层架构划分为:接⼝层、领域层、应⽤层、基础设施层之 间的最⼩隔离

【第四重边界】

领域层⾥为了保证各个领域的完整性和⼀致性,引⼊聚合的设计作为隔离领域模型的 最⼩单元

这段话描述了基于领域驱动设计(DDD)的架构设计的四重边界概念。为了帮助理解并给出一个例子,将分别解释这四重边界,并提供一个简化的业务场景作为示例。

第一重边界:项目愿景、目标及子领域确定

项目愿景与目标:明确项目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确定项目的整体方向。

核心子领域:识别业务中最为核心、对业务价值贡献最大的部分。

通用子领域:可以在多个项目或业务场景中复用的功能或模块。

支撑子领域:辅助核心和通用子领域,提供如数据统计、报表导出等额外功能的部分。

例子:一个电商平台项目中,核心子领域可能是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通用子领域可能是用户认证、支付接口;支撑子领域可能是数据分析、日志记录等。

第二重边界: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 BC)

限界上下文:是DDD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业务或技术边界,在这个边界内,领域模型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

物理边界:限界上下文通常与物理边界(如微服务、数据库等)相对应,但在DDD中,物理边界是可选的。

例子:在电商平台中,商品管理和订单管理可能分别是两个不同的限界上下文。它们各自有自己的领域模型和业务逻辑,但可能通过共享服务或API进行交互。

第三重边界:限界上下文内的分层架构

接口层:负责与外部系统(如前端、其他服务)进行交互,提供API或RESTful接口。

应用层:协调领域层和基础设施层,实现用例逻辑,但不包含业务规则。

领域层:包含业务的核心规则和逻辑,是业务知识的核心所在。

基础设施层:为领域层和应用层提供技术实现支持,如数据访问、消息队列、外部系统API等。

例子:在订单管理的限界上下文中,接口层可能提供创建订单、查询订单等API;应用层实现具体的用例逻辑,如“提交订单”用例;领域层包含订单的状态转换、库存扣减等核心规则;基础设施层则负责数据持久化、消息通知等。

第四重边界:聚合设计

聚合:在领域层中,为了保持领域模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会将相关的实体和值对象组织成聚合。聚合是领域模型中的最小隔离单元。

聚合根:每个聚合都有一个根实体,称为聚合根,它是聚合的入口点,负责协调聚合内的其他实体和值对象。

例子:在订单管理的领域模型中,订单可能是一个聚合,其中订单实体是聚合根,包含订单号、订单状态等属性;订单项则是值对象,表示订单中的商品信息。整个订单聚合保证了订单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通过以上四重边界的设计,我们可以构建出既符合业务逻辑又易于维护和扩展的架构体系。

标签:业务,实践,领域,订单,驱动,上下文,限界,DDD
From: https://blog.csdn.net/oqkdws/article/details/141287385

相关文章

  • 【PID控制】针对扭转系列弹性驱动器的力矩控制策略基准测试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 最佳实践:在AvaloniaChat中接入SiliconCloud
    AvaloniaChat介绍AvaloniaChat是一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用于翻译的简单应用。在看英文文献的过程中,比较喜欢对照着翻译看,因此希望一边是英文一边是中文,虽然某些软件已经自带了翻译功能,但还是喜欢大语言模型的翻译,但每次都要将英文复制粘贴过去还要自己手动添加prompt,还无法对照......
  • 【Android驱动12】Modem编译和sim卡配置检测过程
    一,Modem编译1.1查看ReleseNote发现需要查看"Build_Configure_Modem_MOLY"这张表,解压MT67xx_(xxx)_MOLY.LR9.W1444.MD.LWTG.MP.Vx.tar.gz到某文件,并在make目录下查看支持的配置信息1.2执行的命令,开始编译modem,则是./make.sh"SM67xx(Lxx_xxx).mak"new1.3执行perl......
  • C语言工程实践实现完整的五子棋项目一
    五子棋第一章玩家信息部分五子棋五子棋第一章前言一、所需技术二、玩家信息部分实现1.头文件部分2.菜单部分3.玩家信息部分总结每文推荐前言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我将带领大家实现一个工程实践的项目–五子棋。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项目,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1.玩家信......
  • 【C语言篇】数组和函数的实践:扫雷游戏(附源码)
    文章目录前言扫雷游戏的分析和设计扫雷游戏的功能说明游戏的分析和设计文件结构设计扫雷游戏的代码实现初始化棋盘打印棋盘布置雷排查雷扫雷游戏的拓展前言源码在最后扫雷游戏的分析和设计经典扫雷游戏扫雷游戏的功能说明使⽤控制台实现经典的扫雷游戏游戏可......
  • “Datawhale x魔搭 AI夏令营”-AIGC方向-Day3从零入门AI生图原理&实践
    学习内容提要从通过代码实现AI文生图逐渐进阶,教程偏重图像工作流、微调、图像优化等思路,最后会简单介绍AIGC应用方向、数字人技术(选学)Task03:进阶上分-实战优化具体Datawhale教程学习内容见链接:https://linklearner.com/activity/14/10/37框架资源网站名称链接地......
  • 铁电存储器(FM24W256)I2C读写驱动(2):写保护、设备地址、读写方式
    0参考资料FM24W256(Cypress公司生产)数据手册本例使用的FM24W256(soic-8封装)引脚示意图如下:1写保护WP引脚是写保护引脚,当WP被拉高时FM24W256写入无效,拉低时才能正常写入数据。该引脚在芯片内部下拉。相关描述如下:2FM24W256设备地址和AT24CXX系列EEPROM类似,FM24W25......
  • 国产NVMe SSD扩展卡:驱动存储新纪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存储系统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SATASSD已难以满足现代高性能计算环境的需求,而NVMe(Non-VolatileMemoryExpress)SSD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正成为存储扩展的新宠。本文将深入探讨NVMeSSD扩展的技术优势、应用场景及实现方......
  • 非结构化数据解析 &GenAI的应用探索和实践(文字稿)
    以下内容是8.15日我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的“GOTC(全球开源技术峰会)”与“GOGC(全球开源极客嘉年华)”分享内容文字稿,分享给大家。一、前言大家下午好,我叫肖玉民,来自杭州萌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很荣幸受主办方的邀请,来参加此次GOTC2024的分享。我们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初创公......
  • Linux:Go应用实践目录权限
    在Linux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权限管理是日常系统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权限设置不当可能导致安全漏洞,而合理配置则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基石。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目录权限的管理,并展示如何使用Go语言来自动化这一过程,特别是针对需要批量修改权限的场景。Linux权限概念简介在Li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