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锁存器和触发器(SR、D、T、JK)
文章目录
开胃小菜——基本双稳态电路
双稳态存储电路:简称双稳态电路,具有0、1两种逻辑状态,一旦进人其中一种状态,就能长期保持不变的单元电路
将两个非门G1和G2接成如图所示的交叉耦合形式,则构成最基本的双稳态电路。
从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关系可知,
若
Q
=
0
Q = 0
Q=0 ,经非门G2反相,则
Q
‾
=
1
\overline{Q} = 1
Q=1 。
$ Q $ 反馈到G1输人端,又保证了
Q
=
0
Q = 0
Q=0 。
由于两个非门首尾相接的逻辑锁定,因而电路能自行保持在
Q
=
0
,
Q
‾
=
1
Q = 0,\overline{Q} = 1
Q=0,Q=1 的状态,形成第一种稳定状态。
反之,若
Q
=
1
,
Q
‾
=
0
Q = 1,\overline{Q} = 0
Q=1,Q=0 ,则形成第二种稳定状态。
在两种稳定状态中,输出端
Q
Q
Q 和
Q
‾
\overline{Q}
Q 总是逻辑互补的。
可以定义
Q
=
0
Q = 0
Q=0 为整个电路的0状态,
Q
=
1
Q = 1
Q=1 则是1状态。
电路进人其中任意一种逻辑状态都能长期保持下去,并可以通过Q端电平检测出来
因此,它具有存储1位二进制数据的功能。
锁存器
锁存器(Latch)是一种对脉冲电平敏感的双稳态电路,它具有0和1两个稳定状态,一旦状态被确定,就能自行保持,直到有外部特定输人脉冲电平作用在电路一定位置时,才有可能改变状态。这种特性可以用于置入和存储1位二进制数据。
1、SR锁存器
1.1 或非门SR锁存器
将双稳态电路的非门换成 或非门(都是0时为1)
,则构成基本或非门SR锁存器
逻辑电路 & 逻辑符号:
S
S
S 和
R
R
R 是两个输人端,
Q
Q
Q 和
Q
‾
\overline{Q}
Q 是两个输出端
定义
Q
=
0
Q = 0
Q=0 和
Q
‾
=
1
\overline{Q} = 1
Q=1,为锁存器的0状态
Q
=
1
Q = 1
Q=1 和
Q
‾
=
0
\overline{Q} = 0
Q=0 ,为锁存器的1状态
输出输入状态表:
S = 0 ,R = 1 (0状态)
对于或非门而言,S=0 不会影响 G2 的输出状态
如果电路初始为1状态,即
Q
=
1
Q = 1
Q=1 、
Q
‾
=
0
\overline{Q} = 0
Q=0
R=1 作用于G1,则
Q
=
R
+
Q
‾
‾
=
1
+
0
‾
=
0
Q = \overline{R + \overline{Q}} = \overline{1 + 0} = 0
Q=R+Q=1+0=0
反馈到G2,则
Q
‾
=
S
+
Q
‾
=
0
+
0
‾
=
1
\overline{Q} = \overline{S + Q} = \overline{0 + 0} = 1
Q=S+Q=0+0=1
电路状态翻转,翻转为0状态
假如初始状态为0状态,即
Q
=
0
Q = 0
Q=0 和
Q
‾
=
1
\overline{Q} = 1
Q=1
R=1 作用于G1,则
Q
=
R
+
Q
‾
‾
=
1
+
1
‾
=
0
Q = \overline{R + \overline{Q}} = \overline{1 + 1} = 0
Q=R+Q=1+1=0
反馈到G2,则
Q
‾
=
S
+
Q
‾
=
0
+
0
‾
=
1
\overline{Q} = \overline{S + Q} = \overline{0 + 0} = 1
Q=S+Q=0+0=1
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保持0状态
最终状态:0状态
S = 1 ,R = 0 (1状态)
同理可推算
最终状态:1状态
S = R = 0 (不起作用)
Q
=
R
+
Q
‾
‾
=
0
+
Q
‾
‾
=
Q
Q = \overline{R + \overline{Q}} = \overline{0 + \overline{Q}} = Q
Q=R+Q=0+Q=Q
Q
‾
=
S
+
Q
‾
=
0
+
Q
‾
=
Q
‾
\overline{Q} = \overline{S + Q} = \overline{0 + Q} = \overline{Q}
Q=S+Q=0+Q=Q
显然,
S
S
S 和
R
R
R 对信号
Q
Q
Q 和
Q
‾
\overline{Q}
Q 不起作用,电路保持不变
S = R = 1(非定义状态)
无论
Q
Q
Q 和
Q
‾
\overline{Q}
Q 原来是什么状态,S=R=1将强制
Q
=
R
+
Q
‾
‾
=
1
+
Q
‾
‾
=
0
Q = \overline{R + \overline{Q}} = \overline{1 + \overline{Q}} = 0
Q=R+Q=1+Q=0
Q
‾
=
S
+
Q
‾
‾
=
1
+
Q
‾
=
0
\overline{Q}= \overline{S + \overline{Q}} = \overline{1 + Q} = 0
Q=S+Q=1+Q=0
锁存器处在既非1,又非0的非定义状态。
若S和R同时回落到0,则无法确定回落瞬间,锁存器将落人1状态还是0状态
SR锁存器的典型工作波形:
SR锁存器的定时图:
定时图是表达时序电路动态特性的工具之一
它表达了电路动作过程中,输出对输人信号响应的 延迟时间 ,以及对各输人信号的时间要求
图中,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均用斜线表达,表示存在一定的 上升时间 和 下降时间
脉冲沿的基准时间定位在 上升沿和下降沿的50% 处。
其中,传输延迟时间
t
p
L
H
t_{pLH}
tpLH 和
t
p
H
L
t_{pHL}
tpHL ,脉冲宽度
t
w
t_w
tw
1.2 与非门SR锁存器
将双稳态电路的非门换成 与非门(都是1时为0)
,则构成基本与非门SR锁存器
逻辑电路 & 逻辑符号:
输出输入状态表:
应用:
用 基本SR锁存器 构成 机械开关 去抖动电路
电路以及波形图:
1.3 门控SR锁存器
逻辑电路 & 逻辑符号:
当
E
=
0
E = 0
E=0 时,
Q
3
=
Q
4
=
0
Q3 = Q4 = 0
Q3=Q4=0,S、R端的逻辑状态不会影响到锁存器的状态;
当
E
=
1
E =1
E=1 时,S、R端的信号被传送到基本SR锁存器的输人端,从而可确定
Q
Q
Q 和
Q
‾
\overline{Q}
Q 端的状态,其功能跟或非门SR锁存器一致
PS:前缀后缀
如上图所示是门控SR锁存器的逻辑符号,其方框内用C1和1R、1S表达内部逻辑之间的关联关系。
C表示这种关联属于控制类型,其后缀用标识序号“1”表示:该输人的逻辑状态对所有以“1"作为前缀的输入起控制作用。
因置位和复位输入均受C1的控制,故S和R之前分别以标识序号“1”作为前缀。
2、D锁存器
2.1 传输门控D锁存器
双稳态电路中插人两个传输门TG1和TG2,则可构成传输门控D锁存器
逻辑电路 & 逻辑符号:
D锁存器有两个输人端:使能端E和数据输人端D。
当E = 0时,C = 1,C = 0,TG1断开,TG2导通,如右图所示,其原理与双稳态电路相同。
当E = 1时,C = 0,C = 1,TG1导通,TG2断开,如左图所示,输入数据D经G1、G2两个非门,使
Q
=
D
Q = D
Q=D ,
Q
‾
=
D
‾
\overline{Q} = \overline{D}
Q=D。
显然,Q端跟随输入信号D的变化。
功能表:
2.2 逻辑门控D锁存器
逻辑门控D锁存器的逻辑电路:
逻辑门控D锁存器的的波形图:
在门控SR锁存器的S和R输人端之间连接了一个非门G5,从而保证了SR=0的约束条件,消除了可能出现的非定义状态。
仿照前面的分析方法,你会发现,它的逻辑功能与传输门控D锁存器完全相同,所以逻辑符号亦相同。
PS:传输门
概念
在MOS管中,源极与衬底间的连接已被断开,PMOS管的衬底与高电平紧密结合,而NMOS管的衬底则与低电平相连
这两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着一对互补的控制信号
C
C
C 及其反相信号
C
‾
\overline{C}
C
通过精确调节栅极与衬底间的电压差,实现了对导电沟道电阻状态的精密控制,进而决定了电流的流通与否
将俩个MOS管的源极、漏极直接相连作为输入端子、输出端子
这种MOS管的漏极和源极完全可以互换使用,因而这种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也可以互换
这便是具有信号传输双向特性的CMOS传输门
,简称TG门
原理分析
1、当C端接入低电平(0V), C ‾ \overline{C} C 端接入高电平( V D D V_{DD} VDD )
两个MOS晶体管的 栅极与衬底 之间的电压差为0,不会在晶体管中形成导电沟道。
无论是NMOS晶体管还是PMOS晶体管,都将处于截止状态。
传输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将表现出高阻抗状态,导致传输门整体截止。
2、当C端接入高电平(
V
D
D
V_{DD}
VDD ),
C
‾
\overline{C}
C 端接入低电平(0V)
两个MOS晶体管的 栅极与衬底 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晶体管开启压降,在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形成导电沟道。
NMOS晶体管 和 PMOS晶体管,都将处于导通状态。
传输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将表现出低阻状态,传输门相当于导通
传输门单刀单掷开关
逻辑电路 & 逻辑符号:
使用 CMOS反相器 提供一对互补的控制信号,将传输门设计成 可控单刀单掷开关 。
在此电路符号中,标记为
E
N
EN
EN 的端子代表模拟开关的使能控制端。
当使能端接收 高电平信号 时,模拟开关导通,允许信号通过;
当使能端接入 低电平信号 时,模拟开关断开,阻断信号流通。
触发器
很多时序电路要求存储电路只对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敏感,而在其他时刻保持状态不变。
对时钟脉冲边沿敏感的状态更新称为触发,具有触发工作特性的存储单元称为触发器。
目前应用的触发器主要有三种电路结构: 主从触发器 、 维持阻塞触发器 和 利用传输延迟的触发器。
1、电路结构——主从触发器(以DC触发器为例)
由于CMOS主从结构的D触发器在芯片上占用的面积最小,逻辑设计方法也较简单,在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得到普遍应用,因而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也会更多地面对这种D触发器
CMOS主从D触发器的逻辑电路:
将两个D锁存器级联,则构成典型的CM0S主从D触发器,
图中左边的锁存器称为主锁存器,右边的称为从锁存器。
主锁存器与从锁存器的使能信号相位相反
利用两个锁存器的交互锁存,则可实现存储数据和输人信号之间的隔离。
(1)、CP = 0
C
‾
=
1
\overline{C} = 1
C=1 ,
C
=
0
C=0
C=0,使TG1导通,TG2断开,D端输人信号进人主锁存器,这时Q’跟随D端的状态变化,使
Q
′
=
D
Q'=D
Q′=D 。
同时由于TG3断开,切断了从锁存器与主锁存器之间的联系,而TG4导通,使G3的输人端和G4的输出端经TG连通,构成最基本的双稳态电路,使从锁存器维持原来的状态,即触发器的输出状态不变。
故而此时,主锁存器处, D D D 经过两个非门出入到 Q ′ Q' Q′处( Q ′ = D Q'=D Q′=D ),从锁存器是一个基本的双稳态电路
(2)、CP:0→1
C
‾
=
0
\overline{C} = 0
C=0 ,
C
=
1
C=1
C=1,使TG1断开,从而切断了D端与主锁存器的联系,
同时TG2导通,将G1的输人端和G2的输出端连通,主锁存器锁存CP跳变前D端的数据。
这时,TG3导通,TG4断开,Q’端信号传送到Q端。
若
Q
′
=
1
Q'=1
Q′=1 ,
Q
′
‾
=
0
\overline{Q'} = 0
Q′=0 ,经TG3传送给G3的输人端,于是
Q
=
1
Q=1
Q=1 ,
Q
‾
=
0
\overline{Q} = 0
Q=0
故而此时,
Q
′
Q'
Q′ 经过两个非门输出(
Q
=
Q
′
Q = Q'
Q=Q′ ,即
Q
=
D
Q = D
Q=D )
2、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触发器在每次时钟触发沿到来之前的状态称为现态,之后的状态称为次态。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以输入信号和现态为变量,以次态为函数的逻辑关系,用特性表、特性方程或状态图来描述这种关系。
按照触发器的逻辑功能,通常分为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和SR触发器等几种不同类型。
1.特性表
以输人信号和触发器的现态为变量,以次态为函数,描述它们之间逻辑关系的真值表称为触发器的特性表。
2.特性方程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也可以用逻辑表达式来描述,称为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3.状态图
触发器的功能还可以用状态图更为形象地表示
1、D触发器
D触发器特性方程: Q n + 1 = D Q^{n+1}=D Qn+1=D
D触发器特性表:
输人信号D 和 现态Qn 的每种组合都列出了相应的 次态Qn+1
D触发器状态图:
可以由D触发器的特性表导出。
图中,
圆圈内数据: 为触发器的状态Q,分别标示为0和1,代表了触发器的两个状态;
4根带箭头的方向线: 表示状态转换的方向,分别对应特性表中的4行,
方向线的起点: 为触发器的现态
Q
n
Q^n
Qn
箭头指向: 相应的次态
Q
n
+
1
Q^{n+1}
Qn+1;
方向线旁边数据: 标出了状态转换的条件,即输入信号D的逻辑值
由特性表、特性方程或状态图均可看出,
当D=0时,D触发器的下一状态将被置0( 即
Q
n
+
1
=
0
Q^{n+1}=0
Qn+1=0 );
当D=1时,将被置1( 即
Q
n
+
1
=
1
Q^{n+1}=1
Qn+1=1)。
在时钟脉冲的两个触发沿之间,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即存储1位二进制数据。
2、JK触发器
JK触发器特性方程: Q n + 1 = J Q n ‾ + K ‾ Q n Q^{n+1} = J\overline{Q^{n}} +\overline{K}Q^n Qn+1=JQn+KQn
JK触发器特性表:
输人信号J、K 和 现态Qn 的每种组合都列出了相应的 次态Qn+1
JK触发器状态图:
它有两个输人变量,每根方向线旁都标有两个逻辑值,分别为
J
、
K
J、K
J、K 的值。
在每一个转换方向上,J、K中总有一个是无关变量。
例如,JK触发器特性表第5行和第7行,
Q
n
=
0
Q^{n}=0
Qn=0 转换为
Q
n
+
1
=
1
Q^{n+1}=1
Qn+1=1
条件是
J
=
1
J = 1
J=1,而
K
K
K 既可以取0,也可以取1
状态图中的转换条件则以1x表示。
所以,状态图中的4根方向线实际对应表中8行。
综上所述,
当
J
=
K
=
0
J=K=0
J=K=0 时,JK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
Q
n
+
1
=
Q
n
Q^{n+1}=Q^{n}
Qn+1=Qn)
当
J
=
0
,
K
=
1
J=0,K=1
J=0,K=1 时,触发器的下一状态将被置0(
Q
n
+
1
=
0
Q^{n+1}=0
Qn+1=0)
当
J
=
1
,
K
=
0
J=1,K=0
J=1,K=0 时,将被置1(
Q
n
+
1
=
Q
n
Q^{n+1}=Q^{n}
Qn+1=Qn)
当
J
=
K
=
1
J=K=1
J=K=1 时,触发器的下一状态将翻转(
Q
n
+
1
+
=
Q
n
‾
Q^{n+1}+=\overline{Q^{n}}
Qn+1+=Qn)。
在所有逻辑类型的触发器中,JK触发器具有最强的逻辑功能
在外部
J
、
K
J、K
J、K 信号控制下,它能执行 保持 、 置0 、 置1 和 翻转 四种操作
并可用简单的附加电路转换为其他功能的触发器。
3、T触发器
T触发器特性方程: Q n + 1 = T Q n ‾ + T ‾ Q n Q^{n+1} =T\overline{Q^{n}}+\overline{T}Q^n Qn+1=TQn+TQn
T触发器特性表:
T触发器状态图:
T触发器的功能是
T
=
1
T=1
T=1 时为翻转状态,
Q
n
+
1
=
Q
n
‾
Q^{n+1} = \overline{Q^{n}}
Qn+1=Qn
T
=
0
T=0
T=0 时为保持状态,
Q
n
+
1
=
Q
n
Q^{n+1} = Q^{n}
Qn+1=Qn
4、SR触发器
SR触发器特性方程: Q n + 1 = S + R ‾ Q n Q^{n+1} = S + \overline{R}Q^n Qn+1=S+RQn(约束条件: S R = 0 SR = 0 SR=0 )
由于
S
=
R
=
1
S=R=1
S=R=1 时,触发器的次态是不能确定的,触发器可能将失去控制,SR触发器的使用必须遵循SR=0的约束条件
化简得,SR触发器特性方程:
Q
n
+
1
=
S
+
R
‾
Q
n
Q^{n+1} = S + \overline{R}Q^n
Qn+1=S+RQn(约束条件:
S
R
=
0
SR = 0
SR=0 )
SR触发器特性表:
SR触发器状态图:
3、扩展:D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D 触发器 构成 JK 触发器
特性方程: Q n + 1 = D = J Q n ‾ + K ‾ Q n Q^{n+1} = D = J\overline{Q^{n}} +\overline{K}Q^n Qn+1=D=JQn+KQn
D 触发器 构成 T 触发器
特性方程: Q n + 1 = D = T Q n ‾ + T ‾ Q n = T ⨁ Q n = T ⨀ Q n ‾ Q^{n+1} = D =T\overline{Q^{n}}+\overline{T}Q^n = T\bigoplus Q^n = T\bigodot \overline{Q^n} Qn+1=D=TQn+TQn=T⨁Qn=T⨀Qn
只需在D输人端前增加一个异或门或者同或门即可实现两种T触发器逻辑电路
PS:动态特性
定时图
定时图显示了CP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它反映了输出对时钟信号响应的延迟时间,以及对输人逻辑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定时要求。
传输延迟时间 t p d t_{pd} tpd
时钟脉冲
C
P
CP
CP 上升沿至输出端新状态稳定建立起来的时间定义为D触发器的传输延迟时间。
t
p
L
H
tpLH
tpLH 是输出Q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延迟时间
t
p
H
L
tpHL
tpHL 则是Q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延迟时间
平均传输延迟时间
“
t
p
d
=
(
t
p
L
H
+
t
p
H
L
)
/
2
”
“t_{pd}=(t_{pLH} + t_{pHL})/ 2”
“tpd=(tpLH+tpHL)/2” (应用更多)
建立时间 t s u t_{su} tsu
输入信号D的变化会引起触发器内部电路逻辑电平的一系列变化
为保证相关电路建立起稳定的状态,信号D必须提前于时钟信号CP的上升沿(对上升沿触发的触发器而言)就稳定在指定的逻辑电平上
以确保使触发器状态得到正确的转换。该提前时间的最小值即建立时间su。
保持时间 t H t_H tH
信号
D
D
D 在
C
P
CP
CP 上升沿到来之后,仍需保持一定时间来保证D状态可靠地传送到
Q
Q
Q 和
Q
‾
=
0
\overline{Q} = 0
Q=0 ,该时间的最小值称为保持时间
由于技术的进步,已有多种触发器把保持时间几乎降到0
这项特性在高速移位寄存器或计数器中是十分重要的
触发脉冲宽度 t W t_W tW
为保证可靠触发,要求时钟脉冲CP的宽度不小于 t W t_W tW ,以保证内部门电路有足够的时间实现正确的翻转。
最高时钟频率 f c m a x f_{cmax} fcmax
触发器所能响应的时钟脉冲
C
P
CP
CP 的最高频率,
f
c
m
a
x
=
1
/
T
e
m
i
n
f_{cmax} = 1/T_{emin}
fcmax=1/Temin。
C
P
CP
CP 无论在高电平还是在低电平期间
触发器内部要完成一系列动作,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所以对于
C
P
CP
CP 最高工作频率有一个限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