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次接触树链/重链剖分的时候还是学习 \(Lca\), 没系统性的看过剖分, 今天刚重新学习了一下, 还是比较神奇的, 没想到一个树形结构能有这么多种神奇的操作, 总的来说, 树链剖分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策略
正文
定义
先给出图示
首先我们给出以下几个定义:
- 重儿子, 对于一个非叶子节点, 它的重儿子我们定义为, 以该节点为根的组成的子树大小最大的节点为重儿子, 例如图示中加粗的节点, 显然重儿子对于一个树来说只有一个
- 轻儿子, 对于一个非叶子节点, 除了重儿子就是轻儿子
- 重边, 由两个的重儿子组成的链称之为重边, 例如图示中的\((a, b)\), \((b, e)\) , 链中均为重儿子且连续
- 重链, 由连续的重边组成的链称为重链, 相邻节点均为父子关系, 例如图中的加粗链即是重链
- 轻边, 除了重边之外的边称为轻边, 两条重链之间存在一条轻边
- 链头, 重链的起点, 换句话说就是深度最浅的重儿子, 例如重链 \((a, b, e, j, q)\) 中, \(a\) 节点最浅, 故为链头
原理
利用上面剖好的链, 我们树形结构形成的重链不过超过 \(logn\) 条,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该性质, 从某个节点沿着各个链开始跳, 每次跳到链头, 最多只需要 \(logn\) 次就能到达根节点, 由于两个重链之间存在轻边, 那么也就是经过的轻边也小于 \(logn\) 条
下面给出证明:
从叶子节点出发, 考虑二叉树, 对于一条轻边, 其形成的子树大小必然小于 \(\frac{n}{2}\) 大小, 那么考虑两条重链开始跳, 从一条重链跳到另一条重链势必要经过一条轻边, 那么其子树大小必然会缩小到小于 \(\frac{1}{2}\), 这样我们最多经过 \(logn\) 条轻边即可到达根节点. 那么对于多叉树, 其缩小的范围会更大, 也就是不会超过 \(logn\) 条轻边
树剖求 \(LCA\)
考虑如何求 \(LCA\), 对于两个点 \(a, b\), 有以下步骤:
- 如果 \(a, b\) 的链头不一样, 那么谁的链头更深谁往上跳, 跳的时候可直接跳过轻边, 因为每个链头都是轻儿子, 则其父节点一定是重儿子, 依次递归
- \(a, b\) 在同一条重链上, 那么只需要比较谁的深度更浅即可, 浅的那个为最近公共祖先节点
代码
\(dfs1\) 是求出每个子树的大小 \(sz\) 以及每个节点的父节点 \(fa\), 还有重儿子 \(son\), 每个节点距离根节点的深度 \(dep\)
\(dfs2\) 是对每条重链都标记上链头 \(top\), 如果其有重儿子, 则直接递归, 一条重链上每个重儿子的链头都是一样的, 初始的链头是轻儿子
\(lca\) 即上述过程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6 + 10, mod = 1e9 + 7;
int dep[N], top[N], fa[N], sz[N], son[N];
vector<int> g[N];
void dfs1(int u){
sz[u] = 1, dep[u] = dep[fa[u]] + 1;
for (auto x : g[u]){
if (x == fa[u]) continue;
fa[x] = u;
dfs1(x);
sz[u] += sz[x];
if (sz[x] > sz[son[u]]) son[u] = x;
}
}
void dfs2(int u, int h){
top[u] = h;
if (son[u]) dfs2(son[u], h);
for (auto x : g[u]){
if (x == fa[u] || x == son[u]) continue;
dfs2(x, x);
}
}
int lca(int a, int b){
while (top[a] != top[b]){
if (dep[top[a]] > dep[top[b]]) a = fa[top[a]];
else b = fa[top[b]];
}
return dep[a] > dep[b] ? b : a;
}
signed main(){
std::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0), cout.tie(0);
int n, m, s; cin >> n >> m >> s;
for (int i = 1; i <= n - 1; i++){
int a, b; cin >> a >> b;
g[a].push_back(b), g[b].push_back(a);
}
dfs1(s), dfs2(s, s);
while (m--){
int a, b;
cin >> a >> b;
cout << lca(a, b) << '\n';
}
return 0;
}
例题
P1. 重链剖分/树链剖分
在树剖过程中还有一些奇妙的性质, 例如一条重链中的节点均符合 \(dfs\) 序, 那么就可以根据 \(dfs\) 序进行某些操作, 具体操作在下面的例题中详细给出
【模板】重链剖分/树链剖分
题目描述
如题,已知一棵包含 \(N\) 个结点的树(连通且无环),每个节点上包含一个数值,需要支持以下操作:
-
1 x y z
,表示将树从 \(x\) 到 \(y\) 结点最短路径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加上 \(z\)。 -
2 x y
,表示求树从 \(x\) 到 \(y\) 结点最短路径上所有节点的值之和。 -
3 x z
,表示将以 \(x\) 为根节点的子树内所有节点值都加上 \(z\)。 -
4 x
表示求以 \(x\) 为根节点的子树内所有节点值之和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 \(4\) 个正整数 \(N,M,R,P\),分别表示树的结点个数、操作个数、根节点序号和取模数(即所有的输出结果均对此取模)。
接下来一行包含 \(N\) 个非负整数,分别依次表示各个节点上初始的数值。
接下来 \(N-1\) 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x,y\),表示点 \(x\) 和点 \(y\) 之间连有一条边(保证无环且连通)。
接下来 \(M\) 行每行包含若干个正整数,每行表示一个操作。
输出格式
输出包含若干行,分别依次表示每个操作 \(2\) 或操作 \(4\) 所得的结果(对 \(P\) 取模)。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5 5 2 24
7 3 7 8 0
1 2
1 5
3 1
4 1
3 4 2
3 2 2
4 5
1 5 1 3
2 1 3
样例输出 #1
2
21
提示
【数据规模】
对于 \(30\%\) 的数据: \(1 \leq N \leq 10\),\(1 \leq M \leq 10\);
对于 \(70\%\) 的数据: \(1 \leq N \leq {10}^3\),\(1 \leq M \leq {10}^3\);
对于 \(100\%\) 的数据: \(1\le N \leq {10}^5\),\(1\le M \leq {10}^5\),\(1\le R\le N\),\(1\le P \le 2^{30}\)。所有输入的数均在 int
范围内。
【样例说明】
树的结构如下:
各个操作如下:
故输出应依次为 \(2\) 和 \(21\)。
思路
上述题目中, 由于要进行一整个子树
标签:剖分,int,top,链头,树链,leq,重链,节点 From: https://www.cnblogs.com/o-Sakurajimamai-o/p/183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