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机组笔记

机组笔记

时间:2024-04-25 15:47:04浏览次数:27  
标签:机组 总线 笔记 中断 地址 指令 寄存器 CPU

哈工大刘宏伟老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笔记 - z5onk0 - 博客园

哈工大刘宏伟老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笔记

目录

1.0 课程简介

  • 计算机组成原理位于计算机课程硬件部分的最上层,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如何实现指令)

  •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连接软硬件的桥梁部分,核心内容是指令集,机器语言程序员编写在硬件系统上运行的程序所用到的计算机属性(用到哪些指令)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服务性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等,应用软件是按任务需要编制成的各种程序
  • 系统软件借助硬件接口(如指令集)来完成功能,应用软件调用系统软件接口来实现具体任务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2.1 冯诺依曼计算机

(1)特点

  • 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按地址寻访
  • 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表示
  •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 存储程序(核心特点)
  • 以运算器为中心

(2)硬件组成

  •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 控制器用于指挥程序运行
  • 运算器包含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转化信息形式

1.2.2 现代计算机硬件框图

  •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硬件框图 :输入输出设备同存储器打交道,减小运算器压力
  • 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和IO设备,主机包括CPU和主存,CPU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

1.2.3 存储器

  • 存储器由存储体、MAR和MDR组成

  • 存储体由一块块存储单元组成,存储单元中存放一串二进制代码,存储字是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组合,存储字长是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位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号,按地址寻访

  • MAR是存储器地址寄存器,保存存储单元地址和编号,长度反应存储单元个数

  • MDR是存储器数据寄存器,保存要存入和要取出的数据,长度反应存储单元字长

1.2.4 运算器

  •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和寄存器组成,ALU是组合电路,需要寄存器参与保存运算
  • 数据寄存器X保存输入,ACC为累加寄存器,MQ用来保存乘除数据

  • 乘法的微操作过程

1.2.5控制器

(1)控制器的功能:

  • 解释指令(取指令、分析、取操作数、执行、保存)、保证指令的按序执行

(2)控制器的组成

  •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和控制单元(CU)组成
  • 完成一条指令需要取指令(PC),分析指令(IR)和执行指令(CU)
  • PC寄存器保存当前指令的地址,具有计数功能
  • IR寄存器存放当前要执行的指令,将操作码送入CU分析
  • CU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相应部件来完成一系列微操作,从而执行指令

(3)以取数指令为例,分析主机完成一条指令的过程

(4)ax^2+bx+c程序的执行过程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 机器字长: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中寄存器位数有关
  • 运算速度:主频(时钟周期的倒数,有关但不是决定)、核数及每个核支持的线程数、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 存储容量:主存容量(可使用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来表示存储体容量,MAR * MDR;也可使用字节数来表示)、辅存容量(字节数表示)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 总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是信号的公共传输线,同一时刻只能在两个部件间传输信息
  •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但主存仍然无法同时向系统总线和存储总线传输信息

3.2 总线的分类

(1)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2)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分为

  • 数据总线,双向,一般小于等于机器字长和存储字长
  • 地址总线,单向,与存储地址、I/O地址有关
  • 控制总线:双向(CPU发出存储器读写指令,总线允许,中断确认等;CPU接受中断请求,总线请求等)

3.3 总线的性能指标

  • 总线宽度:同时可以传输多少位数据,数据线的根数
  • 标准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MBps

3.4 总线控制

3.4.1 总线判优控制

  • 通过是否能对总线发出占用请求,将设备分为主设备(主模块)和从设备(从模块)。主设备可以对总线有控制权,从设备响应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
  • 总线判优控制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下面介绍集中集中式总线判优控制结构

(1)链式查询方式

  • 总线控制部件通过BG来链式查询这些接口是否提出了BR,遇到了BR则交出控制权

(2)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 通过设备地址线来查找某个设备是否发出总线请求。计数器的值通过设备地址线进行传输,来查找某个设备是否发出请求。可以自定义计数器的计数方式,来改变从哪个设备先查询等。

(3)独立请求方式

  • 为每个I/O接口增加了BR和BG,通过排队器来进行优先级排队。这种方式使用的线数较多。

3.4.2 总线通信控制

  • 目的是解决通信双方(主从设备)协调配合的问题

(1)总线传输周期(完成一次主从设备传输所需时间)

  • 申请分配阶段:主设备申请,总线决定
  • 寻址阶段:主设备向从设备给出地址和命令
  • 传数阶段:主从设备数据交换
  • 结束阶段:主从设备撤销信息

(2)总线通信四种方式

  • 同步通信:由统一时钟控制数据传送
  • 异步通信:没有统一时钟,采用应答方式
  • 半同步通信:同步异步结合
  • 分离式通信: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个瞬间的潜力

(3)同步通信

  • 强制同步,如果设备间速度不同,需要等待慢的设备

(4)异步通信

  • 不互锁:不管从设备是否接收到请求信号,过段时间主设备都会撤销请求。不管主设备是否接收到应答信号,从设备多段时间都会撤销应答
  • 半互锁和全互锁针对上面进行改进

(5)半同步通信

  • 同步异步结合,增加等待响应信号,当数据没准备好时,WAIT为低电平,等待一个T

(6)分离式通信

  • 上述三种通信的共同点:

    • 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内:
    • 主模块发地址、命令占用总线;
    • 从模块准备数据时不占用总线,总线空闲;
    • 从模块向主模块发数据时,占用总线
  • 通过分离式通信将总线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

  • 分离式通信的总线传输周期分为两个子周期

    • 第一个子周期,主模块申请占用总线,用完后放弃总线使用权;
    • 第二个子周期从模块申请占用总线(变为主模块),传输信息
  • 分离式通信特点:

    • 各模块有权申请占用总线;
    • 采用同步方式通信,不等应答;
    • 各模块准备数据时,不占用总线;
    • 充分提高了总线的有效占用;

4.1 存储器分类

4.1.1 按存储介质分类

  • 半导体存储器,是易失的,分为TTL(晶体管,速度快,电流控制)和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耗小,电压控制)
  • 磁表面存储器
  • 磁芯存储器
  • 光盘存储器

4.1.2 按存取方式分类

(1)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无关(随机访问)

  • 随机存储器 可读可写 RAM
  • 只读存储器 只读 ROM

(2)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有关(串行访问)

  • 顺序存取存储器 磁带
  • 直接存取存储器 磁盘

4.1.3 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

(1)主存储器

  • RAM(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
  • ROM(MROM、PROM、EPROM、EEPROM)

(2)Flash Memory

  • 介于主存和辅存之间,SSD,U盘

(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 介于CPU和主存之间

(4)辅助存储器

  • 磁盘、磁带、光盘

4.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1)分层结构

  • 寄存器分为体系结构寄存器(指令可操作)和非体系结构寄存器(指令不可操作)
  • 一部分缓存在CPU中

(2)缓存—主存层次和主存—辅存层次

  • 缓存——主存层次,使用硬件方法连接到一个整体(对程序员透明,即不需要了解),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差距较大的问题,缓存即为cache,CPU可以直接从缓存调用数据,cache和主存也进行数据交换。使用主存储器的实地址和物理地址。
  • 主存——辅存层次,使用软硬件结合方式连接,解决容量不足问题。这个层次称为虚拟存储器,使用虚地址和逻辑地址。

4.3 主存储器

4.3.1 概述

(1)主存与CPU之间的联系

(2)主存中存储单元地址的分配

  • 寻址指当CPU请求数据时获得该数据在内存上的位置的过程

  • 地址是按字节进行编码的,也就是说以字节为单位分配的

  • 字节是硬件能访问的最小单位,需要访问某一位要用到位运算符

  • 按字和按字节寻址:访问的地址范围是一样的,只是方式的不同(按字访问需要预留专门的地址线来访问内部的字节)

4.3.2 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

(1)基本结构

(2)片选线

  • 第4组上存储第48K到64K个存储单元

  • 片选线的作用是能够同时访问8位数据

(3)译码驱动方式

  • 通过重合法能够减少译码线根数

4.3.3 RAM和ROM

  •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都是半导体存储器
  • RAM断电易失,分为静态SRAM和动态DRAM,SRAM由触发器电路组成,速度快,功耗大,造价高,用于Cache,DRAM由CMOS电容组成,速度慢,数据保留时间短,需要充电刷新,用于内存条
  • ROM分为MROM、PROM、EPROM、EEPROM,主要用于BIOS,闪存由ROM发展而来

4.3.4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 地址线、数据线、读写命令线和片选线

4.4 高速缓冲存储器

4.4.1 概述

(1)提出

  • 避免CPU“空等”现象
  •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时间和空间

(2)Cache的工作原理

  • 主存和缓存都按块存储,块的大小相同
  • 如果主存块已调入缓存,则CPU访问时称作命中,否则未命中
  • Cache的命中率:CPU欲访问的信息在Cache中的比率

(3)Cache的基本结构

  • Cache存储体、主存Cache地址映射变换机构、Cache替换机构

(4)Cache的读写操作

  • 写时需要注意Cache和主存的一致性,有写直达法(既写Cache又写内存),写回法(只写Cache,只在Cache数据被替换时才写回主存)

4.5 辅助存储器

  • 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 磁记录原理:写时线圈通电改变磁化单元方向表示0、1,读时线圈移动切割磁感线产生不同方向电流

5.1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1)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

  • IO软件(包括IO指令和通道指令)、IO硬件

  • CPU将IO指令交予IO通道来处理,通道程序可以执行IO操作

  • IO硬件分为设备和接口,设备通过接口连接到总线上

  • 采用通道方式的话,IO硬件可分为设备、设备控制器和通道

(2)IO设备编址方式

  • 统一编址:IO设备地址为内存地址的一部分,取数、存数指令是CPU指令的一部分
  • 不统一编址:有专门的IO指令

(3)IO设备和主机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

  • 程序查询方式:CPU等待IO准备数据

  • 程序中断方式:CPU和IO并行,IO准备好后发出中断请求,CPU保存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 DMA:IO通过DMA控制器,进行周期挪用,直接和内存交互,一个存取周期内,CPU不能使用系统总线访问内存

6.1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6.1.1 无符号数

  • 没有正负号,寄存器位数即为无符号数表示范围

6.1.2 有符号数

  • 真值转化为机器数,机器数保存符号、小数点位置及其数值

(1)原码表示

  • 整数:符号位+, +数值部分,符号位0正1负
  • 小数:符号位+. +小数部分,符号位0正1负
  • ,和.方便阅读,都不在计算机中存储

(2)补码表示

  •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模”的概念,相当于用一个与负数等价的正数来代替负数

(3)三种机器数的对比

  • 最高位为符号位,书写上用","(整数)和"."(小数)将数值部分和符号位隔开
  • 对于正数,原码=补码=反码
  • 对于负数,符号位为1,数值部分:补码为原码除符号位外每位取反加1,反码为原码除符号位外每位取反

(4)移码

  • 用于直接判断真值大小
  • 移码同补码的数值位相同,符号位取反

6.2 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6.2.1 定点表示

  • 按照约定方式确定小数点位置,在数符和数值间称为小数定点机,在数值后为整数定点机
  • 定点表示的数范围小

6.2.2 浮点表示

  • N=S*r^j,S为尾数,为小数,可正可负,j为阶码,为整数,可正可负,r为基址,通常为2
  • 原码/补码/反码表示形式:j的原码/补码/反码的整数形式+; +S的原码/补码/反码的小数形式
  • 上溢:阶码>最大阶码,下溢:阶码<最小阶码,按机器零处理

6.2.3 定点运算

  • 定点数的乘法可以转化为移位运算和加法运算

7.1 机器指令

  • 指令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的中间层

  • 当减少地址数(比如使用寄存器)后,能够增大指令的寻址范围、缩短指令字长或者减少访存次数

  • 指令字长取决于操作码长度、操作数地址长度和操作数地址个数

  • 指令字长固定的话,指令字长可以等于存储字长,可变的话,可以按字节的倍数变化

7.2 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种类

7.2.1 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

  • 边界对准方式:数据存放的起始地址是数据长度的整数倍,既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存储访问,也不太浪费存储空间

7.2.2 操作类型

(1)陷阱指令:意外事故的中断

  • 一般不给用户使用,出现事故时,由CPU自动产生并执行(隐指令)
  • 设置供用户使用的陷阱指令,如INT TYPE(软中断),用户使用完成系统调用

(2)输入输出

  • 入:端口中的数据—>CPU寄存器
  • 出:CPU寄存器—>端口数据

7.3 寻址方式

  • 分为指令的寻址(确定下一跳指令的地址)和数据的寻址(确定本条指令的操作数地址)

7.3.1 指令寻址

  • 分为顺序寻址(PC+1,按字和字节编制方式加的数不一样)和跳跃寻址(JMP等)

7.3.2 数据寻址

  • 指令格式:操作码+寻址特征+形式地址A
  • 形式地址(A):指令字中的地址,有效地址(EA):操作数的真实地址

(1)立即寻址

  • 形式地址就是操作数
  • 不访存

(2)直接寻址

  • 有效地址由形式地址直接给出
  • 访一次存,操作数地址不易修改

(3)隐含寻址

  • 操作数地址隐藏在操作码中
  • ADD、MOVS

(4)间接寻址

  • 有效地址由形式地址间接提供
  • 多次访存,可扩大寻址范围,便于编制程序(不用该形式地址,只用改里面的值)

(5)寄存器寻址

  • 有效地址为寄存器编号

(6)寄存器间接寻址

  • 有效地址在寄存器中
  • 便于编制循环程序

(7)基址寻址

  • 采用专用寄存器Br作为基址寄存器,程序执行过程中,Br内容不变,形式地址可变,有利于多道程序
  • 采用通用寄存器Ro作为基址寄存器,用户指定通用寄存器,Ro内容不变,形式地址可变

(8)变址寻址

  • 采用IX或者通用寄存器作为变址寄存器
  • EA=(IX)+A
  • IX内容可变,形式地址不变
  • 便于处理数组问题

(9)相对寻址

  • EA=(PC)+A
  • A相对于当前指令的位移量,用补码
  • 便于程序浮动,广泛用于转移指令

(10)堆栈寻址

  • 分为硬堆栈(由寄存器存储数据)和软堆栈(指定存储空间)
  • 借助ESP寄存器

7.4 指令格式举例

  • IBM 360
  • Intel 8086:指令字长1~6个字节,地址格式包含零地址、一地址、二地址

7.5 RISC和CISC

7.5.1 RISC(精简指令集)

  • 选用频度高的简单指令,复杂指令由简单指令来组合
  • 指令长度固定,格式少
  • 只有LOAD/STORE指令访存
  • 采用流水技术,一个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
  • 采用组合逻辑实现控制器

7.5.2 CISC(复杂指令集)

  • 指令复杂庞大,长度不固定,各市多
  • 访存指令不收限制
  • 大多数指令需要多个时钟周期来执行
  • 采用微程序控制器

7.5.3 处理器分类

  • x86是CISC,ARM、MIPS和RISC-V是RISC

8.1 CPU的结构

8.1.1 CPU功能

8.1.2 CPU结构

8.2 指令周期

  • 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包括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和中断周期四个机器周期
  • 间址周期是从内存中取出地址码的时间
  • CPU周期又称机器周期,CPU完成基本操作所需用时,通常用内存读取一个字指令字的时间来表示
  • 时钟周期又称震荡周期,是时钟频率(主频)的倒数,CPU完成最基本动作,最小单位,控制产生一个或多个并行的微操作命令

8.3 指令流水

8.3.1 提高机器速度

  • 提高访存速度(Cache)
  • 提高IO和主机之间的传送速度(中断、DMA、通道)
  • 提高运算器速度(改进算法)
  • 提高整机处理能力(开发系统的并行性)

8.3.2 系统的并行性

  • 并发(同一时间段)和同时(同一时刻)
  • 并行的等级:过程级(程序和进程,由软件实现)、指令级(指令内部和之间,由硬件实现)

8.3.3 指令流水原理

  • 将指令周期划分为多个阶段,不同部件完成当前指令后不用等待,进入下一个指令
  • 二级流水、多级流水

8.3.4 影响指令流水线性能的因素

  • 结构相关:不同指令争用同一功能部件
  • 数据相关:不同指令访问操作数时的冲突,使用旁路技术(也称前向通道)解决,不用等待写入主存或寄存器,直接送入下一个指令
  • 控制相关:由条件转移指令引起,只有执行后才知道下一个指令是什么

8.3.5 流水线的多发技术

  • 超标量技术:每个时钟周期内可并发多条指令
  • 超流水线技术:一个时钟周期内再分段
  • 超长指令字技术:由编译器挖掘指令的并行性,将多条指令组成一条多个操作码字段的超长指令字

8.3.6 流水线结构

  • 指令流水线结构:对完成指令的周期分段
  • 运算流水线结构:对运算周期进行分段

8.4 中断系统

8.4.1 引起中断的因素

  • 人为设置的中断,如转管指令
  • 程序性事故,如溢出,除法错误
  • 硬件故障
  • IO设备
  • 外部事件,如键盘中断程序

8.4.2 中断请求标记和中断判优逻辑

  • 一个请求源对应一个INTR中断请求标记触发器
  • 中断判优逻辑接口电路

8.4.3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查询

  • 硬件向量法

  • 软件查询法

8.4.4 中断响应

(1)响应中断的条件

  • CPU允许中断触发器EINT=1

(2)响应中断的时间

  • 指令执行周期结束时刻由CPU发查询信号至各个INTR

(3)中断隐指令:不是指令,由硬件直接实现

  • 保护程序断点:存于特定地址内或者进栈
  • 寻找服务程序入口:硬件向量法(PC=向量地址)或者软件查询法(PC=中断识别程序入口地址)
  • 硬件关中断EINT=0

8.4.5 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

(1)保护现场

  • 保护断点,由中断隐指令完成
  • 保存寄存器内容,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2)恢复现场

  • 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8.4.6 多重中断

(1)概念

  •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过程中,收到更重要的中断请求

(2)实现多重中断的条件

  • 提前开中断
  • 优先级高的中断源有权中断优先级低的中断源

(3)屏蔽技术

  • 通过屏蔽触发器,设置中断屏蔽字,调整中断的优先级
  • 只能改变处理的优先级,不能改变响应的优先级
  • 流程:保护现场->置屏蔽字->开中断->中断服务->关中断->恢复现场->恢复屏蔽字->开中断->中断返回

9.1 微操作命令的分析

  • 一条指令的四个周期内所要做的微操作命令
  • 微操作命令:可以理解为针对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基本操作

9.2 控制单元

  • 控制方式:产生不同微操作命令序列所用的时序控制方式

(1)同步控制方式:任一微操作由统一基准时序信号控制

(2)异步控制方式:采用应答方式(如IO操作)

(3)联合控制方式

(4)人工控制方式:Reset、停机开关

10.1 组合逻辑设计

  • 控制器的设计分为组合逻辑设计(RISC)和微程序设计(CISC)

(1)组合逻辑设计步骤

  • 安排微操作时序

  • 列出操作时间表(在哪个节拍执行哪些微操作,哪些指令会用到)

  • 写出微操作命令的最简表达式(在什么条件下会用到该微操作命令)

  • 画出逻辑图

(2)微程序设计思想

  • 一条机器指令由多个微操作命令组成,将同一节拍内的几个并行的微操作命令组成微指令
  • 微指令(例10100000)为1的部分表示在当前节拍为高电平时有效的微操作命令
  • 微指令组成微程序,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存入控制存储器(ROM)
  • 设计思想为存储逻辑

(3)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基本框图

刷新评论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公告

标签:机组,总线,笔记,中断,地址,指令,寄存器,CPU
From: https://www.cnblogs.com/ALIM-MASTIK/p/18157838

相关文章

  • windows系统修复笔记
    windows修复笔记 1.检查修复硬盘chkdskC:/R/f2. 修复引导Bootrec.exe/fixmbrBootrec/fixbootbootrec/RebuildBcdbcdbootc:\windows/sc:3.系统文件修复sfc/SCANNOW 参考连接:还原或修复运行WindowsServerEssentials的服务器|MicrosoftLear......
  • 【学习笔记】Python 使用 matplotlib 画图
    目录安装中文显示折线图、点线图柱状图、堆积柱状图坐标轴断点参考资料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画图,记录一些常用的画图demo代码安装#建议先切换到虚拟环境中pipinstallmatplotlib中文显示新版的matplotlib已经支持字体回退功能,因此可以直接设置......
  • 学习 Avalonia 框架笔记 如何创建一个全屏置顶的 X11 应用窗口
    本文记录我从Avalonia框架里面学到如何创建一个全屏置顶的X11应用窗口的方法开始之前,先从Avalonia或CPF里面拷贝足够的代码,这部分代码可以从本文末尾找到下载方法设置全屏的核心代码是以下三行ChangeWMAtoms(false,XLib.XInternAtom(display,"_NET_WM_STATE_HIDDEN",......
  • 普通有限多项式笔记
    普通多项式笔记\(\textrm{Newton'sMethod}\)(牛顿迭代)应用于解决已知\(g(x)\)的情况下,求出\(g(f(x))\equiv0\modx^n\)。首先通过列出方程显然,\(f(x)\modx^n\)在此时是唯一的。那么我们假设已知\(g(f_0(x))\equiv0\modx^{n/2}\),显然此时\(f_0(x)\modx^{n/2}\)也......
  • [算法学习笔记] 并查集
    提示:本文并非并查集模板讲解,是在模板基础上的进一步理解以及拓展。Review并查集可以用来维护集合问题。例如,已知\(a,b\)同属一个集合,\(b,c\)同属一个集合。那么\(a,b,c\)都属一个集合。并查集分为合并,查询操作。定义\(fa_i\)表示点\(i\)的父亲。为了降低复杂度,在fi......
  • Fast Möbius Transform 学习笔记
    小Tips:在计算机语言中\(\cup\)=&/and,\(\cap\)=|/orFirstStep.定义定义长度为\(2^n\)的序列的and卷积\(A=B*C\)为\(A_i=\sum_{j\cupk=i}{B_j*C_k}\)考虑快速计算SecondStep.变换定义长度为\(2^n\)的序列的Zeta变换为\[\hat{A}_i=\sum......
  • 笔记/C++中的数组排序
    在C++中,std::sort函数是一个用于对容器(如数组、向量等)进行排序的通用算法。它定义在<algorithm>头文件中,并接受两个迭代器参数,分别指向要排序的范围的开始和结束位置。此外,std::sort还可以接受一个可选的比较函数或lambda表达式,用于自定义排序规则。以下是std::sort函数的基本用......
  • SQL学习笔记
    --creattable--auto-generateddefinitioncreatetableemp(idintnullcomment'编号',worknovarchar(10)nullcomment'工号',namevarchar(10)nullcomment'名字',genderchar(1)......
  • 论文笔记-Two-phase flow regim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liquid-phase velocity
    对象:液相速度信息方法:CNN、LSTM、SVM目标:实现了水平管道内两相流态识别关注特征:从速度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的统计特征:均值、均方根和功率谱密度、最大速度比和最大速度差比结果:SVM-93.1%,CNN-94%,LSTM-不佳73.3%LSTM:总共使用了300秒的速度数据,然后将其分为180秒用于训练和......
  • PM 的基本技术训练 – 案例分析 在PM 带领下, 每个团队深入分析下面行业的软件, 找到行
    英语学习/词典App英语学习/词典App评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app优点:权威的词汇分类,适合专业英语词汇学习,查词功能强大,支持通配符搜索。缺点:可能需要在特定区域的Appstore购买,价格较高。网易有道词典优点:用户评分高,专为iPad设计,提供多种语言翻译,适合学生使用。缺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