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管理概述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已成功完成项目。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含在项目内。在项目环境中,“范围”这一术语有两种含义:产品范围;项目范围。产品范围指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是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
1. 规划范围管理;2. 收集需求;3. 定义范围;4. 创建WBS;5. 确认范围;6. 控制范围;
敏捷与适应方法
对于需求不断变化,风险大或者不确定性高的项目,敏捷或适应方法特意在早期缩短定义范围的时间。通过多次迭代来开发可交付成果。在每次迭代中团队会重复三个过程:1. 收集需求;2. 定义范围;3. 创建WBS;发起人和客户代表会重复两个过程:1. 确认范围;2. 控制范围。
而在预测型项目中,经过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WBS)等只有通过正式变更程序的控制,才能进行基准变更。
一、规划范围管理
定义与作用:规划范围管理是为了记录如何定义、制定、监督、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输入:1. 项目章程(记录项目目的、概述、制约条件以及想要实现的高层及需求);2. 项目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项目生命周期描述、开发方法);3. 事业环境因素;4.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与技术:1. 专家判断(涉及领域以往类似项目、特定行业、学科的信息);2. 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析)3. 会议。
输出:1. 范围管理计划(a:指导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b:指导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c:指导如何确定审批和维护范围基准;d:指导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2. 需求管理计划(a: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b:配置管理活动(例如何如启动变更、如何分析影响等);c:需求优先级排列过程;d:测量指标及使用这些指标的过程;e:反应哪些需求属性将被列入需求跟踪矩阵等)。
二、收集需求
定义与作用:收集需求是为实现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定义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奠定基础。让干系人积极参与需求的探索和分解工作,能直接促进项目成功。
输入:1. 立项管理文件(商业论证产生的文件,描述了为满足业务应达到的期望及可选标准);2. 项目章程(高层级需求);3.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干系人参与计划);4. 项目文件(假设日志、干系人登记册、经验教训登记册);5. 协议;6. 事业环境因素;7.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与技术:1. 专家判断(涉及领域可行性研究与评估、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图解技术等);2. 数据收集(头脑风暴、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标杆对照);3. 数据分析(文件分析(协议、商业计划、法规文件、现行流程等));4. 决策(投票、独裁、多标准决策分析);5. 数据表现(亲和图(用于分组)、思维导图);6. 人际关系和团队技能(名义小组技术、观察和交谈、引导);7. 系统交互图(对产品范围的可视化描绘);8. 原型法(在实际制造预期产品前先造出该产品原型,经干系人体验完善模型)。
输出:1. 需求文件(需求文件可以是简单的文件列表,也可以是包含内容提要、细节描述和附件等的详细文件。需求的类别一般包括:a:业务需求;b:干系人需求;c:解决方案需求;d:过渡和就绪需求;项目需求;质量需求);2. 需求跟踪矩阵(跟踪的内容包括a:业务需要、机会、目的和目标;b:项目目标;c:项目范围和WBS可交付成果;d:产品设计;e:产品开发;f: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g: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等)。
以下是需求跟踪矩阵示例:
三、定义范围
定义与作用:定义范围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描述产品、服务和成果的边界和验收标准。应根据项目启动过程中记载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来编制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
输入:1. 项目章程(对项目的高层级描述、产品特征等);2.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3. 项目文件(假设日志、需求文件、风险登记册);4. 事业环境因素;5.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与技术:1. 专家判断(涉及领域类似项目的知识和经验);2. 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析);3. 决策(多标准决策分析);4.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5. 产品分析(把高层级需求细化到详细活动,主要分析技术包括a:产品分解;b:需求分析;c:系统分析;d:系统工程;e:价值分析;f:价值工程等)。
输出:1. 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范围说明书内容包括a:产品范围描述;b:可交付成果;c:验收标准;d:项目的除外责任);2. 项目文件(更新)
四、创建WBS
定义与作用: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工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架构。WBS是对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所需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WBS最低层级的组成部分称为工作包,其中包括计划的工作。常用的方法包括自上而下的方法,对较高层级组件进行逐级分解。工作分解的越细致,对工作的规划、管理和控制就越有力。但是,过细的分解也会造成管理的无效耗费,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等。
输入:1.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2. 项目文件(需求文件、项目范围说明书);3. 事业环境因素;4.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与技术:1. 专家判断(涉及领域类似项目的知识或经验);2. 分解(a:分解活动(分解活动包括: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确定WBS的结构和编排方法;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为WBS组成部分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b:WBS结构(WBS结构可采用多种形式:以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作为分解的第二层;以主要可交付成果作为分解的第二层;纳入由项目团队以外的组织开发的各种较低层级组件,如外包));3. 注意事项(a:WBS必须是面向可交付成果的;b:WBS必须符合项目的范围;c:WBS的底层应该支持计划和控制;d:WBS中的元素必须有人负责;e:WBS应控制在4-6层;f:WBS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g:WBS的编制需要所有项目干系人的参与;h:WBS并非一成不变的)。
输出:1. 范围基准(范围基准内容包括a:项目范围说明书;b:WBS;c:工作包;d:规划包;e:WBS字典);2. 项目文件(更新)。
五、确认范围
定义与作用: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1. 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2. 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确认范围的步骤(a:确定需要进行范围确认的时间;b:识别范围确认需要哪些投入;c:确定范围正式被接受的标准和要素;d:确定范围确认会议的组织步骤;f:组织范围确认会议)。项目干系人进行范围确认时,一般要检查以下问题(a:可交付成果是否是确定的;b:每个可交付成果是否有明确的里程碑;c: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d:审核和承诺是否有清晰的表达等)。
输入:1.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范围基准);2. 项目文件(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质量报告;经验教训登记册);3. 工作绩效数据;4.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工具与技术:1. 检查(测量、审计等活动);2. 决策(投票)。
输出:1.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2. 变更请求;3. 工作绩效信息;4. 项目文件(更新)。
六、控制范围
定义与作用: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控制项目范围确保所有变更请求、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都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进行处理。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被称为范围蔓延。
输入:1.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变更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范围基准、绩效测量基准);2. 项目文件(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经验教训登记册);3. 工作绩效数据(变更请求的数量、确认和完成可交付成果的数量等);4.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与技术:1. 数据分析(偏差分析、趋势分析)。
输出:1. 工作绩效数据;2. 变更请求;3.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
标签:需求,WBS,项目,管理,成果,交付,范围 From: https://www.cnblogs.com/qiuYeFengLu/p/1807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