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过去中学的时候,老是对笔记本嗤之以鼻,觉得记笔记很费时间,而且知识就那么些,差不多都懂了为什么要记笔记?直到现在,发现一些事情不记录笔记根本记不住。如果以前不需要笔记本,而现在却需要了,是不是说明自己学习能力变弱了呢?自己现在到底是否需要笔记本呢?如果需要,又应该如何正确利用笔记本,最后达到正确看待笔记本的程度呢?这就需要研究一下笔记本的作用,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问题一:中学不需要笔记本,现在需要,意味着能力退化了吗?
1. 中学不需要笔记本吗?
- 实际上,中学本身是需要的,而且其实正因为自己中学没有好好做笔记,才会导致有一些考试反复出现的问题,自己下来没有写在笔记本上面,反复熟练,所以才会每一次考试的时候都会在以前试卷上面出现过的相同的问题上面反复进行“现场思考”。
- 这里说的现场思考,是指在认为考试分为“基础+提高+意外”三部分组成的前提下,把“基础”部分当做“提高”部分处理了,即本来应该用脊髓能够快速做出来的题,在考场上却需要占用宝贵的时间慢慢思考怎么做,这就挤压了“提高”题目的思考时间,这往往导致时间不够,留给“提高”题目的时间不够,从而不能够得到拔尖的分数。
- 另外,所谓的“基础+提高+意外”三部分,具体来说:
- “基础”是指认为考试分为可以交给脊髓思考的题目,这部分经过大量训练,能够形成条件反射,“无需”大脑介入即可完成;
- “提高”是指考试有别于备考时期大量出现的常规题目的、需要从一些新角度去思考的问题,也往往就是所谓的“压轴题”(对了,准确来说应该叫“轴题”,压轴的是最难题目的前面一道hh)、“聪明题”;
- “意外”是指包含考前晚上睡不着、路上晕车、考试肚子疼等等各种可能影响到考试状态的意外。所有考试因为普遍会有特殊时间和特殊地点的限制,所以“水土不服”是所有考试的共同特征,所以“意外”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意外”在各种考试中都有不小的影响,包括感冒,着凉,新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