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批评指正!
前置芝士
- 割点:对于一个点 \(u\),若删除 \(u\) 会使当前无向图中连通分量增多,我们就称 \(u\) 为该图的割点。
- 桥(割边):同理,对于一条边 \((u,v)\),若删除 \((u,v)\) 会使当前无向图中连通分量增多,我们就称 \((u,v)\) 为该图的桥。
- Tarjan 求强连通分量
Tarjan 求割点
设两个数组 \(dfn\) 和 \(low\),表示 dfs 序和仅通过 \(1\) 条非树边所能到达的点的最小 \(dfn\)。
注意,这里的树边是有向边。
在 dfs 过程中维护这两个数组。
当 \(u\) 和其儿子 \(v\) 满足 \(low_v\ge dfn_u\) 时,称 \(u\) 是割点。
感性理解:因为这说明 \(v\) 无法通过非树边“逃出”\(u\) 的子树,只能通过 \(u\),那么当 \(u\) 被删除时,\(v\) 就与其他点脱离了联系。
但有一个特例:如果 \(u\) 是 dfs 树的根,那么只要有两个或更多儿子,\(u\) 就是割点,因为删除根节点后这两个或更多子树将互不相连。
算法流程
dfs 到 \(u\) 时:
- 给 \(dfn_u\)、\(low_u\) 赋值。
- 遍历每个子节点 \(v\):
- 如果未被访问过,就先 dfs,然后更新 \(low_u=\min(low_u,low_v)\)。
- 如果访问过,就更新 \(low_u=min(low_u,dfn_v)\)。
-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这样更新,请看这个。
- 如果满足 \(low_v\ge dfn_u\),将 \(u\) 标记为割点。但要特判根节点。
代码
int n,m;
vector<int> e[21145];// 边表
bitset<20008> cut;// 标记是否为割点
int dfn[21145],low[21145],cnt=1,root;// cnt:时间戳,root:当前 dfs 树的根
void tarjan(int u=root)
{
int chd=0;// 孩子数量
low[u]=dfn[u]=cnt++;
for(int v:e[u])// 遍历所有孩子
{
if(!dfn[v])// 若未遍历过
{
tarjan(v);
low[u]=min(low[u],low[v]);// 更新 low
if(low[v]>=dfn[u])// 判断是否为割点
{
cut[u]=true;
}
chd++;
}
else
{
low[u]=min(low[u],dfn[v]);
}
}
if(u==root)// 特判是否为根节点
{
if(chd>=2)
{
cut[u]=true;
}
else
{
cut[u]=false;
}
}
return;
}
Tarjan 求桥
(未完待续)
标签:Tarjan,求割点,int,割点,dfs,dfn,low From: https://www.cnblogs.com/chargedcreeper/p/tarjan-c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