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是一个奇妙的现象:在量子力学中,几个粒子在相互作用后,各自的特性就会综合,于是单个粒子的性质变得无法描述,人们只能描述整个系统的性质;在人世间,几个人相遇后,难免对彼此产生影响,即便将来再次分离,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着这次相遇的影子——一次对话,一个想法,一个动作,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纠缠。
这两个次元中的纠缠,编织成了《纠缠:量子力学趣史》。起初,本书中文版简介的第一句话是:
“
“假如20世纪的物理学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小说,那么就应该是这本书。”
”
结果被作者否了。作者措辞委婉地说:“还是不要称之为‘小说’吧。”
毕竟,作者花费将近五年时间,遍查历史资料和人物传记,并与多位尚在人世的书中当事人通过信件、电话访问、面谈,辛苦得到了第一手资料,才写成了这本书。她恐怕担心自己的作品被轻易地一棍子打成“杜撰”。然而,作为这本量子力学史传的第一位中文读者,我们总要回答读者一个紧要的问题:“这螃蟹,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关于量子力学的故事书已经不少了,真的不少了。就是爱因斯坦的自传和传记,也够看了。事实上,无论是小说还是科学史,作家们都在讲类似甚至相同的故事,但诱人之处在于你怎么讲。别忘了,骰子其实在自己手里。
那么,我们又是怎么把这本科学史传“误读”成一部小说了呢?因为各色奇葩人物?因为反转再反转的情节?还是因为没有什么公式?都不是。是因为对话。
对话——不是象征意义上的“对话”,而是饱含人物性格的、把人纠缠在一起的、如电影台词一般的对话。台词让人物“活跳”出来,即使偶尔让时空错乱,但会让历史变得畅快。
如果要拍一部关于量子力学的电影,一定别忘了借一辆有轨电车。
时间:1923年夏天
地点:在哥本哈根的一辆有轨电车上
出场人物:量子理论的两位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以及该理论首位伟大的传播者阿诺尔德·索末菲。
“看到你做得这么好,真替你高兴。”爱因斯坦说。
玻尔摇了摇头,微笑着说:“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我的人生一直在极乐与绝望的交织中循环流逝……你们想必都能理解这一点……有时感到精力充沛,有时又自觉疲惫不堪;有时自信满满开始写作论文,有时又犹豫再三不让它们发表。”——说话时,他的表情非常诚恳——“因为对于量子理论这个大谜团,我的想法总是在变化。”
“我理解,”索末菲说,“我非常理解。”
爱因斯坦几乎一直闭着眼在听,这时他点头说道:“这也正是让我止步不前的一道墙。困难重重啊。”——说到这,他睁开了双眼——“相对论不过是我在与量子的艰难斗争中给自己安排的片刻喘息。”
这次交谈确实发生过。玻尔在晚年的一次采访中,这样描述了那一天的故事:
索末菲并非书呆子,并非十足的书呆子;而爱因斯坦也不比我更谙世事,因此,他来哥本哈根时,我自然要去火车站接他……我们搭乘有轨电车从火车站回研究所,并在车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不知不觉竟坐过了好几站。我们只好下车往回坐。但这次我们又坐过了站,我现在不记得是坐过了多少站。我们之所以来回搭乘有轨电车,是因为那个时候爱因斯坦确实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虽然我们不知道爱因斯坦的兴趣是否掺杂着怀疑态度。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坐电车来来回回了许多趟,至于别人怎么看我们,那另当别论。
事实是,玻尔的“台词”出自1918年8月他写给一位同事的信:
我想你能理解……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我的人生一直在极乐与绝望的交织中循环流逝:有时感到精力充沛,有时又自觉疲惫不堪;有时自信满满开始写作论文,有时又犹豫再三不让它们发表。这是因为对于量子理论这个大谜团,我的想法总是在变化。
这段文字怎么能用于五年后才发生的情节呢?
作者认为:“尽管在这期间玻尔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他在信中谈到的状况却依旧没有改变:时而兴奋,时而沮丧,并且疲惫不堪;辛苦完成的长篇论文只有部分自信值得发表……。”
而爱因斯坦的“台词”则首次出现在一年前。当时,巴黎天文台的一位天文学家与爱因斯坦搭乘同一趟火车从比利时出发前往巴黎,并向爱因斯坦请教了他对于量子问题的意见。爱因斯坦答道:
那是道让人止步不前的墙。困难太大了!对我来说,相对论不过是我在面对它们的考验时给自己安排的片刻喘息。
“啪”地一声,头脑就开窍,冲出澡盆大喊“我发现了!”这显然不是科学史的全部。爱因斯坦这种的焦虑心情应该能延续到1923年的这个夏天,因为直到次年的夏天,一封从印度不期而至的来信才帮助他在那道“量子墙”上破开一道裂缝。
玻尔与爱因斯坦,1927年左右 ▲
啊哈!这分明是“杜撰”了。
但作者是何等小心翼翼,把所有人物台词、镜头切换、故事场景……都一一标注了来龙去脉和文献出处(诸君就不要怪罪那几十页的注释了吧)。同样一个故事,爱因斯坦和玻尔在各自传记中讲述的或有不同,而其他记录者更是各执一词,版本多样。
细想,哪家历史不如此?正如贾宝玉说的:“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如果没有杜撰,可还有历史?历史仿佛再也没法摆脱后人的想象力,而我们这些后世的读者倒乐得在“以讹传讹”中窥探伟人们的一点点真实。
我们对活跃在20世纪的这一代物理学家相当了解,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玻恩、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泡利……不仅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改变了科学、哲学的眼界,也因为他们与我们在时间上的接近。
更有意思的是,封面上那张拍摄于索尔维的合照,也许镌刻了物理学的最后辉煌。在“索尔维后时代”的物理学家之中很少有人拥有这种“大明星”般的光环。近年来,就连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开始青睐天文学家和天文学领域的成就。甚至有人说:物理学,恐怕暂时看到头了。
尼古拉·吉辛是当今全球量子信息科学的泰斗,但大众恐怕不知道他是谁。与他相比,爱因斯坦的知名度等同于“神”
尽管《纠缠》一书为了迎出“量子计算”这位新宠儿,不惜笔力地展现了阿图尔·埃克特、尼古拉·吉辛等20世纪晚期至今的物理学家的群像,但这些“年轻人”仍然被大众忽略了。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科学最终告诉了人们“量子力学有啥用?”。现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已经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战场之一。可惜,无论当下的物理学家如何同样优秀,无论量子纠缠能带给人类生活怎样的改变,当人们谈论量子力学时,却会意外地“怀旧”。
我们最爱看的,始终是“索尔维时代”的故事。这或许是我们这些历史旁观者的偏见。归根结底,一段历史中如果能惊现天才的身影,如果这些天才的人生足够跌宕起伏、令人叹惋,那么这段历史就更吸引人。
当泡利和海森堡两人说说笑笑走出电影院时,当薛定谔病困在床还要忍受玻尔的盘问时,当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在站台上惜别时,当费曼在巴西安慰玻姆的脆弱神经时,当贝尔拿伯尔特曼的袜子开玩笑时,历史文献中的“交流记录”被“哎,跟我说说”或“好吧,我同意”“闭嘴吧”等日常的话语连接在一起。
这些既没有违背历史原貌,又贴合当事人性格的对话,让历史如同小说一般慢慢展开——写书人的想象力补全了故事中的空白。但是,作者仍然以严谨的态度重述了量子力学的历史,并将必要的知识点串联在故事与对话中——放心,当物理学家讨论量子力学时,他们也未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这是爵士时代、黄金时代、摇滚时代的量子力学:一次次激荡人心的谈话、脑洞大开的实验、偶尔闪现出的火花;混乱、迷茫、卑微、奇异,却孕育了伟大发现的思想;你已知晓一二,或从未看过的情节……那些伟大却不完美的搜索者,有的从容整理衣领,有的小心捋平胡须,有的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有的慌张地挽起身旁朋友的手臂,准备登场。
三、二、一,开拍……
《纠缠》
一部属于量子力学的“小说”
物理学巨匠们是故事的主角
Louisa Gilder | 著
李树锋 ,阮冬 | 译
作者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的论文、信件和回忆录为基础,通过历史调查和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对话”。这些或真实或略带虚构的故事情节既人性化又戏剧化。
我们将看到玻尔和爱因斯坦的思想碰撞,海森堡和保利决定追寻奥秘,薛定谔和德布罗意如何为后人铺平了道路,贝尔的研究为何值得重新思考,费曼以其独特的雄辩力向同时代的人发起挑战……这些伟大人物的碰撞正如同量子“纠缠”,在时间与空间中勾勒出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以及他们的伟大思想。
本书以独特的叙事风格描绘了量子物理学从理论初建到量子计算机探索这百年的发展史,故事中生动的对话、细节使得这段历史顿时变得鲜活起来。
标签:爱因斯坦,历史,还有,杜撰,量子力学,玻尔,纠缠,对话,量子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767091/656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