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月”是“神话”。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做过这样的应用题:“工厂需要加工一批零件,安排5名工人的话需要10小时完成,那么安排25名工人加工,多少小时可以完成”之类的。对于这类题目,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得到答案。也正是如此,如今的工作中,仍有不少同仁秉持这样的小学生思维来衡量工作量,跟进工作进度。他们没有发现,如今的工作已经远非小学的应用题。那些稚子玩闹的应用题,在人生和工作的大部分场景中,实际上根本无法“应用”。
《人月神话》这一本书,它的第一章叫做“焦油坑”。
当一滴焦油,掉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使用各类有机溶剂洗涤,只要有充足的耐心反复搓洗,总能够将之解决;那么两滴、三滴乃至更多的焦油滴到身上呢,这时你可能会觉得麻烦,就把那件弄脏的衣服丢弃了事;再发展一步,当你掉到了一个“焦油坑”中,你会如何?这个坑填埋不掉,脱身不出,净化不得,你和你的工作任务只能如同困兽一样不断挣扎,最终被它吞噬。可是不要忘记,这“焦油坑”可是从一滴一滴的“焦油”累积而来的,正如书中所言,“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问题会导致困难,每个都能被解决,但是当它们相互纠缠和累积在一起的时候,团队的行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慢且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这不禁我想起了《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武当山顶剑斗方东白(阿大)的那一幕:“张无忌的一柄木剑在这团寒光中画着一个个圆圈,……木剑每发一招,便似放出一条细丝,要去缠在倚天宝剑之上,这些细丝越积越多,似是积成了一团团丝绵,将倚天剑裹了起来。两人拆到二百余招之后,方东白的剑招渐见涩滞,手中宝剑倒似不断的在增加重量,……偶尔一剑刺出,真力运得不足,便被木剑带着连转几个圈子。”即便是绝顶高手,也会陷于这一滴一滴小小的焦油形成的“深坑”。
这便是“人月神话”为什么会成为“神话”的原因,如原文所述,“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交互会产生许多不易察觉的bug,测试工作将会非常耗时,因此相同功能的编程系统构件的成本至少是独立程序的三倍。如果系统有大量的组成单元,成本还会更高。”,“人们发现调试和查错往往是线性收敛的,或者更糟糕的是,具有二次方的复杂度。结果,测试一拖再拖,寻找最后一个错误比第一个错误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当任务复杂度逐渐增加时,我们习惯于计算工作量的两个单位“人”和“月”就不再能够互相转化了,“人月”神话最终走向破灭。
标签:读后感,神话,应用题,焦油,木剑,一滴 From: https://www.cnblogs.com/jy-all-bug/p/1727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