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原则
1、单一职责:设计目的单一的类。
2、开放-封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3、里氏替换原则:子类可代替父类。
4、依赖倒置:要依赖与接口,而不是具体实现,针对接口编程。
5、接口隔离:多个接口之间不要相互影响,多个专门接口比单个接口要好。
6、迪米特原则:一个对象对其他对象尽可能少的了解。
静态图:类图、对象图、包图、组合结构图、构件图、部署图、制品图。
动态图:用例图、顺序图、通信图(协作图)、定时图、状态图、活动图。
二、设计模式分类
设计模式基本概念
架构模式:整体全局来设计,高层决策,例如C/S结构就属于架构模式。
设计模式:主要关注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具体语言实现无关。
惯用法:最底层模式,关注软件设计与实现,与语言相关。
主要分为 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
- 创建型模式
抽象工厂:提供一个接口,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
原型: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类型,并通过拷贝创建新对象。(为什么不new而是拷贝,效率更高,拷贝是直接在内存,new是在创建对象)
单例:全局保证一个实例。
工厂模式、构建器模式。
- 结构型模式
适配器模式:讲一个类转成其他可以使用的接口,方便协同工作。(转换接口)
桥接:将类的抽象和实现部分分离出来,可以独立变化。(继承树拆分 就属于桥接模式)
装饰模式:动态的给一个对象额外增加职责。(附加职责)
外观、组合、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 行为模式
职责链模式:减少请求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度,一个请求者有多个接收者,把接收者链接成一个链。(传递职责 财务审批的时候,每次员工不需要多次去申请流程,只需要申请一次,然后总监,主管,hr形成一个链依次审批)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可以撤销请求,可以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可以记录命令日志。(请求封装成对象,可撤销)
解释器模式:解释相应的语言,进行相关处理操作。
迭代器:提供一个方法按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
中介者模式:用一个对象来封装两者一系列的交互,降低耦合程度。(比如引入中间件)
备忘录:开辟一个空间存对象相关信息,方便恢复。
观察者: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一个改变,其他的跟着改变。
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他的行为。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把他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多方案切换)
访问者模式:在不改变类的前提下,对这些元素进行操作。
标签:封装,对象,接口,面向对象,十五,一个,模式,设计模式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856702/608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