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一样,自从大一结束高数课,我的数学水平就停滞了,直到写下此文的此刻,我对数学的认知仍然没有走出微积分的范畴。
究其原因,我的数学学习一直没有走出功利的范畴,那就是:一些数学学习皆是以得分得高分为目的,考试要考的就学,考试不考的就不学;考试考得多的重点学,考试考的少的蜻蜓点水式的学;能用得上的多学,用不上的少学。比如说,二次方程是高考重点内容,三次方程高考不考,我就会把二次方程的各种题都找来做了,而三次方程的思路和解法都抛诸脑后。
这样的功利式学习方法,就是我数学水平停滞的根本原因。从大二开始,只要我拿起数学书,一种声音就会在我耳边响起:考试不考,你看这种费劲的书干什么?工作后,我再次看到数学书,一种声音又会在我耳边响起:工作中都用不上,你看这种书干什么?
这种思路对吗?也对也不对。对于一个IT工程师来说,大一数学足够用了,省出精力可以干别的该干的事,当时也有很多大男孩去干他们想干的事;但是,对于一个成功的人生来说,大一数学哪里够呢?
从02年一直到19年,我的数学知识用在高等数学只有一次,那就是点积和叉乘用在了三维领域,其他大多数编码,只用到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就够了。当时我习惯愤懑的对周围人说,做程序员,只是初中数学水平就行了。
我自己的经历,和周围人的态度和水平,让我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也开始对这个行业开始怀疑,觉得这里除了工资比别的行业高点真没什么。我把自己的观点分享到互联网上,也得到了很多认同。
但是,韦神获取阿里百万奖金的事情使我清醒了!不是初等数学在编程领域就够用了,而是我接触到的领域用初等数学就够了!换句话说,不是编程领域用到的数学太low,而是我习惯的领域用不到high level的数学。
我从11年开始就有一个很愤懑的地方,那就是工资要不上去,怎么人家的工资就那么吓人的数额呢?原来我做的东西,可替代性太强,年轻人加以时日也能顶上,实在不行多弄两个就行了;而真正高薪者做的东西,可替代性很弱,新手上去三五年可能都在门外兜圈子。资本并不傻,它们擅长从这个角度压成本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