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NLP修炼系列之Bert】Bert多分类&多标签文本分类实战(附源码)

【NLP修炼系列之Bert】Bert多分类&多标签文本分类实战(附源码)

时间:2024-08-31 21:23:22浏览次数:6  
标签:Bert self 分类 batch 源码 model config 模型 size

引言

今天我们就要用Bert做项目实战,实现文本多分类任务和我在实际公司业务中的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通过本篇文章,可以让想实际入手Bert的NLP学习者迅速上手Bert实战项目。

1 项目介绍

本文是Bert文本多分类和多标签文本分类实战,其中多分类项目是借鉴github中被引用次数比较多的优秀项目,多标签文本分类是我在公司业务中实际用到的线上项目,今天把两个项目都介绍给大家,其实Bert做文本分类项目都大差不差,两个项目的项目结构也都差不多,这样更容易被初学者迅速入手和理解。

1.1 数据集介绍

文本多分类任务用到的数据集是THUCNews数据集中抽取20w新闻标题,文本长度在20-30之间,一共10个类别,每个类别2万条。类别:财经、房产、股票、教育、科技、社会、时政、体育、游戏、娱乐。数据集划分:训练集18w(每个类别18000条),验证集和测试集各1w(每个类别1000条)。

图片

多标签文本分类用到的数据集是我们自己公司的业务数据不方便提供,但是网上也有很多开源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数据集,只需要在数据读取方式上稍微做处理即可,我们公司数据用到的是对话形式的json格式,做的落地应用是意图识别任务。

1.2 项目结构

图片

(1)bert-base-chinese:存放Bert预训练模型文件pytorch_model.bin ,config.json, vocab.txt 文件比较大,可以自己在huggingface官网下载。

(2)datas:里面data存放数据集,log存放模型训练日志,saved_dict存放训练保存好的模型。

(3)models:存放Bert模型及其超参数定义config类,其中还有Bert+CNN等混合模型文件。

(4)run.py:程序入口,运行直接训练模型。

(5)train_eval.py:模型训练,验证,测试部门代码。

(6)utils:定义数据预处理和加载的模块。

1.3 需要环境包

项目里面我生成了requirements.txt 文件,运行项目之前需要先安装环境包,python版本3.8。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图片

2 项目流程

run.py是完整项目的入口,只需要运行run.py就可以跑通整个项目了。

2.1 项目参数

整体项目参数用到了argparse工具,配置相关参数,比如设置模型模块名称。

# 声明argparse对象 可附加说明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description='Chinese Text Classification')
# 模型是必须设置的参数(required=True) 类型是字符串
parser.add_argument('--model', type=str, default="bert", help='choose a model: bert, bert_CNN,'                                                              'bert_DPCNN,bert_RNN,bert_RCNN,ERNIE')

# 解析参数
args = parser.parse_args()

2.2 项目流程

if __name__ == '__main__':
    dataset = 'datas'  # 数据集路径    
    
    model_name = args.model  # bert 设置的模型名称    
    x = import_module('models.' + model_name)  # 根据所选模型名字在models包下 获取相应模块    
    config = x.Config(dataset)  # 模型文件中的配置类    
    
    # 设置随机种子 确保每次运行的条件(模型参数初始化、数据集的切分或打乱等)是一样的    
    np.random.seed(1)    
    torch.manual_seed(1)    
    torch.cuda.manual_seed_all(1)   
    torch.backends.cudnn.deterministic = True  # 保证每次结果一样    
    
    start_time = time.time()    
    print("Loading data...")    
    # 构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    
    train_data, dev_data, test_data = build_dataset(config)    
    # 构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迭代器    
    train_iter = build_iterator(train_data, config)    
    dev_iter = build_iterator(dev_data, config)    
    test_iter = build_iterator(test_data, config)    
    time_dif = get_time_dif(start_time)    
    print("Time usage:", time_dif)    
    
    # train    
    model = x.Model(config).to(config.device)  # 构建模型对象    
    train(config, model, train_iter, dev_iter, test_iter)  # 训练

3 数据处理

数据预处理阶段主要两部分,构建数据集build_dataset()和构建数据迭代器build_iterator()。这里面我们自定义数据迭代器,之所以要构建数据迭代器,是因为当数据量比较大时,无法一次性把数据全部加载到内存或显存中,此时我们可以使用数据生成器。训练时,不是把全部数据都加载到内存或显存中,而是用到哪一部分数据(某个batch),就用数据生成器生成该部分数据,只把这部分数据加载到内存或显存中,避免溢出。

3.1 构建数据集

PAD, CLS = '[PAD]', '[CLS]'  # padding符号, bert中综合信息符号

def build_dataset(config):
    def load_dataset(path, pad_size=32):      
        contents = []        
        with open(path, 'r', encoding='UTF-8') as f:      
            for line in tqdm(f):#遍历每一行              
                lin = line.strip()#去掉首尾空白符                
                if not lin:#遇到空行 跳过                 
                    continue                
                content, label = lin.split('\t')#text  label;每一行以\t为切分,拿到文本                
                token = config.tokenizer.tokenize(content) #分字(汉语 character-level) bert内置的tokenizer                
                token = [CLS] + token #头部加入 [CLS] token                
                seq_len = len(token) #文本实际长度(填充或截断之前)                
                mask = []  #区分填充部分和非填充部分                
                token_ids = config.tokenizer.convert_tokens_to_ids(token) #把tokenizer转换为索引(基于下载的词表文件)     
                            
                if pad_size:#长截短填                    
                    if len(token) < pad_size: #序列长度小于 填充长度                    
                        mask = [1] * len(token_ids) + [0] * (pad_size - len(token))#mask 填充部分对应0 非填充部分为1                        
                        token_ids += ([0] * (pad_size - len(token))) #用0作填充                   
                    else: #此时没有填充 序列长度大于填充长度                    
                        mask = [1] * pad_size  #全部都是非填充                        
                        token_ids = token_ids[:pad_size] #截断                        
                        seq_len = pad_size #实际长度为填充长度                
                contents.append((token_ids, int(label), seq_len, mask)) #[([...],label,seq_len,[...])]        
        return contents     

    # 分别对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进行处理    
    train = load_dataset(config.train_path, config.pad_size)    
    dev = load_dataset(config.dev_path, config.pad_size)    
    test = load_dataset(config.test_path, config.pad_size)    
    # 返回预处理好的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    
    return train, dev, test

3.2 构建数据迭代器

class DatasetIterater(object):#自定义数据集迭代器
    def __init__(self, batches, batch_size, device):     
        self.batch_size = batch_size        
        self.batches = batches#数据集        
        self.n_batches = len(batches) // batch_size #得到batch数量        
        self.residue = False  # 记录batch数量是否为整数        
        if len(batches) % self.n_batches != 0:#不能整除         
            self.residue = True        
        self.index = 0        
        self.device = device     
        
    def _to_tensor(self, datas):        
        # 转换为tensor 并 to(device)        
        x = torch.LongTensor([_[0] for _ in datas]).to(self.device) #输入序列        
        y = torch.LongTensor([_[1] for _ in datas]).to(self.device) #标签    
         
        # seq_len为文本的实际长度(不包含填充的长度) 转换为tensor 并 to(device)        
        seq_len = torch.LongTensor([_[2] for _ in datas]).to(self.device)        
        #mask        
        mask = torch.LongTensor([_[3] for _ in datas]).to(self.device)        
        return (x, seq_len, mask), y     
    
    def __next__(self):     
        if self.residue and self.index == self.n_batches:#当数据集大小 不整除 batch_size时,构建最后一个batch        
            batches = self.batches[self.index * self.batch_size: len(self.batches)]            
            self.index += 1            
            batches = self._to_tensor(batches)#把最后一个batch转换为tensor 并 to(device)            
            return batches         
            
        elif self.index > self.n_batches:         
            self.index = 0            
            raise StopIteration        
        else:#构建每一个batch        
            batches = self.batches[self.index * self.batch_size: (self.index + 1) * self.batch_size]            
            self.index += 1            
            batches = self._to_tensor(batches)#把当前batch转换为tensor 并 to(device)            
            return batches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len__(self):    
            if self.residue:       
                return self.n_batches + 1 #不整除 batch数加1        
            else:      
                return self.n_batches  def build_iterator(dataset, config):#构建数据集迭代器    iter = DatasetIterater(dataset, config.batch_size, config.device)    return iter

4 模型和配置定义

模型用到预训练Bert模型,在对输入经过encoder编码后,取[CLS] token(输入序列最前面需要添加特定的[CLS] token表示序列开始)对应的最后一层编码向量(隐状态),再接全连接层进行分类,以及预训练语言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的结合,如Bert + CNN/RNN/RCNN/DPCNN,即取Bert最后一层所有的编码向量作为后续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再进行分类。

4.1 Config配置类

这里面只展示出Bert + 全连接层,目前在我公司的业务数据集上效果最好的。

class Config(object):

     """配置参数"""    
     def __init__(self, dataset):    
         self.model_name = 'bert'        
         #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路径        
         self.train_path = dataset + '/data/train.txt'                                        
         self.dev_path = dataset + '/data/dev.txt'                                            
         self.test_path = dataset + '/data/test.txt'         
         #类别名单        
         self.class_list = [x.strip() for x in open(            
             dataset + '/data/class.txt').readlines()]                  
         #存储模型的训练结果        
         self.save_path = dataset + '/saved_dict/' + self.model_name + '.ckpt'                
         self.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 设备     
             
         self.require_improvement = 1000                                 # 若超过1000batch效果还没提升,则提前结束训练        
         self.num_classes = len(self.class_list)                         # 类别数        
         self.num_epochs = 3                                             # epoch数        
         self.batch_size = 128                                           # mini-batch大小        
         self.pad_size = 32                                              # 每句话处理成的长度(短填长切)        
         self.learning_rate = 5e-5                                       # 学习率        
         #预训练模型相关文件(模型文件.bin、配置文件.json、词表文件vocab.txt)存储路径        
         self.bert_path ='./bert-base-chinese'        
         #序列切分工具        
         self.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self.bert_path)        
         #隐藏单元数        
         self.hidden_size = 768

4.2 模型定义类

class 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onfig):     
        super(Model, self).__init__()        
        self.bert = BertModel.from_pretrained(config.bert_path)        
        for param in self.bert.parameters():        
            param.requires_grad = True        
        self.fc = nn.Linear(config.hidden_size, config.num_classes)    
       
    def forward(self, x):     
        context = x[0]  # 输入的句子        
        mask = x[2]  # 对padding部分进行mask,和句子一个size,padding部分用0表示,如:[1, 1, 1, 1, 0, 0]        
        # _, pooled = self.bert(context, attention_mask=mask, output_all_encoded_layers=False)        
        _, pooled = self.bert(context, attention_mask=mask, token_type_ids=None, return_dict=False)        
        out = self.fc(pooled)        
        return out

5 训练,验证和测试

5.1 训练模块

def train(config, model, train_iter, dev_iter, test_iter):  
    start_time = time.time()    
    model.train()    
    param_optimizer = list(model.named_parameters())    
    no_decay = ['bias', 'LayerNorm.bias', 'LayerNorm.weight']    
    optimizer_grouped_parameters = [       
        {'params': [p for n, p in param_optimizer if not any(nd in n for nd in no_decay)], 'weight_decay': 0.01},        
        {'params': [p for n, p in param_optimizer if any(nd in n for nd in no_decay)], 'weight_decay': 0.0}]    
        
    optimizer = AdamW(optimizer_grouped_parameters, lr=config.learning_rate) 
       
    total_step = len(train_iter) * config.num_epochs    
    num_warmup_steps = round(total_step * 0.1)    
    scheduler = get_linear_schedule_with_warmup(optimizer, num_warmup_steps=num_warmup_steps,                                                
                                                num_training_steps=total_step)     
                                                
    total_batch = 0  # 记录进行到多少batch    
    dev_best_loss = float('inf')    
    last_improve = 0  # 记录上次验证集loss下降的batch数    
    flag = False  # 记录是否很久没有效果提升    
    model.train()  
    for epoch in range(config.num_epochs):      
        print('Epoch [{}/{}]'.format(epoch + 1, config.num_epochs))        
        for i, (trains, labels) in enumerate(train_iter):            
            outputs = model(trains)            
            model.zero_grad()            
            loss = F.cross_entropy(outputs, labels)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scheduler.step()            
            if total_batch % 100 == 0:                
                # 每多少轮输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效果                
                true = labels.data.cpu()                
                predic = torch.max(outputs.data, 1)[1].cpu()                
                train_acc = metrics.accuracy_score(true, predic)                
                dev_acc, dev_loss = evaluate(config, model, dev_iter)                
                if dev_loss < dev_best_loss:                  
                    dev_best_loss = dev_loss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config.save_path)                    
                    improve = '*'                    
                    last_improve = total_batch                
                else:                  
                    improve = ''                
                time_dif = get_time_dif(start_time)                
                msg = 'Iter: {0:>6},  Train Loss: {1:>5.2},  Train Acc: {2:>6.2%},  Val Loss: {3:>5.2},  Val Acc: {4:>6.2%},  Time: {5} {6}'                
                logger.log(msg.format(total_batch, loss.item(), train_acc, dev_loss, dev_acc, time_dif, improve))                
                # print(msg.format(total_batch, loss.item(), train_acc, dev_loss, dev_acc, time_dif, improve))                
                model.train()            
            total_batch += 1            
            if total_batch - last_improve > config.require_improvement:     
                # 验证集loss超过1000batch没下降,结束训练                
                print("No optimization for a long time, auto-stopping...")                
                flag = True                
                break        
        if flag:          
            break    
    test(config, model, test_iter)

5.2 验证模块

def evaluate(config, model, data_iter, test=False):
    model.eval()#测试模式    
    loss_total = 0    
    predict_all = np.array([], dtype=int)#存储验证集所有batch的预测结果    labels_all = np.array([], dtype=int)#存储验证集所有batch的真实标签    
    with torch.no_grad():     
        for texts, labels in data_iter:        
            outputs = model(texts)            
            loss = F.cross_entropy(outputs, labels)            
            loss_total += loss            
            labels = labels.data.cpu().numpy()            
            predic = torch.max(outputs.data, 1)[1].cpu().numpy()            
            labels_all = np.append(labels_all, labels)            
            predict_all = np.append(predict_all, predic)     

acc = metrics.accuracy_score(labels_all, predict_all)#计算验证集准确率    
if test:#如果是测试集的话 计算一下分类报告     
    report = 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labels_all, predict_all, target_names=config.class_list, digits=4)        
    confusion = metrics.confusion_matrix(labels_all, predict_all)#计算混淆矩阵        return acc, loss_total / len(data_iter), report, confusion    
return acc, loss_total / len(data_iter)#返回准确率和每个batch的平均损失

5.3 测试模块

def test(config, model, test_iter):
    # test    
    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config.save_path))#加载使验证集损失最小的参数    
    model.eval()#测试模式    
    start_time = time.time()    
    test_acc, test_loss, test_report, test_confusion = evaluate(config, model, test_iter, test=True)#计算测试集准确率,每个batch的平均损失 分类报告、混淆矩阵    
    msg = 'Test Loss: {0:>5.2},  Test Acc: {1:>6.2%}'    
    print(msg.format(test_loss, test_acc))    
    print("Precision, Recall and F1-Score...")    
    print(test_report)    
    print("Confusion Matrix...")    
    print(test_confusion)    
    time_dif = get_time_dif(start_time)    
    print("Time usage:", time_dif)

6 训练结果

实验超参数如下:

num_epochs = 3 batch_size = 128 pad_size = 32 learning_rate = 5e-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Bert预训练模型接下游任务时,一定要在fine-tune情况下进行,即在定义模型类是需要设置:param.requires_grad = True(表示在微调情况下)

图片

通过实验发现在非fine-tune情况下,实验结果非常差。

图片

7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Bert预训练模型做文本分类任务,在实际的公司业务中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用到多标签的文本分类任务,我在以上的多分类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版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详细过程可以看我提供的项目代码,当然我在文章中展示的模型是原生的Bert+全连接层输出,提供的代码部分还有Bert+CNN/RNN/RCNN/DPCNN/等混合模型结构,后面我打算分别详细的带大家各个网络结构的原理和实战。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10天):初阶应用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 大模型 AI 能干什么?
  • 大模型是怎样获得「智能」的?
  • 用好 AI 的核心心法
  • 大模型应用业务架构
  • 大模型应用技术架构
  • 代码示例:向 GPT-3.5 灌入新知识
  • 提示工程的意义和核心思想
  • Prompt 典型构成
  • 指令调优方法论
  • 思维链和思维树
  • Prompt 攻击和防范

第二阶段(30天):高阶应用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 为什么要做 RAG
  • 搭建一个简单的 ChatPDF
  • 检索的基础概念
  • 什么是向量表示(Embeddings)
  • 向量数据库与向量检索
  • 基于向量检索的 RAG
  • 搭建 RAG 系统的扩展知识
  • 混合检索与 RAG-Fusion 简介
  • 向量模型本地部署

第三阶段(30天):模型训练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 为什么要做 RAG
  • 什么是模型
  • 什么是模型训练
  • 求解器 & 损失函数简介
  • 小实验2:手写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并训练它
  • 什么是训练/预训练/微调/轻量化微调
  • Transformer结构简介
  • 轻量化微调
  • 实验数据集的构建

第四阶段(20天):商业闭环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 硬件选型
  • 带你了解全球大模型
  • 使用国产大模型服务
  • 搭建 OpenAI 代理
  • 热身:基于阿里云 PAI 部署 Stable Diffusion
  • 在本地计算机运行大模型
  • 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 基于 vLLM 部署大模型
  • 案例:如何优雅地在阿里云私有部署开源大模型
  • 部署一套开源 LLM 项目
  • 内容安全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标签:Bert,self,分类,batch,源码,model,config,模型,size
From: https://blog.csdn.net/xxue345678/article/details/141758545

相关文章

  • 掌握 BERT:自然语言处理 (NLP) 从初级到高级的综合指南(1)
    简介BERT(来自Transformers的双向编码器表示)是Google开发的革命性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型。它改变了语言理解任务的格局,使机器能够理解语言的上下文和细微差别。在本文[1]中,我们将带您踏上从BERT基础知识到高级概念的旅程,并配有解释、示例和代码片段。BERT简介什么......
  • 如何开发针对不平衡分类的成本敏感神经网络 python
    如何开发针对不平衡分类的成本敏感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是一类灵活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各种问题上表现良好。神经网络使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该算法涉及计算模型在训练数据集上产生的误差,并根据这些误差的比例更新模型权重。这种训练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每个类别......
  • 源码、反码和补码
    对于有符号数而言,原码就是一个数的二进制表示。二进制的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比如56是十进制,转为二进制就是00111000,于是56的原码就是00111000,左边第一位0是符号位,后面的其他数字是数据位。计算机用数的原码进行显示,数的计算和存储是用补码进行的。用原......
  • AQS源码剖析
    AQS源码剖析AQS就是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抽象类,AQS其实就是JUC包下的一个基类,JUC下的很多内容都是基于AQS实现了部分功能,比如ReentrantLock,ThreadPoolExecutor,CountDownLatch,Semaphore,CyclicBarrier等等都是基于AQS实现。首先AQS中提供了一个由volatile修饰,并且采用CAS方......
  • 医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附源码39673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与现代的先进技术接轨,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自身的优势,医院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医院设备管理系统是以实际运用为开发背景,运用软件工程开发方法,采用SSM技术构建的一个管理系统。整个开发过程首先对软件系统进行......
  • 直播商城小程序开发指南:基于多商户商城系统源码的实现
    本篇文章,小编将以多商户商城系统源码为基础,详细介绍如何开发一款高效、稳定的直播商城小程序。 一、直播商城小程序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直播商城小程序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应用形式,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可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直接访问,这为商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客户触达方式。对于多商户......
  • flask 电子设备租赁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毕业设计-附源码22746
    摘 要信息化社会内需要与之针对性的信息获取途径,但是途径的扩展基本上为人们所努力的方向,由于站在的角度存在偏差,人们经常能够获得不同类型信息,这也是技术最为难以攻克的课题。针对电子设备租赁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等问题,对电子设备租赁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进行研究分析,然......
  • 基于asp.net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附完整源码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1.主要功能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含三个角色,管理员、员工、业主,主要功能包含用户管理、车位管理、业主管理、数据库备份、个人中心、密码修改、报修管理、物业费管理、用户注册登录等等模块。2.开发工具及其......
  • 深入解析多商户商城系统源码:如何开发直播商城小程序?
    本篇文章,小编将深入解析多商户商城系统源码的关键技术,并详细探讨如何基于这些源码开发一个功能完善的直播商城小程序。一、多商户商城系统源码的核心构架多商户商城系统源码的核心在于其能够支持多个商户独立运营,但同时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共享与整合。这个系统的核心构......
  • (免费源码)计算机毕业设计必看必学 SSM大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系统68986 原创定制程序 java
    SSM大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系统 摘 要信息化社会内需要与之针对性的信息获取途径,但是途径的扩展基本上为人们所努力的方向,由于角度存在偏差,人们经常能够获取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也是技术最为难以攻克的课题。针对大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系统等问题,对大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系统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