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图论算法

图论算法

时间:2023-03-11 21:11:06浏览次数:32  
标签:图论 遍历 int 连通 算法 欧拉 dis

图论算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图?   

很简单,点用边连起来就叫做图,严格意义上讲,图是一种数据结构,定义为:graph=(V,E)。V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代表顶点(结点),E代表边的集合。

二、图的一些定义和概念

(a)有向图:图的边有方向,只能按箭头方向从一点到另一点。(a)就是一个有向图。 (b)无向图:图的边没有方向,可以双向。(b)就是一个无向图。

结点的度:无向图中与结点相连的边的数目,称为结点的度。 结点的入度:在有向图中,以这个结点为终点的有向边的数目。

结点的出度:在有向图中,以这个结点为起点的有向边的数目。

权值:边的“费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边的长度。

连通:如果图中结点U,V之间存在一条从U通过若干条边、点到达V的通路,则称U、V 是连通的。

回路: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路径,称为回路,或“环”。

完全图:一个n 阶的完全无向图含有n*(n-1)/2 条边;一个n 阶的完全有向图含有n*(n-1)条边;    

稠密图:一个边数接近完全图的图。     

稀疏图:一个边数远远少于完全图的图。     

强连通分量:有向图中任意两点都连通的最大子图。右图中,1-2-5构成一个强连通分量。特殊地,单个点也算一个强连通分量,所以右图有三个强连通分量:1-2-5,4,3。

三、图的存储结构

1.二维数组邻接矩阵存储

定义int G[101][101]; G[i][j]的值,表示从点i到点j的边的权值,定义如下:

 

 

 

 

 

建立邻接矩阵时,有两个小技巧:  

 初始化数组大可不必使用两重for循环。   

1)  如果是int数组,采用memset(g, 0x7f, sizeof(g))可全部初始化为一个很大的数(略小于0x7fffffff),使用memset(g, 0, sizeof(g)),全部清为0,使用memset(g, 0xaf, sizeof(g)),全部初始化为一个很小的数。  

2)如果是double数组,采用memset(g,127,sizeof(g));可全部初始化为一个很大的数1.38*10306,使用memset(g, 0, sizeof(g))全部清为0.


 

下面是建立图的邻接矩阵的参考程序段: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i,j,k,e,n;
double g[101][101];
double w;
int main()
{
    int i,j;
    for (i = 1; i <= n; i++)
      for (j = 1; j <= n; j++)
        g[i][j] = 0x7fffffff(赋一个超大值);  //初始化,对于不带权的图g[i][j]=0,表示没有边连通。这里用0x7fffffff代替无穷大。
    cin >> e;
    for (k = 1; k <= e; k++)
    {
         cin >> i >> j >> w;             //读入两个顶点序号及权值
         g[i][j] = w;                    //对于不带权的图g[i][j]=1
         g[j][i] = w;                    //无向图的对称性,如果是有向图则不要有这句!
    } 
    …………
    return 0;
}

 

 


 

2.数组模拟邻接表存储   

图的邻接表存储法,又叫链式存储法。本来是要采用链表实现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用数组模拟即可。   

以下是用数组模拟邻接表存储的参考程序段: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1,maxm=100001;
struct Edge
{
    int next;                               //下一条边的编号 
    int to;                                 //这条边到达的点 
    int dis;                                //这条边的长度 
}edge[maxm];

int head[maxn],num_edge,n,m,u,v,d;

void add_edge(int from,int to,int dis)      //加入一条从from到to距离为dis的单向边 
{
    edge[++num_edge].next=head[from];
    edge[num_edge].to=to;
    edge[num_edge].dis=dis;
    head[from]=num_edge;
}
int main()
{
    num_edge=0;
    scanf("%d %d",&n,&m);                    //读入点数和边数
    for(int i=1;i<=m;i++)
    {
          scanf("%d %d %d",&u,&v,&d);   //u、v之间有一条长度为d的边 
          add_edge(u,v,d);
    }
    for(int i=head[1];i!=0;i=edge[i].next)   //遍历从点1开始的所有边 
    {
           //...
    }

    //...

    return 0;
}

两种方法各有用武之地,需按具体情况,具体选用。


 

第二节 图的遍历

一、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遍历   

从图中某一顶点出发系统地访问图中所有顶点,使每个顶点恰好被访问一次,这种运算操作被称为图的遍历。

为了避免重复访问某个顶点,可以设一个标志数组visited[i],未访问时值为false,访问一次后就改为true。   

图的遍历分为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两种方法,两者的时间效率都是O(n*n)。

1.深度优先遍历   

深度优先遍历与深搜DFS相似,从一个点A出发,将这个点标为已访问visited[i]:=true;,然后再访问所有与之相连,且未被访问过的点。

当A的所有邻接点都被访问过后,再退回到A的上一个点(假设是B),再从B的另一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继续遍历。   

例如对右边的这个无向图深度优先遍历,假定先从1出发   程序以如下顺序遍历:   1→2→5,然后退回到2,退回到1。   

从1开始再访问未被访问过的点3 ,3没有未访问的邻接点,退回1。   

再从1开始访问未被访问过的点4,再退回1 。   

起点1的所有邻接点都已访问,遍历结束。

2.广度优先遍历   

广度优先遍历并不常用,从编程复杂度的角度考虑,通常采用的是深度优先遍历。   

广度优先遍历和广搜BFS相似,因此使用广度优先遍历一张图并不需要掌握什么新的知识,在原有的广度优先搜索的基础上,做一点小小的修改,就成了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二、一笔画问题   

如果一个图存在一笔画,则一笔画的路径叫做欧拉路,如果最后又回到起点,那这个路径叫做欧拉回路。   

我们定义奇点是指跟这个点相连的边数目有奇数个的点。对于能够一笔画的图,我们有以下两个定理。    

定理1:存在欧拉路的条件:图是连通的,有且只有2个奇点。    

定理2:存在欧拉回路的条件:图是连通的,有0个奇点。   

两个定理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既然每条边都要经过一次,那么对于欧拉路,除了起点和终点外,每个点如果进入了一次,显然一定要出去一次,显然是偶点。对于欧拉回路,每个点进入和出去次数一定都是相等的,显然没有奇点。  

求欧拉路的算法很简单,使用深度优先遍历即可。   

根据一笔画的两个定理,如果寻找欧拉回路,对任意一个点执行深度优先遍历;找欧拉路,则对一个奇点执行DFS,时间复杂度为O(m+n),m为边数,n是点数。

以下是寻找一个图的欧拉路的算法实现:

样例输入:第一行n,m,有n个点,m条边,以下m行描述每条边连接的两点。

5 5

1 2

2 3

3 4

4 5

5 1

样例输出:欧拉路或欧拉回路

1 5 4 3 2 1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101
int g[maxn][maxn];               //此图用邻接矩阵存储
int du[maxn];                    //记录每个点的度,就是相连的边的数目
int circuit[maxn];               //用来记录找到的欧拉路的路径
int n,e,circuitpos,i,j,x,y,start;
void find_circuit(int i){         //这个点深度优先遍历过程寻找欧拉路
  int j;
  for (j = 1; j <= n; j++)
      if (g[i][j] == 1)          //从任意一个与它相连的点出发
     {
          g[j][i] = g[i][j] = 0; 
          find_circuit(j);
      } 
  circuit[++circuitpos] = i;   //记录下路径
}
int main()
  {
      memset(g,0,sizeof(g));
      cin >> n >> e;
      for (i = 1; i <= e; i++)
      {
          cin >> x >> y;
          g[y][x] = g[x][y] = 1;
          du[x]++;                    //统计每个点的度
          du[y]++;
      }
      start = 1;                      //如果有奇点,就从奇点开始寻找,这样找到的就是
      for (i = 1; i <= n; i++)        //欧拉路。没有奇点就从任意点开始,
         if (du[i]%2 == 1)            //这样找到的就是欧拉回路。(因为每一个点都是偶点)
              start = i;
      circuitpos = 0;
      find_circuit(start);
      for (i = 1; i <= circuitpos; i++)
          cout << circuit[i]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注意以上程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下面这种情况它不能很好地处理:

 

 

 

上图具有多个欧拉回路,而本程序只能找到一个回路。读者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还应对程序作出相应的修改。

第三节  最短路径算法

如下图所示,我们把边带有权值的图称为带权图。边的权值可以理解为两点之间的距离。一张图中任意两点间会有不同的路径相连。最短路径就是指连接两点的这些路径中最短的一条。   

 

 

 我们有四种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有一点需要读者特别注意:边的权值可以为负。当出现负边权时,有些算法不适用。

  

一、求出最短路径的长度   

以下没有特别说明的话,dis[u][v]表示从u到v最短路径长度,w[u][v]表示连接u,v的边的长度。 1.Floyed-Warshall算法 O(N3)   

简称Floyed(弗洛伊德)算法,是最简单的最短路径算法,可以计算图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Floyed的时间复杂度是O (N3),适用于出现负边权的情况。 算法描述: 初始化:点u、v如果有边相连,则dis[u][v]=w[u][v]。   

如果不相连则dis[u][v]=0x7fffffff For (k = 1; k <= n; k++) For (i = 1; i <= n; i++) For (j = 1; j <= n; j++) If (dis[i][j] >dis[i][k] + dis[k][j]) dis[i][j] = dis[i][k] + dis[k][j]; 算法结束:dis[i][j]得出的就是从i到j的最短路径。

算法分析&思想讲解:   三层循环,第一层循环中间点k,第二第三层循环起点终点i、j,算法的思想很容易理解:如果点i到点k的距离加上点k到点j的距离小于原先点i到点j的距离,那么就用这个更短的路径长度来更新原先点i到点j的距离。   在上图中,因为dis[1][3]+dis[3][2]<dis[1][2],所以就用dis[1][3]+dis[3][2]来更新原先1到2的距离。   我们在初始化时,把不相连的点之间的距离设为一个很大的数,不妨可以看作这两点相隔很远很远,如果两者之间有最短路径的话,就会更新成最短路径的长度。Floye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3)。

第四节 图的连通性问题

一、判断图中的两点是否连通

1、Floyed算法    

时间复杂度:O(N3 )

算法实现:   把相连的两点间的距离设为dis[i][j]=true,不相连的两点设为dis[i][j]=false,用Floyed算法的变形:  

for (k = 1; k <= n; k++)

for (i = 1; i <= n; i++)

for (j = 1; j <= n; j++)  

dis[i][j] = dis[i][j] || (dis[i][k] && dis[k][j]);   

最后如果dis[i][j]=true的话,那么就说明两点之间有路径连通。  

2、遍历算法   

时间复杂度:O(N2 )

算法实现:   从任意一个顶点出发,进行一次遍历,能够从这个点出发到达的点就与起点是联通的。

这样就可以求出此顶点和其它各个顶点的连通情况。

所以只要把每个顶点作为出发点都进行一次遍历,就能知道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路存在。   

可以使用DFS实现。   

有向图与无向图都适用。

二、求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

Kosaraju算法可以求出有向图中的强连通分量个数,并且对分属于不同强连通分量的点进行标记。

它的算法描述较为简单: (1) 第一次对图G进行DFS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记录每一个点的退出顺序。以下图为例:

 

 

 

 

 

 

如果以1为起点遍历,访问结点的顺序如下:

 

结点第二次被访问即为退出之时,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结点的退出顺序:

 

 

 

(2)倒转每一条边的方向,构造出一个反图G’。

然后按照退出顺序的逆序对反图进行第二次DFS遍历。我们按1、4、2、3、5的逆序第二次DFS遍历:

 

 

 

访问过程如下:

 

 

每次遍历得到的那些点即属于同一个强连通分量。

1、4属于同一个强连通分量,2、3、5属于另一个强连通分量。

 

标签:图论,遍历,int,连通,算法,欧拉,dis
From: https://www.cnblogs.com/zhangqixun/p/1720683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