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A加密是一种非对称加密,原理是:
- 使⽤算法可以⽣成两把钥匙 A 和 B
- 使⽤ A 加密的信息,使⽤ B 可以解开
- 使⽤ B 加密的信息,使⽤ A 可以解开
⽇常使⽤中,我们把⼀把作为公钥公开发布。⼀把作为私钥,⾃⼰保留。这样,任何⼈都可以使⽤我们的公钥加密信息发给我们,我们则可以使⽤⾃⼰的私钥解开。
只要把私钥保存好,这个通信系统就⾮常安全。
数学基础
1. 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的输入是一个正整数,输出小于这个正整数的、跟它互质的整数数量。
定义是:
\[\phi(n)=n(1-\frac{1}{p_1})(1-\frac{1}{p_2})\cdots(1-\frac{1}{p_m}) \]\(p_1, p_2, \cdots, p_m\) 表示 \(n\) 的 $ m $ 个质因子,重复的算一个。
比如5,它是个质数,只有它自己一个因子,所以\(\phi(5) = 5 \times (1 - \frac{1}{5}) = 4\)。
当然你也能猜出来,因为跟一个质数互质的数就是从1到它的前驱数的全部自然数,所以对于任意质数 \(p\) 都有
对于合数呢?比如 \(6 = 2 \times 3\),所以 \(\phi(6) = 6 \times \frac{1}{2} \times \frac{2}{3} = 2\) ,也就是6有2个互质数,我们数一下就是1和5。
再看一个比如12,\(12 = 2^2 \times 3\),所以 \(\phi(12) = 12 \times \frac{1}{2} \times \frac{2}{3} = 4\)。我们数一下12的互质数有1、5、7、11四个。
规定\(\phi(1)=1\)
欧拉函数的证明比较简单,可以自行AI。
2. 欧拉定理
当正整数 \(a\) 和 \(n\) 互质时,有
\[a^{\phi(n)}\equiv 1 (\textbf{mod } n ) \]换句话说,\(a^{\phi(n)} - 1\) 可以被 \(n\) 整除。
例如,7和10互质。\(7^{\phi(10)} = 7^4 = 2401\),减去1时10的倍数;
反过来,\(10^{\phi(7)} = 10^6 = 100,0000\),减去1是999999,\(999999 \div 7 = 142857\) (就是1/7 的循环节)。
3. 模反元素
从上面计算的过程可以看出来,如果正整数 \(a\) 和 \(n\) 互质时,一定能找出一个正整数 \(b\),使得
\[ab \equiv 1 (\textbf{mod } n) \]\(b\) 就叫 \(a\) 的模反元素。
模反元素肯定存在。最起码,由于 \(a^{\phi(n)} = a a^{\phi(n) - 1} \equiv 1 (\textbf{mod } n)\) 所以 $ b = a^{\phi(n) - 1}$。
实际上,\(b\) 加减 \(n\) 的倍数都是 \(a\) 的模反元素。
比如上面看到了,10对7的模反元素可以是10万,因为100万减1是7的倍数。那么用10万减去7的14285倍也就是99995得到5,5乘以10得到50,再减1也是7的倍数。
密钥生成
上面就是全部的数学基础。通过这些可以来生成密钥了。
1. 随机选择两个大质数p和q并计算他们的积n
为了演示,这里选择p = 7和q = 11,有 n = 77。
实际应用中,要求n的位数在600位以上才能保证安全。
因为要求n的二进制位大于2048,折成十进制就是617位以上
2. 计算n的欧拉函数 \(\phi(n)\)
虽然n很大,但是由于p和q是质数,所以就简单了
\[\phi(n) = (p -1)(q-1) \]在我们例子里就是6*10 = 60。
后面为了写起来方便,用字母 \(z\) 表示欧拉函数的结果:\(z = \phi(n)\)。
3. 选择一个数e跟 \(\phi(n)\) 互质并计算e的模反元素d
要找一个数跟 \(z\) 互质,e可以比 \(\phi(n)\) 更大。不过 \(\phi(n)\) 已经很大了,所以一般最大也就使用65537。
使用公开的数不会降低系统安全性
这里需要跟60互质,我们选择e = 13。
简单应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得到 \(d = e^{\phi({60})-1}\)。
这个60比较小,\(60=2^2 \times 3 \times 5\), 所以\(\phi(60) = 16\), \(d = 13 ^ {15}\) 虽然大但是也能算出来。
但是在实际中,\(z\) 通常大得很,就算能求出它的欧拉函数值,模反元素也算不出来。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换一种思路。既然 \(ed \equiv 1 (\textbf{mod } z)\),也就是 \(ed-kz=1\),k是某个整数。
而扩展欧几里得算法不仅可以求出两个整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d,还可以找到整数x和y,使得
算法实现很简单:
fn extended_gcd(a: i64, b: i64) -> (i64, i64, i64) {
if b == 0 {
(a, 1, 0)
} else {
let (gcd, x1, y1) = extended_gcd(b, a % b);
let x = y1;
let y = x1 - (a / b) * y1;
(gcd, x, y)
}
}
代入13和60,得到d=-23。给它加60的倍数使它变成正数,所以d=37。
这样,公钥就是[n, e]=[77,13],私钥就是[n,d]=[77,37]。
私钥的安全性
已知公钥能算出私钥吗?
- 因为 \(ed \equiv 1 (\textbf{mod } z)\),而e已知,所以想算出d需要知道z
- \(z = \phi(n) = (p -1)(q-1)\),需要拿到p和q
- \(n = p \times q\),n已知,分解质因数可得p和q
所以这套逻辑的保证就是第三步很难。而一旦成功分解了,私钥就很容易算了。
加密和解密
加密过程
被加密的消息 m 需要是⼀个⼩于 n 的整数(我们可以将任意字节流直接解读为⼀个⽆符号整数)。如果消息太⼤,解读为整数以后⽐ n 要⼤,那么就分段加密。
实际应用中,我们不会直接⽤ RSA 来加密消息,⽽是⽤ RSA 来加密⼀个对称秘钥,再⽤这个秘钥加密消息。
加密的过程就是计算下面这个c的过程:
\[m^{e} \equiv c (\textbf{ mod } n) \]假设我们要加密的消息是50,使用上面的计算
\[50^{13} \equiv c (\textbf{ mod } 77) \]可得c=29,这就是加密后的消息。
计算c的算法可以参考
fn main() {
let base = 50; // 原始消息,不能大于77
let exponent = 13;
let modulus = 77;
let result = modular_exponentiation(base, exponent, modulus);
println!("{}", result); // 加密结果
}
fn modular_exponentiation(base: i64, exponent: i64, modulus: i64) -> i64 {
let mut result = 1;
let mut base = base % modulus;
let mut exponent = exponent;
while exponent > 0 {
if exponent % 2 == 1 {
result = (result * base) % modulus;
}
exponent >>= 1;
base = (base * base) % modulus;
}
result
}
解密过程
解密过程是一样的,依据是
\[c^{d} \equiv m (\textbf{ mod } n) \] let base = 29;
let exponent = 37;
let modulus = 77;
let result = modular_exponentiation(base, exponent, modulus);
println!("{}", result);
输出结果是50,就是我们原来的消息。
解密依据的证明
为什么当 \(m^{e} \equiv c (\textbf{ mod } n)\) 时会有 \(c^{d} \equiv m (\textbf{ mod } n)\) 呢?
\[\because m^{e} \equiv c (\textbf{ mod } n) \\ \therefore c= m^e-kn \]
代入目标式:
\[({m^e-kn})^d\equiv m (\textbf{ mod } n) \]根据二项式定理,左边展开后除了第一项是$ m^{ed}$ 其余项都含有 \(kn\),必然是n的倍数,所以舍弃这些项。只要证明
\[m^{ed} \equiv m (\textbf{ mod } n) \]即可。
根据定义,
代入可得
\[m^{1+hz} = m^{h \phi(n) + 1} \equiv m (\textbf{ mod } n) \]- 当m和n互质时
得证。
2. 当m和n不互质
不互质时m只能时p或q的倍数。
以 \(m = kp\) 为例,k必然小于q,因为m<n。因为q是质数,所以k与q互质。同时m也跟q互质,否则m就大于n了。
又根据二项式定理
\[(kp)^{(q-1)h(p-1)} \equiv 1(\textbf{ mod } q) \\ \therefore (kp)^{(q-1)h(p-1)} kp \equiv kp (\textbf{ mod } q) \\ (kp)^{ed} \equiv kp (\textbf{ mod } q) \\ \therefore (kp)^{ed} = kp + tq \]要使等式成立,每一项都需要是p的倍数,所以tq是p的倍数。因为q不是p的倍数,所以t是p的倍数 t = vp:
\[(kp)^{ed} = kp + vpq \\ m^{ed} = m + vn \\ \therefore m^{ed} \equiv m (\textbf{ mod } n) \]得证。
标签:实践,phi,RSA,textbf,kp,let,原理,mod,equiv From: https://www.cnblogs.com/somefuture/p/1867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