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线上事故频发?别只盯着“大事故”,这些认知误区才是真凶!

线上事故频发?别只盯着“大事故”,这些认知误区才是真凶!

时间:2024-12-31 10:55:13浏览次数:1  
标签:频发 事故 真凶 系统 稳定性 问题 告警 团队

最近和不少技术团队的朋友交流,大家都在为线上事故频发而头疼。吭哧吭哧跟踪了半年,各种复盘、优化,结果呢?事故依然像打不死的小强,层出不穷。

为什么我们如此努力,却依然难以摆脱线上事故的困扰?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出在我们的执行力上,而是我们对于稳定性的认知就存在偏差,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要理解为什么稳定性问题如此顽固,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线上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系统性问题的体现。当我们深入分析大量的事故案例后,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根源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核心维度:诊断问题和跟踪流程技术和架构债务、以及团队协作和文化。 理解这三个维度,是我们拨开迷雾,找到真正病灶的关键。

为什么是这三个方面?揭秘线上事故频发的根源

当线上事故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着我们的技术团队时,我们不禁要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经历了无数次的紧急修复和复盘,却始终无法彻底摆脱事故的困扰,这很可能意味着我们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事实上,线上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但当我们抽丝剥茧,深入分析大量的事故案例后,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根源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核心维度:诊断问题和跟踪流程、技术和架构债务、以及团队协作和文化。 这三个方面,就像支撑系统稳定性的三根支柱,任何一根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倾斜甚至崩塌。

1、诊断问题和跟踪流程:洞悉病灶,精准施策

想象一下,如果一位医生无法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又如何能开出有效的药方? 对于线上事故而言,亦是如此。 诊断问题和跟踪流程 是我们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定位问题、理解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诊断能力决定了问题定位的准确性:

当我们面对一个线上故障时,最初看到的往往只是表象:请求超时、页面报错、服务不可用等等。 然而,这些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代码 Bug、数据库瓶颈、网络异常、资源耗尽等等。 如果我们的诊断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如日志、监控数据、错误堆栈),就难以准确判断真正的根源所在。 就像把感冒当成肺炎来治,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延误病情。

跟踪流程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彻底性:

即使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如果没有一套清晰、规范的跟踪流程,也可能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低下,甚至留下后患。 一个完善的跟踪流程应该包含事故的定义、分级、响应、处理、RCA(根本原因分析)、复盘、以及改进措施的落实和验证等环节。 如果流程缺失或执行不到位,就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信息传递不畅: 不同团队或成员之间对事故的理解不一致,导致沟通成本增加,延误处理时间。

责任不明确: 问题处理过程中责任划分不清,导致无人跟进或互相推诿。

RCA 质量不高: 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分析,无法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导致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改进措施落实不到位: 复盘后制定的改进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和跟踪,导致经验教训无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简而言之,诊断问题和跟踪流程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快速、准确、彻底地解决线上事故,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技术和架构债务:系统稳定性的基石

如果说诊断和跟踪是“治病救人”,那么 技术和架构债务 就是决定系统“体质”的关键因素。 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系统,自然更容易生病。

技术债务是长期积累的隐患:

为了快速交付功能,我们可能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一些“快速但不完美”的解决方案,例如代码质量不高、缺乏必要的测试、设计不够优雅等等。 这些“债务”在短期内可能不会立即暴露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系统的不断迭代,它们会逐渐累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最终成为线上事故的温床。 就像一座建在沙滩上的房子,虽然一时风光,但终究难以抵挡风浪的侵蚀。

架构设计决定了系统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一个优秀的架构设计应该能够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容错能力。 反之,如果架构设计考虑不周,例如模块之间耦合度过高、缺乏必要的隔离和熔断机制、单点故障风险高等,都会增加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并降低故障恢复的能力。 就像人体的骨骼结构,如果设计不合理,就难以支撑身体的正常运转,更不用说应对突发的冲击。

技术和架构债务的积累,就好比在系统的血管里埋下了各种各样的“血栓”,随时可能阻塞系统的正常运行,引发各种“疾病”。 只有正视并逐步偿还技术债务,持续优化系统架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3、团队协作和文化:构建稳定性的软实力

即使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流程,如果缺乏良好的 团队协作和文化,也难以真正构建起稳定可靠的系统。 人是系统中最活跃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团队协作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线上事故的解决往往需要多个团队或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 如果团队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沟通不畅、责任推诿等问题,就会严重影响问题定位和解决的效率。 高效的协作需要清晰的沟通渠道、明确的责任分工、以及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 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只有团队成员密切配合,才能赢得胜利。

文化塑造了对待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

一个重视稳定性的团队文化,会鼓励成员主动发现和报告潜在问题,积极参与事故分析和改进,并持续学习和分享经验。 反之,如果团队文化中充斥着互相指责、害怕承担责任、忽视细节等负面因素,就会阻碍问题的暴露和解决,甚至掩盖潜在的风险。 一个鼓励学习、勇于承担责任、追求卓越的文化,是系统稳定性的最强保障。

团队协作和文化,是支撑系统稳定性的“软实力”。 只有打造一个开放、协作、积极主动、重视学习的团队,才能真正将稳定性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线上事故频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诊断问题和跟踪流程决定了我们能否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技术和架构债务决定了系统的内在稳定性和健壮性,而团队协作和文化则决定了我们对待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 理解了这三个核心维度,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线上事故频发。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出现了偏差,被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所困扰,让技术团队真正摆脱“疲于奔命”的困境。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追求系统稳定性的道路上,我们常犯的一些认知误区,看看你是不是也“踩坑”了!

认知误区一: “已经很努力地跟踪事故了,问题早晚会解决!”

很多团队在面对线上事故时,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修复!然后记录下来,下次注意!” 不得不说,跟踪事故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记录”层面,那就好比医生只是记录病人的体温和症状,却不去深入检查病因

你只是看到了“请求超时”、“数据库连接失败”这些表象,却可能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原因:

没有深入的根本原因分析 (RCA):

只是把问题归咎于“网络抖动”、“第三方服务不稳定”,而没有追问“为什么会抖动?为什么第三方不稳定?”

复盘流于形式:

事故报告写了一堆,改进措施也列了几条,但真正落实了吗?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是不是又得从头开始排查?

正确的姿势:

跟踪事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刨根问底”。运用结构化的 RCA 方法,例如 “5 Whys” 或鱼骨图,深入挖掘事故背后的技术债、架构缺陷、流程漏洞。每一次事故,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绝不能浅尝辄止!

认知误区二: “只要没有 S 级大事故,偶尔的小故障可以忽略不计。”

很多团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会造成严重用户影响的“重大”事故上。一旦系统“安然无恙”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就容易放松警惕,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视而不见。

殊不知,这正是“冰山一角”的危险!

正如海恩法则所揭示的:

每一起重大事故的背后,都有 29 起轻微事故和 300 起潜在隐患。

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小故障,就像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水面下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试想一下:

  • 一个偶发的接口超时,在平时可能只是刷新一下页面就能解决。但如果发生在双十一的秒杀高峰期呢?很可能引发雪崩效应,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 一个前端页面偶尔出现的小报错,可能用户刷新一下就好了。但如果这个报错是由于后端某个核心服务不稳定导致的呢?长期下去,核心服务的故障概率会越来越高。

正确的姿势:

关注“冰山之上”的重大事故固然重要,但更要重视“冰山之下”的细微隐患。 我们要像侦探一样,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潜在的危机! 定时分析小事故的根源,并思考:

  • 如果这个问题发生在高峰期,会怎么样?

  • 如果这个问题持续发生,会造成什么影响?

通过这样的“假设推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小问题的潜在危害,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它们演变成“冰山”。

认知误区三: “监控告警都配置好了,有问题自然会通知。”

监控告警是保障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防线,但如果配置不当,反而会成为团队的负担,甚至影响事故处理效率。 “告警疲劳” 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

想象一下,你的监控系统每天产生几百甚至上千条告警,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噪音,例如:

  • 阈值设置过低: CPU 稍微波动一下就触发告警,但实际上系统运行正常。

  • 告警信息不明确: 只显示一个错误码或者简单的异常信息,根本无法定位问题。

  • 重复告警: 同一个问题重复触发多次告警,淹没了真正重要的信息。

当团队长期处于这种“狼来了”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告警疲劳”:

  • 麻木和忽视: 面对大量的告警信息,团队成员会变得麻木,选择性忽略,甚至关闭告警通知。

  • 响应延迟: 即使是真正重要的告警,也可能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导致响应不及时。

  • 效率低下: 花费大量时间去排查无效告警,浪费宝贵的精力。

  • 信心受挫: 长期处理无效告警,会让团队对监控系统的有效性产生怀疑,甚至放弃使用。

如何避免“告警疲劳”?

  • 提升告警的信噪比: 优化告警阈值,只告警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 丰富告警信息: 告警信息应该包含足够的环境信息、上下文信息,帮助快速定位问题。

  • 告警分组和抑制: 将相关的告警进行分组,对于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的告警进行抑制。

  • 制定告警处理流程: 明确告警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告警得到及时响应。

  • 定期审查和优化告警规则: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审查和优化告警规则,剔除无效告警,补充遗漏告警。

  • 利用自动化工具: 引入告警聚合、降噪、自动修复等工具,提高告警处理效率。

正确的姿势:

监控告警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持续的优化和维护。 我们要让告警真正成为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眼睛”,而不是干扰我们视线的“噪音”。

认知误区四: “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测试了,Bug 肯定不多。”

测试是保证代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但测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其有效性。 很多团队做了测试,但只是停留在功能测试层面,或者测试用例覆盖率不足,导致很多潜在的 Bug 和性能问题被遗漏到线上。

常见的测试不足表现:

缺乏单元测试: 很多核心模块缺乏充分的单元测试,导致代码逻辑上的缺陷难以被及时发现。

集成测试不足: 各个模块之间的集成测试不够充分,导致模块之间的交互问题被忽略。

性能测试缺失: 没有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导致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等场景下的性能瓶颈无法暴露。

缺乏混沌工程实践: 没有主动进行故障注入和容错性测试,导致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表现未知。

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差异过大: 测试环境的数据量、配置等与生产环境差异较大,导致一些只有在生产环境才会出现的问题无法在测试环境被发现。

正确的姿势:

构建完善的多层次测试体系,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混沌工程等。 提升测试用例的覆盖率,模拟各种边界条件和异常场景。 并且,要尽量保证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的一致性。

认知误区五: “系统上线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就没问题了。”

软件系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新功能的迭代,系统的复杂性会不断增加。 即使系统上线初期运行良好,也不能保证长期稳定。

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的常见原因:

技术债的累积: 为了快速上线,可能会采用一些临时的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债会逐渐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架构腐化: 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最初的架构设计可能无法适应新的业务场景,导致系统架构逐渐腐化。

第三方依赖风险: 系统依赖的第三方服务或组件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性能问题,从而影响自身系统的稳定性。

安全漏洞: 新的安全漏洞不断被发现,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可能会被黑客利用,导致系统安全事件,影响稳定性。

容量不足: 随着用户量的增长,系统容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崩溃。

正确的姿势:

稳定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定期进行代码重构、架构优化,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并进行充分的容量规划。 同时,要持续关注第三方依赖的健康状况。

认知误区六: “我的代码写的很完美,不可能有 Bug。”

程序员对自己编写的代码充满信心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代码中不会存在 Bug。 即使是最优秀的程序员,也难以避免在复杂的逻辑中出现疏漏。

为什么会出现 Bug:

人为疏忽: 编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拼写错误、逻辑错误、边界条件考虑不周等情况。

需求理解偏差: 对业务需求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导致代码实现与需求不符。

技术细节掌握不足: 对使用的编程语言、框架、库等的技术细节掌握不够深入,导致一些隐藏的 Bug 难以被发现。

环境因素: 代码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行为。

正确的姿势:

保持谦逊的态度,认识到代码中存在 Bug 是正常的。 重视代码评审,通过同行评审来发现潜在的问题。 编写充分的测试用例,尽早发现和修复 Bug。 拥抱代码静态分析工具,帮助识别代码中的潜在风险。

打破认知壁垒,拥抱真正的稳定性!

线上事故频发,与其抱怨和指责,不如反思一下我们自身的认知是否存在偏差。 只有打破这些错误的认知壁垒,才能真正理解稳定性的内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记住,真正的稳定性不是靠“救火”,而是靠“防火”! 从每一次小事故中学习,从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出发,告别“告警疲劳”,重视测试,持续改进,才能最终构建起坚不可摧的系统防线。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认知误区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让我们一起在追求稳定性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标签:频发,事故,真凶,系统,稳定性,问题,告警,团队
From: https://www.cnblogs.com/ghj1976/p/18643459/xian-shang-shi-gu-pin-fa-bie-zhi-ding-zhe-da-sh

相关文章

  • 处理安全事故精囊
     ......
  • 计算机毕业设计 | SpringBoot+vue车辆管理系统 汽车保养事故维修违章处理平台(附源码+
    1,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诸如计算机服务、旅游、娱乐、体育等服务行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现下,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第三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完善,用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整体来说,国家是......
  • 轻松解决《原地起啡》DLL错误频发问题,畅享游戏乐趣
    《原地起啡》是一款深受玩家喜爱的游戏,但在游戏中有时会遇到DLL文件丢失的问题,导致游戏无法正常启动或频繁崩溃。幸运的是,使用DirectX修复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帮助玩家快速修复DLL文件丢失的问题。1.下载DirectX修复工具:•访问官方网站或其他可信的......
  • 解决《浮岛物语》DLL错误频发,轻松畅玩游戏
    《浮岛物语》是一款深受玩家喜爱的冒险建造类游戏,但在游玩过程中,不少玩家遇到了DLL错误频发的问题,导致游戏无法正常启动或频繁崩溃。为了帮助大家顺利解决问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确保您能够畅享游戏的乐趣。1.验证游戏文件完整性:首先,通过Steam或其他游戏平台验证游......
  • 《东方夜雀食堂》DLL错误频发?优雅解决之道
    《东方夜雀食堂》是一款充满乐趣的模拟经营游戏,但许多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DLL错误频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游戏体验。幸运的是,通过使用DirectX修复工具,您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详细的步骤指南:1.下载DirectX修复工具:•访问官方网站或可信的下载站点,下载最新版本的Dir......
  • 《Fields of Mistria》DLL错误频发?诗意化解之道
    《FieldsofMistria》是一款备受玩家喜爱的游戏,但不少玩家在游玩过程中遇到了DLL错误频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游戏体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解决这些DLL错误,帮助玩家顺利享受游戏的乐趣。1.检查游戏文件完整性•打开游戏的启动器或Steam客户端。•选择《FieldsofMistria》......
  • 为何总线“镰刀”波形频频发生?
    无论是CAN总线还是485总线,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异常,常因总线组网后,波形边沿出现过缓、呈“镰刀”状的现象,导致数据丢失或出错,那么这现象前因后果大家是否真正的了解呢? 案例一1.CAN总线异常现象我司某工业机器人客户反馈,使用SM1500的机器人控制板卡,在传输数据过......
  • 记一次数据库查询排序不一致导致的事故
    数据库查询排序不一致事故报告1.引言在数据库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查询结果的排序一致性是一个关键的需求。然而,近期在我们的招标系统中发生了一起因数据库查询排序不一致而导致的问题,给系统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将详细还原此次事故的过程,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
  • Java 编程的经典反例及其事故分析
    Java编程的经典反例及其事故分析Java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凭借其稳定性和可移植性在众多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即便是最强大的语言,也会因为不良的编程习惯而导致严重的事故。本文将列举几个经典的Java编程反例,并分析这些反例背后的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 车辆事故和保险公司沟通的经验
    1、出了事故不要害怕,立即拨打110报警,同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保险公司一定会用最快的时间赶过去处理,如果伤者的问题很严重一定要立即拨打120,你留在原地等待交警。2、牢记不要垫付任何钱,如果交警要扣车,你就让他扣,把所有的资料都给他,自己步行或者是打车上班,在15个工作日后,你直接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