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Transformer模型知多少?

Transformer模型知多少?

时间:2024-10-15 12:21:26浏览次数:7  
标签:Transformer 模型 知多少 句子 单词 文本 注意力

2017年,Transformer模型的提出确实让AI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成为了许多现代AI技术的基石。那么,Transformer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机制“自注意力机制”如何运作?要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并不容易,但我将尽力通过通俗的语言和逐步解释,让小白也能理解这个革命性的模型及其工作原理。

什么是Transformer模型?

Transformer是一个神经网络架构,最初是为了解决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序列问题提出的。序列问题可以是诸如翻译句子、生成文本、总结文章等任务。传统上,这类任务依赖于序列模型,比如RNN(递归神经网络)或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但这些传统模型有很多局限性,特别是在处理长文本时效率较低、容易丢失重要的上下文信息。而Transformer模型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架构来解决这些问题,它的核心机制叫做“注意力机制”,尤其是“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Transformer的核心思想

Transformer的设计思想简单而高效:当我们处理一段文本或句子时,模型需要不仅理解单词的含义,还需要知道哪些单词在上下文中更重要,并且能够处理整段文本而不是只考虑前后几个单词。Transformer通过注意力机制来捕捉这些信息,它能够让模型在理解每一个单词时,"注意"到句子中其他对它有帮助的单词。

注意力机制的起源

在理解Transformer之前,我们得先简单了解一下注意力机制的来源。注意力机制最早出现在机器翻译模型中。当我们翻译一个句子时,假设我们要将句子从英语翻译成法语,传统的序列模型会逐字处理句子,并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词。但是这种方法有个问题:它只关注了句子的顺序,而无法很好地去处理不同单词之间的复杂关系。

注意力机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引入的。它的想法很简单:当模型在翻译句子的某个词时,不是只看前面的几个词,而是让模型“注意”整个句子中的所有词,然后根据这些词的重要性进行翻译。这意味着模型能够灵活地处理信息,而不仅仅是按顺序处理。

Transformer模型的创新点

Transformer在2017年提出的最大创新是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序列处理方式,而依赖于注意力机制,尤其是自注意力机制,来处理文本中的所有单词。简单地说,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力机制,使得模型在处理文本时,不需要按照单词的顺序逐字处理,而是能够同时关注到句子中的所有单词。

什么是自注意力机制?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是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技术,它使得模型能够在处理某个单词时,考虑到整句中的其他所有单词。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句子:

“The cat sat on the mat because it was tired.”

现在,我们要让模型理解这个句子中的“it”指代什么。使用传统的模型,可能需要靠上下文的顺序(也就是“it”前后的几个单词)来猜测“it”指代的是“the cat”。但是自注意力机制能做得更好,它让模型在理解“it”时,可以去“注意”到句子中的其他每个单词,从而知道“it”实际上指的是“the cat”。

自注意力机制如何工作?

自注意力机制通过以下步骤来工作:

  1. 输入嵌入(Embedding):首先,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会被转换为一个向量(通过一种叫做嵌入的技术)。这些向量表示了每个单词的语义信息。

  2. 计算每对单词的相似度:对于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模型会计算它和其他所有单词的相似度。换句话说,模型会问自己:“这个词和句子中其他哪些词关系更密切?”比如,对于上面的例子,模型可能会发现“it”和“cat”之间的联系最紧密。

  3. 加权求和:接下来,模型根据这些相似度,给每个单词分配一个权重(重要性)。权重越高的词对当前词的理解贡献越大,然后模型会根据这些权重对所有词的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表示。

  4. 更新表示:通过加权求和,模型可以得到每个单词的新表示,这个表示不仅包含了单词本身的信息,还包含了句子中其他单词的信息。

这个过程让模型在处理每个词时,不再局限于它的邻居词,而是可以看到整个句子中的所有词,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Transformer的架构细节

Transformer的整体架构分为两大部分:编码器(Encoder)解码器(Decoder)。编码器负责读取和理解输入(比如源语言句子),解码器负责生成输出(比如目标语言句子)。编码器和解码器都由多个相似的层堆叠而成,每一层都包含了自注意力机制和其他一些技术。

编码器(Encoder)

编码器部分是整个模型的第一步,主要工作是把输入的文本转化为适合后续处理的表示。每一层编码器主要有两个关键模块:

  • 自注意力层(Self-Attention Layer):前面已经提到,自注意力层负责让每个单词能够“看到”句子中的所有其他单词,并基于这些信息来生成新的表示。
  • 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这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用于进一步处理自注意力层的输出。它在每个单词的表示上做一些非线性的变换,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到复杂的模式。

解码器(Decoder)

解码器的工作是在理解了输入文本之后,生成目标输出(比如翻译结果)。解码器和编码器的结构类似,但它额外加入了一个“掩码(Mask)”的机制。这个掩码的作用是确保解码器在生成下一个单词时,只能看到已经生成的部分,不能提前偷看未来的单词。

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

Transformer中还引入了一个名为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创新。这种机制的思想是:模型可以并行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注意”句子中的词。例如,对于句子“it was tired”,模型可能会在一个“头”中关注“it”和“cat”的关系,而在另一个“头”中关注“it”和“was tired”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模型能够同时从多个角度理解句子,进而提高准确性。

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

虽然Transformer不再依赖传统的序列模型,但仍然需要一种方式来理解单词之间的顺序。毕竟,单词的顺序在语义理解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ransformer使用了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它通过给每个单词分配一个基于其位置的特殊向量,让模型能够理解单词的顺序。这个位置编码是通过正弦和余弦函数计算得到的。

Transformer模型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序列模型(如RNN和LSTM),Transformer有许多显著的优势:

  1. 并行化训练:由于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同时处理整句话中的所有单词,因此Transformer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并行训练。而传统的序列模型必须逐步处理文本,这使得它们在处理长文本时效率低下。

  2. 处理长距离依赖性: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能够在处理某个单词时,同时关注到整段文本的其他部分。这使得它在处理长文本时,不容易像RNN那样丢失重要的上下文信息。

  3. 灵活性强:Transformer不仅在翻译任务中表现出色,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文本生成、问答系统、情感分析等。其架构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使得它成为许多NLP应用的首选。

Transformer模型的应用

自2017年提出以来,Transformer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

  • 机器翻译:Transformer在机器翻译任务中已经成为了主流模型,许多翻译系统(如Google Translate)都使用了基于Transformer的架构。
  • 文本生成:GPT系列(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就是基于Transformer的架构,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自然语言文本。
  • 文本摘要:Transformer也被应用于自动生成文本

摘要的任务中,帮助人们从长篇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

总结

Transformer模型的提出标志着自然语言处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头注意力等创新,大幅提升了模型在处理长文本和复杂依赖关系方面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序列模型,Transformer在效率、准确性和灵活性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并且已经成为了现代AI应用的核心技术。

尽管Transformer的内部机制可能比较复杂,但其核心思想非常直观:通过“注意”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语义关系。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NLP领域,也为AI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标签:Transformer,模型,知多少,句子,单词,文本,注意力
From: https://www.cnblogs.com/AI-aidushu/p/18467164

相关文章

  • 21岁,在大模型独角兽当算法实习生!
    转眼间也实习半年了,浅浅分享一下在智谱面试的经验吧!大模型算法面试题整理1、现在的大语言模型为什么基本都用decoder-only结构?2、训练一个大语言模型的整条路线是什么?介绍下LoRA、Adapter、prefix-tuningP-tuning和Prompt-tuning?你觉得OPENAI对齐为什么要用强化学......
  • 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地理信息 室内要素模型”(ISO 19164:2024)正式发布
    近日,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地理信息室内要素模型”(Geographicinformation-Indoorfeaturemodel)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标准编号为ISO19164:2024。基本信息:标准号:ISO19164:2024EN标准名称:地理信息—室内特征模型英文名称:Geographicinformation—Indoorfeatur......
  • 大模型AI产品经理,会写prompt非常重要!小白速来!!!
    在人工智能领域,产品经理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理解和应用AI技术方面。本文讨论了AI产品经理在编写有效的prompt(提示词)方面的重要性,这对于确保AI模型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特定任务至关重要。之前有同样想在AI领域创业的朋友有问过我,我的Ai产品经理是自己请,还是打算......
  • 自然语言处理:第五十二章 LongCite:助力RAG应用,让大模型精准找到引用
    代码:https://github.com/THUDM/LongCite\数据:HF: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THUDM/LongCite-45k魔搭:https://modelscope.cn/datasets/AI-ModelScope/LongCite-45k模型:HF:https://huggingface.co/THUDM魔搭:https://modelscope.cn/organization/ZhipuAIDemo:https:/......
  • 全面解析:大模型技术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路径指南
    “技术学习无非涵盖三个方面,理论,实践和应用”大模型技术爆火至今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而且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潜力也不言而喻。因此,很多人打算学习大模型,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入手,因此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大模型的学习路线。‍‍丁元英说:“透视社会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与文化”;同样的,......
  • 大模型新手指南:刷到让你少走三年弯路!
    这篇文章,我将结合自己在大模型领域的经验,给大家详细聊聊新人应该如何转行大模型赛道?比如大模型都有哪些方向?各方向的能力要求和岗位匹配?新手转行大模型常踩的坑和常见的误区?以及入行大模型最顺滑的路径?如果你是正打算入行大模型的校招/社招同学,请一定看完,可能会让你在入行......
  • 目前拿来就能用的AIGC大模型有哪些?
    《一本书读懂大模型:技术创新、商业应用与产业变革》是一部能够引领我们深入理解AI大模型,把握未来科技脉搏的书籍。本书内容涵盖了AI的发展历程、大模型的演变、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产业体系、治理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多个方面。通过本书的介绍,无论是AI工程师......
  • 搞懂这些AI大模型名词,你也能轻松入门!
    大模型应用开发正在逐渐改变各个行业,但对技术小白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些复杂的工具和概念非常重要。你是否觉得面对“LlamaIndex”、“Ollama”、“Anthropic”等术语无从下手?你是否在应用开发时被各种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关......
  • 大语言模型对普通人最实在的帮助(非常详细),零基础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前言记得小时候流行过一类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听名字就知道这些书好像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知识仓库,里面存放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满足孩子们的一切好奇心——但我小时候从没买过,可能没有什么求知欲吧。现在的孩子,似乎更没有必要买入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并不是因为没......
  • 204号资源-源程序:(SCI论文+程序)具有有界扰动的约束线性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