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CNN模型实现CIFAR-10彩色图片识别

CNN模型实现CIFAR-10彩色图片识别

时间:2024-09-30 20:54:00浏览次数:7  
标签:10 loss 卷积 模型 彩色图片 CIFAR 数据 self

关于深度实战社区
我们是一个深度学习领域的独立工作室。团队成员有:中科大硕士、纽约大学硕士、浙江大学硕士、华东理工博士等,曾在腾讯、百度、德勤等担任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全网20多万+粉丝,拥有2篇国家级人工智能发明专利。

社区特色:深度实战算法创新
获取全部完整项目数据集、代码、视频教程,请进入官网:zzgcz.com。竞赛/论文/毕设项目辅导答疑,v:zzgcz_com


1.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实现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来识别CIFAR-10数据集中的彩色图像。CIFAR-10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视觉数据集,包含10个类别的彩色图片,如飞机、汽车、鸟类和猫等,每个类别包含6000张32x32像素的图片,总计60000张图片,其中50000张用于训练,10000张用于测试。由于图像分辨率较低且类别多样,CIFAR-10是用于评估深度学习模型性能的经典数据集之一。

本项目中使用的深度学习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CNN),这是一种在图像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的神经网络结构。CNN的核心是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的特征,通过池化层减少特征图的尺寸,并通过全连接层完成分类。相比于传统的全连接神经网络,CNN能够有效地捕捉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如边缘、角点等,这使其在处理视觉任务时具有显著优势。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训练CNN模型,实现对CIFAR-10数据集中彩色图片的高效分类。最终模型可以应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领域,推动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场景下的智能化图像处理发展。

2.技术创新点摘要

  1. 数据增强与预处理:代码通过torchvision.transforms模块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和转换,将图像数据转化为PyTorch的Tensor格式,并结合数据增强技术(如随机裁剪、水平翻转等)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避免过拟合。
  2. 自定义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在模型架构上,使用了多层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s)和池化层(Pooling layers),并通过批量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和激活函数(如ReLU)增强了模型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这种多层堆叠的卷积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捕捉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如边缘、纹理等,显著提升分类准确率。
  3. 优化器与损失函数的选择:模型训练过程中,采用了基于自适应学习率的优化算法(如Adam优化器),以动态调整学习率,确保在不同阶段都能以最优速度收敛。此外,交叉熵损失函数的使用在处理多类分类问题时具有显著的效果。

3. 数据集与预处理

项目使用的CIFAR-10数据集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任务的标准数据集,由60,000张32x32像素的彩色图片组成,共分为10个类别:飞机、汽车、鸟、猫、鹿、狗、青蛙、马、船和卡车。每个类别有6,000张图片,其中50,000张图片用于模型的训练,10,000张用于测试。CIFAR-10数据集的特点是图像分辨率较低,且每个类别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模型的分类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数据预处理方面,首先进行了图片的格式转换,将原始数据集中的图片转化为PyTorch中的Tensor格式,以便后续的模型处理。接下来,对图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使用数据集的均值和标准差,将像素值缩放到标准正态分布范围内(通常在-1到1之间)。归一化有助于消除图像中不同光照条件或颜色差异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确保模型能够更快更好地收敛。

数据增强是另一个重要的预处理步骤。为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避免过拟合,采用了多种数据增强技术,如随机裁剪、随机水平翻转等。这些方法在不改变图像标签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图像的尺寸、角度、方向等,生成了更多样化的训练数据。这样的数据增强有助于模型更好地应对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不同场景,从而提升分类的准确性。

这些预处理步骤确保了数据集能够充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使模型在应对CIFAR-10数据集的多类别分类任务时具备更高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4. 模型架构

模型结构的逻辑: 本项目使用了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自定义模型,模型由以下几层构成:

输入层:接受CIFAR-10的32x32x3(RGB彩色图像)输入。

第一层卷积层

Conv1 ( X ) = X ∗ W 1 + b 1 \text{Conv1}(X) = X \ast W_1 + b_1 Conv1(X)=X∗W1​+b1​

使用64个卷积核,每个卷积核大小为3x3,输入3个通道(RGB),输出64个通道。

第一层池化层

MaxPool1 ( X ) = max ⁡ ( X ) \text{MaxPool1}(X) = \max(X) MaxPool1(X)=max(X)

使用2x2的最大池化层,缩小特征图的尺寸,减少计算量。

第二层卷积层

Conv2 ( X ) = X ∗ W 2 + b 2 \text{Conv2}(X) = X \ast W_2 + b_2 Conv2(X)=X∗W2​+b2​

仍然使用64个3x3的卷积核,进一步提取特征。

第二层池化层:再次进行2x2的最大池化。

MaxPool1 ( X ) = max ⁡ ( X ) \text{MaxPool1}(X) = \max(X) MaxPool1(X)=max(X)

第三层卷积层

Conv3 ( X ) = X ∗ W 3 + b 3 \text{Conv3}(X) = X \ast W_3 + b_3 Conv3(X)=X∗W3​+b3​

使用128个3x3的卷积核,输出128个通道的特征图。

第三层池化层:再次通过2x2的最大池化来减少特征图尺寸。

MaxPool1 ( X ) = max ⁡ ( X ) \text{MaxPool1}(X) = \max(X) MaxPool1(X)=max(X)

全连接层1

FC1 ( X ) = W 4 ⋅ X + b 4 \text{FC1}(X) = W_4 \cdot X + b_4 FC1(X)=W4​⋅X+b4​

将特征图展平成一维,并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将512个输入节点映射为256个输出节点。

全连接层2

FC2 ( X ) = W 5 ⋅ X + b 5 \text{FC2}(X) = W_5 \cdot X + b_5 FC2(X)=W5​⋅X+b5​

最终的分类层,将256个节点映射到10个类别,输出每个类别的预测概率。

模型的整体训练流程: 模型的训练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正向传播:输入图像通过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得到预测输出。

损失计算: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CrossEntropyLoss),计算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反向传播: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计算梯度,更新模型参数。

优化器: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逐步调整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损失。

评估指标: 训练过程中使用准确率(accuracy)和损失值(loss)作为模型性能的评估指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核心代码详细讲解

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
train_ds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data',
                                      train=True,
                                      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download=True)
test_ds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data',
                                      train=False,
                                      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download=True)
  1.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 这是PyTorch内置的数据集加载工具,用来加载CIFAR-10数据集。通过train=True加载训练数据集,train=False加载测试数据集。
  2. 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ToTensor()是数据预处理的一部分,它将输入数据从PIL图像或NumPy数组转换为PyTorch的张量格式,且会自动将像素值归一化到[0,1]之间。
  3. download=True: 如果数据集不存在,设置download=True可以自动下载数据。
模型架构构建
class Model(nn.Module):def init(self):super().
__init__
()
        self.conv1 = nn.Conv2d(3, 64, kernel_size=3)        self.pool1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elf.conv2 = nn.Conv2d(64, 64, kernel_size=3)        self.pool2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elf.conv3 = nn.Conv2d(64, 128, kernel_size=3)        self.pool3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elf.fc1 = nn.Linear(512, 256)
        self.fc2 = nn.Linear(256, num_classes)
  1. class Model(nn.Module) : 这是自定义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继承自PyTorch的nn.Module类,所有深度学习模型都基于此类进行构建。
  2. super().init() : 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确保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
  3. self.conv1 = nn.Conv2d(3, 64, kernel_size=3) : 定义了第一层卷积层。它接受3个输入通道(RGB图像),64个输出通道(特征图),卷积核大小为3x3。卷积操作可以提取图像中的局部特征。
  4. self.pool1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 定义了最大池化层,池化核大小为2x2。这有助于减少特征图的尺寸,同时保留最显著的特征,降低计算复杂度。
  5. self.fc1 = nn.Linear(512, 256) : 定义了全连接层,输入512个特征,输出256个特征,用于图像分类任务。
前向传播(模型运行逻辑)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pool1(F.relu(self.conv1(x)))

    x = self.pool2(F.relu(self.conv2(x)))
    x = self.pool3(F.relu(self.conv3(x)))
    x = torch.flatten(x, start_dim=1)
    x = F.relu(self.fc1(x))
    x = self.fc2(x)return x
  1. x = self.pool1(F.relu(self.conv1(x))) : 首先,输入图像通过卷积层conv1提取特征,之后通过ReLU激活函数添加非线性变换。再通过pool1进行最大池化,减少特征图的尺寸。
  2. torch.flatten(x, start_dim=1) : 将多维特征图展平为一维向量,用于后续的全连接层处理。start_dim=1表示从第1维度开始展平,保留批次维度。
  3. x = F.relu(self.fc1(x)) : 将展平后的特征通过全连接层fc1,并应用ReLU激活函数。
  4. x = self.fc2(x) : 最终的输出层fc2,将前一层的特征映射到10个分类类别中,输出每个类别的预测概率。
模型训练
def train(dataloader, model, loss_fn, optimizer):
    size = len(dataloader.dataset)    num_batches = len(dataloader)
    train_loss, train_acc = 0, 0  
    
    for X, y in dataloader:

        X, y = X.to(device), y.to(device)
        pred = model(X)
        loss = loss_fn(pred, y)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train_acc  += (pred.argmax(1) == y).type(torch.float).sum().item()
        train_loss += loss.item()
    train_acc  /= size
    train_loss /= num_batchesreturn train_acc, train_loss
  1. X, y = X.to(device), y.to(device) : 将输入数据和标签移动到GPU中进行计算,加速训练过程。
  2. pred = model(X) : 输入数据X通过模型进行前向传播,得到预测结果。
  3. loss = loss_fn(pred, y) : 使用定义好的损失函数(交叉熵损失),计算预测值与真实标签之间的误差。
  4. optimizer.zero_grad() : 在每次反向传播之前,将优化器的梯度缓存清零,防止梯度累积。
  5. loss.backward() : 通过误差进行反向传播,计算各层的梯度。
  6. optimizer.step() : 更新模型的参数,根据梯度调整模型的权重。
  7. train_acc += (pred.argmax(1) == y) : 计算模型预测的准确率,argmax(1)表示选择每个预测结果中概率最大的类别。
模型评估
def test(dataloader, model, loss_fn):
    size = len(dataloader.dataset)    num_batches = len(dataloader)
    test_loss, test_acc = 0, 0with torch.no_grad(): for imgs, target in dataloader:
            imgs, target = imgs.to(device), target.to(device)
            target_pred = model(imgs)
            loss = loss_fn(target_pred, target)

            test_loss += loss.item()
            test_acc  += (target_pred.argmax(1) == target).type(torch.float).sum().item()
    test_acc  /= size
    test_loss /= num_batchesreturn test_acc, test_loss
  1. with torch.no_grad() : 禁用梯度计算,节省内存和计算资源,因为在评估阶段不需要进行反向传播。
  2. target_pred = model(imgs) : 通过模型对测试集的输入图像进行前向传播,得到预测结果。
  3. test_acc += (target_pred.argmax(1) == target) : 计算测试集的准确率,通过比较预测类别和真实标签来确定模型的分类效果。

6. 模型优缺点评价

模型优缺点评价

优点

  1. 结构简单:该模型采用了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包含多个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便于实现和理解。对于CIFAR-10这样的中小规模数据集,模型能够快速搭建和训练。
  2. 卷积特征提取:通过三层卷积,模型能够逐步提取图像的低级、中级和高级特征,适用于图像分类任务,尤其在处理具有丰富局部特征的CIFAR-10图片时表现良好。
  3. 使用GPU加速:模型支持GPU训练,能够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尤其在处理较大批次数据时有很大优势。
  4. 数据增强:数据预处理环节加入了数据增强操作,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减轻过拟合问题。

缺点

  1. 模型规模较小:虽然该模型在CIFAR-10上表现良好,但其结构较为简单,可能无法处理更复杂、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任务,尤其在面对更大规模数据集时容易出现欠拟合现象。
  2. 缺乏正则化方法:当前模型未引入正则化技术,如Dropout、L2正则化等,这可能会导致模型在训练集上过拟合,影响在测试集上的泛化表现。
  3. 数据增强不够丰富:当前的数据增强方法较为简单,未包含诸如随机旋转、亮度调整等增强操作,这可能导致模型未能充分挖掘数据的多样性。

改进方向

  1. 模型结构优化:可以增加卷积层的深度,或者引入残差网络(ResNet)等高级架构,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
  2. 超参数调整:对学习率、批次大小、卷积核大小等超参数进行调优,或使用自适应学习率优化器(如AdamW),提升训练效果。
  3. 增强正则化手段:在模型中引入Dropout层或L2正则化,有助于缓解过拟合现象,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 更多数据增强:尝试增加更多的数据增强技术,如随机旋转、剪切变换等,进一步丰富模型的训练数据。

↓↓↓更多热门推荐:
ResNet18果蔬图像识别分类

全部项目数据集、代码、教程进入官网zzgcz.com

标签:10,loss,卷积,模型,彩色图片,CIFAR,数据,self
From: https://blog.csdn.net/2401_87275147/article/details/142659820

相关文章

  • 题解:P11062 【MX-X4-T2】「Jason-1」加法
    考虑两种情况:\(a,b\)符号相同:考虑经过操作后\(a,b,\lverta-b\rvert\)会变成什么。:\(a\)\(b\)\(\lverta-b\rvert\)操作1\(a+b\)\(b\)\(\lverta\rvert\)操作2\(a\)\(a+b\)\(\lvertb\rvert\)可以看出只进行零次或一次操作后可以取到最小值......
  • Windows下安装Nessus 10.8.3安装破解教程
    1、下载:下载地址:https://www.tenable.com/downloads/nessus浏览器访问https://127.0.0.1:8834重点:Registeroffline,选择“ManagedScanner”,再选择“Tenablesecuritycenter”,最后一步设置账号密码,账号密码没要求。​​2、获取插件包2.1在命令行模式下(管理员身份运行),......
  • P6105 [Ynoi2010] y-fast trie
    这可能也是一个关于匹配的经典trick。题意给定常数\(C\),你需要维护一个集合\(S\),支持以下操作:1x,加入数\(x\),保证\(x\)之前不存在。2x,删除数\(x\),保证\(x\)之前存在。每次操作后你需要回答$$\max_{i,j\inS,i\not=j}(i+j)\bmodC$$\(Q\le5\times10^5\),强制在......
  • 长江存储致态TiPlus7100 4TB满盘读写测试:性能几乎没有下降
    一、前言:看看满盘状态下致态TiPlus71004TB性能会如何!现在还有很多同学对于长江存储品牌的存储产品不太信任,在选择SSD时会优先考虑三星、西数这样的品牌。有鉴于此,我们此次会将手上的长江存储致态TiPlus71004TBSSD进行更严苛测试,将SSD填入80%的数据,也就是在近乎满盘的状态下,看......
  • Java 中的5个代码性能提升技巧,最高提升近10倍
    Java中的5个代码性能提升技巧,最高提升近10倍 文章持续更新,可以关注公众号程序猿阿朗或访问未读代码博客。本文 Github.com/niumoo/JavaNotes 已经收录,欢迎Star。这篇文章介绍几个Java开发中可以进行性能优化的小技巧,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极致优化代码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作......
  • SCIE1000  Python and Communication
    SCIE1000 Semester 2, 2024Python and Communication Assignment1    The scenarioA new public science museum in St Lucia is developing an exhibit. A feature ofthe museum is that each exhibit item is accompanied by two expla......
  • 发现AI 黑科技,10个工程师的活1个人做?PLM系统还能这样用!
    什么???10个工程师的活1个人做?是的,没听错。小编发现一项最新AI黑科技,可以实现哦!根据订单的要求直接输入内容,AI会帮你生成改型设计图纸啦!!到底怎么做的???赶紧和我一起来看!AI之文生设计AI融合一举多得通过对设计场景进行重构,系统化整理改型设计知识,赋予AI设计核心逻辑,简化......
  • 缓存雪崩/穿透/击穿/失效原理图/14种缓存数据特征+10种数据一致性方案(专家篇)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时代,缓存成为了提升应用性能的关键技术。面对海量用户请求,如何通过缓存策略有效减轻数据库压力、降低响应延迟?本文深入探讨了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等常见问题,并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缓存设计的最佳实践,确保数据一致......
  • UOS 1070/Deepin 23环境下安装Master PDF Editor 5.8.35
    在UOS1070环境下,有福昕PDF编辑器可以使用,但是升级到Deepinv23之后,福昕编辑器就无法安装了,需要换工具。比较好用的就是MasterPDFEditor,安装注册也非常简单,现在写到这里,作为记录。#目前最方便安装的是master-pdf-editor-5.9.35版本,UOS和Deepinv23都支持wgethttps://code-......
  • 10789 神秘指数 数组 枚举 check
    解决思路 计算总和:首先计算所有神秘物品的神秘指数和 sum。 枚举分组数:从 n 开始枚举分组数 i,尝试将神秘物品分成 i 组。 检查分组可行性:对于每个分组数 i,检查是否可以将神秘物品分成 i 组且每组的神秘指数和相同。 输出结果:找到最小的可行分组数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