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构建出自我主体意识,形成“自我”的?
依慧心理
根据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他将这个世界分为里三个部分: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模仿世界。
简单的来理解,就是当我们提到猫的时候,我们脑子中首先是有一个猫的概念,它是有毛、有爪子、会卖萌的大眼睛、拉屎还很臭,一个完美的理念方式出现在我们的大脑中,这便是理念世界;
现实世界是指在现实中各异的猫,每一个猫的个体(布偶、梨花、小橘…)一个个不同猫的个体;
模仿世界是指文艺作品中的猫,它看上去是一只猫,但其实它并不是一只真实的猫,而是艺术对于现实的复刻和模仿出来的一只存在于艺术世界的猫。
根据佛洛依德和拉康的理论,人在出生后,作为一个婴儿他是意识不到主体存在以及存在方式的,在他的脑中只有一个理念中的我,一个混沌的理念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所谓的我只是一个理念,这个理念需要现实当中的个体进行验证。
所以当这个孩子长到6-18个月的时候,他的机体逐渐的成熟,母亲第一次将他抱到镜前,他第一次看到镜中的我,那就是自己啊,喜悦感会油然而生,他认出来了镜中的那个自己,这一刻有两件事会同时发生:
第一件:便是孩子的自我建立的初步形成,他将影像中的世界认作了自我, 但镜中的影像真的事他自己吗?这只是光影的幻象,是镜子对于现实世界的模仿,一个模仿世界中的我,而他通过镜中幻象这个他者建立起来的所谓的自我其实是原本理念世界中的我通过镜中对于现实世界的反射,呈现出的镜像世界里的我,从而理念中的我得到落实,婴儿眼中的自我就这样通过这三种关系建立起来了。
但这也意味着他会将现实和虚构混淆,将镜中的我混淆成了现实中的我,这是一种自我的异化。因为我们的身体结构就决定了我们无法直视自己,我们只能通过外界来认识自己,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人在建立主体时,必须通过外界来建立自己的主体意识,通过他者来建立主体;
第二,这种主体意识到建立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和镜像世界混淆的异化过程,将他者误认为自己。
简单的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个主人身份的建立,就必须通过另一个奴隶身份的存在和反应才能建立起来,这两种身份是对能力统一的。 如果没有奴隶的存在,主人的身份也就无法建立,但这两种关系却是极为不平等的,就像站在镜子前的婴儿一般,现实世界中的他一定比镜像中的他更为重要。
这就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我们通过他者来建立自我,将两者对立,而他者变成自我的附庸。我们需要他者和存在的反应来建立自我的主体意识,而自我却又永远高于他者,因为现实世界高于模仿世界。
再次回到站在镜前的婴儿,当他第一次建立自我时,那种油然而生的兴奋感和满足感便导致出里一种对镜子的迷恋,从此,人们开始一种对镜像中自我的终生迷恋,这也就是自恋的产生机制,而这种对于镜像的喜悦感只存在于人类的身上,无数实验证明,当其他动物第一次面对镜子时,他们所表现出的都是一种警惕甚至攻击的状态,也就可以说人类是某种“镜恋动物”,一种需要通过他者建立自我的动物。 而这种建立过程我们会产生愉悦感,或者说是一种喜欢对美的感知。
所以,人对任何事和物和他人的喜欢都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就像我们喜欢某个人或者某个明星,一定是在他身上看到某种自我的特质以及理想化的自我投射在其上,从而才产生了喜欢和崇拜,一切的喜欢都是基于自我的迷恋,而这种喜欢和崇拜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自我的建立,一种将他人视作他者的对立关系。
明星在粉丝的眼中其实就是他们建立自我的他者! 这也是为什么说很多粉丝在喜欢的明星人设垮掉以后他们会感到愤怒,因为这是一种对他们自我的否定,那一刻他们通过明星这些他者建立起来的自我垮掉了,原本镜像中自己的画像突然变成了一个他们不认识的人,所以他们会恐惧,会愤怒,而他们所建立起来的这一种自我本就是将明星这种包装出来的文化符号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混淆后的一种异化过程!他们作为主体相客体接近且于自身疏远的过程。
同样,我们喜欢猫咪也一定是在它们身上看到了某种属于人类的特质,它们在生活中有某些和我们同质且同构的特点,所以我们喜欢这种小动物。
但是为什么我们又会恐惧蛇呢? 因为蛇作为一种爬行动物,它和我们人类这种哺乳动物上在构成的质体上是有着巨大差别的,它作为一种有鳞片、冷血、无四肢的动物,它们的行为方式以及表现性和人类在内部张力上只有极少的相对异性,所以我们把它视作为一种邪恶、一种恐惧的象征,因为在同构方面只能唤起人类极少的情感,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大多数人大部分时候都不喜欢蛇这种动物。
那么人类在建立主体意识时需要通过他者的存在和反应,将自我与他者对立,在现实和虚构混淆下,我们完成了个体自我异化为主体意识的过程。 这也就是理念中的我通过镜像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结合成了一种他我的存在**,**这种他我便是主体意识,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我。
而这种主体意识到构建过程中,我们看到影像这个他者时会产生某种愉悦感,这种愉悦感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喜欢和一切都是建立在自我题主意识到形成上,一切的喜欢都是基于对自我的迷恋。
那么蛇这种和人类既不同质也不同构的生物,我们在它身上只能看到极少的自己!
在婴儿产生自我的愉悦感时,另一种挫败感也会油然而生,当母亲抱着6-18个月的我们来到镜像前,我们还发生了第二件事:原来我们和母亲不是一体的,原来我们已经离开了母亲的子宫。
婴儿为什么会 有这种挫败感呢? 人作为一种能量消耗型动物,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是按照我们认知内的最小化的能量消耗去行动的,在婴儿第一次面对镜前他是不知道自己已经离开了母亲的身体,离开了子宫,而这一刻他得知了自己现在处于一个外部的环境,失去了原本安全且舒适的环境,他动物的本能意识到了未来的日子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产生了一种挫败感。
他意识到他在也无法回到母亲子宫那个温暖、舒适且不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世界,这便是人的恋母情节的产生以及自卑的产生,我们怀念母亲的子宫,当我们看到自己已经不在母亲体内时,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时,意识到未来需要消耗更过的能量时,这一刻主体开始建立,同时这种挫败感也孕育而生,他与自恋同时发生。
这也就解释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舔狗的存,有虐恋以及SM的存在,因为我们将自恋和理想化的自我投向他人,从而产生喜欢和偶像崇拜时,我们同时也将自己的那份自卑投向了他者,我们喜欢他的同时也惧怕他,喜欢和惧怕是一体的,自恋与自卑也是一体的,这个阶段被拉康称之为镜像阶段,是自我形成的关键阶段,理念中的我向镜像中的我过度,主体从想象界过渡到象征界,将现实和镜像混淆。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个阶段只有两者的关系,母亲和婴儿也就是未有性别意识的人类幼体和女性,而自我建立的过程远远还没有结束,接下来婴儿要开始学习语言,认识自己的性别,从而构建自己的人格,逐渐将自己社会化,知道最终将自我的人称代词那个“我”字说出来。
原本个体与他者的混淆,进入一种有秩序的真实世界,孩子不在用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而是直接称呼自己为“我”,通过语言这一类社会化的学习认同了自己,从而完成了自我的建立,同时超我也开始形成。
“本我” 可以简单的理解我动物性的我,那个怀恋子宫,以能量消耗为行动原则的我;
“自我” 则是一个通过他者建立起来的我,可以理解我马克思说的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超我” 则是理想中的我,他监督着我们的行为。
那种从小由妈妈带大,父亲很少陪伴的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很羞涩,不善于表达,他们很少说“我”这个代词,甚至会说“小明也要喝牛奶”用这种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还有些孩子会在青春期将自己原本的名字改掉,抛弃掉自己父亲的名字,甚至在以后的很长岁月当中,他们都是羞于介绍自己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因为,婴儿在完成镜前的自我建立以后,他和母亲的二者关系将会在象征界变为父母子的三边关系,因为小男孩需要完成他的语言学习以及性别认知。
为什么母亲不能独立很好的完成这个被拉康称之为“俄狄浦斯”的阶段?
第一,在小男孩的主体结构中,母亲着角色作为女性只能是他性别建构中的客体,而主体向客体靠近便是一种“异化”的过程,而父亲这个角色作为已经建立性别意识的主体,可以让小男孩这个还未形成主体意识到个体成为客体,客体向主体靠拢,这便是一种“同化“。
第二,根据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克里斯蒂娃的理论,男性的语言是象征界的语言,一种理性化的语言规则;而女性的语言则是一种诗化的语言,想象界的语言模式,没有办法真正被理性理解的语言,才是女性的语言。女性的语言本来就是一种多变、非理性、失序、与孩童相连接的想象中的语言。
而现在我们小男孩已经结束了想象界的成长,需要进入象征性学习,母亲的性别与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他成长的需要,这是一个父亲的角色在18个月以后的小男孩的成长当中是客观的且至关重要的。
小男孩如何建立男性自我的性别认知呢?——将女性视为他者
但是原本婴儿对于子宫怀念,从而产生和母亲近乎一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如何将母亲和女性视作他者呢?——所以必须要斩断他想和母亲合为一体的欲望, 这样小男孩才能将母亲所代表女性视作他者,那么这由谁来呢,就是孩子的父亲。
所以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这个期间父亲作为第三者将孩子抱走,不再允许孩子和母亲同床,而小男孩依旧保有回到子宫的欲望,但这种恋母情节却严重侵犯了父亲的权力,因为小男孩还想回到母亲的子宫,就必须通过母亲的阴道,这在传统父权社会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母亲是父亲的附庸,绝不可侵犯的财产,只有他可以进入。
由此小男孩的恋母情节严重威胁到了父亲的权力,也阻碍了他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建立,从而父亲要加以一种更严酷的方式来对待小男孩,这便是阉割威胁,这其实是一种父亲这个角色对于自己血脉的一种繁殖妥协!
小男孩可以保留自己的恋母情节,但是只能作为一个没有阳具的男性,一个小女孩,这就和皇帝后宫里只能有太监一个道理。
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在小男孩建立主体意识的阶段,父亲的作用极为重要的!
很多人一提到“恋母情结”,都会有一种刻板简单的俄狄浦斯王印象,就会想到是小男孩想和自己的母亲方式性关系,然后杀死自己父亲的潜意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精神分析理论里的“恋母情结”其实是一种幼体对于子宫的怀念的表现,人类幼体怀恋子宫这个温暖、舒适、安全且不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空间,这是一种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现状的逃避,一种对于冒险对于外界的逃避,所以父亲这个角色在小孩成长当中至关重要,母亲给予小孩安全的想象,而父亲则要将他这种对于安全过分的依赖斩断,将他推向自然,推向社会,成为一个外向且敢于冒险的人。
这也就是那些由于父亲的缺失而变得内向的小男孩的性格成因,因为他们没有父亲这个角色来斩断他们对于子宫的怀念,断绝他们对于现实的逃避。人在镜像阶段通过他者建立起自我,同时产生自恋与自卑以及恋母情结,接下来的俄狄浦斯阶段,父亲的介入要丢小男孩施加负的法律,而这种法律是通过将女性没有阳具这一性别差异,作为他者进行阉割威胁,从而建立起父权体系,最后完成语言学习以及自我的建立。
via:“精神分析” 的那些事|人是如何构建出自我主体意识,形成“自我”的? 依慧心理 2023年05月09日 17:46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mt--vn6YWPRzsA4-18oVNw
基本概念 | 人的主体意识 VS 人的主体地位
文章来源于从知 作者帅呆的Mister Zhi
文 / 知先生
一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亦称“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与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中明确“人是主人”、“人占主导地位”。换言之,人对世界的掌握(认识、改造世界),使人作为主体使自己的活动指向客体-世界,具有一种主导性。
根据客体对象(世界、人本身)的不同,向外拓展、向内探寻是“人的主体地位”的两种基本含义,即做世界的主人和做自己的主人。既是做主人,那么就应当具备“主体意识”(这里的“意识”,可以理解为“观念”,下同)。
▼意识是什么?
所谓“人的主体意识”,是指人的一种独立主动而非被动依附的、平等尊重而非等级尊卑的、积极进取而非封闭保守的自我强化、自我完善的意识。换言之,可以说主体意识就是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也就是既要做世界的主人,同时也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意识。
具体来讲,人的主体意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物我相分的意识(把我与外物区分开来)和对自我本身的主宾相分的意识(主体的我、客体的我;一般的我、具体的我,等等)。
其二,自由的意识(亦称“自主意识”、“主人意识”)。一般而言,它是指“自信意识”(亦称“独立意识”)——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人们肯定现世生活,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要求解放个性,提倡冒险精神,强调知识和探索自然。总之,只相信自己的理性,反对任何外在的绝对权威和力量,一切都是依靠理性的法庭来审判。
▼YES OR NO ?
其三,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它们可以说是人真正的自主意识的展开形式——使人知道自己作为人应当具有何种权利和责任。所谓“权利意识”,是指主体所具有的有关他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诸多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选举权等,它们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的意识。换言之,权利意识是指向主体本身,使主体明确自己“自由活动”的限度。并且,既都是作为人,那么一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所谓“责任意识”,指向的是作为客体的人(亦称“客体所影响的人”),主要分为道德责任意识、法律责任意识、集体使命或人类使命的意识。它使主体明确自己的活动不应当是一种任性的自由活动,而是符合社会规律(如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等)的活动,应当是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自由或至少是不妨碍别人自由的活动。同时,它也使主体明确自己应当对自己活动的结果负责。
其四,个性意识。它是人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展开的形式,强调人应当明确自己作为自己“是”什么和“应是”什么。换言之,它使人能够知道自己作为个体与其他个体的诸多差别,并力求去实现和发展自己的超群出众之处。
根据以上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定义的简略分析,可以认为“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与自身、世界的关系中“人是主体”——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然、社会的主人;“人的主体意识”是指人要有“做主人”的想法、觉悟。无论是向外拓展——做世界的主人,还是向内探寻——做自己的主人,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主体意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的主体性、做主人并不是说人与自然、社会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而是说面对社会、自然时人是能动的,即主动开放、反思批判、超越创造。
▼“我的地盘,我做主!”
二
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的确立、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人类发展先后经历了“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这可以看作是人从“神的权威”、“英雄权威”中不断解放自身的历史,也是人的主体性不断确立和弘扬的历史。
一般而言,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以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人文主义运动,这标志着希腊精神的自觉——以理性的全方位觉醒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经典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意味着人的主体地位的首次确立。正如普氏所指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普氏的观点已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命题,而是体现了其政治、伦理、法律、教育、哲学等观点的综合命题——他以人的尺度代替自然的尺度和神的尺度,第一次真正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和作用,以人作为判断和衡量万物的尺度,人的存在被明显地至于万物之上,人的主体地位首次得到了确立。
但是,普氏对主体尺度的发现和重视实际上是牺牲客体尺度(规律、标准)为代价,而不同的主体又有不同的尺度,并且不受客体尺度的制约,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因此最终陷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直至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理性”的至高无上,追求思想自由,彰显了人的主体意识,首次从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换言之,希腊人文主义运动将人从神灵、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关注人及人类社会本身,使人成为自然和世界的中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奥古斯特·罗丹《思想者》雕像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的、内在的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文艺复兴使人回归到人的时代,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崇尚知识,探索自然,强调理性,反对任何绝对的权威。然而,当时人仅仅知道自己应当做主人,不再轻易地相信和服从外在的权威,究竟如何做自然、社会的主人,仍是一个没有进入视野的问题。换言之,文艺复兴只是复归了人的主体地位,反对神权的束缚,但是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办法来使人成为世界的主人。
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使人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实现了信仰自由。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这就高扬了人的主体地位。文艺复兴没有解决的问题,宗教改革得以解决——以改革宗教教条来解除其对人的束缚,使人从宗教的抑制下解放出来——使宗教为人而存在,并不是人为宗教而活。这就凸显了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的人文主义精神。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人从精神上、思想上获得了解放,发展了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代表建筑——圣母百花大教堂
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崇尚理性(自然法则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万物都是受它的支配,人类社会也不例外。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启蒙思想关于改革的理性设计可以归纳为三点:其一,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其二,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强调摆脱专制统治,要求建立民主制度;其三,宗教上,反对宗教愚昧的束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及至康德对“理性”作系统的哲学探讨,掀起了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提出人是自由、平等的——不仅是人身体的解放,更是人思想的解放——人不是工具,人应该也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这就是启蒙的真谛。所以,启蒙运动不仅要求人追寻政治自由,解除外在的社会对人的束缚,强调要做社会的主人,实现人身自由,而且也主张思想自由,以达到人真正的解放,从而真正意义上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即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从人的解放历程来看,人不断摆脱外在的束缚,如神灵、自然、社会,使人成为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人——一切都是以人为本。从古希腊时期“发现人”的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复归人”的时代,再到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期不断高扬人的主体性,即从崇拜“人”发展到膜拜“理性”,并且连同“浪漫主义”的感性,最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的解放。
▼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三
谈及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时人的主体意识就已觉醒。及至夏、商、周时期,神灵信仰、自然崇拜等“天命观”相继失去主导地位,重视人事、德行的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兴起和增强。商代早期,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国家治理逐渐由摆脱对祖先神灵和“帝”、“天”的过度依赖和崇拜到“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之类的“神—君—民”(尊神的同时更注重人事和修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强调尊重天命,但人事先于鬼神,并认为仁德是天命的体现,实践仁德就是顺应天命,所以主张实行“德治”。可以发现孔子之“敬鬼神”则是对人主体性、主体地位的肯定。孔氏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了孔氏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孟子将治国理念“先民后神”改换为“民—社稷—君”,提出“天人合一”,进一步淡化了神权、天命,将“重民”视为国家兴衰的关键。
荀子将天命归纳为一种客观规律,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寒恶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它有它自身的规律,从而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所谓“制天命而用之”,是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天命规律。故此,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使人的主体地位首次于天人关系中逐渐真正得以确立。直至荀子时,随着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被突出后,鬼神、天命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也就被边缘化了。
▼春秋时季氏梁提出“民—神—君”观点
尽管“百家争鸣”时代将人从神灵等崇拜中解放出来,确立了神人关系中“人是主人”的主体性、主体地位,但是随即又落入了人全是由礼仪来压制的社会秩序中,这显然应归功于儒家思想的束缚。儒学大都是讲“仁”、“义”、“礼”之类的做人原则,然而,“人是社会中的人”,应按照社会(贵贱尊卑)秩序来为人行事——儒家“仁”、“义”都是以“礼”来匡正的,人的所作所为,都要由“礼”来制约衡量。所以,儒家的“人”是不讲个人的,是没有多少自己成分的,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只能以前朝的条文规定来做人处事,即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
传统中国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以礼仪规范的社会秩序来抑制个体的人,但是也有不少儒者不仅强调神人、天人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而且提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的主体意识、人的主体地位,反对儒学礼仪秩序对人身自由、思想自由的束缚,这标志着人的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
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天理即是人欲”,“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等主张。对此,冯天瑜评价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这反映了王氏关注和高扬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
▼阳明先生在龙岗书院讲学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人的主体意识、主体性更多地转换为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责任意识。林则徐、魏源、李鸿章改革派,康梁维新派,孙黄革命派无不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潮流,具有极强的责任意识。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催动了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儒家礼教对个人的吞噬,直至“五四”时高扬“科学”、“民主”的旗帜,以“打倒孔家店”之类的运动激烈批判封建礼教,将人从儒学秩序、神学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较为彻底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
四
针对概念“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纵观近几年考情,可以发现高考几乎没有考查,但是不少大型诊断性考试却多有涉及。其一,大致有古代中国士人集团的政治主体意识、雅典城邦公民的主体意识,近代“主权在民”的人民主体地位、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女子阶层的主体意识等几类。根据概念“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的定义,可以将以上归类为人的主体意识之一——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其二,注重考查天人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
人的解放,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一,向外拓展首先要摆脱对神灵、自然、祖宗的崇拜,确立神人关系中“人是主人”的主体地位;其次,解除社会秩序对人的束缚,构建有利于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社会环境。显然,以上都是为了实现人外在的人身自由。其二,向内拓展,摆脱宗教神学教条、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实现信仰自由、思想自由。故此,根据概念要义的打开方式,可以认为“自由”(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对客体的——外在的、内在的束缚的摆脱、解放,按照主体自己的意志发展,让活动结果符合活动目的——人要使自己成为自然、社会的主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如政治自由,思想自由,等等)是概念“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的要义。
【试题再现】
(2018年·山东威海高考模拟·24)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C )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解析】
纵观题干材料,谈及天人关系,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墨子等关于天人关系的主张都是偏重人事,而不是鬼神。这就是说,他们都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从变化趋势来看,显然,从孔子到墨子时人逐步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即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故选C项。
至于A项“唯物思想初步形成”,其一,题干材料中使用了分号,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应从整体上、全局上来进行分析,故此A项是局部信息。其二,根据所学知识,“百家争鸣”时代唯物思想并不成熟,应加一形容词“朴素”,所以就此而论也是表述不准确。故不选。
至于B项“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从题干材料的时间跨度来看,涉及春秋战国时期,而以“……开始”的表述显然并不恰当,故不选。
至于D项“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尽管符合“百家争鸣”时代的基本史实,但是不符合题干材料的主题。就题干材料而言,它呈现了各学派代表人物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并不能体现学派之间的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故不选。
参考文献:
[1]欧阳康:《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载于《江海学刊》,1988年第1期。
[2]卢晓中:《人的主体意识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于《江西教育科研》,1990年第6期。
[3]马志政:《“主体性原则”质疑》,载于《人文杂志》,1992年第6期。
[4]素人:《希腊启蒙运动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载于《宜宾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5]杨金海:《论人的主体意识》,载于《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
[6]龚桂明:《人的主体地位的首次确立——普罗泰格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阐释》,载于《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1期。
[7]陈爱梅,庞玉清:《浅论人的主体意识》,载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杨军宪:《<中庸>:“人”的主体意识的萌发》,载于《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9]王瑞英:《从神灵崇拜到“以德配天”:西周天命观的嬗变及其影响》,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via:基本概念 | 人的主体意识VS人的主体地位 历史园地 2022年07月04日 00:00 陕西
https://mp.weixin.qq.com/s/bhZmmBun--EwcfSHzLgeoQ
丧失了主体意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人
原创 丛非从
有一种人,它不是人。
丧失了主体意识的人,其实不能称之为人。
月球围着地球转,在这两个球的关系里地球是主体。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两个球的关系里太阳是主体。两个人的关系里,有时候是有主体和客体的。当你去谈客户,你很自觉地会把客户当主体,把自己当成服务他的客体,这很健康。当你去孝顺父母,想宠爱孩子,想溺爱伴侣,你很自觉地知道以他们为中心,此刻你有了客体意识,这很好。
缺乏主体意识的人则会有另外一种景象:
只要给他一段关系,无论自己是什么角色,他都能站到客体位置上,把对方当成主体。
比如他去做按摩,他要照顾好技师的感受。
比如他去买衣服,他要照顾好导购的感受。
比如他结婚了,其实是给别人当仆人了。
比如他生了个孩子,其实是生了个主子。
听起来很累对吧。那没有关系的时候他总能是自己的主子了吧?并不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把别人照顾的更好,没得思考的时候就陷入空虚——主体没了,客体并不会成为主体,而是不存在了。
这种人丧失了主体意识,他只是一个服务者,
一个工具,没有灵魂的肉体,不能称之为人。
另外一种极端的人就是:没有客体意识。无论他走到哪,做什么,都觉得别人应该围着他转,应该以他为中心,应该成为他的客体,为他服务。这种人就是自我中心到病态,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没有把别人当人。
好的关系是这样的:你知道什么时候以别人为中心,让他成为主体,自己自愿充当他的客体。你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坦然享受他围着你转,享受你是主体的感觉。你知道什么时候是平等的,你们两个是双子星一样,互相围绕,互为主体。
丧失了主体意识的人,从小就有一个主体感很强的父母, 他们永远是耀眼的恒星,家里其他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围着他们转的。在这个环境里生下来并成长的孩子,只能默认自己的存在就是别人的客体。
好的牛马就是这么养成的。古时候富贵人家养奴婢,奴婢生的孩子还是奴婢,一辈子就是伺候人的命。奴婢和牛马好歹也是在生活上、现实上照顾下别人,而丧失了主体意识的这种东西,不仅从外在,还要从情绪上、思想上全方位估计好他们的主体星星。
我们还是叫它寄生虫吧,丧失了宿主就无法存在了。
via: 丧失了这种东西的人,不能称之为人。| 丛非从呀 2024年09月03日 11:33 山东
https://mp.weixin.qq.com/s/Wydpzjzq8A9dChjsLSDLrg
标签:主体,他者,意识,自己,自我,构建,客体 From: https://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185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