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时间:2024-07-09 15:43:54浏览次数:16  
标签:六大 父类 原则 子类 接口 开闭 设计模式 方法

一、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定义: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领域中的相应职责,或者可以定义为:就一个类而言,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问题由来:类T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职责P2。当由于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T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
1、单一职责原则,实现类要职责单一;
2、里氏替换原则,不要破坏继承体系;
3、依赖倒置原则,要面向接口编程;
4、接口隔离原则,在设计接口的时候要精简单一;
5、迪米特原则,要降低耦合;
6、开闭原则,要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单一职责原的优点有:
1.可以降低类的复杂度,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其逻辑肯定要比负责多项职责简单的多;
2.提高类的可读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3.变更引起的风险降低,变更是必然的,如果单一职责原则遵守的好,当修改一个功能时,可以显著降低对其他功能的影响。

二.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即软件实体应尽量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问题由来:任何软件都需要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它们的需求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为变化,升级和维护等原因,如果需要对软件原有代码进行修改,可能会给旧代码引入错误,也有可能会使我们不得不对整个功能进行重构,并且需要原有代码经过重新测试,所以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使我们需要的。
为了满足开闭原则,需要对系统进行抽象化设计,抽象化是开闭原则的关键。在Java、C#等编程语言中,可以为系统定义一个相对稳定的抽象层,而将不同的实现行为移至具体的实现层中完成。如果需要修改系统的行为,无须对抽象层进行任何改动,只需要增加新的具体类来实现新的业务功能即可,实现在不修改已有代码的基础上扩展系统的功能,达到开闭原则的要求。
为什么使用开闭原则:
第一:开闭原则非常有名,只要是面向对象编程,在开发时都会强调开闭原则
第二:开闭原则是最基础的设计原则,其它的五个设计原则都是开闭原则的具体形态,也就是说其它的五个设计原则是指导设计的工具和方法,而开闭原则才是其精神领袖。依照Java语言的称谓,开闭原则是抽象类,而其它的五个原则是具体的实现类。
第三:开闭原则可以提高复用性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所有的逻辑都是从原子逻辑组合而来,而不是在一个类中独立实现一套业务逻辑。只有这样的代码才可以复用,逻辑粒度越小,被复用的可能性越大。为什么要复用呢?复用可以减少代码的重复,避免相同的逻辑分散在多个角落,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以及系统变化时产生bug的机会。怎么才能提高复用率呢?设计者需要缩小逻辑粒度,直到一个逻辑不可以分为止。
第四:开闭原则可以提高维护性
一款软件量产后,维护人员的工作不仅仅对数据进行维护,还可能要对程序进行扩展,维护人员最乐意的事是扩展一个类,而不是修改一个类。让维护人员读懂原有代码,再进行修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要让他在原有的代码海洋中游荡后再修改,那是对维护人员的折磨和摧残。
第五:面向对象开发的要求
万物皆对象,我们要把所有的事物抽象成对象,然后针对对象进行操作,但是万物皆发展变化,有变化就要有策略去应对,怎么快速应对呢?这就需要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尽可能多变化的因素,然后留下接口,等待“可能”转变为“现实”。
如何使用开闭原则
第一:抽象约束
抽象是对一组事物的通用描述,没有具体的实现,也就表示它可以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可以跟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可以约束一组可能变化的行为,并且能够实现对扩展开放,其包含三层含义:
1.通过接口或抽象类约束扩散,对扩展进行边界限定,不允许出现在接口或抽象类中不存在的public方法。
2.参数类型,引用对象尽量使用接口或抽象类,而不是实现类,这主要是实现里氏替换原则的一个要求
3.抽象层尽量保持稳定,一旦确定就不要修改
第二:元数据(metadata)控件模块行为
编程是一个很苦很累的活,那怎么才能减轻压力呢?答案是尽量使用元数据来控制程序的行为,减少重复开发。什么是元数据?用来描述环境和数据的数据,通俗的说就是配置参数,参数可以从文件中获得,也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得。
第三:制定项目章程
在一个团队中,建立项目章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章程是所有开发人员都必须遵守的约定,对项目来说,约定优于配置。这比通过接口或抽象类进行约束效率更高,而扩展性一点也没有减少
第四:封装变化
对变化封装包含两层含义:
(1)将相同的变化封装到一个接口或抽象类中
(2)将不同的变化封装到不同的接口或抽象类中,不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变化出现在同一个接口或抽象类中。 封装变化,也就是受保护的变化,找出预计有变化或不稳定的点,我们为这些变化点创建稳定的接口。

三、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

定义: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所有引用基类(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继承优点
代码共享,减少创建类的工作量,每个子类都拥有父类的方法和属性;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子类可以形似父类,但又异于父类;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实现父类的方法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提高产品或项目的开放性。
继承缺点
继承是侵入性的。只要继承,就必须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降低代码的灵活性。子类必须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增强了耦合性。当父类的常量、变量和方法被修改时,必需要考虑子类的修改,而且在缺乏规范的环境下,这种修改可能带来非常糟糕的结果;大片的代码需要重构。
克服继承的缺点——里氏替换原则
从整体上来看,利大于弊。
里氏代换原则告诉我们,在软件中将一个基类对象替换成它的子类对象,程序将不会产生任何错误和异常,反过来则不成立,如果一个软件实体使用的是一个子类对象的话,那么它不一定能够使用基类对象。例如:我喜欢动物,那我一定喜欢狗,因为狗是动物的子类;但是我喜欢狗,不能据此断定我喜欢动物,因为我并不喜欢老鼠,虽然它也是动物。
里氏代换原则是实现开闭原则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使用基类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子类对象,因此在程序中尽量使用基类类型来对对象进行定义,而在运行时再确定其子类类型,用子类对象来替换父类对象。
在使用里氏代换原则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子类的所有方法必须在父类中声明,或子类必须实现父类中声明的所有方法。根据里氏代换原则,为了保证系统的扩展性,在程序中通常使用父类来进行定义,如果一个方法只存在子类中,在父类中不提供相应的声明,则无法在以父类定义的对象中使用该方法。
(2) 我们在运用里氏代换原则时,尽量把父类设计为抽象类或者接口,让子类继承父类或实现父接口,并实现在父类中声明的方法,运行时,子类实例替换父类实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扩展系统的功能,同时无须修改原有子类的代码,增加新的功能可以通过增加一个新的子类来实现。里氏代换原则是开闭原则的具体实现手段之一。
(3) Java语言中,在编译阶段,Java编译器会检查一个程序是否符合里氏代换原则,这是一个与实现无关的、纯语法意义上的检查,但Java编译器的检查是有局限的,里氏代换原则是实现开闭原则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本实例中,在传递参数时使用基类对象,除此以外,在定义成员变量、定义局部变量、确定方法返回类型时都可使用里氏代换原则。针对基类编程,在程序运行时再确定具体子类。

四、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DIP)

定义: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其核心思想是:要面向接口编程,不要面向实现编程。
依赖倒转原则要求我们在程序代码中传递参数时或在关联关系中,尽量引用层次高的抽象层类,即使用接口和抽象类进行变量类型声明、参数类型声明、方法返回类型声明,以及数据类型的转换等,而不要用具体类来做这些事情。为了确保该原则的应用,一个具体类应当只实现接口或抽象类中声明过的方法,而不要给出多余的方法,否则将无法调用到在子类中增加的新方法。
在引入抽象层后,系统将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在程序中尽量使用抽象层进行编程,而将具体类写在配置文件中,这样一来,如果系统行为发生变化,只需要对抽象层进行扩展,并修改配置文件,而无须修改原有系统的源代码,在不修改的情况下来扩展系统的功能,满足开闭原则的要求。
在实现依赖倒转原则时,我们需要针对抽象层编程,而将具体类的对象通过依赖注入(DependencyInjection, DI)的方式注入到其他对象中,依赖注入是指当一个对象要与其他对象发生依赖关系时,通过抽象来注入所依赖的对象。常用的注入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构造注入,设值注入(Setter注入)和接口注入。构造注入是指通过构造函数来传入具体类的对象,设值注入是指通过Setter方法来传入具体类的对象,而接口注入是指通过在接口中声明的业务方法来传入具体类的对象。这些方法在定义时使用的是抽象类型,在运行时再传入具体类型的对象,由子类对象来覆盖父类对象。
依赖倒置原则的作用
(1)依赖倒置原则可以降低类间的耦合性。
(2)依赖倒置原则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依赖倒置原则可以减少并行开发引起的风险。
(4)依赖倒置原则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依赖倒置原则的实现方法
依赖倒置原则的目的是通过要面向接口的编程来降低类间的耦合性,所以我们在实际编程中只要遵循以下4点,就能在项目中满足这个规则。
(1)每个类尽量提供接口或抽象类,或者两者都具备。
(2)变量的声明类型尽量是接口或者是抽象类。
(3)任何类都不应该从具体类派生。
(4)使用继承时尽量遵循里氏替换原则

五、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

定义: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即客户端不应该依赖那些它不需要的接口。
根据接口隔离原则,当一个接口太大时,我们需要将它分割成一些更细小的接口,使用该接口的客户端仅需知道与之相关的方法即可。每一个接口应该承担一种相对独立的角色,不干不该干的事,该干的事都要干。这里的“接口”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指一个类型所具有的方法特征的集合,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抽象;另外一种是指某种语言具体的“接口”定义,有严格的定义和结构,比如Java语言中的interface。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含义,ISP的表达方式以及含义都有所不同:
(1) 当把“接口”理解成一个类型所提供的所有方法特征的集合的时候,这就是一种逻辑上的概念,接口的划分将直接带来类型的划分。可以把接口理解成角色,一个接口只能代表一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它特定的一个接口,此时,这个原则可以叫做“角色隔离原则”。
(2) 如果把“接口”理解成狭义的特定语言的接口,那么ISP表达的意思是指接口仅仅提供客户端需要的行为,客户端不需要的行为则隐藏起来,应当为客户端提供尽可能小的单独的接口,而不要提供大的总接口。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实现一个接口就需要实现该接口中定义的所有方法,因此大的总接口使用起来不一定很方便,为了使接口的职责单一,需要将大接口中的方法根据其职责不同分别放在不同的小接口中,以确保每个接口使用起来都较为方便,并都承担某一单一角色。接口应该尽量细化,同时接口中的方法应该尽量少,每个接口中只包含一个客户端(如子模块或业务逻辑类)所需的方法即可,这种机制也称为“定制服务”,即为不同的客户端提供宽窄不同的接口。
接口隔离原则和单一职责都是为了提高类的内聚性、降低它们之间的耦合性,体现了封装的思想,但两者是不同的:
(1)单一职责原则注重的是职责,而接口隔离原则注重的是对接口依赖的隔离。
(2)单一职责原则主要是约束类,它针对的是程序中的实现和细节;接口隔离原则主要约束接口,主要针对抽象和程序整体框架的构建。
接口隔离原则的优点
接口隔离原则是为了约束接口、降低类对接口的依赖性,遵循接口隔离原则有以下 5 个优点。
(1)将臃肿庞大的接口分解为多个粒度小的接口,可以预防外来变更的扩散,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接口隔离提高了系统的内聚性,减少了对外交互,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
(3)如果接口的粒度大小定义合理,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定义过小,则会造成接口数量过多,使设计复杂化;如果定义太大,灵活性降低,无法提供定制服务,给整体项目带来无法预料的风险。
(4)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还能够体现对象的层次,因为可以通过接口的继承,实现对总接口的定义。
(5)能减少项目工程中的代码冗余。过大的大接口里面通常放置许多不用的方法,当实现这个接口的时候,被迫设计冗余的代码。
接口隔离原则的实现方法
在具体应用接口隔离原则时,应该根据以下几个规则来衡量。
(1)接口尽量小,但是要有限度。一个接口只服务于一个子模块或业务逻辑。
(2)为依赖接口的类定制服务。只提供调用者需要的方法,屏蔽不需要的方法。
(3)了解环境,拒绝盲从。每个项目或产品都有选定的环境因素,环境不同,接口拆分的标准就不同深入了解业务逻辑。
(4)提高内聚,减少对外交互。使接口用最少的方法去完成最多的事情。
在使用接口隔离原则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接口的粒度,接口不能太小,如果太小会导致系统中接口泛滥,不利于维护;接口也不能太大,太大的接口将违背接口隔离原则,灵活性较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一般而言,接口中仅包含为某一类用户定制的方法即可,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那些它们不用的方法。

六、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LoD)

定义: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LoD):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地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LoD)又叫作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LKP),
迪米特法则的优点
迪米特法则要求限制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宽度和深度,正确使用迪米特法则将有以下两个优点。
降低了类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模块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亲合度降低,从而提高了类的可复用率和系统的扩展性。
但是,过度使用迪米特法则会使系统产生大量的中介类,从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使模块之间的通信效率降低。所以,在釆用迪米特法则时需要反复权衡,确保高内聚和低耦合的同时,保证系统的结构清晰
迪米特法则的实现方法
从迪米特法则的定义和特点可知,它强调以下两点:
从依赖者的角度来说,只依赖应该依赖的对象。
从被依赖者的角度说,只暴露应该暴露的方法。
所以,在运用迪米特法则时要注意以下 6 点。
在类的划分上,应该创建弱耦合的类。类与类之间的耦合越弱,就越有利于实现可复用的目标。
在类的结构设计上,尽量降低类成员的访问权限。
在类的设计上,优先考虑将一个类设置成不变类。
在对其他类的引用上,将引用其他对象的次数降到最低。
不暴露类的属性成员,而应该提供相应的访问器(set 和 get 方法)。
谨慎使用序列化(Serializable)功能。
总结
单一职责原则告诉我们实现类要职责单一
里氏替换原则告诉我们不要破坏继承体系
依赖倒置原则告诉我们要面向接口编程
接口隔离原则告诉我们在设计接口的时候要精简单一
迪米特原则告诉我们要降低耦合
开闭原则是总纲,告诉我们要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标签:六大,父类,原则,子类,接口,开闭,设计模式,方法
From: https://www.cnblogs.com/dinopell/p/18292061

相关文章

  • [JS]设计模式
    介绍设计模式就是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过程中,针对特定问题的简洁而优雅的解决方案目前说到设计模式,一般指<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提到的23种常见软件设计模式工厂模式在JavaScript中,工厂模式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调用即可返回新对象的函数<scri......
  • 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本文介绍23中设计模式中的单例模式         这篇文章详解四个知识点:单例模式的概念,单例设计模式八种方式,单例模式在JDK应用的源码分析,单例模式注意事项和细节说明单例设计模式1.1概述        所谓类的单例设计模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的软......
  • 一中原则
    什么叫市重点高中?一中就是。而且仅此一家。这里是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省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是市唯一直属(很快就不是了,多了两所)市教育局管理的全寄宿高级中学。多次被授予“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年获得“市高考优胜奖”,被国家教......
  • MySQL联合索引最左匹配原则
    MySQL中的联合索引(也叫组合索引)遵循最左匹配原则,即在创建联合索引时,查询条件必须从索引的最左边开始,否则索引不会被使用。在联合索引的情况下,数据是按照索引第一列排序,第一列数据相同时才会按照第二列排序。例如,假设有一个表t_employees,它有一个联合索引(first_name,las......
  • 全面讲解GRASP原则
    学习目标:掌握GRASP学习内容:GRASP(GeneralResponsibilityAssignmentSoftwarePatterns,通用责任分配软件模式)原则是一组设计原则和模式,旨在帮助软件设计人员合理地分配类和对象的责任。GRASP原则由CraigLarman在其著作《ApplyingUMLandPatterns》中提出,主要包括以......
  • [Java][设计模式]
    代理模式PROXY静态代理定义一个代理规范,规定代理和目标对象实现同样的方法举个例子,银行柜员和银行都要有取钱的方法,我们才能通过银行柜员去取银行的钱publicinterfaceProxy{voidwithdraw();}publicclassBankimplementsProxy{@Overridepublicvoid......
  • 【设计模式之美】改善代码质量之:代码可读性
    文章目录1.把代码分割成更小的单元块2.避免函数参数过多3.勿用函数参数来控制逻辑(ing)4.函数设计要职责单一5.移除过深的嵌套层次6.学会使用解释性变量1.把代码分割成更小的单元块大部分人阅读代码的习惯都是,先看整体再看细节。所以,我们要有模块化和抽象思......
  • C++中的设计模式
    要搞清楚设计模式,首先得要了解UML中的类的一些关系模型。一.UML图中与类的层次关系UML关系:继承关系(泛化关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关联关系;依赖关系;以上关系强度依次减弱。1.继承关系继承关系是最直接的父子关系,如麻雀和老鹰都继承自鸟类,属于子类继承自父类,所以UML中子类实......
  • 设计模式学习(二)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目录背景抽象工厂模式优点与缺点背景现在我需要开发一个相机操作模块,它可能在Windows下运行,也可能在Linux下运行。由于在厂家提供的SDK中,Windows下的SDK和Linux下的SDK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要创建两个类去封装这两个不同平台下的API。我们先使用工厂方法模式去设计(以Basler相机为......
  • 【设计模式(七)】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定义:​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能一起工作。把适配者类通过适配器转化为目标接口。例如下图的将三角接口转换成我们希望的二角接口适配器模式(Adapter)包含以下主要角色:目标(Target)接口:当前系统业务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