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晚的时候,我运营的知识星球里有一位同学,找我咨询了几个问题。
都是软件测试岗位的面试题,一个是质量保障的方法论,一个是场景分析的逻辑题,还有一个则是他的困惑:面试时候理论知识和经验法则,孰优孰劣。
和他分析了他的面试过程,针对他的问题我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聊到他的困惑,他这样描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
- 面试沟通时准备不足,get不到面试问题的重点;
- 太过急切的想要回答问题,经常还没想清楚如何回答就急于回答;
- 脑海里可能有问题的回答思路,但阐述时容易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 沟通时容易磕磕绊绊,有太多口语化的表达,比如一些、这个、那个、可能;
- 自己做过的事情和掌握的知识,比较碎片化,无法成体系,无法有逻辑的阐述;
听了他对自己的剖析,结合我做了很多咨询后积累的案例,我总结出一点很多同学在工作和面试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口语化式的流水账表达,即表达缺乏逻辑,阐述内容结构不清晰。
口语化有这几个特点:用词范围狭窄,结构简单零散,与日常聊天时的语言相似,随意性较强。有重复、脱节、颠倒等现象,还会出现一些嗯、呃之类的废话。
由于口语结构相对散乱,如又缺乏语言环境,可能造成歧义与误解。因此正式场合,一般默认使用书面化的语言,或者使用较为专业的用词。而面试和工作场景,就是典型的需要专业性书面表达的场景。
无论是面试回答问题,还是在工作中和他人沟通,都需要有逻辑的表达。表达的内容富有结构性,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的阐述是专业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对他人在正式场合的一种尊重。
而这种专业能力的背后,则是一个人思维逻辑体系的支撑。思维逻辑的本质,就是如何看待分析问题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论。这种能力不是先天的禀赋,而是需要靠后天大量的练习实践才能习得。
为什么总说年轻人是愣头青不懂事,因为我们在成长和求学这段人生经历里,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以及训练如何接受知识和利用知识解决既定问题的技巧。
但实际上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很多同学还没有从这种被动的惯性中走出来。我个人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
成长和求学阶段学习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都是有公式的,即不确定性较低。
但在实际的社会人际关系和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大多是未知和突发的,过往经过训练几近本能的技巧,这个时候开始失灵,成功率骤降,因此才会有所谓的职场碰壁或者说阶段性迷茫。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形成自己的结构化表达方式呢?或许可以参照这个办法:遇到问题,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思维逻辑能力最基础的三要素。其中:是什么指的是现象&事实,为什么指的是背后的原因,怎么做则是经过分析后的行动计划。
这一整套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流程,大致有这样一个步骤:表象/事实、分析原因、数据支撑判断、解决方案(可行性论证,需要数据和经验支撑)。
这种思维逻辑,适用于我们日常面对的各种现实和客观问题,比如工作沟通,比如应对面试提问。
但是我并不建议初入职场的同学刚开始就直奔方法论而去。不同阶段要学习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需要一个适应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告诉年轻人很到大道理,他照样要撞很多次南墙才会知道反思。
所谓道法术器,在学习的最初,了解一些所谓的“道”,即方法论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帮缺乏经验的人指明方向。但一个人要想真正理解并走出自己的“道”,则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然后在工作和日常中应用实践,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定时的复盘归纳。
保持如此的状态,长此以往,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体系,这也是普通职场人的成长路径。
标签:逻辑,知识,表达,路径,成长,问题,面试,职场 From: https://www.cnblogs.com/imyalost/p/1823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