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的通俗解释可以这样理解:
想象你在经营一家餐厅,餐厅里有各种各样的顾客,有的顾客只想吃素菜,有的顾客只对肉类感兴趣,还有的顾客可能对甜品情有独钟。
如果你设计了一个菜单,上面既有素食、又有肉食和甜品,那么对于只想吃素的顾客来说,他们看到满眼的肉类和甜品选项会觉得多余,甚至可能会感到困惑。
接口隔离原则就像是为不同需求的顾客定制专属菜单一样,它要求我们为系统中的每个模块或者客户群体定义一个最小子集的接口,确保这个接口提供且仅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功能。
这样一来,每个客户或模块只需要关心与自己相关的接口,而不会被其他不必要的功能干扰。
举个编程的例子,假设你正在设计一个文档处理系统,不要创建一个庞大的“文档操作接口”,里面包含了打开文件、编辑文字、插入图片、打印文档、发送邮件等多种功能。
而是应该将这些功能拆分成更小的、更专注的接口,比如“编辑接口”只包含文字编辑相关的方法,“打印接口”只包含打印相关的功能。
这样,如果有个模块只需要编辑功能,它就只需要实现“编辑接口”,而不会被迫实现它根本不会用到的打印或邮件发送功能。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其次,它让代码更容易理解和测试,因为每个接口的职责更加明确。
最后,未来如果需要修改或扩展某一部分功能,影响范围会被限制在最小,不会波及到其他不相关的模块。
这就是接口隔离原则的核心思想,让每个接口都尽量做到“专一”和“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