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SI 7层网络模型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典型的代表协议:DNS/FTP/HTTP/TELNET。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端口到端口)。典型的代表协议:TCP、UDP、SCTP。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进行逻辑地址(IP地址)寻址和路由选择。典型的代表协议:IP、ICMP、ARP。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进行物理地址(MAC地址)寻址,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常用的协议标准:以太网802.3、无线网802.11、Vlan。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典型代表:网络接口(电接口GE、光纤接口FE、无线电接口Wifi等)。
网络层及以下的通信为点对点的通信,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传输层的通信,为应用层实体(进程)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
2.TCP/IP 5层网络模型及封装解析、PDU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对应于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上层数据
传输层(对应于OSI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封装TCP/UDP头部 数据段————数据段
网络层(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提供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封装IP头部 数据包————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对应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封装MAC头部 数据帧————数据帧
物理层(对应于OSI模型的物理层) ——比特流————比特流
3.TCP/IP 5层协议族的组成
应用层(HTTP 、FTP 、TFTP 、SMTP 、SNMP、DNS)
传输层(TC、UDP)
网络层(ICMP、IGMP、IP、ARP、RARP)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IEEE 802.3有线局域网--以太网标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4.协议的缩写及解析
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应用的端口及其协议功能——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的交互。
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在HTTP的基础上加了SSL/TLS层(安全套接层)的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控制连接FTP服务器。
DNS(域名系统)用于连接DNS服务器。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发送邮件。
POP3(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接收邮件。
SSH(安全外壳协议)用于计算机之间的远程加密登录。
RDP(远程桌面协议)通过这个端口,用“远程桌面”等连接工具来连接到远程的Windows服务器。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应用的端口及其协议功能——传输效率更高。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小文件的传输。
RPC(远程调用协议)用于远程过程调用。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
NTP(网络时间协议)用于网络时间同步。
IP(网际协议)协议及其功能。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在局域网中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在局域网中通过ARP表根据物理地址请求IP地址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用于验证网络是否畅通。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用于主机与组播路由器之间组播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