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出版社董老师说4月23日读书日快到了,可以介绍下自己是如何读书的、读书对自己的意义等。
之前有一段时间跟小伙伴交流过写书的经历,也交流过如何读一本书,正好把这个过程整理出来。这个过程并不那么自信是多好的读书方式,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参考下。
其实自己读的较多的是技术类图书,首先选书之前就要了解自己的短板、找到需要补充的模块,在京东、当当、豆瓣上搜索下都有一系列的书,可以根据别人的评论进行筛选,不过更重要的是看书内容介绍是否详实、组织逻辑是否严谨、样章和画图是否表达清晰,也都能看出来作者是否用心注入。个人倒认为作者是否有名气倒是另一回事,一线工程师、技术大咖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自己的经验,对不同读者都有帮助的。
1. 通读,整理思维导图
个人感觉对于需要认真读的书个人建议选购纸质版,平时放在床头案边时不时能翻出来看看。从前言、目录中能够先了解这本书的整体逻辑,选定自己要重点读哪些内容、哪些模块正好能解决当下棘手的问题。
在了解全书概览后可以整理成思维导图的形式,不一定是完全根据目录来抄一遍,还可以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书中上下逻辑关系。在后续细读的阶段,对于每一章或每一个模块也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
之前个人学习“碳中和”、“东数西算”时对相关内容也了解不够,不过把很多资料汇总起来然后汇总成思维导图,就对整体框架一清二楚了,然后对细节内容再整理成思维导图,逐步进阶,掌握整体知识脉络。
部分内容供参考
2. 细读,查找相关资料
通读全书,当然也是分为重点、次重点的,对于解决当下棘手问题的内容反复多读几遍,再结合思维导图、学习笔记的方式加深理解。
读完全书可能只是掌握了“一面之词”,建议选购类似的书再阅读,也要在网站上搜索相关资料来补充书中的扩展内容。这并不是说书没有用,书非常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结构化、体系化,通过这些框架再引申补充更多内容,相比会掌握的更精深。
3. 思考加工,整理知识地图
细读全书之后再通读一遍,加上网上搜索的资料,自己已经对这一块有了非常多的理解,也有自己的思考。可以再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书中内容的全景图、知识地图、知识卡片的形式。
知识地图的形式可以通过一张全景图就掌握书中整体逻辑,并且主要的细节也能够清晰地掌握了。
4. 分享给他人,自己收获最多
将自己学到的内容加上自我理解通过文章、视频、培训分享给其他人,相信收获最多的还是自己。因为在正式分享之前自己要做充足的准备,这时对所有相关知识又体系化的过了一遍,因为跟其他人有分享的约定,也会促使自己不会“放鸽子”。
疫情隔离在家,也会因为各种事情心烦意乱,也会因为家里的菜又快没了而焦虑,也会因为辜负家人期待没抢到菜而懊恼,该抢就抢、该怼就怼,
可也不要因此而荒废自己的时光吧。
大家有哪些推荐的书,有哪些好的读书方式,一起交流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