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介绍了控制方法,从本章中了解到了什么是控制论史、控制和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基本属性和控制过程、控制论的研究方法。首先是近代的控制论萌芽,近代的控制论萌芽主要是在机械化大生产之上产生的自动调速技术和后来发展成的伺服机理论。自动调速技术、伺服机理论的建立、反馈概念的提出等。其次是现代控制论的建立和发展。现代控制论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同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神经生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以来控制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经典控制论阶段(20世纪40——50年代),二是现代控制论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三是大系统理论阶段(20世纪70年代——)。控制论的分支情况,它发展到现在已形成四大分支理论体系。一是工程控制论,二是生物控制论,三是社会控制论,四是人工智能。
所谓控制,就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一个系统通过一定方式驾驭或支配另一个系统做合目的运动的行为及过程。例如,司机驾驶车辆前进的过程就是控制过程,母畜带领幼畜找寻食物的过程也是控制过程,电冰箱的工作过程亦是控制过程,政府调控经济的过程亦是控制过程,等等。控制系统由各种控制要素构成的整体,主要有施控系统、受控系统、控制手段、控制目的、控制环境。控制过程的实质是施控系统在受控系统的多种可能运动状态中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主要有两种类型:状态选择、范围选择。从控制过程的实质中不难看出,控制过程的实现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受控系统存在多种可能的运动状态(二)施控系统必须具备选择受控系统运动状态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控制也就成为不可能。例如,你没有掌握汽车驾驶技术,就无法控制汽车;又如,对于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目前人类尚无法让其不发生,因而也就谈不到控制。施控系统的控制能力主要由两方面构成:1.感知能力。2.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