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老物件为何温暖人心?

老物件为何温暖人心?

时间:2024-02-29 09:33:05浏览次数:24  
标签:衣服 通勤 王老师 人心 物件 疏远 物品 温暖 我们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家里的样子是很简单的。墙就是白墙,门厅和卧室铺着地板革,厨房阳台上直接是裸露的水泥地。除了锅碗瓢盆、暖瓶、桌椅和床,这所房子里最主要的生活设施就是家用电器,包括一台17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关上的时候,它的屏幕是一块带有弧度的灰色晶体;一台收音机,时不时地会出故障,把磁带里棕色的带子搅出来,得用一根六边形截面的铅笔插进磁带的孔里,一点一点地卷回去;一台洗衣机,我记忆里它似乎不带甩干功能,衣服洗好了要用手拧干挂起来;还有一台电冰箱,电冰箱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很小,我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个头就快赶上它高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几件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是大事。至少在我虚荣心很强的六七岁的年纪上,我爸用他的大梁车驮回了新洗衣机的那一天,我是欢天喜地邀请了小朋友们来家里围观的。可是看到那台自我记事起就在家里勤勤恳恳地工作的老洗衣机被绑在了收废品的三轮车上,我竟然又有些不舍。现在想来,那种因为家里添了新物件而欣喜,因为老物件的离去而感伤的心情,后来是很少有了。现如今,在我的感受里,物件越来越纯粹地就只是物件。在我现在的住处,那台洗衣机已经用了三年,直到刚刚想起它,我才发觉我还不知道它是什么牌子,除了我最常用的“快速洗涤”外,也不知道它还有哪些功能。从前,我感觉每一台家电,甚至是每一件家具都像是半个家人,都有它们各自的脾气。那样的生活体验,现在要我讲给比我年纪更轻的朋友,我都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我说这些,倒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带你进入一个恰如其分的情境,方便分享今天的这本《日常的深处》,书的副标题叫:日用之物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王小伟老师。在这本书里,他会带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事物,再透过这些事物,打量我们日常生活的变迁。

我刚刚分享了我童年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它们就像是有生命,和我朝夕相处在同一个屋檐底下。假如你也有和我类似的记忆,那咱们大概就有了一个共识:我们和日用之物的关系,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变得越来越疏远了。这种疏远倒并不体现在我们和物品相处的时间长度上。由于工作和阅读的习惯,我每天盯着手机和电脑屏幕的时间,占去了我清醒时间的一多半。而在我小时候,看电视超过两个钟头,我爸妈就要催我做眼保健操了。可是尽管手机、电脑陪伴我的时间很长,长到仿佛是长在了我身上,当我换一部新手机、一台新电脑的时候,却不大有小时候换掉一台家电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感觉。我承认我小时候可能有点多愁善感,如今我对物件的冷漠,背后大概也有我个人心智增长的原因。可是至少在《日常的深处》的作者王小伟老师看来,人与物件的疏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总体趋势,而在这种趋势的背后,潜藏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演变。

王老师这本书里的内容本来是登在报上的一系列专栏文章。翻开书来看,篇目的组织好像是漫谈,但这些漫谈的精神却是很统一的。它们都指向这么几个问题:首先,我们和周遭事物的疏远,是怎么发生的?进一步,这种疏远意味着什么?最后,如果说这种疏远不见得是件好事,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重建,或者说回归到人与物质世界的和谐状态?我接下来的解读也会主要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

在开始前,我想先跟你提个醒,王老师的这本书是通过今昔对比来反思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在这种对比当中,我们眼下的生活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是一本愤世嫉俗、厚古薄今的书。王老师并不否定现代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科学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他只是借着历史和哲学的透镜指给我们看,我们或许可以从过往的经验中学到一种更加和谐地和周遭事物相处的方式。这本书的笔调也是很温厚、很幽默的,而字里行间的洞见,就像蛋糕里的果仁那么让人惊喜。现在,咱们可以开始了。

细节的丢失

咱们先来谈第一个问题,我们和日用之物是怎么疏远的?《日常的深处》这本书的前四章讲的分别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四个方面:衣、食、住、行,在其中的食和行两方面,我们和日用之物的疏远,似乎可以归因于“细节的丢失”。

咱们先从最基本的食说起。王小伟老师在书里说,现在的人对吃有点太没要求了,像烤鸭和锅包肉这样的菜居然要点外卖。要知道,这两道菜的香脆就在二十步以内,骑半个小时电动车送到家里,基本上就成大烩菜了。他这话倒也不是说外卖不好。现代人都很忙,吃饭讲求效率,要省下做饭和下馆子的时间,外卖当然是首选。可是当我们把吃饭简化成了把食物装进肚子里,吃这件事的一些细节也就被牺牲掉了。

首先牺牲掉的就是食物的色香味。懂吃的朋友应该认同王老师的观点,不少中国菜的赏味时间非常短暂,从出锅到端上餐桌,跑堂的真得一路小跑,食客也得趁着锅气没散,赶紧下筷子。这种对好味道的珍惜,在效率至上的逻辑里,是多余,甚至是有点矫情的。王老师注意到,现代人,尤其是在都市里忙碌的青壮年一代,越来越多地把食物想象成基本的营养素和卡路里。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管理身材来说很便利,可是这么想的人也很容易把食物吃成补剂。

和补剂搭配的动词是“服用”,而和食物,尤其是美味佳肴搭配的动词是“品尝”,这两个词是很不同的。服用是一种麻木的动作,它不需要感官的参与,有时候,我们甚至得故意关闭感官,才能完成这个动作。你想想服药的时候,是不是得捏紧鼻子,忍住苦涩,然后一横心,一口气灌下去?而品尝就不一样了。品尝要求你的意识积极地参与:你要观赏食物表面的色泽;用筷子搛起一块放进嘴里之前,要深深地吸一口气,分辨食物的香味;你要在咀嚼时留意,感受不同层次的食材在破碎的那一刻产生的丰富质感;直到这个时候,甜咸酸辣这些味道才刚刚上场,有趣的食物,味道还分前中后段,和金贵的香水类似。

我说得有点眉飞色舞,大概是饿了。总之,这所有的关于食物的细节,在我们不断追求效率的过程中,正在逐渐丢失。过去默认需要被品尝的食物,现在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急匆匆地服用了。工作忙的朋友,午间休息的时间很宝贵,恨不得把一餐的饭菜都浓缩进一颗胶囊里吞下去。要是这时候叫外卖点来一只螃蟹,手边还没有一套蟹八件,那估计就只有着急的份儿,根本没心思享用了。在忙碌的生活里,我们常常不得已舍弃了食物的细节。古人说“食不厌精”,可是在我们今天留给吃饭的间隙里,恐怕已经坐不下一位耐心的食客了。

关于食物的话题,后面还会提到。现在咱们接着说,在出行这项活动中,为什么也发生了丢失细节的情况。

现在有个词叫“通勤”。通勤是个新词。至少在我小的时候,它还很不常用。我爸妈那时候只会说“上班去”。二十多年前,我爸上班走着去,我妈骑辆自行车,感觉都挺悠闲的。在今天的大城市里,城市漫步和骑行,这都得是在挤出来的假日里才能享受的活动了。我是在王老师的书里才看到“通勤”这个词比较严谨的定义,它指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围绕一种特定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展开的日常交通行为。

从随口说出的“上班去”,到带有正式感和书面气的“通勤”,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心理层面的变化。紧跟在“通勤”后面的两个字就是“成本”。为什么我们会把通勤路上花费的时间看作成本呢?这是因为在通勤这项活动中,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中间的过程,只关心起点和终点。换句话说,我们通勤的唯一目的就是从家到公司,再从公司回家。在这种“两点一线”的运动中,中间的“一线”只是我们为了完成在两点间的转换而不得不忍受的乏味的过程。通勤的道路成了纯粹的工具。在这种视角下,除非走神,否则我们不会关心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们关心的只有这条路是堵还是不堵。

可是出行的细节在哪里呢?都在道路上,在中间的过程里。王老师在书里说,像毕沙罗、莫奈这些印象派的画家,都热衷于描绘乡间的小路。因为小路很美,它的形状是农人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人文景观。在它两旁还有丰富的生命,有花有树,还有蜂蝶鸟兽。把这样的景象描摹到画布上,画家有很大的创作空间,他可以画泥土的质感,画草叶在微风里的摆动,画阳光在不同事物上反射的光泽。土层的厚薄、软硬、干湿反映在颜色的浓淡上,路旁生命的动静,甚至路面随着人迹罕至而逐渐隐没,又被行人重新踩踏出来,这些都是关于道路的细节。和只有通堵之别的公路比起来,细节让一条乡间小路变得立体和生动。

王老师说,在走路这件事情上,大人或许应该学学孩子。孩子走路常常不会沿着从起点到终点的笔直路径,他们是走走停停,来来回回,跌跌撞撞的,而在这样的行走中,他们常常流连忘返。他们的注意力像网一样撒开,路上的很多细枝末节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收获。他们关心野花、石子、蜗牛和滑梯上小小的螺丝。这种自由自在的好奇心让诗人泰戈尔很羡慕,他写过一句诗说:“孩子,你多么快乐,整个早晨坐在尘土里,玩着一根折断的小树枝。”王老师是想提醒我们,行走可以是通勤和健身的手段,但它也可以是目的,是生活本身。不总是闷头走路,我们就会看到更多风景。

短暂的相处

到这里,咱们说的是现代的生活方式牺牲了饮食和出行的细节,造成了我们和周遭事物的疏远。咱们再接着说衣和住,这两类活动中反映的是另一个现象,我们和衣物、住宅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暂了。

说到穿衣,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人还不大有时尚的概念。那时满大街主流的色系就是工装的蓝色、军装的绿色,剩下的都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人们穿衣服不是为了标榜个性,恰恰是为了融入集体。穿得和别人不一样,人家议论起来,会说这种人“讲吃讲穿”,这和朴实节俭的优良作风是背道而驰的。王老师有个观察挺有意思,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似乎始终都难以接受穿衣仅仅是为了打扮自己。要买件漂亮的新衣服,他们总得找个集体性的、社会层面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也方便向别人解释。他举的例子是他母亲的一位女性朋友。2001年,这位女士买了件贵气的羊皮大衣。可是她的朋友们见了却不夸她好看,反倒问她出了什么事。被问得急了,她只好说,因为中国申奥成功了!言外之意是,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值得买件衣服庆祝庆祝。王老师感叹说,老一辈人想要心安理得地穿件好衣服,得付出多少心理能量啊。我觉得他的这个观察,至少在我身边的长辈身上,还是挺有解释力的。

既然买新衣服是件不寻常的事,那家里的衣服就得一件一件地打理妥当,非常小心地清洗、保存、修补。一件大人的衣服穿坏了,可以裁掉破损的部分,改成小孩的,再穿破了,可以改毛巾,最后改成补丁,缝在别的衣服上,简直要把每一方寸的布都物尽其用。这种过法当然多半是因为早年间的物质匮乏,可是匮乏逼出来的珍惜却让人和衣服的关系变得亲密。你要是翻一翻家里的老照片,可能会有个发现,老辈人几乎在他所有的照片上,都穿着同一身体面的衣服。等到后人回忆的时候,那身衣服似乎也成了他的一部分。

而在如今三十岁上下这代人的衣橱里,大概很少有穿了五年十年的旧衣服了。常穿的衣服,大概一多半是近两年买的。特别在乎衣着的朋友,家里的单品数以百计,天天换着搭配穿,一年里也没几天重样,有些衣服干脆就压在箱底,到换季的时候才想起来,还买过这么一件。这就是我们今天和衣服的关系,衣服很多,每一件穿在身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人们也越来越不屑于缝缝补补,很多小区楼下都有专门回收旧衣服的箱子,衣服穿旧了,常常就被一斗一斗地丢进箱子里,衣橱里的空间腾出来,还要留给当季的新款。

衣服或许算不上重大的开销,房子却往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一笔资产。可是我们和房子相处的时间,也在渐渐缩短。在大城市里拼搏的一代人常常居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因为家庭成员的工作变动,或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三五年搬一次家是不少家庭的常态。这些家庭未必没有自己的房产,可是他们的房子常常也租了出去。当城市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为了节省我们刚才提到的通勤成本,人们生活的空间就会主要围绕着工作地点,而不是自己的居所展开。买房子的人首先考虑的也常常是房子的金融属性,而不是居住的体验。

当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租来的房子里,我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减少对日用物品的投入。这里的“投入”不只是经济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我自己的体验是,租房住的时候,我会舍不得买东西,尤其是那些可能会让我投入情感的东西。我很喜欢逛那些卖小摆件的杂货铺,有时候看到一件东西可爱,可是转念一想,搬家的时候可能会磕碰,下一个住处也不一定有摆放它的空间,也就作罢了。我们公司倒是有不少同事在自己的工位上层层叠叠地摆着喜欢的人偶,好像是在办公室里建立了一块家的“飞地”。

可是家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王老师在书里说,家应该是一个锚点,它在物理空间中的稳定性可以慰藉人的心灵。在一所留下了无数回忆,也确定会长长久久地住下去的房子里,人们才会舍得投入情感,不必担心分离时的感伤。在过去,一所老屋几代人住过,角角落落都焕发出光彩,像是一颗盘出来的核桃。这是因为房子不只是个遮风挡雨的盒子,它不只是被建筑工人建造出来的,更是被居住在里面的人营造出来的。用带点哲学气质的话来讲,建造是一种技术活动,目的是用钢筋水泥把空间从自然环境里切割出来;而营造是一种仪式活动,它是通过长期和空间的互动,把一种居家生活的氛围招引出来。

在这种营造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房间的装饰。王老师打趣说,早在一万多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在岩洞里按下手掌印的时候,人类就开始打造自家的背景墙了。这种装饰行为把人类的住所和鸟兽的洞穴区别开来。一个用心打理的家是一座私人的博物馆,里面珍藏着家庭成员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每一处痕迹的背后都有故事,都标注着家人共同的回忆,这种由周遭事物唤起的归属感让住在里面的人感到心安。

关系的断裂

当我们和周遭事物的相处变得短暂,细节也变得模糊,人与物的关系也就渐渐疏远了。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问题吗?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是,人与物的疏远会进一步导致人与人的疏远。

说到这儿,我得简单介绍一下《日常的深处》这本书的理论背景了。虽说书里谈论的话题是日常生活,王小伟老师分析问题的路数却来自他专攻的哲学分支:技术哲学。技术哲学思考人类技术的本质、发展和应用,但它也不只关心技术本身。研究者还会讨论技术和人类生活、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这里说的“技术”也不仅指那些带有电子芯片的高科技产物,衣食住行中所有的人造物,也都属于广义上“技术”的范畴。当现代科技的浪潮高歌猛进之时,技术哲学家却总是把目光投向人的处境,思考人类如何理解和应对技术带来的变化,以及如何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人文关怀和伦理责任。这种问题取向让技术哲学家们成了技术热潮中一股冷静的力量。

说回咱们刚才的问题。有位技术哲学家叫阿尔伯特·伯格曼,他提出过一个概念,叫“焦点事物”。这个概念不难理解,它指的是那些能够凝聚人们的注意力,促进人际互动,产生共同体验的物品。最典型的焦点物就是过去的电视机。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欣赏综艺和音乐,家人之间的沟通也借着屏幕里的内容展开。在这个场景里,电视机就不只是一件播放节目的工具,它成了一个枢纽,把家人的关系连接在一起。

和电视机相似的焦点物还有餐桌。我能想到的还有牌桌,大概篮球、足球这些一帮人一起玩的东西都算。王老师在书里提到了一件我没想到的焦点物,是过去的自行车。今天我们熟悉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呢?你可能首先会想到共享单车,然后是那些样子很精巧、可以折叠、价格不菲的城市代步车。仅从外观上看,这些自行车就是给个人设计的。它们大多没有后座,不可能带人。连前面的小筐子里也装不下什么东西。可是过去的自行车却是体积更大,也更能装载的,车上常常不只有一个人。我小时候上幼儿园,就是坐在我爸那台凤凰车的横梁上。因为那台自行车,我从小就跟我爸说过很多话,也很喜欢说话。现在想来,自行车作为焦点物,对我们的父子关系确实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自行车变得不能带人了,这是焦点物消失的例子之一。今天的人们也很少看电视了,刷手机都要贴一层防窥膜,观看视频越来越成了一件私密的事。这些过去的焦点物接二连三地退场,让我们少了很多彼此连接的枢纽。技术哲学家相信,这是导致现代人活得越来越孤立的原因之一。前面说到房子的时候,咱们提到过,共同生活的体验是我们对家的归属感的来源。而现在的一家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被各自的手机吸引,共同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少了。

说到“焦点物”,王老师再一次把话题引到了“吃”上。他的建议很朴实,两口子工作再忙,最好也偶尔找个时间,一起做顿饭。在人与物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与人之间也缺少物质连接的时代,做饭是一项理想的疗愈活动。要是有机会一起去逛菜市场,那就更好了。王老师说,他特别喜欢菜市场,“瓜果梨桃,稻黍稷麦,各有各的样,各有各的品相。一想到它们曾经奋力生长在地球上,就让人感到振奋。更重要的是,执行这些细节让人感觉到互相需要。有人买菜才有人择菜,有人择菜才有人做菜。两口子分工,就能感到对方不可或缺。把菜做好,一同操劳之后举杯对饮,两个人的精神世界就接通了。”

断舍离与惜物精神

在《日常的深处》这本书的最后一章,王老师讨论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话题:断舍离。借着这个话题,他谈了谈他对人与物的和谐关系的理解,或许可以作为全书的总结。

《断舍离》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一本书,出版至今的十几年间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在大众的视野里,“断舍离”被简化成了“扔东西”。它的基本逻辑是,如今的人们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拥有了太多他们并不需要的物品。这些物品造成了他们精神上的负担。家里堆得乱糟糟的,看着就让人心烦。可是当人们强迫自己把东西用起来,却又发现它们实在没什么必要。人和物就这样结成了僵局。人为物思虑,消耗着自己的心力。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是干净利落地把东西处理掉。按照《断舍离》的主张,当物质世界变得极度简洁,人也就能找回内心的清净和安宁了。

王小伟老师对“断舍离”持怀疑的态度。他在书里有段话说得挺巧妙:“人是非常善于迁怒的动物,有不开心的事,就要怪罪谁。如果不是自己的错,就是别人错;如果不是别人的错,就是资本的错;资本也没错,那就是东西的错。”可是在他看来,人的烦恼并非附着在身边的东西上,也不大可能随着东西一起被丢掉。真正的问题或许出在人对自己的理解上。在人与物的关系当中,我们往往把自己想象成了绝对的主宰。因为我们可以支配物品,所以我们随心所欲地消费;同样因为我们可以支配物品,所以我们肆无忌惮地丢弃。而物品无声地臣服于我们,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这种傲慢的自我定位让我们无法把物品摆在对等的位置上打量,人与物的关系就这样被扭曲了。

怎么才能修正这种扭曲的关系呢?在这一章里,王老师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或许可以作为参考。他说在日本,妇女中间流传着一项习俗,叫“针供养”。缝衣服的时候断掉的针,要插在豆腐上,像供佛像一样地供奉起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日本人相信,钢针一辈子操劳,用坚硬的针头刺穿了很多东西,所以当它的使用寿命结束后,就该插在世上最柔软的东西上,让它也享享福。这事儿听着有点荒唐,可它的内涵却很打动我,即便是对微不足道的事物,人也可以心存感念。这种感念并不愚昧,它对人心是一种滋养。

其实,就像咱们前面举到的许许多多的例子一样,物品不只是被动的客体,也不只有被我们使用的功能。物品和我们一起,组成了真实的生活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人与物相连,人也通过物,与其他的人相连。当人与物处在恰当的关系中时,人的心思会变得单纯,而不是感到负累。要达成这种关系,我们要做的不是丢弃,反倒是更加看重物品,珍惜物品,让物品成为我们生活的伙伴。

结语

到这里,《日常的深处》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就了解得差不多了。简单做个总结:

《日常的深处》是一本讨论人与周遭事物关系的文集。作者王小伟是一位技术哲学的研究者。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出发,他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和物品的关系正在变得疏远。这种疏远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感受正在变得粗糙。其次,我们和物品相处的时间也在缩短。另外,由于焦点物的缺失,人与人之间少了必要的连接。人与物的疏远也就转化成了人与人的疏远。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提醒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物质世界的主宰,和周遭的事物重建温情的关系,这会有助于我们找到生活的实感,克服冷清和孤单。

在我的感受里,这本书不大像是一本典型的哲学读物。它里面没有太多抽象的思辨,只有对日常生活朴实的观察。这种写作风格或许可以用王老师书里的一个主张来解释。他说,“人生不需要意义,人生需要刻画。”哲学家也不一定总是要纠结于那些宏大而虚空的命题,最好是俯下身来,摸一摸瓜果蔬菜,关心一点人生的真问题。

标签:衣服,通勤,王老师,人心,物件,疏远,物品,温暖,我们
From: https://www.cnblogs.com/flyingsir/p/18042710

相关文章

  • Premiere Pro 2024:用故事触动人心,让视频更精彩 mac/win版
    PremierePro2024是一款专业的视频剪辑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广告和网络媒体等领域。它能够帮助用户快速高效地将原始素材转化为精美的视频作品,是视频制作人员的必备工具之一。→→↓↓载PremierePromac/win版 在PremierePro2024中,用户可以导入各种视频、音频和......
  •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今天听了一个笑话:一个男孩跟同居男孩说,昨天碰见一个漂亮的女孩,说丢了2万块钱,我挺同情她,就帮着她找,后来她说她没钱了手机也没电了,我就送她回家,又给了她2000块钱希望她能度过难关,最后她说她也单身,就答应做我女朋友了,并且昨晚以身相许了。他的同屋室友说,你呀,社会经验不足,现在年底了,很......
  • Web Components从技术解析到生态应用个人心得指北
    WebComponents浅析WebComponents是一种使用封装的、可重用的HTML标签、样式和行为来创建自定义元素的Web技术。WebComponents自己本身不是一个规范,而是一套整体技术,包含下面3个独立规范:CustomElements:允许开发者定义自己的HTML标签(考虑SEO,还是语义化为好)。Sha......
  •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Only&Home多功能电煮锅
    寒冷的冬季,每当寒风瑟瑟,我们都渴望一份温暖,总想吃些热乎乎的东西,暖心又暖胃。此时,一锅热腾腾的火锅,仿佛是冬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寒冷,让我们沉醉在家的温馨与欢聚的喜悦中,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泡,热气与香气扑面而来那一刻,真的太幸福啦!为了能在这个冬日里拥有更多美食的乐......
  • 武汉星起航:亚马逊跨境电商,未来发展前景激动人心
    亚马逊跨境电商作为全球电商领域的佼佼者,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亚马逊跨境电商有望迎来更为激动人心的发展前景,成为全球商家和消费者的首选平台。随着全球数字贸易的蓬勃发展,亚马逊跨境电商将在数字贸易的大潮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全......
  • 一篇关于卧铺、雪夜和温暖的旅程的晨风
    (此处插入火车经过铁轨和风雪的声音我半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书(可以替换成你喜欢的书籍),望向窗外纷飞的大雪,兀自出神。坐久了,顺手拿过一个枕头,塞在背后,撑住我有些酸痛的腰椎,找到一个轻松舒服的姿势。又把被子往上扯了扯,让自己更暖和些。 就这样,我随这列有些老旧的K386次绿皮火车......
  • 行政人事的日常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
    小思(化名),90后女生,在软件公司担任行政人事岗位。她的公司一直以“企业内容管理”为理念,通过管理和利用知识资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所以,她的日常工作除了招聘、员工管理、企业文化搭建,还需要每月对企业知识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小思是一个耐心且上进的人,她一直期......
  • Learn Git in 30 days——第 10 天:认识 Git 物件的绝对名称
    写的非常好的一个Git系列文章,强烈推荐原文链接:https://github.com/doggy8088/Learn-Git-in-30-days/tree/master/zh-cn在Git版本控制的过程,每一个版本就代表一个commit物件。又因为版控过程中经常会建立分支,最终产出的commitgraph可能会蛮复杂的,所以如何识別不同的版本......
  • 黑魂239 呼叫游戏物件
    首先在状态机里新建一个lock的布尔值和lock的状态。  改完之后还得把转态时间改成0。 然后下一步我们要测这个lock和导演模块的自定义导轨的关联,先在脚本ActorManager里新建一个函数。 然后在playablebehaviour里修改成这样。 最后是这样,可以从导演模块里找到是哪......
  • Learn Git in 30 days——第 06 天:解析 Git 资料结构 - 物件结构
    写的非常好的一个Git系列文章,强烈推荐原文链接:https://github.com/doggy8088/Learn-Git-in-30-days/tree/master/zh-cn在Git的资料结构中,「物件」是一种「不可变的」(immutable)文件类型,所有储存在「物件储存区」的文件通常只进不出,也不会被修改内容。原因在于,如果你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