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三章读后感

《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三章读后感

时间:2024-02-23 20:44:07浏览次数:24  
标签:主体 读后感 第三章 产生 通信 信息 感知 方法 概论

《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三章主要讲的是信息方法。
在第一节作者介绍了信息科学的简史,古代的通信方式和现代的通信方式,古代通信是适应当时生产、生活需要,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产生的,但随着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加,古代通信方式日益暴露出一些缺点:(1)通信距离短,国际间、地区间通信受地区条件制约;(2)通信速度慢,如中国古代的译站通信,每天也就是走1000里左右;(3)通信数量少,如烽火台通信表达的意义十分有限;(4)通信保密性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经常发生失密现象。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科学家们就在近代科技条件下,不断发明了一些新的通信方法式。现代通信技术首先是从有线电通信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通信技术和广义信息理论形成这两个方面。现代通信技术基本内容有:激光通信、网络化、移动性、数字化、综合性、量子通信这几个方面。
第二节主要介绍什么是信息和信息量。什么是信息呢?所谓信息即指事物在内部或外部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化或结果。其中,作用者称为致信物,被作用者称为信息载体。
例如,月球表面的陨石坑就是一种信息,它是陨石作用于月面后产生的变化或结果。又如某位老革命战士腿上有一疤痕,这也是信息,该信息是由于该老革命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负伤留下的。如此等等。
那么信息的产生条件有是什么呢?(一)信息是事物相互作用的产物。(二)事物之间或内部的相互作用必须达到一定“阖值”才能形成信息例如,两个物体相互碰撞的力度很小,以至于根本形不成痕迹,于是信息也就不可能产生。(三)信息必须借助载体才能存在。
第三节讲的主要是信息的属性及规律。信息有很多属性,比如普遍性、不确定性、标志性、不增值性、可存储性、可提取性、可传递性、非守恒性、共享性。感知信息的规律性包括 (一)感知信息随生物、人类主体及其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生而产生感知信息不是从来就有的, 客体致信物作用于感知主体(生物或人类等),这是感知信息产生的基础条件。如果客体不作用于感知主体或作用于感知主体的力度不够(未达到一定阔值),就不会引起主体感知器宫的变化,因而,主体也就不会产生感知信息。(二)感知信息随主体感知能力发展而发展。
第四节讲的主要是信息方法的基础:信息技术。信息获取技术有以下两种(一)被动式获取信息。(二)主动式获取信息。它们各有优缺点。
第五第六节讲的是信息方法,利用信息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利用信息改变事物的方法。人类不是现在才学会利用信息方法改造客观世界的。原始人对动物的驯养、革命者通过制造舆论和提出口号发动群众的方法,都属于信息方法的实例,只不过在信息科学诞生之前,人们并没有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罢了。而信息科学则把信息方法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武器之一,这是对人类实践和认识的一大贡献。
读了这一章的内容,我意识到了为了更好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努力学习和应用信息方法。

标签:主体,读后感,第三章,产生,通信,信息,感知,方法,概论
From: https://www.cnblogs.com/xuyuany/p/18030344

相关文章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五章读后感
        读完《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五章后,我对内存和磁盘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内存就像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临时工”,它速度快但容量有限,专门负责处理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而磁盘则像是“长期员工”,容量大但速度较慢,用于存储大量的持久数据。    这种分......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十二章的读后感
    又到了读书分享的时候,本篇分享《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十二章的读后感,让计算机“思考”。程序就如同是由计算机执行的各种指令罗列起来的文章,计算机内部的CPU通过对该文章的内容进行解析和运行。来控制连接到计算机的各种外围设备,控制就是指CPU和各种设备之间配合进行数据的输入......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第七章 程序是在何种环境中运行的
    在读完了本章后,我了解到本章的主要核心是解释程序的运行环境。在本章开篇我就了解到,程序包含运行环境。而由书中图可知,在表示程序的运行环境时,列出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主机,由此可见,操作系统和硬件决定了程序的运行环境。从程序的运行环境这一角度来考量硬件时,CPU的种类是特别重要......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七章读后感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七章讲的主要是程序是在何种环境中运行的。应用的运行环境指的是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本身的种类。运行环境等于操作系统加上硬件,程序中包含着运行环境这一内容。同一类型的硬件可以选择多种操作系统。例如,同样的AT兼容机中,既可以安装windows,也可以安装Linux......
  • 《梦断代码》读后感
    《梦断代码:谷歌如何运行的》是一本由谷歌前工程副总裁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和谷歌前高级副总裁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Rosenberg)等人合著的书籍,探讨了谷歌的管理、创新和发展之道。以下是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洞察公司管理和文化:《梦断代码》深入剖析了谷歌的管理方式和企业......
  • 《程序员修炼之道》读后感
    《程序员修炼之道》是由AndrewHunt和DavidThomas合著的一本经典软件开发指南。以下是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思维方式的转变:《程序员修炼之道》强调了软件开发中的思维方式和态度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的许多概念,如不断学习、持续改进、专注于质量等,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教会了我如何......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十章读后感
    一:1.汇编语言是使用助记符来编写程序的。2.汇编需要使用汇编器来完成。3.通过反汇编可以得到人类能够理解的源代码。4.汇编语言源文件的扩展名在Windows中主要是asm,在Limu中主要是s。不过,本章中使用的C语言编译器BCC32虽然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但使用了s作为汇编语言源......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四章第二节读后感
    在《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四章第二节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首先,这一节阐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HDD/SSD)、显卡(GPU)、主板(Mother......
  • 《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一章
    首先关于这本书的绪论中有几个小标题,什么是系统科学,它产生了哪些社会历史条件,他的方法和功能有哪些,在我的印象中,系统科学就是用固定方法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它甚至有各种方法,他的功能可以通过黑盒来研究自己想要的各种结果。第一章第一节讲述了关于系统的发展史,系统的总念是从古代古......
  • 《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二章读后感
    工程与系统工程区别在于工程可以简单理解与一切工作,而系统工程则是以组织建立与经营管理某一系统为目的工程,他有一个为他量身定做一个目标体系,复杂性比较高,但应用广泛。系统工程包含两部分,第一是搞系统工程的步奏,第二,搞他的定量话方法。知识维与逻辑维我认为是知识维比较重要,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