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商家使用导购产品的逐渐深入,商家对数据看板类的需求就愈发的强烈,比如 双11期间,商家创建了一个导购任务,要求导购去回访自己的客户,像他们推送大促商品的信息。商家创建任务后,自然而然的会关注如下信息:
- 我创建了这个任务,按照执行条件会覆盖多少导购和客户
- 任务下发后,有多少导购去执行了,执行成功和失败的比例有多少
- 导购执行回访后,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商品访问量、成交转化数等等
这是单一任务的视角,如果放到一个大的集团组织架构中,那么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部门组织的纬度去统计数目:
- 总部运营/高管视角下需要看到各个部门/门店的数据
- 区经督导去查看自己所管辖的部门/门店的数据
- 店长查看自己店铺下导购的数据
问题
面对这类测试需求,存在的痛点主要为:
-
场景问题
看数类项目可能会涉及非常多的场景。第一种是覆盖各种指标的场景,比如导购任务有执行导购、执行状态、回访金额等M种指标,每种指标可能存在N种状态枚举,总体的场景数就是 M X N。 第二种是架构变动引起的数据汇总的变动。比如导购所属部门的变动,部门所属架构的变动,在变动前和变动后去观察数据,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汇总。 -
数据量问题
看数类项目往往会遇到测试数据不够的情况,这个不够一方面包括了上面说的场景问题,已有的数据无法覆盖各种场景;另一方面,数据量的多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测试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大数量的分页分批逻辑存在问题,仅用少量数据并不能很好的触发和发现。数据量级对于看数存储和查询技术方案是否合理也有这重要影响,如果实际场景中数据量较大,可能会造成性能问题,比如客户数达到千万或者亿级,做实时汇总往往会存在性能瓶颈。
解法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个人总结的一般做法为
- 评审阶段。看一下产品的呈现方式是否合理,是实时、准实时(比如延迟小时级统计)、隔天,根据目标对象的数量级进行初步评估合理性。可以拉一下目前线上最大商家的量级进行评估参考。
- 提测前。提前进行造数或者编写造数脚本,这个不仅能加快测试进度,提前提供给开发,也能提高开发的自测效率和质量。
- 性能冒烟。在开发联调后期或者提测后冒烟时,有条件的话使用数据统计接口调用一下线上商家的数据,看一下是否存在超时等问题。尽量在提测前做,因为如果存在性能问题,可能需要改动方案,如果在测试后期遇到性能问题,最终需要改动产品或者技术方案,那么很大的一部分研发工作量都会被浪费。
- 测试数据测试。通过自己构造的各种场景测试数据进行测试,自己构造的数据虽然量少,但是可控,可以用于验证一些基本逻辑和一些异常场景。通过提前构造或者编写脚本提高测试效率。
- 线上数据测试。为了弥补测试数据量的不足以及可能的场景遗漏,选择线上数据量较大的商家进行测试,由于商家的数据量较大,很难完全通过明细去一个个加和进行验证。所以可性的方法就是用一些简单的约束条件进行自洽性的检查。
以下是常用的基本检查逻辑,如果存在异常的数据,然后再确认是否存在问题:
- 数据不应该有重复。
- 分页明细和总条数应当一致。
- 指标数据,总体应当等于部分之和。如概览里的客户总数和部门排行榜累加应当一致。
- 数据异常,如全是 0 或者 特别多。
通过上述做法,能够很大程度的把控看数类项目的风险,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标签:需求,场景,数据量,商家,看数类,测试,导购,数据,测试方法 From: https://www.cnblogs.com/opama/p/1796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