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
虚数定义
英文名称是imageinary number, 表示虚构的数或者不存在的数。其定义为\(i = \sqrt{-1}\)。
在实数域中,\(\sqrt{-1}\)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存在。虚数在现实世界并没有实际含义,并不像在实数域中那样,比如实数2,可以表示2个苹果,2只羊,或者2厘米等。但虚数如2i,在现实物理实际中,是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
虚数/复数发展历史
参考维基百科-虚数/复数
- 最早提到有关负数的平方根的文献是公元1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的希罗,他考虑的是一种不可能的平顶金字塔的域积,计算结果会是\(\sqrt{81-144}=3i\sqrt{7}\)
- 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请参看塔塔利亚和卡尔达诺)得出一元三次和四次方程式的根的表达式,并发现即使只考虑实数根,仍不可避免面对负数方根。
- 17世纪笛卡尔称负数方根为虚数,“子虚乌有的数”,表达对此的无奈和不忿。
- 18世纪初棣莫弗及欧拉大力推动复数的接受。1730年,棣莫弗提出棣莫弗公式:\((cos\theta + isin\theta)^n = cos\ n\theta + isin\ n\theta\)。而欧拉则在1748年提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e^{i\theta} = cos\theta + i sin \theta\)
- 18世纪末,复数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当时卡斯帕尔·韦塞尔提出复数可看作平面上的一点。数年后,高斯再提出此观点并大力推广,复数的研究开始高速发展。
复数定义及运算
表示法一
复数通常写为如下形式:
\[a+bi \]这里的a和b是实数,而\(i\)是虚数单位,它有着性质\(i^2=-1\)。实数\(a\)叫做复数的实部,而实数\(b\)叫做复数的虚部。
- 实数可以认为是虚部为零的复数,即实数\(a\)等价于\(a+0i\)。
- 实部为零而虚部不为零的复数,也被叫做纯虚数
表示法二
复数可定义为实数\(a,b\)组成的有序对\((a,b)\)。在复平面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实部,用纵轴表示虚部,用类似实数平面坐标系坐标点形式表示\((a,b)\)
<画个坐标系>
运算
形式上将代数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应用到复数上,再加上等式\(i^2=-1\),就可以定义复数域上的加减乘除运算了。
- 加法 \((a+bi) + (c+di) = (a+c) + (b+d)i\)
- 减法 \((a+bi) - (c+di) = (a-c) + (b-d)i\)
- 乘法 \((a+bi) \times (c+di) =(ac-bd)+ (ad+bc)i\)
- 除法 \(\frac{a+bi}{c+di}=\frac{ac+bd}{c^2+d^2} + \frac{bc-ad}{c^2+d^2}i\)
注:假定\(\circ\), \(\bullet\)是一个二元运算符
- 交换律 \(x \circ y = y \circ x\)
- 结合律 \((x \circ y ) \circ z = x \circ (y \circ z)\)
- 分配律
(1) \(\circ\)对\(\bullet\)满足左分配律 \(x \circ (y \bullet z) = (x \circ z) \bullet (y \circ z)\)
(2) \(\circ\)对\(\bullet\)满足右分配律 \((y \bullet z) \circ x = (y \circ x) \bullet (z \circ x)\)
矩阵表达式
复数 \( a+bi \leftrightarrow \begin{bmatrix} a & -b \\ b & a \end{bmatrix} \),在复数乘法中用到。
\[\begin{align} &\ \ \ \ (a+bi)\times(c+di) \\ &= \begin{bmatrix} c & -d \\ d & c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a \\ b \end{bmatrix} \\ &= \begin{bmatrix} ac-bd \\ ad+bc \end{bmatrix} \leftrightarrow (ac-bd) + (ad+bc)i \end{align} \]基于上面的表达式,复数域上乘以复数相当于,将复坐标系中坐标点围绕原点进行旋转。如下图所示,向量A与向量B的乘积向量F满足,三角形OEA与三角形OBF是相似的。
差异点
- 一般实数向量的乘法有标量乘法和矢量乘法,此处仅考虑标量乘法。即两个向量的乘法等于向量对应分量乘积之和。因此二维实数坐标系中点的乘法可表示为\((x_1, x_2) \cdot (y_1, y_2) = x_1y_1 + x_2y_2\)。用矩阵化形式表示为\((x_1, x_2) \begin{pmatrix} y_1\\y_2 \end{pmatrix} = x_1y_1 + x_2y_2\)
- 复数的乘法如\((a+bi)\times(c+di)\)按照实数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以及虚数定义\(i^2=-1\)可以得到\((a+bi)\times(c+di) = (ac-bd)+(bc+ad)i\)。
- 但是如果将复数用复平面上坐标点形式或者向量形式表示时,即复数\(a+bi\)用\((a,b)\)表示时,那么两个复数相乘,就表示复平面内两个复点向量相乘,其乘法结果并不如实数空间那样对应分量之积。具体形式如前面所述。之所以有这样区别是,复数乘法定义,而矩阵化形式是尤其推导而来的。注意这个先后顺序。
参考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复数_(数学)
标签:ac,di,实数,bi,circ,复数 From: https://www.cnblogs.com/wolfling/p/1782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