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第四周学习笔记
第七章: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级别
- 硬件级别
- fdisk:将硬盘、U盘或SDC盘分区
- mkfs:格式化磁盘分区,为系统做好准备
- fsck:检查和维修系统
- 碎片整理:压缩文件系统中的文件
- 操作系统内核中的文件系统函数
- 前缀为k表示内核函数
- 前缀为k表示内核函数
- 系统调用:用户模式使用系统调用来访问内核函数
- I/O库函数:除了读/写内存位置的sscanf()/sprintf()函数之外,所有其他I/O库函数都建立在系统调用之上,也就是说,它们最终会通过系统内核发出实际数据传输的系统调用
-
FILE mode I/O:fopen()、fread();fwrite()、fseek()、fclose()、fflush() char mode I/O:getc()、getchar()、ugetc()、putc()、putchar() line mode I/O:gets()、fgets()、puts()、fputs() formatted I/O:scanf()、fscanf()、sscanf()、printf()、fprintf()、sprintf()
-
- 用户命令:用户可以使用Unix/Linux命令来执行文件操作,而不是编写程序。
- sh脚本
文件I/O操作
- 用户模式下的程序执行操作
FILE *fp = fopen("file","r");or FILE *fp = fopen("file","w");
- fopen在用户(heap)空间中创建一个FILE结构体,向内核中的kopen()发出一个fd = open("file",flags = READ or WRITE)系统调用,构建一个Opentable表示打开文件实例。成功后,fp会指向FILE结构体.
- fread(ubuf,size,nitem,fp)`:将nitem个size字节读取到ubuf上,通过:
- 若数据足够,则返回、
- 如果fbuf没有更多数据,则执行(4a)
(4a)发出read(fd,fbuf,BLKSIZE)系统调用,将文件从内核读取到fbuf,然后将数据复制到ubuf上,直到数据足够或者文件无更多数据可复制
(4b)fwrite(ubuf,size,nitem,fp):将数据从ubuf复制到fbuf - 若(fbuf有空间):将数据复制到fbuf上,并返回
- 若(fbuf已满):发出write(fd,fbuf,BLKSIZE)系统调用,将数据块写入内核,然后再次写入fbuf
- 内核中的文件系统函数:假设非特殊文件的read(fd,fbuf[],BLKSIZE)系统调用。
- read()系统调用中,fd是一个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指向一个表示打开文件的OpenTable
- OpenTable包含文件的打开模式、一个指向内存中文件INODE的指针和读/写文件当前字节偏移量
- 计算逻辑块编号1bk
- 通过INODE.i_block[ ]数组将逻辑块编号转换为物理块编号blk
- Minode包含文件的内存INODE
- 操作内核通常会使用一组I/O缓冲区作为高速缓存
- 对于read(fd, buf, BLKSIZE)系统调用,要确定所需的(dev,blk)编号,然后查询I/O缓冲区高速缓存
- 对于write(fd, fbuf, BLKSIZE)系统调用,要确定需要的(dev,blk)编号,然后查询I/O缓冲区高速缓存
- 设备I/O:I/O缓冲区上的物理IO最终会仔细检查设备驱动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由上半部分的start_io()和下半部分的磁盘中断处理程序组成
低级别文件操作
- 分区
- 一个块存储设备,如硬盘、U盘、SD卡等,可以分为几个逻辑单元,称为分区。分区表唯一第一个扇区的字节偏移446(0x1BE)处,成为设备的主引导记录(MBR)
- 格式化分区
- 为了存储文件,必须先为特定的文件系统准备好分区,该操作成为格式化磁盘或磁盘分区。在Linux中,称为mkfs,表示Make文件系统
- 挂载分区
- 使用dd命令创建一个虚拟磁盘映像:
dd if=/dev/zero of=vdisk bs=1024 count=32768 - 在vdisk上运行fdisk来创建一个分区P1:
fdisk vdisk
- 使用dd命令创建一个虚拟磁盘映像:
EXT2文件系统简介
Linux一直使用EXT2作为默认文件系统,EXT3是EXT2的扩展,增加的主要是一个日志文件,EXT4是EXT3的扩展,增加了磁盘块的分配
- EXT2文件系统数据结构
- 创建一个包含简单EXT2文件系统的虚拟盘
-
. dd if=/dev/zero of=mydisk bs=1024 count=1440 . mke2fs -b 1024 mydisk 1440
-
- Block#0:引导块,文件系统不使用它,用于容纳从磁盘引导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
- 创建一个包含简单EXT2文件系统的虚拟盘
- 超级块
- Block#1:超级块,用于容纳关于整个文件系统的信息。
- 块组描述符
- Block#2:块组描述符块,EXT2将磁盘分成几个组(每组8192块),每组用一个块组描述符结构体描述
- 位图
- Block#8:块位图,用来表示某种项的位序列
- Block#9:索引节点位图,用来代表一个文件的数据结构
- 索引节点
- Block#10:索引节点,每个文件都用一个128字节(EXT4的是256字节)的独特索引节点结构体表示
第八章:使用系统调用进行文件操作
系统调用
- 在操作系统中,以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运行,简称Kmode和Umode。系统调用简称syscall,是一种允许进程进入Kmode以执行Umode不允许操作的机制
系统调用手册页
-
man 2 stat man 2 open man 2 read
使用系统调用进行文件操作
- mkdir系统调用
-
#include<stdio.h> #include<errno.h> int main() { char buf[256],*s; int r; r = mkdir("newdir",0766); //mkdir syscall if(r<0) printf("error=%d : %s\n",errno,strerror(errno)); r = chdir("newdir"); //cd into newdir s = getcwd(buf,256); //get CWD string int buf[] printf("CWD = %s\n",s); }
-
常用的系统调用
- open:打开一个文件进行读、写、追加
- int open(char *file, int flags, int mode);
- close:关闭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 int close(int fd);
- read:读取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 int read(int fd, char buf[], int count);
- write:写入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 int write(int fd, char buf[], int count);
- dup:将文件描述符复制到可用的最小描述符编号中
- int dup(int oldfd);
- dup2:将oldfd复制到newfd中,如果文件链接数为0,则删除文件
- int dup2(int oldfd, int newfd);
- link:将新文件硬链接到旧文件
- int link(char *oldPath, char *newPath);
- unlink:取消某个文件的链接;如果文件链接数为0,则删除文件
- int unlink(char *pathname);
- symlink:创建一个符号链接
- int symlink(char *target, char *newpath);
- readlink:读取符号链接文件的内容
- int readlink(char *path, char *buf, int bufsize);
- umask:设置文件创建掩码;文件权限为(mask & ~umask)
- int umask(int umask);
- mknod:创建特殊文件
- int mknod(char *path,int mode,int device)
链接文件
- 硬链接文件
ln oldpath newpath
- 对应系统调用:
link(char *oldpath,char *newpath)
- 减少文件链接数:
unlink(char *pathname)
- 符号链接文件
ln -s oldpath newpath
- 创建符号链接或软链接
symlink(char *oldpath,char *newpath)
stat系统调用
stat/lstat/fstat系统调用可将一个文件的信息返回。
-
文件状态
-
stat结构体
- st_size使用字节表示的文件大小
- st_block值是使用512字节表示的文件大小
-
stat与文件索引节点
- 每个索引节点在存储设备上都有唯一的索引节点编号(ino)。每个设备都由一对设备号标识,例如0x0302表示/dev/hda2等
-
文件类型和权限
- 只有st_mode字段需要进行说明:
16位,前4位是文件类型,接下来的3位表示文件的特殊用法,其余9位是文件保护权限位。 - st_mode:第一个字母表示文件类型,后面9个字符基于权限位,如果位是1,每个字符打印为r|w|x;如果位是0,则打印-。x位表示是否允许访问目录。
- 只有st_mode字段需要进行说明:
-
opendir-readdir函数
- 目录也是一个文件
- 具体实现:
struct dirent
{
long d_ino; /* inode number 索引节点号 */
off_t d_off; /* offset to this dirent 在目录文件中的偏移 */
unsigned short d_reclen; /* length of this d_name 文件名长 */
unsigned char d_type; /* the type of d_name 文件类型 */
char d_name [NAME_MAX+1]; /* file name (null-terminated) 文件名,最长255字符 */
}
- readlink函数
- 读取符号链接文件的内容,必须使用readlink系统调用,即:
int readlink(char *pathname,char buf[],int bufsize);
将符号连接文件的内容复制到buf中,并将世纪复制的字节返回。
- 读取符号链接文件的内容,必须使用readlink系统调用,即:
- ls程序
open-close-lseek系统调用
- open:打开一个文件,读、写、追加
- close:关闭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 read:读取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 write:写入
- lseek:将文件描述符的字节偏移量重新定位为偏移量
- umask:设置文件创建掩码;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问题
- 使用系统调用进行文件写入操作时如何确保成功写入了指定数量的数据?
解决
- 询问gpt得知:
- 在进行文件写入时,我需要检查 write 函数的返回值,以确定是否出现错误。如果返回 -1,表明发生了错误。我可以使用 errno 来获取具体的错误代码,并根据不同的错误进行适当的处理。
确保文件的正确打开和检查写入操作的返回值是关键的。通过循环写入和适当的错误处理,你可以确保成功写入了你所需的指定数量的数据。
苏格拉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