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方 芳
159 2760 2711
第十章 传统技艺、技能与技术
传统技艺、技能与技术是指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追出的知识和技艺、技能和技术,它包括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
(一)传统技艺
定义:传统技艺是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并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的技术、技能。
类型: 1.陶瓷制作技艺2.织染技艺3.金属制作技艺4.漆器樣饰技艺5.造纸技艺6.传统印刷技艺7.传统遭船技艺8.传统酿造技艺9.传统制茶技艺10.传统制盐技艺11.传统食品加工技艺12.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特征: 1. 民族性和地域性2.人传承性和变异性3.技术性和实用性
(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定义:传统体育是指人们遵循-定组织形式、顺序与规则,在平等前提下参与的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的的竞技娱乐活动,它包括各种民间传统的武术、体育和竞技项目。传统游艺是指流行于各民族民众生活中代代相传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
传统杂技是古代娱乐形式之一,杂技, 即各种技艺的意思,它包括人们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
类型: 1. 传统体育2.民问游艺与杂技
特征: 1. 历史性和生活性2.竞技性和技巧性3.健身性和自娱性
(三)传统医药定义: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之前,已经独立发展起来的多种医疗知识体系,它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主流体系部分。
中国的传统医药、主要指中医中药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药学。
类型: 1.传统中医药2.少数民族医药
特点:1.民族性2.地域性3.活态性
第十一章 民俗文化
(一)民俗
定义:民俗是文化团体基于传统创造的全部,通过群体或个人表达出来,被认为是就文化和社会特性反映团体期望的方式。
特点:民族性、地城性、历史传承性、变异性、群体性、约柬性类型: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
(二)民问信仲
定义:民间信仰是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促进民众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的传统理念,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传承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等文化形态。
类型:灵魂信仰、自然神值仰、围腾信仰、祖先信仰、生育神信仰、行业神信仰、神话人信仰
传承特征: 1. 有相对完整的仪式2、有悠久的历史
(三)生产与消费民俗
定义:生产与交换相关的观念及行为形成物质生产民俗和消费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直接的和问接的物质生产形成的一系列民俗文化现象。物质消费民俗反映的是以物质交换为中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商业民俗和交通民俗等。
类型:物质生产民俗、物品交换习俗
传承特征: 1. 行业特征突出2.功能发生变化
(四)生活民俗
定义:生活民俗指的是直接反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质生活习俗,主要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建筑习俗等。
类型: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建筑习俗
传承特征: 1.时空差异突出2. 生活功能尚在
(五)传统礼仪
定义:传统礼仪指在人生历程中某个关键节点举行的具有标志性的仪式,主要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葬礼等。人
类型:诞生礼习俗、成年礼习俗、婚礼习俗、葬礼习俗,寿礼习俗传承特征: 1. 传统功能依然存在2.传统表征淤化发形式改变
(六)节庆习俗
节庆习俗的文化表征主要集中为两方面:一是自发性、周期性地举行,集体参与,打破常规时空的民间文化传统。二是同一节庆因文化空间差异而表征不同。
类型:农事节庆、紧把节庆、信仰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杜交游乐节庆
传承特征: i,传统特征依然存续2.传统功能趋于综合性
第十二章 文化空间
定义:“文化空间”是基于物理空间(场所、地点、建筑等)的人类行为(传承演示、周期行为、节庆聚会)在场的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的组合空间形态。其内涵包括:①具有作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特殊价值:②根植于相应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③在该民族及文化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④作为灵感及文化问交克的源泉和凝聚各民族或各群体的手段所表现的重要性;⑤目前在该群体中所起的文化及社会作用:⑥超凡的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⑦具有唯-见证某个鲜活传统文化的价值⑧或因缺乏拯救和保护措施,或因变革过速,或城市化,或外来文化切入而西临消亡的危险
特征:
(一)地城性与民族性
文化空间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文化生存的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条件及其生态环境。
1、独特的地域性
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第一 重要变量,离开了人类生存、繁行的自然生态环境,一切文化创造活动将不会有客观存在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城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所呈现的最基本特征,自然环境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户地城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2、鲜明的民族性
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即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各民族有其固定的生活地城,在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各民族极具差异化和极富魅力的民族文化空间。首先,因不同民族社会群体性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空间特征。其次,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在相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形式。
(二)日常性与周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性、具体文化事象内在的时间秩序性,以及普通日常生活事象在-定时空中被赋予文化内涵之后的化值增值性。
1、日常生活的节奏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民众具体直观的、初始的、生活性文化的载体。不同历史时期民众的全部生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形成、维系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重要主体和关键因素,它既是民众日常实践的领域,也是蕴含着普通人共同的本源性文化意义和价值的领域。
2、周而复始的周期性
文化空间(场所)是一个地点、场所或空间,但不是静态的,是有时间因素、有周期性文化活动、反复演示的时空,是有人类活动、有文化表演、有文化行为的地点。
(三)制度性与精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就是这种既能满足人愉悦身心的欲望又能制约人的越矩行为,具有制度性与精神性的空间。
1、深层的制度性
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多数制度的特有内容都渐进地循着一条稳定的路径演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制度化组织形态。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制度化活动形式。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制度化文化传统
2、内在的精神性
人从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两个空间,一个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可以感知与触摸的空间:一个是主观创造的精神空间,这是我们体现生存价值与意义的场所,是一个虽然不可触摸但却可以感知的精神世界。
(四)综合性与活态性
文化空间作为文化载体、远是固定的又是变动的,固定的是其物理空间,变动的是流动的传承人。
1、空间的固定性
在传统社会环境中,乡村里的农民生活在村落,都市里的居民生活在社区,民众生活流动性不大,人们一般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或者某个区域,生活空间总的说来,没有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中长期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
2、文化的综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往往呈现的是口头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综合文化事象,这些文化与民族民问信仰、民众日常生活承密联系,其中往往包含了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类型。
3、传承的活态性
人类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上一代把经验、知识,技术、思想、理论、方法等传递给下一代:另一方面,下一代又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补充、发展、丰富原有的经验、知识、技术、思想、理论和方法等,进行新特质文化的创造和积累。
保护的意义:
(-)文化空间保护的文化生态学意义
文化生态是指文化所处的总体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既包括对特殊时问点在特殊空间里进行的仪式的保护,也包括对物理空间的日常维护以及仪典制作技艺、主持者的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全面保护,而这一系列事象的保护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更多更复杂的文化与物质的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文化空间的保护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一体化,更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文化空间保护的民俗文化意义
文化空何的民俗文化蕴含丰富,是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地域、语言、 经济、宗教等多种因素,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合体。在发展中赋予民俗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是传统文化能够有活力地传承下去的应有之意。当特定的文化空间得以保护时,人们在其中重复与发展展的民俗才能得以沟通过去、展现现在、预示未来,才能在特定的时空里,不断重复民族记忆,用时展现时代精神和个体价值。文化空间的保护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中,民俗得以继续承前启后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空间保护的历史文化意义
文化空间作为时间与空间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更是较为全面地了解民众真实历史与现状、保护民众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空间,就是在保护一地、一族民众的历史文化记忆,共传承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对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生态博纷馆式保护等,也是及时保存这些历史文化知识,为更长久的历史文化研究保留有价值的活态资料。
(四)文化空间保护的日常生活意义
文化空间是指每年固定地、周期性地举办具有规模的民间传统综合文化活动的场所。这些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既是文化意义上的“这一次”与“这一个”,对于生活于这-空间中的群体而言,又是其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状态之干.从外部视角来看,保护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文化的多元化,然而从文化空间的享用主体,即空间中的民众而言,外界强调的保护对象即是他们自身的日常生活。对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即是尊重其文化的传统意义与价值,并保护该空间中民众的日常生活。
保护的方法:
(一)博物馆式保护
博物馆式保护又称文化生态博物馆式保护,主要是以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方式,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存环境的稳定,以保证非物
质文化遗产在适合的环境里有着持续的生命力。其基本做法是,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传统建筑、生产及生活工具,甚至包括传统民俗保存较好的地方,直接指定为生态博物馆,并对上述传统实施就地保护。”对文化空间进行博物馆式保护,主要是对文化遗产的权利归属和诠释权保存、保护在原地和原住民中间。生态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之中。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又称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这,是指在一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文化生态保护的观念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视为整体性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天然地属于文化生态保护范畴,对文化空间的文化生态保护相对完整地展现相应区域内的民族民间文化,既保护其自然属性,也保护其文化属性。
(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本意是指称某一乡镇拥有杰出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空间。能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地方,必须是具有某一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井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同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区域,主要指乡镇(街道),也包括部分县。在文化生态博物馆式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的基础和原则之上, 民间文化艺术之 乡更多地运用了生产性保护的方式, 也是更为积极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是在社会和政府的扶持之下,以国家立法作为保障,传承人进行个性化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十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定义: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项目如识和核心技艺: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并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作用,自觉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的人物。特征:
(一)个体性与群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指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秀传承人,即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民间文化技艺、技术,并且具有最高水准的个人或群体。”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体传承人的传承,如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
另-种是集体传承,如民俗中的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为民众集体创造和共享,须民众集体遵循共传承。进行集体性表演的传统舞蹈、传音乐、传统戏剧等,也需要集体的分工和配合以传承发展,其中个体传承人的表现和作用亦十分重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传统性与创新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言,传承的
第一要义在于习得,即通过学习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
第二要义是在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地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创新发展而有所增益。
作为传承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遭产传承人具有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
保护制度:
(一)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
1、《建立“活的人类财富”国家体系指南》
2、日本《文化财保护法》
3、韩国《文化财保护法》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
1、《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3、《关于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6、《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