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疾患(英语: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为 NPD),是一种长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会过度夸大强化自我的重要性,过度渴求别人的赞赏,缺乏同理他人行为的能力[2][3]。患者会花很多时间,思考如何获得权力、成功或提升外在形象 。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患者经常无意识地利用身边的人。这样的行为通常始于青春期,陆续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中展现。[3]
自恋型人格疾患的成因尚不明朗[4] 。目前,自恋型人格疾患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 IV)归类为B型人格疾患[3],一般需借由精神科的专家进行一系列的访谈后,才得以诊断[2]。自恋型人格疾患需要与躁症和物质滥用行为做鉴别诊断[3]。
目前,自恋型人格疾患尚未有明确的治疗方式。多数患者并不具有病识感[2]。1925 年,自恋型人格疾患首次被精神分析师Robert Waelder所记述,现今沿用的病名则首见于 1968 年[5]。目前认为,大约有1%的人,在某个年纪会形成自恋型人格[4]。普遍认为,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而年轻者多于年长者[3][2]。
表现特征[编辑]
根据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自恋型人格障碍症属于B群人格障碍症(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开始于成年期早期并持续至今,表现常有以下特点:
- 夸大自我重要性,例如夸大自己的才华,并期待被人看重;
- 永远专注于成功、权力、美貌或理想爱情等幻想中;
- 认为自己独特,仅能被其他特殊人物或高位者所认可并与之相关联;
- 需要过度称赞;
- 不合理的认为自己有特殊权力或获得他人无条件顺从;
- 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自私,好以占便宜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 缺乏同理心︰不愿意认同和感受他人的情感需求;
- 常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他;
- 常有傲慢行为或态度,显得自高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