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万字长文图文并茂读懂高性能无锁 “B-Tree 改”:Bw-Tree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5TphQP__tHn6JoPcP--_w
参考文献不一定能下载。如果你获取不到这几篇论文,可以关注公众号 IT技术小密圈 回复 bw-tree 获取。
一. 背景
Bw-Tree 希望实现以下能力:
- 解决多核处理器性能瓶颈
- 通过 CAS 操作实现 latch-free 能力, 提高多核 CPU 利用率。
- 通过增量更新提高 CPU 缓存命中率。
- 利用更为高效的闪存:虽然闪存有着相似的随机读速度和顺序读速度,但其随机写速度远小于顺序写操作。 Log-Structured Store(LSS), 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实现高效读写。
二. 基于 Bw-Tree 的存储整体架构
映射表
缓存层中维护着 映射表(mapping table), 保存逻辑页和物理页的映射关系,逻辑页由逻辑页标识符 PID 唯一标识。
映射表将 PID 映射为以下两种地址之一:
- 闪存偏移量(flash offset): 持久化存储中的页的地址;
- 内存指针(memory pointer): 内存页的地址。
BW-Tree 的节点指针都是逻辑的 PID,因此在 SMO 操作过程中, 某些节点的物理地址发生变化,并不需要更新所有对该节点有引用的所有节点指针(PID 并没有发生变化)。
增量更新
BW-Tree 通过创建描述变更内容的 增量记录(delta record) 并将其插入到当前页的前面来实现对页的状态变更。
如下图 (a) 中,先将对 Page P 的一次变更操作做成一个增量记录 ∆D,并让 ∆D 指向 Page P。然后将 Page P 的逻辑地址 PID P 映射的物理地址通过 CAS(compare and swap) 原子操作由 Page P 的物理地址改为 ∆D 的物理地址。(Page P 被称为 Base 页)
当变更导致前置的增量记录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会触发合并操作,将所有的增量记录和原本的页合成一个新的页。
如下图(b) 中,将 Page P 前置的所有增量记录和 Page P 一起合并为一个 Consolidated Page P, 然后通过 CAS 操作将 Page P 的逻辑地址 PID P 映射的物理地址替换为 Consolidated Page P 的物理地址。Page P 及其前置的所有增量记录将会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处理。
日志存储(Log Structure Store) 和 WAL(Write-Ahead Log) 日志
BW-Tree 在闪存中的存储结构如下图。当增量记录(∆record)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会执行一次刷盘操作将所有 Base 页的增量记录一起顺序写入磁盘。
这将会导致每一个 Base 页和它对应的许多 ∆record 并不在相邻的地址内,而闪存的随机读性能和顺序读性能几乎一致,因此可以接受。(如果是其他顺序读性能更好的持久化存储可能需要一定优化,后文有提及。)
如上文所述, 并不是所有的变更操作都立即刷盘(而是会等待增量记录达到一定数量规模才会一次刷盘)。因此,在每次执行变更前,记录 WAL 日志也是必要的。
给每一次变更操作一个日志序列号(LSN), 当某次刷盘完成之后, 对应的最新 LSN 之前的 WAL 日志都可以失效。
BW-Tree 架构
整体架构
如上图所示, BW-Tree 的每个节点都有唯一的逻辑地址 PID(N1, N2, ..., Ni, ..., Nj, ..., Nk, ...) 。节点之间不使用物理地址,而是使用逻辑地址 PID 相互引用。
当需要获取某个节点的物理地址时,会先查询映射表,将 PID 转化为物理地址。 因此在对单个原子的 CAS 指令就能实现对有多个引用的节点的物理地址进行变更。
BW-Tree 和其他基于 B+tree 索引直接最大的不同在于 BW-Tree 避免直接操作树的节点,而是直接将节点的增删改查保存增量记录中,这样极大地减少了 CPU 缓存失效的概率。
另外将每个 Base Page 的变更维护在一条 增量链(Delta Chain) 中,并通过中间层映射表隔离 Page 地址的变更(PID 保持不变), 使得可以在一次原子 CAS 中实现对 Page 进行变更操作。
逻辑节点的实现细节(Base 节点和 Delta 链)
如下图所示,在 BW-Tree 中,一个逻辑节点包含两部分: Base 节点和 Delta 链。Base 节点记录当前节点的在上一次合并(consolidate) 之后的数据,Delta 链记录在此之后 Base 节点发生的所有变更操作。
Delta 链将对 Base 节点的操作按照时间顺序用单向链表(物理指针)连接起来,链表的结尾处指向 Base 节点。
Base 节点和 Delta 链中的每一条 Delta 记录都保存了一些额外的元数据信息,它标识逻辑节点在某次操作时的状态(每次对某个节点做变更操作,都会将最新的状态记录在最新的 delta 记录中)。这些信息将会用于树的遍历等操作。
下表解释了这些元数据的内容。
- low-key, high-key :当前逻辑节点的数据范围在区间
[low-key, high-key)
。如上图中,逻辑节点的数据范围始终未变,在每个 Delta 记录及 Base 节点中都是[K1, K8)
。 - right-sibling: 指向右兄弟节点的逻辑地址(类似于 B-link tree)。如上图的兄弟节点 PID 为
N8
。 - size: 记录当前逻辑节点的大小。如上图中。Base 节点的 size 为
5
;在执行完∆delete [K1, V1]
操作后,size 变为了4
;在执行完∆insert [K2, V2]
操作后,size 又变为了5
。 - depth: 记录当前 Delta 记录在 Delta 链中与 Base 节点的距离。如上图中,
∆delete [K1, V1]
操作的 depth 为1
,∆insert [K2, V2]
操作的 depth 为2
。 - offset:待操作的数据在当前 Base 节点的位置(而不是逻辑节点的位置,也就是说,不关 delta 链中其他节点什么事儿)。如上图中,
∆delete [K1, V1]
操作中,K1
在 Base 节点的第一位,因此它的 offset 为0
。∆insert [K2, V2]
操作中,K2
在 Base 节点的第二位,因此它的 offset 为1
。
BW-Tree 的结构操作(Structure Modification Operation, SMO)
BW-Tree 的所有 SMO 操作都是通过原子操作实现的 latch-free 操作, 它将单个的 SMO 操作拆分为一些列 CAS 原子操作。为了确保没有线程需要等待其他线程的 SMO 操作结束,当它发现部分完成的 SMO 操作时,会在执行当前线程原本的任务之前,先将部分完成的 SMO 操作剩下部分执行完成。(help-along protocol)
下面本文将会详细介绍 BW-Tree 具体是如何实现这样的能力的。
分裂(Split)
与 B-link tree 类似, BW-Tree 将 split 分为两个阶段: 先将子节点用原子操作拆分为两个节点(half split), 然后将新的 分隔键(separator key) 和刚拆分的子节点的指针用原子操作更新到其父节点。
以上图将 O 节点的子节点 P 拆分为 P 节点和 Q 节点为例:
-
拆分子节点(half-split)
(a) 创建 P 节点的兄弟节点 Q: 如上图 (a) 所示。申请一个新的 Page 作为 Q 节点;在节点 P 中找一个合适的键 Kp 作为节点 P,Q 的分隔键(separator key)。节点 P 仅保留小于 Kp 的数据,大于等于 Kp 的数据将拷贝到节点 Q;将节点 Q 的兄弟节点设为节点 R(即当前节点 P 的兄弟节点);将节点 Q 注册到地址映射表中。
整个流程中,节点 Q 均不被用户可见,因此不需要原子操作。在这个阶段节点 P 依然处于为分裂状态。
(b) 更新 P 节点, 将 Q 节点作为其兄弟节点:如上图 (b) 所示。为节点 P 创建执行分裂操作的 delta 记录(Split ∆), 该记录包含两个信息: 将 Kp 作为节点 P,Q 的分隔键以及让 Q 节点作为 P 节点的兄弟节点(让 P 逻辑节点的兄弟节点指针 right-sibling 指向 Q 节点的逻辑地址 Q); 然后调用 CAS 原子操作将逻辑地址 P 指向 Split ∆ 的地址。
当 CAS 操作完成时,对节点 P, Q 的所有查询,都将会被父节点 O 路由到 P 逻辑节点(Split ∆)。如果待查询的 K 小于 Kp, 查询将会被路由到节点 P。若 K 大于等于 Kp, 查询将会通过 right-sibling 路由到节点 Q。
-
更新父节点:要实现直接从父节点 O 路由到刚被分裂的节点 Q(而不经过节点 P),需要将节点 Q 的信息更新到节点 O 中。如上图 (c) 所示。 先创建一个指向节点 O 的 Delta 记录 Index entry ∆,它包含了三个信息: (a) 节点 P, Q 的分隔键 Kp; (b) 指向节点 Q 的逻辑地址;(c) 节点 Q 和其 right-sibling 的分隔键 Kq(Kp 和 Kq 确定出节点 Q Key 的范围
[Kp, Kq)
)。
合并(Merge)
如上图所示,当某个节点的大小小于某个阈值,BW-Tree 将使用 latch-free 的方式将它合并到其他节点(BW-Tree 仅支持与左兄弟节点合并)。
以上图将 P 节点的子节点 R 合并到节点 L 为例:
-
将 R 节点标记为删除: 如上图 (a) 所示。为节点 R 新增 Delta 记录 Remove Node ∆, 用于将逻辑节点标记为删除。当查询访问到 Remove Node ∆ 节点,将会跳转到节点 R 左边的兄弟节点,即节点 L。
-
合并子节点: 如上图 (b) 所示。为节点 L 新增 Delta 记录 Merge ∆,该记录将节点 L 与节点 R 合并起来作为一个逻辑节点整体。
在步骤 1 到步骤 2 之间,实际上是无法感知到节点 R 的。(因为节点 R 已经被Remove Node ∆ 节点逻辑移除了 )。在步骤 2 执行之后, 才能通过 Remove Node ∆ 跳转到 R 的左兄弟节点 L, 通过 Merge ∆ 查询到节点 R 的值。
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并发操作的正确性,因为 help-along protocol 会保证在发现其他线程存在未完成 SMO 操作的情况下,先将 SMO 操作执行完成,再进行原本的操作。因此就不会在步骤 1 到步骤 2 之间去对节点 R 进行操作。
-
更新父节点: 如上图 (a) 所示。父节点添加 Delta 记录 ∆ Delete Index Term for R,用于将节点 R 在父节点中的索引删除。节点 L 将节点 R 的索引范围也纳入其中。
在这个阶段之后,Remove Node ∆ 这个 delta record 和节点 R 在地址映射表中的位置都将不再被使用, 他们将会被 epoch GC 逻辑回收。
点查询(Search)
-
唯一键查询: 唯一建的查询和普通的 B+ 树类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当遍历到叶节点时,如果存在 Delta 链,它会先依次遍历 Delta 链,并将最先出现的结果返回。当 Delta 链中不存在时,才会去 Base 节点执行二分查找。
-
非唯一建查询:当定位到数据仅可能存在在某个叶子节点时,必须遍历所有的 Delta 链和 Base 节点才能查找出指定键的所有值。操作逻辑如下图。
在遍历 Delta 链的过程中,将已知符合要求的数据放在集合 Spresent, 将已知被删除的数据放在集合 Sdeleted。按顺序遍历 Delta 链时,当遍历到插入 Delta 记录(K, V) 时,如果 V 不在 Sdeleted,则将其加入 Spresent。当遍历到删除 Delta 记录(K, V) 时,如果 V 不在 Spresent,则将其加入 Sdeleted。
记 Sbase 为 Base 节点中的该键的所有值的集合。 则最终的查询结果为
Spresent ∪ (Sbase - Sdeleted)
遍历(Scan)
-
正向 Scan: 正向遍历会将正在处理的节点拷贝到迭代器中。当迭代器中保存的节点的数据全部遍历完成,就会继续将下一个节点的数据全部拷贝到迭代器继续遍历。因此,整个 Scan 过程读取的数据并不是一个快照(snapshot)的数据。
如下图所示,当遍历完一个节点 N0
[K0, K1)
的数据,会查找该节点的上界 K1 所在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节点。 如果遍历 N0 过程中, N0 发生的 SMO 操作是的 N0 键的范围变大, 该节点的上界 K1 所在的节点依然是 N0, 则将新的 N0 拷贝到迭代器中。然后查找到 K1 的位置,继续遍历该节点。
-
反向 Scan:反向 Scan 整体逻辑和正向 Scan 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反向 Scan 的下一个节点的查找方式有所不同。反向 Scan 遍历完一个叶子节点后,会将小于该叶子节点的下界的最大的 Key所在的叶子节点作为下一个遍历的节点。
如下图,N1 的下界是 K5, 小于 K5 的最大键为 K4(N0), 因此, K4 所在的节点 N0 就是就是 N1 遍历完之后,下一个需要遍历的节点。
对 BW-Tree 的优化
- Delta 记录的预分配: 如下图, 提前为内存中的 Delta记录预分配内存空间,减少内存碎片。
- 用去中心化 Epoch GC 替代中心化 Epoch GC
-
中心化 Epoch GC: 如下图 (a) 所示, 唯一的 GC 线程(Background Thread) 维护 Epoch 链表。每个 Epoch 节点维护引用当前 Epoch 删除的资源及其引用线程数的总和。当某个 Epoch 的线程引用计数恢复 0 时,该 Epoch 及其维护的垃圾资源可以被删除。如下图中的 Epoch 101。
-
去中心化 Epoch GC:
(1) 全局 Global Epoch 维护全局 Epoch 时钟 e_global。每个工作线程产生的垃圾节点由本线程维护在本地垃圾回收链表 l_local, 并将该垃圾节点的 e_delete 设置为当前进程的 e_local。(2) 当某个线程开始索引操作时,会先将当前的全局 Epoch 时钟 e_global 拷贝到当前线程,记作 e_local。当该索引操作结束后,会再次将 e_local 刷新为 e_global。
(3) 每个工作现场会定期获取当前全局最小的 e_local, 并将本线程维护的 l_local 中 e_delete 小于全局最小 e_local 的垃圾节点回收。
-
- 快速整合(Fast Consolidation):
- 将原 Base 节点的键区间作为一个整体
[start, end)
. 依次遍历 Delta 链,将键区间分为多个部分。
(1) 当遍历到插入 Delta 记录,则将当前记录所在区间[s, e)
拆分为[s, offset)
和[offset, e)
。
(2) 当遍历到删除 Delta 记录,则将当前记录所在区间[s, e)
拆分为[s, offset)
和[offset+1, e)
。
(3) 如果删除 Delta 记录删除的数据不在 Base 节点中,则忽略该记录。 - 上述操作将 Base 节点拆分为多个部分。然后将拆分的多个部分和新插入数据一起整合成新的 Base 节点。
- 将原 Base 节点的键区间作为一个整体
- 节点搜索快捷方式(Node Search Shortcuts)
-
当工作线程遍历 Delta 链查找键 K 时, 它会初始化二分查找的偏移量(offset)
[min. max)
范围为[0, +inf)
。遍历过程中,当遇到键位 K', 偏移量为 offset 的 ∆insert 或 ∆delete 记录,它会比较 K 与 K'。若 K=K', 则立即得到 K 所在偏移量为 `[offset, offset+1)``,不用在 Base 节点进行二分查找。若 offset > min 并且 K>K′, 则将 min 设为 offset。 若 offset < max 并且 K <K′, 将 max 设为 offset。如果最后的区间大小大于 1, 则在偏移量区间内二分查找键 K。 -
如下图中的例子, 最终得到的区间是
[2, 5)
, 因此最后只需要在 Base 节点中 offset 在[2. 5)
区间内的键二分查找 Key=6。
-
其他
本文更多的是介绍内存内的 BW-Tree 的维护逻辑,更多关于持久化数据的维护相关的内容请查看 LLAMA: A Cache/Storage Subsystem for Modern Hardware。后续我也会在公众号 IT技术小密圈 更新对该论文的分享,欢迎关注。
参考文献
- Building a Bw-Tree Takes More Than Just Buzz Words
- The Bw-Tree: A B-tree for New Hardware
Platforms - LLAMA: A Cache/Storage Subsystem for Modern Hardware
标签:遍历,无锁,图文并茂,Tree,Base,Delta,操作,节点 From: https://www.cnblogs.com/yanglingwell/p/17437544.html参考文献可能不太好下载。如果你获取不到这几篇论文,可以关注公众号 IT技术小密圈 回复 bw-tree 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