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老年产品人关怀计划”中聊到,产品人的归宿之一是下沉,所以展开说说下沉的话题。
参考:四十岁产品经理的几种归宿:升上去、沉下去、转个弯、躺躺好……
01. 这种选择打的是一个时间差、信息差,有点发挥余热的味道,类似NBA打不下去了再来CBA打两年、欧洲顶级足球联赛打不动了再去美国日本打几年的意思。
02. 关于下沉,心态可能是最大的挑战,要意识到每个人的职场不可能是永远的高速成长期,上升总会放缓甚至进入平台。区别只在于,强一点的人晚一点放缓而已。
03. 我有一个比方,就像做产品一样,用户数的爆发期主要做获客,但获客成本一定是越来越高的,当获客成本大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之时,你就要改变策略了,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对产品、对职场都一样。当心态上愿意沉下去,那就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04. 有各种沉法,可以从主营业务下沉到边缘/辅助业务,可以从大厂沉到中厂、再到小厂,可以从一线城市沉到二、三线,可以从新兴行业沉到传统行业做数字化转型。
05. 从主营业务下沉到边缘/辅助业务,可能就没那么忙了,上升空间也没那么大了,这很正常,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样的业务是否会被公司直接做减法?
06. 从大厂沉到中厂、再到小厂。如果到小厂成为合伙人,那四舍五入就算创业了。这种选择可能会增加不稳定性,需要仔细研究特定中小厂的护城河,“专精特新”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产品人的归宿 · 之 · 创业维艰
07. 从一线城市沉到二、三线,这两年去了不少二线城市,比如长沙、福州、合肥……十年前我是去一个地方都会挑毛病,现在是觉得每个地方都很好,二线城市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而三线的机会确实又要少不少(更需要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加入)。
08. 从新兴行业沉到传统行业做数字化转型,如果非全职加入,就算咨询了。如果全职加入,尽量找行业龙头、隐形冠军,这样可以减少风险。
参考:产品人的归宿 · 之 · (22条)咨询的奥秘
09. 你原来就在边缘业务、小厂、三线城市、传统行业?emmm……我只能说,关注我公众号的、能看到这篇的、能仔细看到这里的,应该可能性极小吧。
10. 下沉以后,在名利上,可能有损失,但也未必,说不定就此开启第二曲线。换句话说,“下沉”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不合理的隐喻,何谓上何谓下,都只是一些人在某些阶段的看法罢了。
11. 二次曲线一定是在职场领域么?我看也未必,人生小百年,职场只占一小半年份的一部分时间,四十五十往后,比例还会越来越低,多出来的时间做什么,值得提前规划。规划好了,赚到钱是个结果,这种事情,算工作么?至少不算狭义的工作。
12. 下沉是一种以退为进,最后,祝大家下沉愉快。
_________
苏杰(iamsujie),产品创新顾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4本书的作者,前阿里8年产品经理,集团产品大学负责人,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