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看到感叹某个时代、某种精神逝去的电影,如《布达佩斯大饭店》《罗曼蒂克消亡史》《老炮儿》,每每看到,都令人唏嘘。
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家似乎格外怀念曾经的单纯质朴。我们向往崇尚英雄主义和舍生取义的时代,也会像阮籍观昔日楚汉战场那样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七武士》正是这样一部祭奠逝去崇高的武士道精神电影。
影片是黑泽明的代表作之一,背景设定在战国时代,借古喻今。
《七武士》上映于1968年。影片的故事内容并不复杂:日本战国时代,战火连绵,盗贼趁乱而起,打劫村舍,农民惶惶不可终日。一个村子的农民决定雇佣武士对抗山贼,但报酬是只管三餐。
影片的前半段,农民四处寻找武士,可一是因为报酬很少,二是因为农民身份低微,没有武士愿意搭理他们。在农民几乎绝望的时候,武士勘兵卫愿意帮助他们。
在堪兵卫的帮忙下,他们找到了其他武士,最后凑齐了七个:勘兵卫、平八、七郎次、五郎兵卫、九藏、菊千代、胜四郎。其中的菊千代并不是真正的武士,他因为对武士阶级的渴望而冒充武士。
有意思的是,七个武士到达村庄时,农民全都躲着不出来。农民找武士来保护村庄,却又害怕他们、不信任他们,处处提防,提前藏好粮食、剪掉女儿的头发。
菊千代在训练农民时搜出了农民杀死落荒武士夺来的兵器,其他六位武士很气愤,九藏甚至说:“我真想杀掉这个村的人”,七位武士真心帮助农民,农民却杀了他们的同类,他们“敢杀落荒武士却不敢杀山贼”。这时菊千代说出了一段经典的台词:菊千代道出了农民的无奈与悲哀,只有出身农民却一心想当武士的菊千代才能说出这番话。
菊千代是个矛盾的人,他同情农民的痛苦,但他又不喜欢他们的懦弱自私;他崇尚英雄主义想成为武士,但是他又谴责武士的暴行。
他是武士与农民之间的交汇点。
从表象上看,农民的地位低于武士,他们有求于武士。
影片中的那张战旗上,象征七武士的六个圆圈和一个三角(三角代表菊千代)高高在上,象征农民的“田”字在下。
然而,战争胜利后,勘兵卫的一段话道出了真谛。
“ 武士啊……就像这风,不过是从这大地上吹指漫卷, 一扫而过。大地永远是不动的,而农民永远和大地连在一起, 所以, 他们将永远地活下去。”
武士地位虽比农民高,但是武士像风从大地一扫而过,始终无法扎根大地,只能终生漂泊,没有落脚之处,而农民始终扎根于大地,他们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
平八是七武士中第一个死的人,这个曾经说“打仗就要跑,不论攻退都要跑,跑不动只有死的人”却在偷袭山贼时为救农民利吉被火枪打死。
在之后的一次战斗中,当勘兵卫听到枪响赶到现场时,看到视自己为“人生难得知己”的五郎兵卫也倒在了火枪下。
最后的决战在大雨中泥水中进行,那是影史经典的一段场景。
武艺高强的九藏也被火枪打中,他挣扎着将剑扔向山贼,最后倒在了泥浆之中,胜四郎发疯似的冲上去抱着九藏的尸体号啕大哭。
菊千代见九藏被打中,明知山贼有枪还是冲到开枪的山贼面前,结果也中了一枪,他又拼命着爬起来杀了那个山贼,最终倒在了大雨泥泞之中。
菊千代死后,年轻的胜四郎在大雨中东冲西撞,声嘶力竭地大喊:“山贼呢?山贼呢?”勘兵卫说:“死光了。”胜四郎颓然跪在大雨中,声嘶力竭地大哭。
四个武士都死于火枪。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唐吉柯德》中写道:“当火枪被发明出来后,一个懦夫也可以杀死一个英雄。”
火枪成为一个绝妙的隐喻,它代表了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也代表了武士阶级的没落和武士道精神的衰落。胜四郎为九藏而哭,其实是黑泽明借胜四郎在哀悼一个时代的衰亡。
战争胜利了,一边是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农民,一边是立于坟墓前的三位武士,影片结尾定格在四座屹立于风中的武士墓,墓上各插一把武士刀。
著有《七武士》一书的琼·梅林表示:“《七武士》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表达了一种青黄不接,一个时代消逝了,一个时代还没有起来。”
黑泽明没有拍一个传统的武士忠诚于主公的故事,他让七个武士去打一场不为功名不为报酬的战争,结果七个人死了四个,什么也没得到,七武士是在为武士道精神殉道。
《七武士》是日本电影的重要成就,它是一部史诗,再现了16世纪日本黩武主义衰落所导致的文化动荡,同时也揭示了战后美军占领下日本社会文化的动荡。
标签:祭奠,农民,千代,火枪,山贼,逝去,影评,九藏,武士 From: https://www.cnblogs.com/sexintercourse/p/1724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