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对人心的发现
苏格拉底的哲学向来被称为什么?被称为是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因为苏格拉底的主题是讨论人生问题的。
苏格拉底说过这样一句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就是说,人首先要达到自我认识,这样他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而是否有价值,是需要经过审视的。那么,有价值的、好的、善的生活,人怎么知道它呢?
苏格拉底认为人本来都知道,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世界上没有人有意为恶,无意为善。”你能相信吗?你可能觉得苏格拉底说错了,因为这世界上有人就是有意为恶的。
但其实苏格拉底是对的,为什么?一个干了坏事的人,他仍然要为自己干这件事提出理由,要为自己辩护,这种为自己辩护的需要证明什么?证明他知道善和恶的区分。
什么是善与恶的区分?这个区分就是天理。人心真诚地求生、求爱,这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生的都是善,一切抑制生的都是恶;一切助长爱的都是善,一切催抑爱的都是恶。
儒家讲的天理并不是虚玄的说法,空谈玄理不谈真实。假如你不是真诚地求生,若以别人地生命做代价来求你的生,那就不是天理了。假如你求爱,是对一部分施加爱,对另一部分施加恨,那你就不是真诚地求爱,也违背了天理,这是很朴素的人的真相。
所以苏格拉底是对的。这说明什么?有意或者无意,说明的就是“心”。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的心自然能辨别善与恶,他要掩盖或者为自己辩护,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了他知道区分善恶。
我们说苏格拉底也发现了“心”,就像孟子发现了“心”一样,“心”是哲学的题材,不是科学的题材。一个民族的哲学达到一定的自觉程度,它就发现了“心”,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主体性的确立。
那它们的区分在哪里呢?
孟子把“心”,理解为生命情感,本真的生命情感,那叫本心仁体。苏格拉底发现的“心”,不是生命情感,而是理性的心。苏格拉底认为我们用知善、知恶的理性的心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
正因有这种差别,苏格拉底才说的那样一句话:“什么叫好的生活?就是在美德中的生活。”那么美德是什么?
“美德即知识”——这是苏格拉底的又一个命题。什么叫知识?理性的运用。理性的运用才能揭示人类生活的价值。
同样是超生物、超心理,有两种超越法:一种是讲出了普遍的超越性的生命情感,那就是孟子讲的“心”;一种是通过理性来讲这种超越性,这就是苏格拉底讲的“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古代思想中心学的萌芽,然后才有了近代思想的主要原则——主体性原则。
孟子的心学在他同时代人那里很难被理解和接受,人们更多的接受了荀子的学说,荀子的学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去遵守道德规则的话,我们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考虑,我们需要避免争斗双方同归于尽,否则利益都彻底结束了。
于是荀子的学问在实践中会带来一种人格——以道德为手段谋取利益的人格,这种人格叫乡愿。乡愿人格孔子实际上已经发现了,孔子在《论语》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乡愿乃德之贼也。”
乡是乡村,乡村中会有这样德仁,他遇到各种不同的人,他都能投其所好,让大家觉得这个人非常好;所谓愿,就是“愿其趣也”,即迎合人家的兴趣、人家的愿望。这种人,他待人恭敬有礼,温柔敦厚,遇到不同的人,他知道不同的人各自的趣味在哪里,趋向在哪里,就迎合别人,最好他得到最多的利益,这种人格叫乡愿。
不幸的是,荀子的学说得到了很多人的实践,而孟子的学说没有大行天下,埋没无闻了,后来才被重新捡起来了。什么时候捡起来的?禅宗,心学在禅宗的思想中重启。
标签:主体性,孟子,人格,6.3,苏格拉底,乡愿,天理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angweixianszu/p/1718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