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发布试读版是因为时间可能不够,建议优先不阅读,如果长久没有发布正式版,再考虑阅读。
章1 恒顺众生之谜
有人说恒顺众生。顺从自己或者顺从其他众生都不难做到,总是顺从众生就不能顺从法等其他对象了,这是缺失性能的状态。如果有众生怀着恶毒的愿望,顺从他更加恶毒。如果说顺从的是众生的利益,那是利益,不是众生。
章2 怀疑与相信平等
有人说怀疑是恶法,或者说相信是善法。相信、怀疑应该是平等的选项,自愿选择而自己负责,不应该贬低怀疑、推崇相信,反过来也是这样。
章3 分析说法:消业、一切法、一切是空
有人说有一种方法可以消业。如果业报是真的,那业应该只通过报应来消除,既然行为产生业就应该不能消除其他行为产生的业,否则可能两个行为互相消业,那报应就不存在。
有人说一切法如梦。一切法应该如同一切法,如果一切法如同部分法则有两种可能:一,任何部分法都是答案,这样就不需要去分辨了,因此这种说法没有意义;二,缺失部分法,例如有快、没有慢,如果没有慢则快也不存在,这样就会失去意义。
有人说一切都是空,或者说把一切作为空是通向超越的途径。空原本是一个正常的名词,它的意义是平常而安全的,例如空气、空间。把一切作为空是混淆辨识力,这条路的前方应该不是超越而是失去辨识力。就像把一切数字改成0,这样任何运算的结果都是0,这样会失去除了0的一切,如果只有一种对象则没有区别则无法辨识。在获得不确定真实性的好处之前,放弃辨识力会变成极度的愚蠢。如果说事物到了极限就会变得相反,相反后应该是从0到1,不是从0直接到无限,生物不会因为到达了罪恶极限就接近善良极限,否则就会有生物把通往罪恶当作善良。如果说‘只有一种对象则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是一种功德。’,没有变化者不能改进,除非他不可能有错误,否则他应该会无限重复陷入错误。
章4 苦谛之失
有人说苦谛。生命如果总是苦的,那就没有快乐,没有快乐之意义也会失去相对的痛苦之意义。接受了这种观念的人可能因为认为生命绝对是苦的而放弃它而走向虚无。智慧应该是能够辨别,而不是放弃一切包括辨识力。如果说苦和乐可以同时存在,也许是这样,但是如果认为苦总是存在则不说苦,有苦说不出是一种悲哀。
章5 成功的条件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人说要经历多少次苦难才能成功。执行一个不能成功的方法会获得失败,如果它不被改变则不管执行它多少次都不会靠近成功,因此失败不是成功的原因,执行成功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原因。所以成功的条件不是经历多少次苦难,而是找到成功的方法,在这之前失败的次数没有上限。
有人说成功之前一定要经历失败,这就要看怎么追寻源头了。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能追寻到出生时,一个人出生时已经在许多方面获得了成功而没有经历失败,例如他睁开了眼睛、拥有健康的身体,有人把这些不看作成功,这是因为人为了改进自己通常不会去考虑自己已经成功的方面是否成功,但是当他发现有人不能睁开眼睛、没有健康的身体时,他才会考虑到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成功不一定有失败作为前提。
章6 不要归顺其他生物
归顺其他生物就等于让他作为自己的主人,这样应该会被控制。要做自己的主人,去完善自己,尽量减少被欺骗、控制的损害。生物只有一个主人就是自己。
人可以作为群体组织的主人,这是一种职位,为了主持群体约定方面的利益,不是成为别人的拥有者或控制者,不需要性能与群众有本质差异,只需要懂得处理事情的方法。
如果说‘我的某种关系者’,这样是通过描述关系来指定一个生物,而不是说后者归属前者。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是连接型,不是归属型。人可能拥有物体,但是不能拥有其他生物。
章7 完全圆满者和念名之福
有人说究竟圆满者。没有完全圆满的境界是不能判断完全圆满者的,因为所知的意义不足够包容他,所以就不存在真实的对应的名字。就像一张包含各种颜色的纸,如果忽略其中的一段颜色,就不能判断这张纸条包含的任何一种颜色的数量。所以说有完全圆满者的人不是完全圆满者就是在说虚妄语。如果绝对不能判断一种对象,则任何这种对象说的话语都不可判断它的来源的真实性,这样就没有真的这种对象。
有人说想念其他生物来获得福报。福报应该包括智慧。一个名字是空虚的,它如果不符合内容就是假的。不断的想念智慧这个名字不能使人获得智慧,不断的想念一个其他人的名字也不一定会获得他的回应,否则对象就会被其他人控制,如果他一定愿意,那对他来说就失去了愿意之义,如果他对此没有选项,那他遵行的道理就与我想要的道理不同,因此我不能接受他的意义,否则可能因为状态不合适而错乱;如果不断的想念一个其他人的名字就会获得智慧,则这个名字与其他名字是空虚的之意义相反,正确的意义应该只有一个。
章8 范围之安全
最好、第一、完全、圆满等包含全部范围或者最大值的意义是有限的,它基由人的所知。当一个包含全部范围的名字与相同的名字有效叠加时,就像数学的乘法运算,它的意义就超过了所知限度,成为所知范围之外的最大值,例如完全圆满。
超越所知范围的意义只有虚假的名字,因为不可判断它的真实性,所以说它存在是虚妄语,描述它的内容是虚妄语,例如如果它是一个生物,它的话语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判断它说了什么话。如果思维、表达这种名义,就可能产生把它当真的错误。行为过度就不好,思维也是这样。
思维应该利用所知范围的意义,如果思维所知范围之外的意义,因为绝对不能判断对象而不能产生真实的判断,还容易增加虚妄的判断。因此安全的态度是不去思维超越所知范围的意义。
章9 我为什么停止信佛
由于经历了很多混乱和异常状态,那时的我已经认为我接触了错误的对象,开始慢慢的离开佛资源。大概在相同的时间,我意识到自己对佛法一个也不能确定,这种诚实的态度令我开始不传播佛法,停止了这方面的虚妄语,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找不到支持佛的各种伟大名义的理由,也就减少了对他的观念。
回想自己开始信佛的状态,那时的我觉得自己在走最光明、最有前途、最有福报的路,这种不自知的虚伪状态很可怕,如果余生都在接受最大的虚伪、输出最大的虚伪,这样的一生是很可悲的。人因为愚痴而虚伪、犯错很正常,但是信佛是危险的,因为不能判断佛又接受关于他的说法。
继续说自己在那种状态中的虚伪。我不自觉的就会把自己当作某个伟大的人物或身份,然后这种想法扩展到关心的人上。这种没有确定就盗取别人身份或者获得非常不适合的身份的虚伪行为,我一开始认为是像小孩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孙悟空那样的正常愚痴行为,现在我感觉是一种虚伪状态的自然延伸行为,在根层虚伪的状态下很难停止。从一开始我就把某些伟大人物当作自己的真实父亲、真实母亲,然后还把自己的家族当作超越之道家族,各个都是大人物。虚伪啊,疯狂的延伸着。
按照那时我的想法,明明在一心一意的传播真理、礼拜好人,生活中接触其他人时心里却无法停止的产生浅度恶念,我经常为了阻止它而感到难受。完全舍弃关于佛的资源一段时间后这种状态就减轻了一些。觉悟一些道理而确定自己信佛极度虚伪后,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经历这种严重矛盾的状态,因为本质太虚伪、恶毒。
有限的境界不断的在虚妄的向极大境界延伸,这场迷惑的虚伪之路像无边苦海。‘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是前辈的提醒。道是可以返回的。
我经常在夜晚因为思维无法停止而失眠,这应该是那种向无尽延伸的状态产生的连锁反应,难以取消,因此我要放弃走超越自己限度的路,防止因此而意识破裂、生性消亡。时间啊,从来没有给过我答案,只有自己产生的判断才可能是真的自己的判断,不属于自己的判断可以被舍弃。
尊贵、卑劣来源于不平等,处在尊贵、卑劣者还不够平等,最尊贵就是最不平等。别人的话语不一定是真的,所以佛可能是假的。
诚实的对待是我停止信佛的起源,它是值得依靠的策略。由于我不可能判断佛的真实性,我基由诚实的态度不能说佛是真的。不去赌是相对安全的,但是为了避免别人把佛之说法附加给我让我可能相信它,当我必须做判断时,我只能说佛是假的。
章10 我的二个策略
我有二个策略,最少赌、多诚实。这二个策略的前置法是平衡,要解决的需求是愚痴。
最少赌是因为行为有不得不赌的必然性,错误几率可能是全部,损害程度没有上限,因此要最大化减少错误几率和损害程度来趋向平衡。
相信是把不可确定的对象判断成真实的之赌。因此我默认并且倾向于不信。
多诚实是因为真实的状态只有一种,虚伪的状态有无限种,例如问你现在穿着几件衣服,除了一种答案之外的其他无限个数字之回答都是虚伪的,所以状态的虚伪几率上限是最大的,因此要尽量诚实来趋向平衡。
有过重的诚实之名者会让不够谨慎的别人倾向于相信他的话语,只要存在虚伪的可能则这种判断的错误几率可能是全部,持续的相信由于有固定性而被相信对象决定判断结果,所以这是一种可能恶毒的虚伪;人对相信对象的话语可能存在误解,导致即使话语真实也有误解几率的错误判断,所以这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虚伪。有过重的虚伪之名者会让不够谨慎的别人偏向于不相信他的话语而不会接受判断,所以没有额外的虚伪性。
如果有生物不存在虚伪的可能,那他也没有真诚之意义,那他就缺乏相对的两种意义,性能不如有真诚、虚伪的人;如果说我不理解这种境界则他的话语对于我只是虚伪的,原因是他没有虚伪的可能会导致我总是相信我不理解的他的话语,不理解会导致误解,误解正确表达就是错误的,这样不符合他对于我不可能虚伪之意义,意义不符合就是虚伪的。
标签:状态,判断,虚伪,意义,一之,成功,话语,试读,合集 From: https://www.cnblogs.com/breezeEmbrace/p/1703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