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C++开始一直都很想学这门课程,因为觉得这门课很牛,是那些有工程师称号的高手才摆弄的东西。学了一个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终于知道了个软件工程的大概。学的时候总觉得很抽象,理解起来好像不难,认为只要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就会写出一个号程序,程序就是软件。学习这门课程第一个收获是,知道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经过曹老师的讲解,理解了软件工程,就是一套用于软件的团队开发,以提高软件质量和程序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规范。其核心就是,对于软件开发的5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维护。这学期通过亲手开发“你帮我助物品交换系统”,认识到了这个5个部分的重要性。最初开发的时候,未接触过GUI开发,所以对我来说只要把功能做出来就算成功。但有了新的客户需求,开始开发2.0版本后,慢慢的理解了怎么分析客户需求,并画程序的用例图、程序类模型和用例顺序图认真的去分析客户需求。设计,编码,调试,维护方面去网上查,不断地探索,最终把2.0版本开发出来了。虽然部分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还有一些部分需要继续完善,但我获益匪浅。
上《软件工程导论》这门课,我的收获大概如下:我们为什么需要软件工程呢?上面已经给出了一些原因。专业点讲,软件工程最终是为了实现“软件制造业”的社会化,工业化大生产,提高其劳动生产效率。只有如此,软件业才能实现社会化,工业化大生产,才能“做大做强”。没有管理的设计是失败和混乱的设计,没有设计指导的编程是无序的忙碌的。根据开发的软件的规模,应该适当程度的运用软件工程化的思想,需要灵活。但只要涉及人员间的交流和沟通,或多或少都要需要软件工程才能更有效率,工作成果更稳定。
其实开发软件,就像是解决一个逻辑问题。想想自己平时是怎样写程序的。首先是要有一个想法,即我写的这个程序是要干什么的;然后就是对要实现的核心功能大概构思一种或多种实现方法,并从中选出一种自认为是较好的;接下来就是将涉及的各种主要或次要功能分成各个模块;最后就是分模块来编码和DEBUG。在我看来,除了第一步外,其余的步骤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编码的过程中,你总是需要不断地回过头来修改原先的模块设计,甚至最初选定的实现算法。具体到每一步的工作要怎样完成,是非常灵活的,只要把握住大体的方向就行。在进行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维护这几部分的工作的时候,最核心的就是文档的编写。
1、可行性分析就是关于当前项目能不能干的分析结果。
2、项目描述这是在决定立项以后,对当前项目的一份额要说明。
3、需求分析就是对客户要求的功能的定义。
4、软件设计这就是对程序的每一个模块的详细设计的说明文档。
5、开发日志我一直都认为这是文档中最有趣的部分。开发日志相当于编码阶段的文档,它的形式可以很随意,主要是记录一些在写程序时突然萌发的灵感,或对代码的一些微小的修改,或对程序结构的一些微小变动等,还要对上述这些修改变动作些说明。
6、测试分析用于指出程序存在或潜在的缺陷和错误,以及程序性能的数字描述。
最后感谢曹老师学期的认真指导。
标签:总结,编码,软件工程,程序,开发,文档,课后,我助,设计 From: https://www.cnblogs.com/Akkk-520/p/1700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