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统相关 >Chiplet芯片-IC制造-cis-linux技术分析

Chiplet芯片-IC制造-cis-linux技术分析

时间:2022-09-18 05:22:15浏览次数:144  
标签:Chiplet die AMD cis chiplet linux Tile CPU Intel

Chiplet芯片-IC制造-cis-linux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CTe6wleyecikzCeiziulQ

https://mp.weixin.qq.com/s/Lg_DVnKXHUyF2M0xi3mJjA

https://mp.weixin.qq.com/s/y4LsxqasqQP2MEbzsYoW_g

https://mp.weixin.qq.com/s/hPn8y9HDNB_vTWgEzZ4sHA

chiplet处理器

似乎PC处理器这两年竞争的焦点,除了性能、能效这些常规指数,还包括期货水平......Intel和AMD现在都热衷于轮番预告未来产品多么彪悍。尤其是Intel,12代酷睿刚发几天,13代酷睿和14代酷睿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了。

 

 

 最近的Technology Tour 2022上,Intel又分享了有关13代酷睿(Raptor Lake)CPU最高频率可上达6GHz,以及超频记录达8GHz的消息——这应该是明摆着针对即将上市AMD Ryzen 7000的5.7GHz吧。这也算是市场“信息战”了。

不过毕竟过不了多久13代酷睿就要发布了,真正“展望”作品应该是14代酷睿(Meteor Lake)。今年年中的Intel Vision大会上,Intel就展示了14代酷睿处理器的真容:让人们知道了其chiplet方案怎么做的,以及Intel 4工艺的正式提枪上马。

这些未来产品的消息放出,更多的应该还是为了稳住市场和投资者,尤其是Intel着眼于战未来技术的现状。上个月的Hot Chips 34上,Intel详述了Meteor Lake的部分细节信息:尤其是这代芯片采用的chiplet方案。借着14代酷睿的chiplet方案,我们也有机会了解应用于PC处理器的chiplet结构设计未来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AMD、苹果已经在用chiplet

PC领域chiplet方案的近代应用并不新鲜,为普罗大众所知的是苹果M1 Ultra——用在了Mac Studio上。这颗芯片差不多是把两颗M1 Max加在一起,属于比较典型的基于chiplet的芯片。所谓的chiplet结构,也就是把几颗die封装到一起构成一颗芯片的方案。这种芯片的每一片die,就是一个chiplet。Chiplet的本质也就是一种多die解决方案。

Chiplet出现的原因莫过于(1)单die越来越大,大到光刻机即将无法处理(超过reticle limit限制);(2)尺寸缩减的多die有利于提升产品良率,缩减成本;(3)应用端的算力需求仍在不断增加,chiplet式的设计也有利于堆算力,在产品组合上也更为灵活。

 

 

 AMD则是在PC市场上更早应用chiplet方案的先锋,比如在Ryzen 3000系列CPU上,每4个CPU核心组成一个CCX,两个CCX构成一个CCD——也就是一片die/chiplet。多个CCD,外加I/O die,就构成了完整的芯片。这算是近些年PC处理器核心数飙升的某一个原因,毕竟藉由增加CCD来增加处理器核心比以前容易多了。这年头,16核处理器已经不罕见了。

其实基于前文chiplet技术很不严谨的定义,当年的Intel奔腾D胶水双核处理器(2005年)似乎也可以被叫做chiplet。严谨一点,如果我们说chiplet要求先进封装(或至少不是PCB级别的电路连接),那么近代Intel在自家处理器上采用chiplet方案的处理器应该是Kaby Lake-G,8代酷睿产品中的某一个偏门系列,将AMD的iGPU(核显)与Intel的CPU藉由2.5D先进封装工艺,放到同一颗芯片上。
Meteor Lake的chiplet

不过像Kaby Lake-G这样的产品,怎么说都只是试验和先进封装工艺的练手。Intel始终也没有像AMD那样,通过chiplet来堆CPU核心。似乎从直觉来看,随着当代PC处理器核心数增多、I/O能力增强、核显性能内卷,眼见着die size越来越大,还不得不给更多的算力,再不用chiplet是真的不行了。

此前14代酷睿的die shot公布时,我们也都知道了这代产品终于要开始用chiplet方案了。但很显然,Meteor Lake基于chiplet的芯片架构与AMD仍然大相径庭。

 

 

 Meteor Lake总共4片die,Intel称其为tile,分别是CPU Tile、SoC Tile、Graphics Tile和IOE Tile(IO extender)。

CPU Tile里面主要就是CPU核心与cache,而Graphics Tile自然就是核显部分了,SoC Tile包含此前SA(System Agent)的绝大部分功能,IOE Tile则连接到SoC Tile。所有的tile都放到一片base die上。这种chiplet式的方案自然就极大提升了处理器产品面向不同市场的灵活性。

比如说要是很看重PCIe连接数量,那么SoC Tile可以做扩展;面向笔记本设备时,SoC Tile还可以加上图像处理单元之类的部分;而CPU Tile则能够根据场景需要来设计不同的核心数组合;GPU die则面向不同的图形算力需求。

 

 

 很容易发现,Meteor Lake的chiplet“切分”方式,和AMD Ryzen的chiplet相当不一样。可能很多人会认为,AMD的CCD + I/O die的设计更灵活,但AMD在移动平台上受制于功耗仍然采用单die方案;而且从die间通信和封装的角度来看,AMD所用的chiplet方案并不能算先进封装——而是直接从PCB基板走线——这种方案成本更低,但对通信效率和功耗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前不久我们详细探讨过先进封装技术,及主流的一些方案。Intel虽未详谈Meteor Lake封装,但大致也不离文章里谈到的主流技术。基于2.5D/3D封装,则Meteor Lake的封装成本自然就会高于AMD现阶段的方案,更靠近苹果M1 Ultra(虽然还是不同的)。从扩展灵活性的角度来看,如果CPU要增加更多核心,那么CPU Tile需要更大的die size,则base die的这种硅中介或硅桥也要跟着变大。

不过2.5D/3D先进封装能够获得更高的IO密度、功耗也会更低。这对小尺寸封装,以及电池驱动的功耗敏感型设备来说会很有价值。
Die间互联与通信

AMD此前提到Zen架构的die-to-die Infinity Fabric链接功耗水平为2 pJ/bit(皮焦/比特);Zen 2的Infinity Fabric这一数值降低了大约27%。Chips and Cheese在近期的技术文章中提到,有理由认为AMD的die间传输功耗应该和Intel Haswell(4代酷睿)的OPIO(一般是片上处理器die和PCH die的连接)类似。

 

 

 上面这张来自Intel的PPT也基本能阐明这一点。Intel将Meteor Lake的die-to-die link称作FDI(Foveros Die Interconnect)。而FDI的die间通信功耗水平为0.2-0.3 pJ/bit。这张图中的延迟数据比较模糊,只说是小于10ns。AMD那种相对简单粗暴的连接方式,此前公布的延迟数据也是差不多的水平。

AMD说Zen 2架构的这种die间连接延迟为13个FCLK(Infinity Fabric)时钟周期,即不到9ns;如果推升DDR内存频率和FLCK的频率,则Ryzen 3000系列处理器的13个FCLK周期可低至7.22ns。所以Intel这边的延迟数据就显得并不算多好。

另外表中的带宽数据也不算明朗,2 GT/s(每秒20亿次传输)没有指明每次传输的宽度。Chips and Cheese评论说,有可能带宽也就是OPIO或IFOP(Infinity Fabric On Package)的水平。

 

 

 通信协议方面,Intel表示CPU与SoC Tile采用IDI(In-Die Interface)协议,Graphics Tile到SoC Tile则采用iCXL协议(对于现在很火的CXL的一个内部实施方案,和IDI应该有诸多相似之处),SoC与IOE Tile连接是通过IOSF(Integrated On-chip System Fabric)和DisplayPort——可见IOE Tile上估计是有PCIe控制器和DisplayPort PHY的。

这里的IDI,最早出现于Intel Nehalem架构(2008年,初代酷睿i5/i7),用于把CPU核心连接到uncore的Global Queue和L3;后续IDI就成为Intel处理器ring bus总线的主要协议了,当然后续有不断更新。总的来说,IDI是一种处理mesh和ring总线通信的内部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Intel处理器的核显也采用IDI协议与L3 cache连接。去年我们撰写的《苹果M1统一内存架构真的很厉害吗?稀松平常的UMA(下)》一文曾经提到过,酷睿处理器从Sandy Bridge(6代酷睿)开始就把核显挂在环形总线上,LLC(也就是L3 cache)也与核显共享(如下图)。换句话说,核显和CPU一样都能用L3资源。

 

 

 不过从Meteor Lake的die shot来看,Graphics Tile和CPU Tile离得比较远,所以过去的这种设计应当也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核显可能就不再共享L3 cache了。这么做对核显效率会有影响吗?Chips and Cheese评论说或许也未必,因为一方面总线上的stop变少,这利于降低延迟、提升数据传输的能效;另外这可能也有机会让ring频率变高,达成CPU核心更高的L3性能;还有就是核显和CPU隔开,便于将整个CPU Tile设定在低功耗状态,降低功耗。

Chips and Cheese对此还特别提到了一点,就是一般核显的LLC命中率极低。比如Arm架构普遍会用到的SLC(System Level Cache)也为GPU服务,8MB SLC就只有28%的命中率。AMD的GPU Infinity Cache命中率也很低。Intel这边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所以有没有必要再共享L3,原本就很值得怀疑。

与此同时,Intel处理器现在的Xe核显配备了更大的专用cache,相比AMD这边的Vega和RDNA 2核显都更大。若这种设计持续,则Meteor Lake的核显应该就有足够的cache资源,不需要多依赖L3。那么当前的这种设计也就比较好理解了。

 

 

 来源:Lecomptoir via Chips and Cheese

虽然单纯从物理层面的die shot来观察,我们普遍都觉得Meteor Lake即便用了chiplet的方案,耦合度依然比较高,但Chips and Cheese认为其灵活度相比AMD的方案更高,更为分散化(disaggregation)。而且FDI连接在达成与AMD IFOP相似性能的同时,功耗更低。

所以这种连接并不用于性能敏感路径。SoC到IOE Tile链接处理DisplayPort和PCIe数据;核显内存访问则主要由核显的专用cache进行——核显到SoC链接用于处理GPU的cache未命中请求;CPU的L3主要获取内存访问,即藉由CPU到SoC Tile。

Chips and Cheese认为SoC很可能在CPU Tile上有挂一个ring stop,跨die链接只留意发往SoC的IDI packets,而“热”数据则仅在CPU Tile内部ring stop上传递。从die shot来看,在CPU Tile的效率核(E-core)ring stop和这片die的边缘之间有这么一个部分,猜测“这个位于CPU Tile的部分会有不少发往SoC Tile请求的队列和仲裁逻辑。”
明年电脑全面走向chiplet

Intel在Hot Chips上再次明确了14代酷睿Meteor Lake明年发布——上个月有传言说台积电N3工艺遭遇不确定性,可能对Meteor Lake的发布产生影响,不过最近的消息说Meteor Lake的Graphics Tile实际上用的是台积电N5工艺。另外除了CPU Tile基于Intel 4工艺外,传言IOE Tile和SoC Tile都基于台积电N6工艺(还有个base die是基于Intel的22FFL工艺)。

无论面向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的Meteor Lake处理器,预计都会采用这种chiplet方案。毕竟像Intel这种方案的特色就是面向不同场景的弹性化选择。未来AMD也有概率会采用类似的方案,因为此前AMD就提到以后15-45W TDP的处理器也将应用chiplet结构,这对其现有IFOP而言在功耗上是个挑战。

这算是个新的技术战场,我们也很期待看到在PC处理器具备相当的性能与功耗弹性扩展空间以后,又会赋予PC设备怎样的体验提升。

IC封装工艺的超详细介绍

 

 

 

 

 

 

 

 

 

 

 

 

 

 

 

 

 

 

 

 

 

 

 

 

 

 

 

 

 

 

 

 

 

 

 

 

 

 

 

 

 

 

 

 

 

 

 

 

 

 

 

 

 

 

 

 

 

 

 

 

 

 

 

 

 

 

 

 

 

 

 

 

 

 

 

 

 

 

 

 

 13年来首度下滑!今年全球CIS出货量将减少8亿颗,2023年仍难恢复至2021年水平

 

 

 9月17日消息,近日半导体研究机构 IC Insights 发布报告称,由于智能手机销量下滑、手机摄像头增长缓慢以及全球经济疲软,预计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销售额将出现13年来的首次下滑。

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在过去 20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CMOS图像传感器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这也使得COMS图像传感器成为了光电半导体市场最大类的产品,占据了整个光电半导体市场40%的年销售额。

但是由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全球通货膨胀、中国大陆严格的疫情封控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的大幅下滑,这也使得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出现了13年来的首次下滑,预计销售额将同比下滑7%至186 亿美元,全球出货量预计将同比下滑11%至61亿颗(减少了8亿颗)。

 

 

 IC Insights也表示,今年CMOS图像传感器的销售额下降,反映了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市场对互联网连接和在线会议功能的需求激增之后,消费者智能手机、用于视频会议的摄像头、以及配备摄像头的便携式计算机市场的整体疲软。

在智能手机市场,根据IDC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6亿部,同比下滑8.7%,这已是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IDC预测,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滑6.5%至12.7亿部。中国信通院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56亿部,同比下滑23.0%。

在PC及平板电脑市场,根据IDC的数据预计,2022年全球传统PC出货量将下降12.8%,降至3.053亿台;平板电脑出货量将下降6.8%,降至1.568亿台。

除了主流消费类手机和便携式电脑的需求疲软外,IC Insights还称,CMOS 图像传感器还受到高通胀和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成本飙升,以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禁令导致的全球经济状况恶化的负面影响。此外,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一直实施严格的疫情封控措施,也对COMS图像传感器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安装在新款智能手机中的摄像头数量的增长放缓,也影响到了COMS图像传感器市场。

此前,一些高端智能手机型号拥有五个甚至更多摄像头,但自去年以来高端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数量也已经开始停止增长,甚至摄像头数量开始回到了五个以下。大多数智能手机的平均值也基本保持在了三个(一个位于正面,面向用户拍摄“自拍”照片,两个主摄像头位于手机背面)。

IC Insights三季度更新的报告称,中国大陆的一些业内人士将图像传感器市场状况描述为一场“完美风暴”,其中包括主流中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放缓以及新手机中设计的嵌入式摄像头的增长出乎意料的停顿。

根据此前的一些报道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厂商累计砍单数量已经达到了2亿部左右(相比去年年底的出货目标),按照每部智能手机平均3颗摄像头的数量预估,这就意味着仅在智能手机市场,就至少有约6亿颗COMS图像传感器需求的消失。

芯智讯此前7月份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当时多家COMS图像传感器厂商的库存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思比科(隶属于豪威集团)约200KK,主攻中低端市场的格科微最多,达到了300KK,相比之下主攻安防市场的思特威的库存侧相对低一些,但也有100KK。不过,经过近两个月的消化,目前这些厂商的库存水平有望有所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COMS图像传感器市场的龙头厂商索尼(2021年市场份额为39%)的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 2023 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22年6月底)的图像传感器以美元计的销售收入下滑了12.4%(以日元计算下滑了2%)。在 2022 年上半年,索尼努力满足拍照手机的图像分辨率要求,其对中国领先系统制造商的 CMOS 图像传感器销售因美国贸易禁令而降低。索尼仍然认为,到 2023 年初,手机和图像传感器的过剩库存将减少,市场状况将在本财年下半年(明年3月结束)“正常化”。

 

 △Yole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索尼市场份额为39%,三星份额为22%,中国的豪威集团份额提升至13%,格科微份额为4%,思特威份额为2%。(如果从出货量来看,近几年格科微的出货量全球第一,2021的出货量达到了22亿颗左右,份额约为32%。)

IC Insights的预测也显示,全球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将会在2023年温和复苏,市场收入将同比增长4%至193 亿美元,然后在2024年同比增速将提升到13%,达到 217 亿美元的新高。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69亿美元。2021 年至 2026 年期间将以 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预计2023年将恢复增长至65亿颗,但仍低于2021年的69亿颗,2026年将增长至96亿颗。2021 年至 2026 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6.9%。

从COM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来看,IC Insights认为,目前近三分之二的 CMOS图像传感器被用于手机,预计到 2026 年这一比例将降至 45% 左右。  

IC Insights进一步解释称,预计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缓慢但稳定的复苏将受到智能手机的新升级购买周期和其他系统中添加更多嵌入式摄像头的推动,特别是在汽车自动化功能、医疗应用和智能安全网络方面。

7款颜值当道的 Linux 操作系统 !

Linux 的发行版有很多,这里罗列7个漂亮的 Linux 发行版,可以说是Linux操作系统界的颜值担当了。

elementary OS

 

 

 网站:https://elementaryos.cn

elementary OS操作系统是最漂亮的Linux发行版之一。它基于macOS外观,同时为Linux用户提供了出色的用户体验。如果用户已经习惯使用macOS,则使用elementary OS不会有任何问题。

另外,elementary OS操作系统基于Ubuntu,因此用户也可以轻松找到大量应用程序来完成任务。

elementary OS不仅限于外观,而且在不断的改进。因此,用户体验会随着每次更新而改善。

Deepin

 

 

 网站:https://www.deepin.org

Deepin是另一个漂亮的Linux发行版,最初基于Debian的稳定分支。动画(外观)可能有些让人不知所措-但看起来很漂亮。

它具有自己的Deepin桌面环境,其中包含多种基本功能,以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它可能不完全类似于其他任何发行版的UI,但使用起来比较容易习惯。

Pop!_OS

 

 

 网站:https://system76.com/pop

Pop!_OS设法在Ubuntu上提供了出色的UI,同时提供了纯GNOME体验。虽说Pop!_OS既不浮华,也不包含花哨的动画,但其通过完美地组合图标/主题来解决问题,同时从技术角度完善了用户体验。

Manjaro

 

 

 网站:https://manjaro.org

Manjaro Linux是基于Arch的Linux发行版。尽管安装Arch Linux是一项稍微复杂的工作,但Manjaro却提供了更轻松,更流畅的Arch体验。

它提供了多种桌面环境版本,供用户下载时选择。无论选择什么,用户仍然可以获得足够的选项来自定义外观和布局。

KDE Neon

 

 

 网站:https://neon.kde.org

KDE Neon适用于希望简化设计语言方法但仍然获得出色用户体验的用户。

这是一个基于Ubuntu的轻量级Linux发行版。顾名思义,它具有KDE Plasma桌面,外观十分漂亮。

KDE Neon提供了最新最好的KDE Plasma桌面和KDE应用程序。与Kubuntu或其他基于KDE的发行版不同,用户不必等待数月即可获得新的KDE软件。另外用户也可以在KDE桌面上获得很多内置的自定义选项。

Zorin OS

 

 

 网站:https://zorinos.com

Zorin OS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Linux发行版,即使精简版也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用户可以尝试使用完整版或精简版(使用Xfce台式机)。该UI专为Windows和macOS用户量身定制。虽然基于Ubuntu,但它提供了很棒的用户体验。

如果用户从其用户界面开始,则可以尝试使用Zorin Grid来管理在工作场所/家庭中运行Zorin OS的多台计算机。如果使用终极版,用户还可以控制桌面的布局。

Nitrux OS

 

 

 网站:https://nxos.org

Nitrux OS是Linux发行版的独特代表,该发行版某种程度上基于Ubuntu,但并不完全基于Ubuntu。

它着重于为正在寻找独特设计语言的用户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并且对Linux发行版有了全新的了解,它使用基于KDE的Nomad桌面。

Nitrux鼓励将AppImage用于应用程序。但是用户也可以在基于Ubuntu的Nitrux中使用Arch Linux的pacman软件包管理器。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CTe6wleyecikzCeiziulQ

https://mp.weixin.qq.com/s/Lg_DVnKXHUyF2M0xi3mJjA

https://mp.weixin.qq.com/s/y4LsxqasqQP2MEbzsYoW_g

https://mp.weixin.qq.com/s/hPn8y9HDNB_vTWgEzZ4sHA

标签:Chiplet,die,AMD,cis,chiplet,linux,Tile,CPU,Intel
From: https://www.cnblogs.com/wujianming-110117/p/16704132.html

相关文章

  • Linux 系统安全加固
    本文为博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目录 1.禁止root密码登录2.linux用户密钥复杂度及有效期设置3.检查sudo权限4.关闭ftp5.设置文件的属主并......
  • Linux Centos7 grub引导故障
    首先进行grub文件破坏,删除配置文件rm-rf/boot/grub2/grub.cfg    删除需谨慎,实验的话最好去3A搞个虚拟机!init6重启重启之后,在开机加载界面按esc键,选择Trou......
  • LFS(Linux From Scratch)构建过程全记录(四):最后的准备
    写在前面本章将进行一系列的环境配置 在LFS中创建文件目录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指令来创建一些基础的目录,并进行连接mkdir-pv$LFS/{etc,var}$LFS/usr/{bin,lib,sbin}......
  • cisco type 7 解密 password
    #include"stdafx.h"#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clude<stdlib.h>#include<time.h>charDecPwd[255]={0};charxlat[]={0×64,0×73,0×66,......
  • RabbitMQ安装教程(linux与Docker)
    一.架构的演变过程  二.正确看待异步架构1.优势(1).削峰降低了服务器的压力(2).响应快加快了服务器的响应速度,优化了用户体验(3).降耦合降低了服务器之间......
  • cisco type 7 密文解密
    '''选择明文攻击根据已有密码和算法计算xlat'''defgetxlat(enc_pw,dec_pw):xlat=[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 linux ssh 免密登录
    三个节点hadoop102,hadoop103,hadoop104在102节点执行如下命令ssh-keygenssh-copy-id-i/root/.ssh/id_rsa.pubroot@hadoop102ssh-copy-id-i/root/.ssh/id_rsa.p......
  • Linux开机自动挂载非系统硬盘到指定用户
    Linux开机自动挂载非系统硬盘到指定用户背景自己在家捣鼓的LinuxMint21,我的分盘是这样子的:原本1T固态,300多G给了Windows,300多G给了Linux,300多G当做数据盘(免得哪个系......
  • Linux定时任务——crontab
    常用crontab-e命令添加用户定时任务,语法格式非常简单,可以在下面的在线工具去测试格式是否正确以及具体的任务执行时间。crontab执行时间计算该命令适用于时间精度要求不......
  • Linux操作系统(十二):计划任务
    什么是计划任务仅执行一次的计划任务循环执行的计划任务可唤醒停机期间的工作任务 一、关于本文内容的导读及什么是计划任务这部分不涉及具体内容的解析,只是作为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