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文档lw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源码
系统程序文件列表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背景
关于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以单纯的文旅平台或社交平台为主,专门针对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的研究较少。在国内外,文旅平台侧重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推广,社交平台主要关注用户的社交互动需求。对于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可能在于如何平衡学习与文旅社交的关系,以及如何确保平台内容既符合高校学生的需求又能吸引广大文旅爱好者。本选题将以高校学生及文旅爱好者为研究情景,重点分析和研究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的构建与运营问题,以期探寻适合高校的文旅社交模式,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在当今社会,文旅社交需求不断增长,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且富有活力的群体,有着独特的文旅社交需求,研究该问题有助于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满足高校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为文旅产业在高校的推广提供新的思路。[1]
二、研究意义
本选题针对高校文旅社交平台构建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理论意义:本选题研究将深入剖析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相关的理论基础,如用户行为理论在高校文旅社交场景中的应用,有助于丰富社交平台和文旅产业相结合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现实意义:从现实角度看,高校文旅社交平台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集文旅信息交流、攻略分享、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场所。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文旅活动的热爱,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在高校的传播;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之间以及高校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为文旅产业开拓高校市场提供助力。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文旅平台、社交平台以及高校学生社交行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问卷调查法:针对高校学生设计问卷,调查他们对文旅的兴趣、参与文旅活动的频率、对文旅社交平台的期望等内容,以便准确把握用户需求。
- 案例研究法:选取一些现有的成功文旅社交平台或者在高校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交平台进行案例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找出可应用于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的模式和策略。
四、研究内容
高校文旅社交平台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用户系统:
- 研究用户的分类,如高校学生、校友、文旅从业者、普通文旅爱好者等不同类型用户的特点和需求。
- 构建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分析用户的交互行为,例如用户之间的关注、点赞、评论等行为模式,为平台的社交功能优化提供依据。
- 攻略分享系统:
- 研究如何鼓励用户分享高质量的文旅攻略,包括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如积分、徽章等奖励方式。
- 对攻略的分类和筛选机制进行研究,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攻略,如按照地域、旅游类型、预算等进行分类。
- 探索攻略的审核机制,确保分享的攻略内容真实、有用、合法,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 文旅资源整合:
- 整合高校周边的文旅资源,如历史文化遗迹、自然景观、特色美食等,为平台提供丰富的内容素材。
- 研究如何与校外的文旅机构、商家合作,引入更多优质的文旅资源,如旅游线路、住宿优惠等。
- 分析如何对文旅资源进行有效的展示和推广,如通过图片、视频、文字描述等多种形式呈现给用户。
- 社交互动功能:
- 构建多种社交互动方式,如群组聊天、私信、话题讨论等,满足用户不同的社交需求。
- 研究如何通过社交互动促进文旅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例如举办线上文旅知识竞赛、经验分享会等活动。
- 分析社交互动对用户粘性的影响,通过优化社交功能提高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和活跃度。
进度安排:
序号 | 起止日期 | 工作内容 | 详细说明 |
1 | 2023年10月26 -2023年11月25日 | 开题阶段 | 学生开始学习和查阅相关文献;学生开始题目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综述学习、总体设计准备、完成题目的开题报告;教师指导学生,并开始撰写指导记录。 |
2 | 2023年11月26日 -2024年2月20日 | 总体设计 | 学生开始进行总体设计;完成数据实验的初步;完成系统的代码编写,并撰写毕业论文的大纲。 |
3 | 2024年1月11日 -2024年3月26日 | 详细设计 完成论文初稿 | 对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开始进行详细设计并完成代码编写;撰写毕业论文的初稿。 |
4 | 2024年3月27日 -2024年4月17日 | 论文查重 完成定稿 |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终稿;学生自行在维普查重;达到查重标准后,交终稿给教师审阅;学生完成教师审阅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达到查重标准后,形成定稿。 |
5 | 2024年4月18日 -2024年5月8日 | 答辩准备 | 学生将定稿非胶装打印2份;1份给评阅老师,1份给答辩小组;做好答辩PPT及相关材料。 |
参考文献:
[1] 张晓颖. 试析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框架的实现[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8, (10): 24.
[2] 徐浪. 基于 Node.js 的 Web 应用框架研究与实现[D]. 安徽工业大学,2019.
[3] 王仡捷. 基于 Node.JS 技术的高并发网络应用架构的设计与实现[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 41 (04): 64-67.
[4] 徐树. 基于 Jmeter 对 Node 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11): 51-52.
[5] 王仡捷. 基于Node.JS技术的高并发网络应用架构的设计与实现[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41 (04): 64-67.
[6] 程桂花, 沈炜, 何松林, 张珂杰. Node.js中Express框架路由机制的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6, 29 (08): 101-102.
[7] 李淑玲,朱彤. 基于 Node.js 技术的在线测试系统设计方案[J]. 科技资讯,2023, 21(19): 35-38.
[8] 苟文博,于强. 基于 MySQL 的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子设计工程,2017, 78(06): 62-65.
[9] 刘灿. 基于Bigpipe与Node.js的Web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北京邮电大学, 2018.
[10] 张钊源, 刘晓瑜, 鞠玉霞. Node.js后端技术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 (08): 193-194.
[11] 黄可. 基于 Vue 的信息融合界面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2(03): 79-82.
[12] 邓杰海,刘薇,汤小燕. 基于 Node.js 的开源架构 Electron 赋能前端开发[J]. 现代计算机,2023, 29 (16): 87-92.
[13] 胡芸. 基于 React 和 Node.js 的中台开发框架设计与实现[D]. 华中科技大学,2019.
以上是开题是根据本选题撰写,是项目程序开发之前开题报告内容,后期程序可能存在大改动。最终成品以下面运行环境+技术+界面为准,可以酌情参考使用开题的内容。要本源码参考请在文末进行获取!!
系统环境搭建步骤:
1.访问Node.js官网下载并安装适用于Windows的Node.js版本,确保安装过程中包含NPM。安装完成后,通过命令提示符验证Node.js和NPM的安装情况。
2.搭建Vue.js前端开发环境,使用npm或Vue CLI安装Vue.js,并创建Vue项目进行前端开发与本地测试。接着,从MySQL官网下载并安装MySQL Server,设置root用户密码,并可选安装Navicat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
3.配置Navicat连接到本地MySQL数据库。
4.开发Node.js后端,创建项目并安装如Express等所需的npm包,编写后端代码,前端利用Vue.js等前端技术栈实现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逻辑;同时,后端使用Node.js等技术实现业务逻辑、数据处理以及与前端的数据交互。并实现与MySQL数据库的连接。
技术栈:
前端:Vue.js、npm、Vue CLI
后端:Node.js、NPM、Express、MySQL
开发工具:Vscode、mysql5.7、Navicat 11
毕设程序界面:
源码、数据库获取↓↓↓↓
标签:node,Node,毕设,高校,平台,js,文旅,社交 From: https://blog.csdn.net/zhiwen105/article/details/14514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