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DAY31 ||贪心算法基础 | 455.分发饼干 |376.摆动序列 |53.最大子数组和

DAY31 ||贪心算法基础 | 455.分发饼干 |376.摆动序列 |53.最大子数组和

时间:2024-10-13 15:46:41浏览次数:14  
标签:count 饼干 nums int 455 53 DAY31 序列 最优

贪心算法基础

贪心算法是一种在求解问题时采取逐步构建解决方案的算法策略。它通过在每一步选择在当前看来最优的选择(即“贪心”选择),希望通过局部最优解的累积得到全局最优解。

贪心算法的核心思想

  • 局部最优:每一步都选择在当前状态下最优的选择,不考虑后续步骤可能带来的影响。
  • 全局最优:通过一系列的局部最优选择,希望能最终得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贪心算法的例子

  1. 活动选择问题:选择参加的活动,使得不冲突的活动数量最多。贪心策略是每次选择结束最早的活动。
  2. 背包问题(简单版):给定一组物品,每个物品有价值和重量,选择一些物品装入背包,贪心策略可以是每次选择单位价值最高的物品。
  3. 哈夫曼编码:用于压缩数据,贪心策略是每次选择频率最低的两个节点合并。

贪心算法的步骤

  • 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
  • 找出适合的贪心策略
  • 求解每一个子问题的最优解
  • 将局部最优解堆叠成全局最优解

什么时候用?没有什么套路,就是常识性推导加举反例。

455.分发饼干

 题目:455. 分发饼干 - 力扣(LeetCode)

假设你是一位很棒的家长,想要给你的孩子们一些小饼干。但是,每个孩子最多只能给一块饼干。

对每个孩子 i,都有一个胃口值 g[i],这是能让孩子们满足胃口的饼干的最小尺寸;并且每块饼干 j,都有一个尺寸 s[j] 。如果 s[j] >= g[i],我们可以将这个饼干 j 分配给孩子 i ,这个孩子会得到满足。你的目标是满足尽可能多的孩子,并输出这个最大数值。

 

示例 1:

输入: g = [1,2,3], s = [1,1]
输出: 1
解释: 
你有三个孩子和两块小饼干,3 个孩子的胃口值分别是:1,2,3。
虽然你有两块小饼干,由于他们的尺寸都是 1,你只能让胃口值是 1 的孩子满足。
所以你应该输出 1。

示例 2:

输入: g = [1,2], s = [1,2,3]
输出: 2
解释: 
你有两个孩子和三块小饼干,2 个孩子的胃口值分别是 1,2。
你拥有的饼干数量和尺寸都足以让所有孩子满足。
所以你应该输出 2。

思路

局部最优就是大饼干喂给胃口大的小孩(也可以反过来小饼干为给胃口小的先),依次类推,做到全局最优尽可能喂饱尽量多的小孩。

所以先给两个数组排序。最外层的for循环依次遍历小孩的胃口,动态变化的是饼干数组.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ContentChildren(vector<int>& g, vector<int>& s) {
        sort(g.begin(),g.end());//小孩胃口
        sort(s.begin(),s.end());//饼干容量
        int count=0;
        int index=s.size()-1;//饼干的下标
        for(int i=g.size()-1;i>=0;i--)
        {
            if(index>=0&&s[index]>=g[i])//局部优先满足胃口大的小孩,如果胃口不满足,胃口会自动遍历下一个,而饼干只有满足了才往前遍历,所以这两个顺序不能变
            {
                index--;
                count++;
            }
        }
        return count;
    }
};

基本解题思路就是想清楚局部最优,想清楚全局最优,感觉局部最优是可以推出全局最优,并想不出反例,那么就试一试贪心

376.摆动序列

题目:376. 摆动序列 - 力扣(LeetCode)

如果连续数字之间的差严格地在正数和负数之间交替,则数字序列称为 摆动序列 。第一个差(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是正数或负数。仅有一个元素或者含两个不等元素的序列也视作摆动序列。

  • 例如, [1, 7, 4, 9, 2, 5] 是一个 摆动序列 ,因为差值 (6, -3, 5, -7, 3) 是正负交替出现的。

  • 相反,[1, 4, 7, 2, 5] 和 [1, 7, 4, 5, 5] 不是摆动序列,第一个序列是因为它的前两个差值都是正数,第二个序列是因为它的最后一个差值为零。

子序列 可以通过从原始序列中删除一些(也可以不删除)元素来获得,剩下的元素保持其原始顺序。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返回 nums 中作为 摆动序列 的 最长子序列的长度 。

示例 1:

输入:nums = [1,7,4,9,2,5]
输出:6
解释:整个序列均为摆动序列,各元素之间的差值为 (6, -3, 5, -7, 3) 。

示例 2:

输入:nums = [1,17,5,10,13,15,10,5,16,8]
输出:7
解释:这个序列包含几个长度为 7 摆动序列。
其中一个是 [1, 17, 10, 13, 10, 16, 8] ,各元素之间的差值为 (16, -7, 3, -3, 6, -8) 。

示例 3:

输入:nums = [1,2,3,4,5,6,7,8,9]
输出:2

 思路(贪心解法)

dp还没学。大概就是遍历过程中遇到摆动(峰值)了就count++,这样就不用处理删除元素更复杂的问题了。

局部最优:删除单调坡度上的节点(不包括单调坡度两端的节点),那么这个坡度就可以有两个局部峰值

整体最优:整个序列有最多的局部峰值,从而达到最长摆动序列

实际操作上,其实连删除的操作都不用做,因为题目要求的是最长摆动子序列的长度,所以只需要统计数组的峰值数量就可以了(相当于是删除单一坡度上的节点,然后统计长度)

有三种情况需要处理,本题细节较多。

1.上下坡有平坡

我们统一记录最右边那个2,所以我们记录峰值的条件应该是: (preDiff <= 0 && curDiff > 0) || (preDiff >= 0 && curDiff < 0),为什么这里允许 prediff == 0 ,就是为了 上面我说的这种情况。 

2.首尾元素

题目中说了,如果只有两个不同的元素,那摆动序列也是 2。

所以我们可以在首尾元素前或后假装有一个元素。

针对以上情形,result 初始为 1(默认最右面有一个峰值),此时 curDiff > 0 && preDiff <= 0,那么 result++(计算了左面的峰值),最后得到的 result 就是 2(峰值个数为 2 即摆动序列长度为 2) 

 

3.单调坡有平坡

之所以版本一会出问题,是因为我们实时更新了 prediff。

那么我们应该什么时候更新 prediff 呢?

我们只需要在 这个坡度 摆动变化的时候,更新 prediff 就行,这样 prediff 在 单调区间有平坡的时候 就不会发生变化,造成我们的误判。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wiggleMaxLength(vector<int>& nums) {
        int curDiff=0;//当前一对元素差值
        int preDiff=0;//前一对差值
        int result=1;//针对题中说当只有两个元素是最长子序列长度为2,所以默认最右边序列有一个峰值
        if(nums.size()<=1)return nums.size();

        for(int i=0;i<nums.size()-1;i++)
        {
            curDiff=nums[i+1]-nums[i];

            //如果出现峰值
            if((preDiff<=0&&curDiff>0)||(preDiff>=0&&curDiff<0))
            {
            result++;
            preDiff=curDiff;//记录前一对差值,注意坡度摆动时才更新pre值,避免单调坡上的平坡问题 
            }
        }
        return result;
    }
};

53.最大子数组和

题目:53. 最大子数组和 - 力扣(LeetCode)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请你找出一个具有最大和的连续子数组(子数组最少包含一个元素),返回其最大和。

子数组

是数组中的一个连续部分。

示例 1:

输入:nums = [-2,1,-3,4,-1,2,1,-5,4]
输出:6
解释:连续子数组 [4,-1,2,1] 的和最大,为 6 。

示例 2:

输入:nums = [1]
输出:1

示例 3:

输入:nums = [5,4,-1,7,8]
输出:23

思路

 

局部最优:当前“连续和”为负数的时候立刻放弃,从下一个元素重新计算“连续和”,因为负数加上下一个元素 “连续和”只会越来越小。

全局最优:选取最大“连续和”

局部最优的情况下,并记录最大的“连续和”,可以推出全局最优

过程

从代码角度上来讲:遍历 nums,从头开始用 count 累积,如果 count 一旦加上 nums[i]变为负数,那么就应该从 nums[i+1]开始从 0 累积 count 了,因为已经变为负数的 count,只会拖累总和。 终止条件就是比较result和count的数就行了。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SubArray(vector<int>& nums) {
        int count=0;
        int result=INT32_MIN;//定义一个变量 result,用来存储当前找到的最大子数组和。初始值设为 INT32_MIN(即最小的32位整数),确保任何子数组的和都会比这个值大,从而能正确更新。
        for(int i=0;i<nums.size();i++)
        {
            count+=nums[i];
            if(count>result)result=count;//累加结果取最大区间和
            if(count<=0)count=0;//重置累加和,因为如果遇到负数相加只会拖累,因该重新记录
        }
        return result;

    }
};

总结,这些题看似是简单的,但是想的时候要模拟过程还是有点难的,因为没有固定套路。。哎这两周有点懈怠了啊,有点抗拒写题。加油啊坚持!!已经过半了!!其他学业作业也不用忽视哦!周末补完欠债的。

标签:count,饼干,nums,int,455,53,DAY31,序列,最优
From: https://blog.csdn.net/2301_79865280/article/details/142894652

相关文章